读后感是连接我们与作者心灵的纽带,让我们更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写读后感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读的知识,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白夜行》的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白夜行》的读后感篇1
说起来《白夜行》是一本很成功的犯罪小说,也是一本很深刻的书。书中哪种肮脏中却饱含着光明的人性正如虽是夜晚但却是白夜的一样。极具创造性的犯罪,时长几十年的侦察,及其复杂的人性,让我对书中的主角情感极其复杂,也让我对《白夜行》爱不释手。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黑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你明白吗?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这是唐泽雪穗最后说的话。有人说唐泽雪穗不值得同情,她杀了自己的母亲,利用桐原杀了一个侦探,让桐原奸污自己的女儿,让桐原劫持自己的情敌,甚至自己_自己的女儿。正如我同学和我说的,你看到最后,你会发现整本书她是最坏的。也有人说,唐泽雪穗值得同情,十几岁就被母亲卖给一个老年男人,她有资格一生活在仇恨里边。我不想去批判她什么,因为我不知道,如果是我经历了她种种,我会做出什么。
“我只想和你手牵手在阳光下行走。“听起来简单的事,却是桐原一生的梦想。桐原到底杀了多少人我已经记不清了。当然,桐原是那件案子的凶手,他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应该中间很多零零散散的案子都是他做的。但是网络上对桐原的评价更多的是积极的评价。桐原的一生都在守护着唐泽,或许是他对她的爱,或者是他对自己父亲对她犯下的罪行的一种赎罪。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评价桐原,说他爱的卑微,爱的愚蠢,还是说他为了赎罪又犯下了一个又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还是说他在世界最阴暗的角落里依旧坚强地活着值得赞叹。桐原最后从唐泽面前跳下去,唐泽转身就走,没有流下一滴眼泪。这一跳一转身宣告着白夜行的落幕,宣告着桐原的梦想终究只能是一种奢望,也宣告着唐泽的太阳落下了。
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角是侦破这一案件的警察,我甚至记不起他的名字,但是,我记得他的执着,我记得他为了破这件案子被人排挤,直到成为一个公司没人愿意理的小警察。我更不懂的是,为什么网络上又那么多人骂他,说什么没有他说不定唐泽和桐原就在一起了,说什么他像破这个案子只是为了满足他变态的心里。难道这个案子过了诉讼期,桐原就可以从黑夜里边走出来了么?难道执着于侦破属于自己的案件不是一个警察最好的操守么?难道就因为罪犯可怜就应该不接受惩罚么?
?白夜行》另一个成功还在于东野圭吾恐怖的逻辑,巧妙的构思。小说到最后,我都没想到是桐原杀的他父亲,我更没想到中间的很多人都是桐原的化名,最没想到的是一切都是唐泽在背后指使的。几十年的破案让剧情一步一步地推荐,也让案件一步一步地露出水面。利用身体小的优势而形成的密室杀人假象。巧妙的构思,引入不断深入的情节,《白夜行》是不折不扣的推理小说良选。
《白夜行》的读后感篇2
刚开始读这本书,一直惊讶于雪穗和亮司是何等的心智,他们还是十一岁的孩子呀,一个弑父,一个杀母,悄然掩饰真相,心安理得的活着。面对死亡难道不畏惧吗?没有在黑夜里辗转难眠吗?也许在一开始我已经先入为主,判定雪穗自私,阴暗了,才在知道真相时惊讶的失语。
十一岁的她面对肮脏恶心的老男人的侮辱是怎么挺过来的呢,面对母亲用她的身体换钱是怎样的无助呢?十一岁的他面对母亲与雇员的苟合是怎样的羞愤呢,面对父亲侮辱了他唯一的朋友是怎样的愤恨呢?
