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包含评估方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度,教案中应列出课堂纪律要求,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七上语文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七上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合作交流
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学习课文,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g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三、品读体验
1.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2.课文写大象,抓住大象的什么特点来写?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外貌:性格:
神志:聪明
动作:善于表演: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4.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
师小结: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巩固延伸
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共同这处?
课堂练习
1.说说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感受?
2.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3。你还了解哪些异国风情,说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与象共舞
不慌不忙
聪明有趣善于表演
人象共舞
人——————和谐相处—————象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本着略读课文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独立完成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和搜集资料,了解到有关泰国风情,增长了知识。
人教七上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生字的意思,尝试背诵课文。
2、学习2个生字:游、伞。
3、通过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体验,进而分享小诗人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
发学生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和感受为什么小作者最后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手段及方法:
朗读法、图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春姑娘快走了,热情的夏姐姐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2.你觉得荷叶怎么样?
3.板书题目: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
(1)看看诗中一共有几个小节(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生词:热情透明游入穿梭眨眼一柄大伞举着嬉戏花丛荷塘
三、讲读第一段
1.谁来当当热情的夏姐姐,向小朋友们打个招呼?
2.出示句子:想变点儿什么?
(1)指导朗读:(2)齐读:
四、讲读第2—4小节
1.小诗人想变点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2—4小节,找一找。
2.指名说
3.小诗人想变的东西可真多,如果让你来选择,你最想变成这里的什么呢?(指板书,生接说)
雨滴出示句子: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
4.指导朗读
小鱼
(1)鱼的种类很多,你想变哪种鱼呢?
(2)指导朗读:谁也想变小鱼游一游?
蝴蝶(1)如果你现在就是一只蝴蝶,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2)指导朗读
蝈蝈
(1)听,是谁在唱歌?(相听听蝈蝈的歌声吗?)出示蝈蝈的叫声。指名生齐答。
(2)指导朗读
星星和月亮
师引读生接读
五、讲读第五小节
1.当我看到小小的荷塘的时候,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只是因为这荷叶又大又美,小诗人才想变的吗?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五小节吧!(自由读)
3.指名说
4.小伙伴们多喜欢这大伞一样的荷叶啊!小鱼来了——生接读,雨点来了——生接读。
8.荷叶还会给哪些小伙伴带来快乐呢?
9.荷叶可以给这么多小伙伴带来快乐,怪不得我——引读题目(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10.齐读第五小节
六、小结
1.指导背诵
2.夏日天来了,小朋友们除了想变书上描写的这些事物,你还想变点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3.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多快乐!请我们每个小朋友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人教七上语文教案篇3
《说屏》教学设计
濉溪县求实中学 郑少平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1了解屏的相关知识;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教法: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实践提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银烛、画屏、小扇、流萤,构成了一副清丽隽永的画面,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那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就是“屏”,它或清雅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文人骚客的悠悠情思。你想了解“屏”吗?那好,让我们走进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的《说屏》一起去感受屏风的神秘作用和审美价值。
二、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
出示生字词,检查字词掌握。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1.什么是“屏”?用文中语句回答。
2.作者对“屏”的感情怎样?
3.“屏”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1、“屏者,障也。”
2、喜爱、向往,赞美。
3、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三、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小组研讨
屏的功能有哪些?如何理解“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关键在一个‘巧’字”?
四、品读课文 体会妙处
读一读,议一议,作者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明确: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与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这种中国古代传统器具是相称的。作者具有深厚的古典诗歌底蕴,而且屏的介绍与古典诗歌的引用相得益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更好的去认识屏、欣赏屏、使用屏。
五、拓展延伸
我们的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些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物品,还有哪些?
