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教案更加完整,教师需添加必要的教学资源,撰写教案时,大家应注重情境创设,增强学习体验,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 10÷25 =4 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 12÷25 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实际问题中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
2、学会设未知数,列形如ax±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4、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较简洁的算法,进而在提高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形如ax±b=c的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答下列方程的解是多少?
y-20=4 2x=24 a+4=7 15=3x
说说你解方程的思路?
2、说说各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带有未知数的方程式:
①母鸡有30只,是公鸡的2倍。公鸡有几只?
②甲数是17,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
③ 足球上的白色皮共20块,是黑色皮的2倍。黑色皮有几块?
二、导入例题并教学例1
对题目进行改编,添加条件导出例1:
①足球上的白色皮共20块,比黑皮的2倍少4块。黑色皮有几块?
对这个题目的改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方程》。
1、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呢?
(学生分析:白皮块数与黑皮块数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黑皮块数×2-4=20 黑皮块数×2-20=4
2、怎样根据关系式列方程呢?
3、小组讨论怎样解答?
4、小组汇报解复杂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找出题中选题关系; ②写出“解、设”;
③列方程、解方程; ④检验;
三、反馈练习:
①母鸡有30只,比公鸡的2倍少6只。公鸡有几只?
②甲数是17,比乙数的2倍多5。乙数是多少?
3、讨论:小组合作怎样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4、还能用不同的方程解答吗?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83-84页例1、例2;p85页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图形,使学生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借助线段、三角形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认识旋转的本质,发展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理解三角形旋转的特征。
【教学教具准备】
1、课件、投影仪、三角尺。
2、活动材料单,方格纸,(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健身强体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广场上、公园里无时无刻都会看到人们健身运动的身影,相信同学们也都是健身运动小达人。这节课我们就从运动开始。(板书:运动)请看老师在干什么?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在数学上叫什么?
生:平移(板书:平移)
师:再看老师这个动作叫什么?
生:旋转(板书:旋转)
师;这是物体的平移和旋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图形的运动—旋转。(板书:图形的--)(课题:图形的运动—旋转)
二、初步探究,认识旋转要素
师:请看,这是一个点(出示)。这个点在这里不停的旋转是一个点,如果这个点想同一个方向平移到另一个点,会形成一个什么图形?你来说:(手势,a到b)
生:线段。
师:请看,点a向同一个方向平移到点b,(边演示边说),形成一条线段ab,(板书线段)
师:a——b线段ab可以?
生:平移。
师:也可以?
生:旋转。
师:这节课我们不研究线段的平移,只研究线段的旋转。
师:线段ab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ab上的c点,又是怎样旋转的呢?你来说?
生回答
师:线段ab上的c点也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请看,d点呢?你来说?
小结:也就是说,线段ab的每一点都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再看,旋转前后b点和b’到a点的距离改变了吗?
师:线段ab上的每一点旋转前后到a点的距离都没有发生改变。
总结:
师:同学们请看:线段ab上的每一个点都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并且每一个点旋转前后到a点的距离都没有发生改变,像这样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点旋转的现象,钟表上也有,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材料单
自主完成,开始。学生展示
师:旋转角度是旋转的三要素,并且知道线段上的每一点旋转前后到旋转中心的距离都没有发生改变。
三、深化研究,旋转图形
师:如果是几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旋转后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线段oa、ob、ab组成的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三角形△aob又是怎样旋转的呢?请看,谁来读要求?生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拿出材料单
和三角尺按要求转一转,并完成下面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小结: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旋转前后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大小,形状都不变,每个点到中心的距离不变。只有三角形的位置变了。
师:(演示180°)请看△aob又是怎样旋转的呢?
生答。
师:如果△ao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360°。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重合。
师:当△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0°就会旋转到原来的位置。
四、自主练习,应用拓展数学书第85页第1.2.3题。
总结:
师:同学们请看,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运动--旋转,知道了旋转的三要素:中心、方向、角度。还知道了旋转前后的图形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每个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变,只是三角形的位置变了。生活中人们利用旋转的特点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请看)(边演示边讲)旋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幸福。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当你为生活的山重水复而愁眉苦脸时,不妨旋转一个角度看世界,相信你会收获一个柳暗花明的心情。
下课!同学们再见。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集体订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6.6÷42 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11.5÷5=2.3(元) 12.6÷6=2.1(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我能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我能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探索出长方体的具体特征,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我有信心学会本节所学内容,我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同学们从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体、圆柱、圆等图形中,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然后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
2、孩子们,你能找出长方体吗?
☆学海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长方体有()条棱,指一指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个顶点。
4、你还能发现什么?
探究二:制作长方体框架图我发现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探究三:借助“产品”我能认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走进知识大本营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特殊情况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2、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3、长方体有()顶点。
4、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和()
辨一辨
1、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3、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4决定长方体的大小是长、宽、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个美观的长方体玩具箱。
☆谈收获、写反思(梳理成数学日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