这些我都不得而知了。就这么心疼起雪穗和亮司了,他们因为父母的罪恶注定无法生活在阳光下,他们是彼此唯一信任的人,雪穗的生活里已经没有了阳光,亮司就是他的太阳,这个甘愿穷其一生保护她的男人,最终也为她付出了什么的代价。亮司死了,雪穗唯一的太阳也落了,从此她的生活再无光明可言,还有什么意义呢。所有的杀戮,所有的陷害,所有的罪恶,是报复吗?心灵已经受伤,在努力活得也不会精彩,就像碎了的镜子,再怎么复原还是会有裂痕。
震撼过后是释然,是谁的错呢?亮司和雪穗吗,还是他们的父母,还是这个社会?最终还是因果轮回,所有的罪恶得以报复,所有的善良得以回报,那些枉死的人啊,是他们想要努力生活的荆棘,注定被践踏。
《白夜行》的读后感篇3
直到看到快结束的时候,我都希望笹垣能够破解谜团,不过东野圭吾最后还是没能让笹垣抓住桐原亮司。不然白夜行可能也就成就不了经典和高峰。
在第二章的时候,作者便有意用绣有rk布质杂货袋表明亮司和雪穗之间有关联。而在还没看到一半的时候,便隐约能感觉到幕后的那一双手,一只是亮司,另一只是雪穗。我想连我这样反应很慢的人都能看出端倪,看来这本书并非真的只是在表达共生的枪虾和虾虎鱼的精巧作案。而直到最后,我才有点真正明白书名为何叫白夜行,以及亮司和雪穗的话,为什么即使天是亮的,他们也像在黑夜中行走。原来两个活在白夜中的'人,从小便是不幸的。原本想着快点把他们抓拿归案的想法,在结尾的时候却没有了。
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其实到最后最想看的是亮司和雪穗的自白。他们最想的应该是从黑夜中走出来吧,只是他们寻找走出黑夜的道路却也是黑暗的。亮司最后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守了他们的秘密,用最后的一点光帮助雪穗走出黑暗,将他们不堪的童年和一路走来的黑暗全部掩盖。
有一种说法,孩提之时所受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会伴随一个人一生,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小时候的经历密切有关。反观自身,感觉是有一些道理的。而从这一点来看,小时候生长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深。因此呵护和保护孩子的童年尤为重要。生长在污染的土壤上的花朵可能很美但结出的果实却可能有毒。尽力改善土壤或许是成年的人们应该努力去做的事。万恶总有源。
《白夜行》的读后感篇4
前天终于把《白夜行》二周目完毕。不得不说这依然是一部让我震撼不已的小说。
暂且不提内容,光是写作手段就骨骼清奇。或许是鄙人孤陋寡闻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以众多他人视角来推动整篇故事情节发展的作品,更为神奇的是,小说里,男主桐原亮司和女主雪穗从来没有一句明显的对话,但在层峦叠嶂的细节与重合之中,我们隔着朦胧的烟雾,却仿佛看到了二人至始至终都无法分割开来的牵连。所谓枪虾和虾虎鱼的描述,淋漓尽致也不过如此。
浏览书评的时候看到有人说东野圭吾这本书的语言不甚优美,不如川端康成那样的文学大师,笔法秀丽清新,端庄别致。老川的文采我承认,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出凌晨三四点,看海棠花未眠。但是那些贬低东野文采的人,说白了实在是在暴殄天物。东野的文字不优美?来看看这段最为著名的点睛之言: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余的修辞,但是谁敢说,这短短的几句话,没有道出雪穗内心的黑暗与绝望,没有透露出二人之间令人悲恸的羁绊?所谓文章,其实就是要表达一种意境,要渲染的是某种氛围。无论是剑拔弩张,还是诡异离奇,无论是粗枝大叶,还是细枝末节,哪个地方是东野没有处理好的?还是用如此精炼之言语。平淡之处见惊叹,淡漠之中现瑰丽,正是东野圭吾驾驭文章的天才之妙!比如再举个例子,这个场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较长):
不过,我不想卖掉,也不想拆···她把手放在纸门框上,怜爱地抚摸着上面的小小伤痕,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看往一城,筱冢先生,真的很谢谢你,我还以为你不会来。
为什么?