(纸扇、茶具、漆盒、刺绣、景泰蓝等)
六、教师小结
中国的屏风之所以富于文化内蕴,就因为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这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性——重视生活的艺术化。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我们的智慧,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人教七上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读iuü三个单韵母的四声,要求准确熟练地读带调韵母。
教学重、难点:
1.学会iuü的音、形,能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声。
3i在标调时头上去点,ü在标调时头上有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创设法、对比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本课的教学挂图
2.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aoe三个单韵母和它们的四声,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新的字母iuü。(教师在黑板上板书iuü,并用清晰、洪亮的声调读出字母的音。)
一、学习字母
(一)出示图1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衣的音学习i)
讲:衣服的“衣”的发音与字母i相同。发音时,把嘴轻轻地张开一点,嘴唇不圆。
教师范读i
学生学读i
(教师注意要多叫几位学生单独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观察挂图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i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
(学生应答出,衣服中间的一条花边和边顶上的一枚扣子,形状与i相似。)
教儿歌:一竖占中格,一点在上边。
(三)指导书写
讲:i的笔顺是先在中格写小竖要占满格,然后在竖的头上离开二线的地方写小点。
(书写时要注意,圆点不要点得又大又黑否则作业显得又脏又乱。)
二、学习字母u
(一)出示图2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乌鸦的“乌”,学习u)讲:乌鸦的“乌”的发音与字母u相同,发音时把嘴唇收成圆形,使中间留一个小孔。
教师范读u
学生学读u
(齐读,个人读,分行读等)
(二)观察挂图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u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
(学生应答出,图上乌鸦的窝的样子与u相似。)讲:从字形上看u有些像喝水的杯子。
教儿歌:u像一个茶杯子。
(三)指导书写
讲:u的笔顺是先写“”,再写“”,要写在中格。课中休息:方法同第一课。
三、学习字母ü
(一)出示图3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鱼的'音学习ü)
讲:把鱼的音平读就是ü。发音时,口腔近似闭拢,双唇撮成一个小圆孔。
教师范读ü。
学生学读ü。
(有时学生读不准音,可以先发i的音再把嘴唇拢圆就可发出ü的音。)
(二)观察挂图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ü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
(学生应答出,鱼嘴与上面吐的两个泡泡合起来很像ü。)
教儿歌:ü像小鱼吹泡子。
(三)指导书写
讲:ü占中格和上格,先写u,再写头上的两点。(写ü的两点时,要把两点的位置略微向中间靠拢一点,这样写出的字母好看。)
四、巩固练习
1.看黑板读字母
2.看拼音卡片读字母
(注意把六个单韵母穿插练习)
3.练习写字母
第二课时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学会了iuü的读音和写法,我们还要学会它的四声。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大家先来复习一下aoe的四声。
一、复习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1.有序地读四声。
2.无序地读四声,特别注意二声的读法。
二、学习iuü的四声
板书:ī
í
ǐ
ì
ū
ú
ǔ
ù
ǖ
ǘ
ǚ
ǜ
讲:i在标调的时候要去掉头上的小点。
ü在标调的时候不能去掉点,因为ü去掉点就和u一样,所以不能去点。
练习读:
1.按顺序读iuü的四声。
2.给合日常生活的一些音和字进行练习。
衣服的“衣”(yī)
阿姨的“姨”(yí)
椅子的“椅”(yǐ)
容易的“易”(yì)
乌鸦的“乌”(wū)
姓吴的“吴”(wú)
五个的“五”(wǔ)
耽误的“误”(wù)
小鱼的“鱼”(yǘ)
下雨的“雨”(yǚ)
3.打乱顺序读四声。
4.加进aoe的四声进行练习。
5.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课中休息:
把拼音卡片发到同学们手里。
1.拿一声卡片的同学起立,分别读手中的卡片。
2.拿二声卡片的起立,方法同上,以此类推。
3.拿a卡片的起立按顺序读卡片。其它卡片同a。
三、指导iuü四声的写法
注意:当字母的书写需占一、二格时,不要把上格占的顶了一线。
第三课时
一复习:
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六个单韵母,你能认读吗?
(指名读,老师把六个单韵母卡片依次贴在黑板上。)
二、新授:我们给6个单韵母编了一首儿歌呢,来,一起念(边拍手边念)。(单韵母,六兄弟,ɑ、o、e、i、u、ü,。是老大小弟。)
1:单韵母六兄弟中有一个小i(课件i),你们想不想知道小i的妈妈是谁呀?(课件:y)这是小i的妈妈。小i的妈妈叫大y,大y是声母,所以我们也叫它声母y。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听老师读y,谁也会念?
