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不仅是对语言的训练,也是对思维的锻炼,值得我们重视,作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层次分明更易理解,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绍兴作文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绍兴作文篇1
早就想去大文豪鲁迅的故乡走走,可一直没有机会。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台州晚报组织的“跟着书本游绍兴”活动,我受益匪浅。
第一站是柯岩风景区,它展示给我们的是岩石文化。一根石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石柱上刻着“云骨”二隶书大字,字比人高。一尊大佛盘坐在演示中间,高20多米,开凿于隋朝,用了一百多年才雕刻而成,是浙江四大石佛之一。此佛别具一格,大佛两耳相同,可容一个儿童往来自如,据说“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一语,就是由这个大佛而出的。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回音壁了。我站在一个圆点上,面对着墙随便说一句,地下就会传来震耳欲聋的回声,真是不亦乐乎。
第二站是鲁镇。鲁镇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那是鲁迅外婆的家乡。街道两边店铺林立,有祥林嫂饭店,有孔乙己酒店,有阿q刀枪店……有卖茴香豆的,有卖鲁迅书的,有卖阿q雕像的……满眼都是和鲁迅有关的,我仿佛是在鲁迅的作品中游。街边的小湖中停泊着许多乌篷船,船头微微翘起,紧紧地贴着小桥静静的浮在水面上。远处的拱桥下,一位老翁带着毡帽悠闲的划着船,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给小镇增添了几分诗意,
第三站是鲁迅故里。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风景如画,我迫不及待地直奔那里。哇,一畦畦青菜绿油油的,还带着水珠呢!石井栏摸上去光滑得像一块玉。高大的皂荚树枝繁叶茂,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怪不得鲁迅当年不肯离开百草园,去三味书屋读书呢!三味书屋在鲁迅家的斜对面。透过木窗,我找到了鲁迅当年坐的那张桌子。虽然看不见“早”字,但我仿佛看见鲁迅当年发奋学习的情景。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鲁迅的这句名言鼓励着我奋发向上。
绍兴作文篇2
绍兴自古就是个人杰地灵的山水宝地。所以也是旅游胜地,有不少人都去过,这不,我也趁着空闲到绍兴的鲁镇去“溜达溜达”。
我们乘船渡过鉴湖来到鲁镇,刚才还是一幢幢高楼大厦,现在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座座古宅。刚走进街道,就听见一个人在说英语,难道有外国人?我凑过去一看,只见一个人身着一件白色西装,头戴黑礼帽,还拿着跟拐杖,一边走路一边和游客说:“hell0!”这时,他朝我走来,也说了一声:“hello!”我反问到:“what’s yourname?”可是他低头不语,灰溜溜的走了。这时我才知道,他哪里是什么外国人,分明是“假洋鬼子”。
正在我得意时,那边却传来了惊呼声:“快看,阿q”。我转过身只见戴着破毡帽的`阿q正坐在一根廊柱旁,悠闲地抽着旱烟袋。我拿起照相机对着阿q拍,阿q睁大眼睛,做着鬼脸。我被他的举动逗笑了。他那衣服上的破补丁,让我明白了以前的人生活是这样贫苦。突然,两个手持大刀的兵丁冲了进来,一把拎起阿q,阿q喊道:“放开我!”两个兵丁大声说:“等你去见了县太爷,招了供,再放你走!”“我哪里错了?”阿q争辩道。两个兵丁不再理会。我三步并作两步跟了上去。来到“县衙”,只见县太爷威风凛凛地端坐在大堂上,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旅客。县太爷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大声说:“升堂!”“你知道你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不知道。”阿q说。“大胆,竟敢戏弄本官!你昨天在路口抢了一位老人的大米,对不对!”“没有,我只是……只是,阿嚏!”阿q打个喷嚏,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啪!”“来人,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这下阿q怕了,说:“我招,我招。”“给他画押。”一个先生拿来一张大纸,让阿q写名字,阿q抓起笔,他拿笔的方式真让人发笑。阿q在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上“阿q”。县令宣布:“退堂”。之后阿q被逮捕下去了。原来,这是在模拟鲁迅先生小说中的情景,让人有身临其竟之感。
当我们踏出县衙后,我们还遇到了祥林嫂等小说中的人物。不禁为有这样的奇遇而高兴。当我站在鲁迅先生的塑像前拍照时,我想鲁迅先生因为写《阿q正传》而闻名,那鲁镇又以什么著称呢?茴香豆?还是绍兴糕?我觉得也许阿q更称得上吧!
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我终于领略了鲁镇特色,但愿我第二次来鲁镇时会有更多的惊喜,更多的快乐!