因为···雪穗先垂下眼睛,又再次抬起,眼眶泛红,珠泪欲滴,筱冢先生讨厌我呀。
一成一惊,要掩饰内心的波动并不容易。我怎么会讨厌你?
这我就不知道了。也许你对我和城离婚不满,也许还有别的缘故。只是我确实感觉到,你躲着我,讨厌我。
你想太多了,没这回事。一成摇摇头。
真的吗?我能相信你这句话吗?她向他靠近一步,两个人相聚咫尺。
我没有理由讨厌你啊。
哦。雪穗闭上眼睛,仿佛由衷感到安心般舒了一口气。甜美的香味瞬间麻痹了一成的神经。她睁开眼睛,已经不再泛红了,难以言喻的深色虹膜想吸住他的心。
短短的几句对话和细节描写,就塑造了人物的形象,暴漏了人物的心理活动。首先来看雪穗的动作,先是怜爱地的抚摸小伤痕,然后装作不经意间提起两人的矛盾,在尖锐的冲突处恰到好处地摆出了无辜小女子状,一个垂头,一个抬头,恍然之间让人仿佛看到了弱不禁风、清纯娇羞的睡莲,在一成两次否认之后,非常会掌握时机的主动靠近,缩短两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营造亲切之感。一成此刻已经招架不住,完美完成了否认三连,这点也显示出即便以一成精英般的双高也难以抵挡雪穗的魅力。你难道能断定在这三次否认中,全都是一成的逢场作戏,搪塞敷衍麽?就这样一个如果拍出来恐怕连十分钟都不到的场景,竟然成功的让一成对雪穗动了爱恋之心。我们不得不叹服雪穗的情商之高,面具伪装之巧。继续来看下面的描述:
两人针对仙人掌谈了几句话说,雪穗又开始趁热打铁,借题发挥:
话音刚落,她的肩膀便开始微微颤抖,不久,颤抖加剧,她全身都在晃动,发出呜咽声。孤零零的,不止它们,我也无依无靠了···
她哽咽的呢喃大大撼动了一成,他站在雪穗身后,将右手放在她摇晃的肩上。她将白皙的手叠了上来。好冷的手。他感觉到她的颤抖趋于平缓。
突然间,连自己都无法说明的感情从心底泉涌而出,简直像是封印在内心深处的东西获得了释放,甚至连他都不知道自己拥有这样的感情。这份感情逐渐转变为冲动,他的眼睛注视着雪穗雪白的脖子。
正当他的心防就要瓦解的那一刹那,电话响了。他回过神来,抽回放在她肩上的手。
还有另一段雪穗发力勾引一成的场景。稍后一并整理作为雪穗和一成的感情分析。这里我只针对前面的文字功底进行阐述。那就是再次总结为,大师的手笔果然是大师的手笔!你能以如此冷漠甚至可以称之为压抑的文字写出这么波折的动人的短暂又刺激的效果吗?
下面来分析整篇小说重要人物的特征和其中的爱恨纠葛。既然前面提到了雪穗和一成的描写,我们就顺藤摸瓜,继续挖掘。有人说雪穗爱的是一成,有人说雪穗爱过一成,还有人说雪穗不爱一成。众口不一,但是无法论断谁是谁非,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其实连雪穗本人都不知道她是否爱或者爱过一成,因为她根本就不懂爱。对于一个从幼童时代就饱受中年油腻男人猥琐、骚扰、强暴、女孩子来说,她的世界观里能有爱情一说吗?我们来看下面这段出现在文章中的描述:
雪穗呼出一口气,道:我不懂。
一成抬起头来:不懂什么?