2:请小朋友看图(课件:图),图上的什么像声母y的形状?(树杈闪动)
3:我们可以编一首儿歌记住声母y:树杈树杈yyy,小i的妈妈是大y。(老师指着树杈,师生一起念出来。)
4:大y妈妈和小i站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整体认读音节,这个名字好长啊!我们简单一点,就叫它音节yi吧。谁已经会念了?
5:音节yi和小i一样,也有四种声调:yiyiyiyi(课件)怎么读呢?我们先来听听图上小朋友的朗读。(放课件中的录音)
6: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读,请一个小朋友把老师读的音节指出来。yi,谁知道是哪个?
(老师打乱顺序读其他的三个音节,让学生上台指。)
7:认识了音节yi就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啦,瞧,这个字(课件:姨)你认识吗?如果老师给这个字注上音(课件:yi)你一定会认识的。
出示“衣和姨”两个生字及他们的注音,学生拼读。
8:汉语拼音的用处真大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呢。
师生一起念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一定学好它,学好它!
9:单韵母里面有一个小弟弟u,它呀,有一个声母爸爸(课件w),叫大w。声母w也要读得轻、短:w。哪个小朋友也会读?
10:图上的什么像声母大w的形状?(课件“房屋的屋顶”闪动)刚才我们给大y编了一首儿歌,哪位小朋友也能给大w编一首儿歌呢?
11: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小手指摆一摆大w的形状呢,你能试一试吗?
12:小朋友,大w写在四线三格的什么位置?
老师范写,学生临写大w。
13:大w和小u在一起,同样组成了一个整体认读音节(课件wu)。音节wu也有四声。
打乱顺序,老师出示一个,指名读一个。
14:小朋友,单韵母里的小u弟弟没有爸爸妈妈,它可伤心了。你看,小u弟弟的脸上还挂着两滴眼泪呢。小i的妈妈大y看见小u弟弟哭得这么伤心,急忙走过来帮助他。于是大y和小u站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
生读:yu。
15:小朋友,仔细看看,小u弟弟和音节yu,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ǖ上的两点不见了。
16:为什么不见了呢?
生:因为有大y妈妈的帮助。
17:对了,小u弟弟看到大y妈妈来帮助他,心里可高兴了。他连忙把眼泪擦掉,露出了笑脸。
师生一起读儿歌:小u没父母,大y来帮助,擦掉眼泪乐呵呵。
18:音节yu也有四种声调,这一回,请小朋友给它标声调,你喜欢标第几声就标第几声,标完后,读给大家听。
学生一边说,一边操作鼠标给yu标声调,然后读出来。
人教七上语文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
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曲创作背景:
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
(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3、指名读,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
4、整体感知
(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
三、精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同座互相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并说说诗歌写了什么。
四、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浪、周、轻、凉”,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轻”,右边的书写要重点提示。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五、课后作业。
1、认读生词。
双桨、推开、倒映、白塔、凉爽、幸福、波浪、四周、轻轻、安排、做功课
2、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并组词。
倒( )( ) ( )( ) 中( )( ) ( )( )
3、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教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
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
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
5、练习背诵课文。
6、指名背诵课文。
三、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洒、做、课、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人教七上语文教案篇6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 2.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 根据注音,读读课文。①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 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新型生生关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3、 反馈
① 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② 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 指名说、带读
② 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 练一练,连一连:
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对 说 是 叶 圆 夏 秋 雪 肚 就 冬
*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我也会试着说几个。
2、学写七、八、九、无4个字
①读读七、八、九、无4个字
②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七和九两种笔画,让学生明白:①它们都是一笔写成②观察转折角度、运笔的大小
③写一写这四个生字
四、小结
本节课学生未解决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初步感知了四季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 研读课文。
1、 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句话进行研读。(合作学习)
2、 小组汇报、交流。(允许学生用各种方法汇报:诵读、合作表演读等)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放背景音乐。
3、 评价。(你觉得刚才的朗读好吗?为什么?)
