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为新教师提供教学框架和参考,这是分享优秀教案的重要价值,,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小提琴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小提琴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优美的音乐能给人带来美好和安静。
2、学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感知红、黄、蓝、绿四种色彩与生活、情绪的关系。
2、物质准备:实物梨子2个,小提琴1把,音乐磁带《梦幻曲》,故事ppt与故事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梨子,导入活动
1、出示梨子,请幼儿说说:切开来的梨子像什么?
2、小松鼠捡到了一只大梨子,它把梨子做成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故事ppt图片第一、二幅,教师讲述故事“小松鼠捡到了一只大梨子,他把梨子切开来做成了一把小提琴”。
(1)小松鼠为什么把梨子做成了小提琴?
(2)出示小提琴,教师简单介绍小提琴。
2、教师继续讲述:“小松鼠拉起了小提琴,琴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同时播放音乐《梦幻曲》。
(1)听到琴声你感觉怎么样?
(2)那么,森林里的动物们听到了琴声会怎么样呢?
3、逐一出示图片,讲述故事第二段。
(1)逐一出示狐狸捉小鸡的图片和狐狸对小鸡说话的图片。提问:狐狸正在干什么?狐狸听到这样优美的琴声,它怎么了?为什么狐狸听到音乐不捉小鸡了?
(2)逐一出示狮子追兔子的图片和狮子对兔子说话的图片。提问:狮子正在干什么?狮子听到优美的'琴声,它怎么了?为什么狮子听到音乐不追兔子了?
(3)回忆经验:你们在哪里也听过这种音乐,让自己变得很舒服、很美好呢?
(4)出示图片,教师继续讲述:“动物们都来到松树下……星星来听,月亮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4、逐一出示故事图片的后三幅,讲述故事第三、四段。
(1)突然,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咦?这是什么呀?
(2)继续讲述故事到最后。提问:这粒东西到底什么呀?你怎么知道的?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用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1、师:故事中的小提琴是用什么做的?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梨子小提琴》。我们在来完整地欣赏这个故事吧!
2、幼儿边欣赏音乐边用动作表现。
幼儿小提琴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人物的情感。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已对作品的理解。
3、学习认真倾听故事,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梨“的挂图,提问:“你捡到了梨,你会把它用来干什么”
2、幼儿倾听故事内容,启发提问:
(1)小松鼠捡到了梨把梨做成了什么?
(2)狮子、狐狸为什么不吃小动物?它们去干什么?
3、结合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故事童话。
(1)为什么小提琴上掉下来叫音符?
(2)种子发芽了为什么也叫音符?
4、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说这个故事,学习用语言动作来表现故事的内容。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着重评价幼儿倾听的事的习惯。
活动反思:
一、适宜行为:
教师在教学的挂图上采用了新的手法,教师将各种小动物以简笔画的形式
画在背景图上,幼儿被这样的教学手段吸引了,幼儿在活动中特别的认真,也感受到了童话的美丽,幼儿的倾听也比较好。
二、不适宜行为:
幼儿比较快的掌握了故事的情节,活动的后半部分教师没有必要帮助幼儿说这个故事了,可以让幼儿独立进行表演。
三、原因:
教师较注重活动的结果,没有大胆地放手让幼儿去尝试。
四、对策:
利用区域时间,鼓励幼儿继续表演,为幼儿提供好道具,音乐磁带等。
幼儿小提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和平,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感受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提琴音乐、小提琴模型。
2.小松鼠头饰、狐狸头饰、小鸡头饰、老虎头饰、兔子头饰等。
3.自制大图书一本。
4.梨子树一棵,自制梨子小提琴若干。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热爱和平,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感受音乐的美。
活动过程:
1、导入:以小松鼠演奏小提琴曲导入主题,为故事的讲述创造氛围,让幼儿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你喜欢音乐吗?
(2)音乐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3)听,你们想知道这段音乐是谁演奏的?请他出来吧﹗
2、配班老师以小松鼠的身份出现,讨论小提琴的外形。
3、出示大图书中的一幅,引导幼儿想像创编故事内容。
(1)这是在什么地方?
(2)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他会怎么做呢?
(3)它为什么要做小提琴?
4、随着音乐完整观察图书一遍,让幼儿说自己的感受。
5、结合画面教师讲述故事一遍,并详细分析故事内容。
(1)小松鼠发现了大梨子是怎样做的呢?
(2)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小松鼠拉琴的样子闭上眼睛吧!
(3)狐狸听见了什么?它会对小鸡说什么呢?
(4)狮子听见音乐,它会怎样做呢?
(5)种子落到地上会怎样?
(6)假如你是小松鼠,看到那么多的梨子,你会怎么做呢?
6、运用多媒体欣赏第二遍故事后,讨论:
(1)如果没有音乐,森林会是什么样呢?
(2)如果你听见了音乐,你想干什么?