怎么爱,她定定地凝视他,我不懂得怎么去爱一个男人。
这种事没有一定之规吧,我想。一成移开视线,把茶杯送到嘴边,但茶几乎没有入口。
两人陷入沉默,空气似乎更沉重了,一成无法呼吸。我先走了。他站起来。
不好意思,把你留下。她说。
一成穿上鞋,再度回头面向她:那先去了,明天再过来。
麻烦你了。
他伸手握住把手,准备开门。然而,就在他打开门的前一瞬,忽觉背后有人。
不必回头,他也知道雪穗就站在身后。她纤细的手轻触他的脊背。其实,我好怕,她说,我好怕孤零零一个人。
一成自知内心正剧烈起伏。想直接转身面对她的冲动,如浪涛般排山倒海而来,他发现警示信号已由黄灯变成红灯。现在要是看见她的双眼,一定难敌她的魔力。
一成打开门,头也不回地朝着前方说:晚安。
这句话如同解开魔法的咒语,她的气息倏地消失。接着,响起她与先前毫无两样的冷静声音:晚安。
一成踏出房门。离开房间后,背后传来关门声,他这时才终于回头。
又传来咔哒的上锁声。
一成凝视着紧闭的门,在心里低声道:你真的是一个人吗····
俗话说的好,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许多事情就是这样模棱两可,半真半假之时,我们方可感受到其中滋味。雪穗不爱一成吗?不爱为何要讲真话?看看这段话里,雪穗说的哪句话不是发自肺腑?雪穗爱一成吗?爱的话为何又处处提防,步步为营,每个动作都盈溢着高超的挑逗技巧和表演之感?熟悉表演的人都知道,当我们想要在舞台上征服观众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征服自己,对雪穗也正是如此。在面对一成这样一个从大学到结婚唯一没有被自己征服的男性时,雪穗的内心必然充斥着复杂的感情,也许是好胜欲作祟,也许是好奇心作祟,也许是为了扫平绊脚石,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雪穗身陷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中,难免也会生出别样的跳脱的情絮吧?这点总让我想到张爱玲笔下的《倾城之恋》,白流苏最开始见到范柳原的时候未必喜欢他,但是范柳原条件好啊,海龟浪子,多情多金。白流苏是谁,她俨然三十多岁,还是二婚。如此条件差距,白流苏能不对范柳原念念不忘吗?到了中间的关头,两个人较量的多了,成年人之间的察言观色、相互算计也多了,到了最后范柳原在月光下把白流苏推倒竟也让二人生出了别样的真假之感。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说法呢?平凡的精明的世俗之人都难以言明,更何况像雪穗这样从小就已经畸形发展的却又双高的性格?至于有人说在侦探金枝去精品店调查的时候,雪穗辨识出了仅有一面之缘的一成的手表,并且以一成的名义询问两位的渊源,我不否认有的读者解读为雪穗对一成的暗恋。但是我也不排除雪穗天然的敏感和谨慎。试想你是一个肤白貌美的女子,当所有男人都跪倒在你的石榴裙下时,唯独这样一个一表人才,出身世家的男人对你冷漠甚至有着微微的敌意,你难道不对他另眼相看?难道不会暗中观察?难道不会悄悄嘀咕?所以说,雪穗一定会对筱冢一成有着高度的关注,但是关注不一定是爱恋,然而关注久了,也可能会生出爱恋···
现在不说雪穗和筱冢一成的事了,毕竟一成并非我们的正宫。真正的正宫是桐原亮司。相当一部分人都对男主女主的感情持有正向的态度,那就是认为这俩人是非常态的爱情,甚至有人说这是一种超越爱情的羁绊。也有人持有反向态度,认为这俩人就是禽兽不如,狼狈为奸,丧失了作为人的资本竟然还说什么狗屁爱情。