绍兴作文篇3
今天是个“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日子。
我们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大家都在准备愉快的寒假和隆重的新年,我们505班的亲子活动也开始了。
早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坐上大巴和同学(还有家长)们一路“颠颠簸簸、受尽挫折 ”……终于来到了历史悠久的`绍兴鲁迅故居,我像一只小水牛,一口气“灌”下了整整一瓶水!我们还拍照留念了。
大家徒步行走,一边听导游介绍:鲁迅原名周树人,母亲叫鲁瑞,父亲周伯宜,祖父是周福清;其中,周伯宜是秀才;周福清是翰林,所以鲁迅小时侯就受到严格地教育,当我们走到鲁迅小时侯读书的三味书屋时,我们看到了那一个传神的“早”。
在百草圆里,我和其他同学一起找三叶草,我出乎意料地找到了2株三叶草!不过,我送给了骆天勤1株。我一边找,一边想:“‘调皮’的鲁迅是不是像咱们一样寻找三叶草呢??”我买了2把弹弓和大家一起把池塘里的浮萍打散,可是,“坚忍不拔”的浮萍刚被打散就又粘在一起了……中午,我们到了“全绍兴闻名”的咸亨酒店吃了中饭。当年,鲁迅笔下的“上大人孔乙己”就在这里就着茴香豆喝着一碗醇厚清香的绍兴黄酒。如今已成了绍兴最大的酒店。门口的“咸亨酒店”的招牌静静地向我们诉说着古老的历史。
下午,大家来到了兰亭,欣赏到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我只能背出“永和九年……”但我希望能不看那令人肃然起敬的塔碑,把《兰亭序》完整地背下来……我还亲自用毛笔体验了古人在石板上写字的感受。
绍兴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
绍兴作文篇4
在寒假的时候,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决定让我们在寒假里去参观绍兴科技馆。我就约了两个小朋友,在1月21日去参观绍兴科技馆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地球仪,但是它和别的 地球仪不一样,别的地球仪使用杆子之类的东西支撑着,而它却没有用杆子之类的东西支撑着,漂浮在塑料 罐子里。别的地球仪要别人去转动它才会转,而那个地球仪自己会转动,真是神奇,正当我绞尽脑汁想它的原理时,两个小朋友来叫我去看看位在两楼的机器人世界。
一走进机器人世界里,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机器人世界里有很多很多的机器人,有的会说话,有的会走路,而我最喜欢的要数会走路的机器人的,它的功能非常多,他会做广播操,会走路,会跨步,还会摔到时爬起来,十分厉害,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智能机器人。他灵活的小脑袋转来转去,矫健的四肢扭来扭去。真是好玩极了。
我心想:我们现在的科技已经如此发达了,神七上空,太空出仓,举办奥运会,我们已经可以抬头大声说:我们再也不会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了, 我还在想我长大该干些什么的时候,我的一个小伙伴跟我说张斌,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我一看手表,已经5:06分了,我们就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绍兴作文篇5
我的家住在美丽的绍兴城里,城里到处遍布着绍兴的名人古迹:沈园、鲁迅故里、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青藤书屋等等,到处遗留着古越文化的遗迹:越王城、仓桥直街石板小巷、太平天国壁画台门、塔山、蕺山、八字桥等等,到处飞架着一座座古桥,到处矗立着现代化高楼大厦和时代广场,到处穿梭着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和街道……如果你不经意间的.步行于城里,定会令你视觉到犹如在画中游,嗅觉到那四处飘溢的老酒的醉人香味,片刻间你又会发出这样由衷的感叹——在现代化的都市喧哗中享受这么一份独特的“宁静”是多么的快活啊!
我们绍兴城旁的环城河风景更是让无数的市民和游客如痴如醉,在明月高照、星光点缀的夜晚,在悠悠的七彩小夜灯中,和家人携手独步在环城河畔,聆听着幽雅的古筝乐,欣赏着河畔的美景,此时此刻让人觉得自己就是生活在一副美丽的图画中。河畔边布的小公园:稽山园、西园、清明园中不时传来那好听的越剧声,让人更是产生那么一种好奇的欲望,又是哪位越剧表演家在清唱?
在绍兴城的郊外更是有大量的名胜古迹在呼唤着四方的朋友,大禹陵、兰亭、东湖、柯岩、大香林、镜湖、香炉峰、鉴湖……每到节假日,数以万计的游人都奔向那一处处休闲赏目的景点,人们醉了、人们笑了,风景真美的赞誉声始终充斥着各处景点的上空!
我的家真美丽,绍兴真美丽!
绍兴作文篇6
爆仗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题记
跟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习的爆仗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
春节来了,我们十分快乐,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还有“福”字,“倒福”是“福到了”的意思。关于“春节”的发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分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如今的大年节)才爬上岸,吞食家畜损伤人命。是以,每到大年节是日,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规避“年”的损伤。有一年大年节,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白叟。同乡们一片慌忙惊恐情景,没有人理睬他,只要村东头一位妻子婆给了白叟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规避“年”,那白叟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必然把‘年’赶走。”妻子婆持续挽劝,乞讨白叟笑而不语。
所以春节必然要放烟花
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打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登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渐渐变淡,变淡,直至云消雾散;那里,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留意,它起劲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仿佛珍珠不计其数从空中失落落,给人极美的感受;“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必然是鞭炮!那繁华的的声响,也足以给2013增添许很多多的喜庆了。
那里冷飕飕的,旺火烧了起来,并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腾,仿佛在呼叫着什么,也仿佛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2013的新景象形象!
富丰年味儿的春节,富有情面味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