4、 指导朗读(重点词、句指导),(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本环节和刚才的小组汇报可有机的结合,教师酌情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人教七上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读准带拼音的7个生字,理解“咆哮、滔滔不绝、纷至沓来、昔日、形容枯槁”等词语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的雄伟壮观与现在的奄奄一息,并了解导致瀑布枯竭的原因。
4.从瀑布的变化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大屏幕出示“葬礼”两字。参加过葬礼吗?参加葬礼的人们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是呀,人死的时候,亲人们会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举行葬礼。然而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特殊的葬礼。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反馈预习:
出示词语,读,理解难读的词语:
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雄伟壮观 震耳欲聋 纷至沓来
生命垂危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乘兴而来 失望而去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学生自学课文。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变化
1.通过自学,你们一定记住了这条瀑布的名字,它叫——塞达凯拉斯大瀑布(练读)。
相信你们也看到了它前后截然不同的样子,你能各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你喜欢它怎样的景色?
2.感受瀑布曾经的雄伟壮观
(1)学生读相关课文内容,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读后说说阅读感受:
指导:
▲这条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的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 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千米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重点词:汹涌、咆哮、滔滔不绝、一泻千里、1万立方米、万朵莲花、震耳欲聋、30千米等)
理解尤其:平时就很壮观,到了汛期,更加壮观。
▲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之中,感受着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2)看录象帮助理解。感受了这么壮观的瀑布,你的心情怎么样?赞美瀑布。
(3)指导朗读。
3.然而,这壮观雄伟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它永远只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加上“曾经”,再读前面的句子。)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了解瀑布现在的奄奄一息
电脑出示有关课文内容,教师配乐朗读。
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那些词让你特别心痛?
学生说体会;反复练读,看图片帮助理解。
5.对比引读:
曾经它是世界上最壮观点瀑布,然而现在——
曾经它让巴西和巴拉圭人民无比自豪无比骄傲,然而现在——
曾经它吸引了无数世界各地的游客,让他们陶醉不已,流连忘返,然而现在,它却让游客们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因为——
6.了解原因:我们情不自禁的想问:是什么原因,让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瀑布也走向枯竭?
(1)瀑布上游建起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2)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3)沿河两岸森林被滥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
四、课堂练笔,唤醒意识
1.过不了多久,瀑布将淡出我们的视野。于是,生态学家来了,环保专家教授来了,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来了,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也来了,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想一想:举行这次特殊的葬礼,目的是什么?(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唤醒。让大瀑布的悲剧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2.根据课文中的提示,写写演讲词。站在即将消失的瀑布面前,面对广大热爱自然的人们,菲格雷特总统深情地进行了演讲。他会说些什么?
3.反馈。
五.出示菲格雷特的演讲稿。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沉痛悼念塞特凯达斯瀑布。因为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也许你们不会忘记,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流量最大的瀑布。你们不会忘记,昔日她那雄伟壮观的景象,曾经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共同的骄傲!
可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呢?她将逐渐枯竭,最后完全断流。昔日的风光不再有,留给我们的,将是这一片沉默的大山。
这一切,都是谁之过?
是那些乱砍乱伐树木的人们,用水毫无节制的工厂,恣意破坏环境的鼠目寸光之辈。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还能对这种行径熟视无睹吗?不,再也不能了。
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保护自然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塞特凯达斯瀑布,你安息吧!
你那惊心动魄的身姿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人教七上语文教案篇8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等13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3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敬重之情。
二、学习重点:
识字
学习难点:
书写美观
三、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四、学习准备:
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有谁知道邓爷爷的故事?(指名说一说)
2概括介绍邓小平的生平。
3揭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看拼音或问问同学认一认
2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是否读通顺,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表示读。
读后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三)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一段知道的。
(1)知道朗读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看出邓爷爷是怎样的人?邓爷爷的话该怎样读?
(3)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我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我会想些什么?怎样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你们对邓爷爷有种怎样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
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