说起丧失作为人的资格,我想起了《人间失格》,相信有不少人对《人间失格》深有同感,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看完之后觉得这本书就是自身的写照。难道这些人也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资本?非也。这恰恰也是人,并且拥有完全的资格作为人,只是我们可以称这样一种人为非阳光下的人。难道只有像我们这样其貌不扬的芸芸众生才有做人的资格?难道只有那些道德高尚履历光鲜的人士才是人?难道杀人犯罪分子就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为什么犯罪分子会杀人?如果他们丧失了成为人的资格,那么导致他们丧失的原因里是否包含着另外一部分人非人的兽性与丑陋。就像小学的时候,那些用钱来买小女孩猥亵幼女的男人们,那个因为贫穷看着自己女儿被猥亵的母亲,当铺里两个当着孩子的面通奸的寂寞男女;就像高中的时候,那个与雪穗处处为敌并到处散播雪穗破败家境的优质女,那些以偷取女同学照片并意淫为乐的最后用照片威胁桐原的男同学;就像成年以后,看到女人怀孕就投降结婚前一天就变心婚后不断挑刺的男人。这些人,是不是也丧失了作为人的资格?在这样一些人面前,在这样一些人爆发出自己非道德的甚至罪恶的一面时,雪穗又做错了什么?桐原又做错了什么?绝望的种子从一开始就已播种,汲取了污染的营养,经历了毒辣的阳光,饱受了暴雨的摧残,你还渴望它萌发出柔软的嫩芽?命运的序幕已经拉开,凭谁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答案。我们不能洗白雪穗和桐原,无论你有着怎样婉转的苦衷,无论事情有着怎样令人痛心的缘由,做了毕竟是做了。血淋淋的杀戮掩盖不了,残忍的迫害掩盖不了。这两个人短短十几年,就是一出活生生的社会悲剧。人性,竟也可以沦丧至此。可是,我们能怎么说呢。这,也就是人啊!
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是对这篇小说的经典概述。这句话让人联想到凄美地、凌乱地、冰冷地、绝望地、黑色地爱情。如果爱情没有明确的标准,并且有无限多的种类。那我们作为外人,姑且可以称之为爱情。但是这俩人之间,他们真的觉得彼此是爱情吗?当桐原看到雪穗的时候,他一定会想到自己拿着剪刀亲手杀掉了生父;当雪穗看到桐原的时候,她一定会想到自己被那些肮脏屈辱的画面。少男少女的朦胧关系,从桐原弑父的那一刻就已经彻底的改变了。雪穗不再是桐原心中原来的雪穗,桐原也不再是雪穗心中原来的桐原。两人拥有了共同的不能告知与众的痛苦的秘密。这个秘密绝对不是甜蜜的,两人的关系也绝对不是甜蜜的。那是一种痛苦,就像雪穗所说的那样,我的人生很黑暗,你不是我的太阳,但是我不能没有你,没有你我就看不到阳光。但是桐原带给雪穗的是真的阳光吗?不是啊,是变态的,自私的,已经被扭曲的阳光。但是变态的、自私的、扭曲的雪穗需要的就是这样对口的阳光。你是我的唯一,罪恶也好、绝望也好、窒息也好,我就是不能没有你。别人,在我人生的道路上,都太肤浅了啊!高宫城?作为雪穗的第一任丈夫,他懂雪穗什么?康晴,雪穗的第二任丈夫,他又懂雪穗什么?只有在桐原这里,雪穗才能作为真正的雪穗,血淋淋的雪穗。桐原亮司碰到女人的身体不会射,雪穗一到房事的时候就会子宫痛,我想应该是因为这两个人在赤裸面对其他异性的时候都无法放下身体的警惕,唯有在彼此面前才能坦诚相见。雪穗和桐原都是彼此在世界上最亲近的抵达灵魂深处地人,但是这样两个人却也是彼此痛苦的提醒。这样的人,注定只能远远地守候。另外,雪穗对完美光鲜的强烈追求也注定了两个人不可能在一起,对于桐原来说,他是否在辍学的时候就已有机会背井离乡,在日本一个偏僻的角落苟且偷生?但是桐原选择了呆在雪穗的旁边,我想,这点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桐原对雪穗有着特殊的感情,如果仅仅因为父亲对雪穗的愧疚而选择了用终生去保护这个女孩,是否不太符合桐原的性格,唯一合理地解释,就是桐原对雪穗有着别样的情絮。而雪穗,这个在通篇小说里都带着面具的女人,我们也已沦落在她高超的演技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游离在命运深渊的她是否也动过情?
?白夜行》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推理的刺激、爱情的猜测,更多的人性的思考。当我们为某个线索纠结不已的时候,当我们抽丝剥茧被真相吓出一身冷汗的时候,是否也曾感受到那深藏在黑暗中的考量,是否也曾觉得某个情节似曾相识过?
这本书,我一定还会再读。
《白夜行》的读后感篇5
白夜行,即在明亮的夜色中行走。看起来似乎是个矛盾的标题。
在这之前,我看过了京极夏彦的《络新妇之理》,应该说结构上有相似之处:通过一层层描述(各配角视角),错综复杂的关系(诸多事件),勾画出主人公(作为反派)的庞大内幕。
白夜行的主角有两人:男主桐原亮司和女主唐泽雪穗。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从二十年前的大阪杀人案开始,他们就一直是一种共生的状态。亮司帮雪穗除掉学校的障碍,雪穗则为亮司偷取软件程序作为维生买卖。这一切的过程都没有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来完成,但是诸多的角色角度观看后,却可以让人对这个推理结论深信不疑。
先来说雪穗吧。这个女子也许真正当得上妖狐这个称呼。贯彻全文的是对她容貌的赞美,以及几乎没有对她不动心的男性,文中多次提到,她充满了夺人的光彩。但是这样的她一路走来却给周围的人都带来了“不幸”。是诅咒?不,其实这些不幸,都是她主动造成的,为了自己的前程未来,她从一开始就对母亲见死不救,对同学施以诡计,对养母安乐死,对丈夫隐瞒偷窃。
我一直很好奇她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理由,文里并没有给出太好的答案。但是我似乎在《络新妇之理》——另一本小说——看到了原因。《络新妇之理》的织作茜说“为了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这个理由同样适用于雪穗。从她被母亲把自己的身体卖给恋童癖开始,她就失去了人生的太阳,堕入黑暗。在黑夜中的挣扎,无需像阳光底下一样规矩。所以她可以攻于心计,也可以戴上假面。
但是只要是人的话,还是会向往阳光吧,这一点,从她对一成隐约的爱意就可以感受到:一成也许对雪穗来说是特别的,从来都是焦点的她,被忽略冷落。反而是身边朴素的女伴获得了一成的青睐。比起假面的华美,这个男人更喜欢纯洁朴实,而这恰好是雪穗没有的东西。于是对雪穗来说,这个男人也许可以让她揭下面具,去真实地爱,真实地拥有太阳,拥有白天。
可是最后,事情没有往这个方面发展。雪穗的阴暗面让一成退避三舍。于是她也只能继续走自己的夜路。直到亮司在结局的时候死在自己面前,她的世界才轰然倒塌——她一直以为自己的夜路是被恨意所照亮,却忽略了天空中并不太明亮的月亮。
直到失去了才明白,值得她去爱的人,一直在身边。
桐原亮司。在文中和雪穗的形象可以说完全相反。他完全不讨人喜欢,每次出场也净干些不干净的事情。但是当雪穗的妖艳魅惑背后露出丑陋的一面时,亮司却在冷酷无情的性格中偶尔露出了一丝温情,正是这丝温情让人感觉到了这个男子把自己的心意深深埋住。
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渐渐明白了,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那个女子,所有会弄脏自己的行为,都由他来接手。从一开始的刺杀自己的父亲,解救雪穗开始。他也获得了雪穗的帮助,但是说到底,一个是舍命守护,一个则把对方看作生存的依赖而已。
永远都在暗处,默默地守望着对方。这又是为了什么?是替父亲的赎罪吗?不,完全说不通。无论是他对父亲的厌恶程度,还是他早已还了数倍的报偿。那么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但是他却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地带,并且轻易抛弃安稳的生活。
其实,是爱吧。
爱是什么?是怜悯?是赎罪?我不太明白。但是当年幼的雪穗举目无亲的时候,也许亮司是这样想的:这个女孩只有由我来守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