(3)小松鼠用音乐给大家带来快乐,你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7、总结结束,幼儿尝试用梨子小提琴模仿演奏。
森林里的小动物听说小松鼠来到我们班,它们也要来和你们做朋友,一起把音乐带给大家。快看,这棵树上结了许多梨子。让我们也来把梨子做成小提琴,跟着小松鼠把音乐送给大家好吗?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步通过欣赏小松鼠带来的小提琴曲和谈论小提琴的外形,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并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第二步让幼儿观赏小松鼠带来的故事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第三步边听教师讲解边观看图片,学说故事中的对话。第四步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故事一遍,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第五步幼儿尝试用梨子小提琴演奏音乐,活动在音乐声中结束。
本节课通过小提琴曲贯穿整个活动,使活动的流程很清晰连贯,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也非常浓郁,并做到了动静交替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活动中为幼儿自制的大图书和多媒体课件,他们很喜欢,并能通过它们很快地理解故事发生的情节。在此也打破了以往教学常规,调动了幼儿积极性、主动性,把看到的.、听到的、想说的说出来,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体。活动中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边提问边讲述,起到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效果。
而幼儿也明白了要与同伴团结互助和共同分享美好的事物的道理。在活动尾声准备的梨子模型让幼儿来尝试演奏,再次感受音乐的魅力,使活动的氛围得到了升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首尾呼应。
幼儿小提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情感色彩。
2.探索并尝试用与作品相匹配的语言和动作表演故事。
3.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1.实物:梨子
2.课件《梨子小提琴》
3.小动物头饰
4.事先有了解小提琴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梨子)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梨子象什么?如果把梨子切开,你们看看象什么?
2.(出示小松鼠)师:有一天,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变出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还能发出音乐呢,你们听。
欣赏《梦幻曲》一遍,提问:小松鼠用梨子变出了什么?你觉得梨子小提琴拉出的音乐是怎样的音乐?你听了想怎样?
3.教师结合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
师: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动听的音乐响了起来,小动物们听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
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好听在什么地方?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松鼠是怎样拉小提琴的?请幼儿模仿。
(2)狐狸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说话是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3)狮子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说话是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4)教师小结:琴声真好听,动物们都爱听音乐,就连凶猛的动物也不做坏事了。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听音乐?它们又会怎么说呢?
(5)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
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为什么森林里到处都是快乐呢?
5.组织幼儿表演故事。
师:我们也来做森林里的动物,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吗?
请幼儿自己选择角色,教师提出表演注意事项。
小动物会说些什么话?说话时声音是怎样的?它们会做些什么动作?什么时候你会出来听音乐。请小朋友大胆地表演出来。
6.提问: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做什么?
请小朋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或者同伴,或者用画画的方法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幼儿小提琴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梨子小提琴》的主要内容。丰富词汇:甜蜜蜜。
2.能简单复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尝试续编其他动物听到音乐后的故事情节。
3.感受音乐带来的温馨、柔美,友好的意境。
活动准备:
1.整个梨和半只梨图片
2.小提琴曲《梦幻曲》
3.课件
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梨子小提琴》的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
能简单复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尝试续编其他动物听到音乐后的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整梨和半个梨图片,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可以做成什么?”
2.师:小松鼠捡到了一个梨子,它会把梨子做成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讲述第一部分故事,从开始到“传出很远很远”提问:1.小松鼠捡到的梨子是怎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说的?
2.小松鼠把梨子做成了什么?它是怎么说的?
3.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松鼠拉的琴声吧。(播放一段轻音乐《梦幻曲》)
4.听了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师:“哪些小动物会听到琴声呢?听了之后它们又会做什么呢?让我们接着往下听。”
(二)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讲至“森林里真安静”
提问:1.故事里的小动物在干吗?它是怎么说的?语气声音?
2.听了音乐之后呢?它们是怎么说的?
3.小动物为什么不追赶了?
4.甜蜜蜜是什么意思?
小结:优美的琴声把小动物吸引住了,它们都安静了下来,友好的听起了音乐。
(三)续编其他小动物听到音乐后的表现及故事情节
1.森林里的其他地方,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听到音乐之后它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2.幼儿互相讨论后分享交流
小结:森林里因为美妙的音乐而和平,大家和睦相处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
(四)教师讲述故事第三部分,讲至结尾提问:
1.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2.小音符变成什么了?小松鼠都把梨子送给了谁?为什么?
3.森林里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结:美妙、柔美的音乐让动物们安静下来,和睦相处成为了朋友,不再追赶,是那么美好。
三、完整讲述故事,感受故事中温馨、友好的意境。
提问: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2.当你不开心、不高兴的时候,和小伙伴打闹吵架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呢?
小结:美妙、柔美的音乐可以让小动物不再追逐打斗,那我们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争执和矛盾,也可以听听音乐,静下心来想想,和朋友友好相处。
四、延伸活动
梨子还可以做成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听到美妙的音乐,又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到活动区去制作成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本次教育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注意力一直都非常集中,没有出现游离的幼儿,说明孩子的积极性还是被调动起来了。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首先通过“出示图片,设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一下子就激起了幼儿的兴趣。故事欣赏又是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动听的故事配上美妙的音乐,幼儿的神情都十分专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欣赏完故事之后我就故事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发言积极性一直都很高,回答得也很好。创编故事环节启发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想象部分进行的很顺利,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相比较孩子而言,倒是我的表现不是很好,比较急于过到下一个环节。这里我应该给孩子更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的说。这是我觉得本次活动很遗憾的地方,孩子们原本可以说得更好。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有努力,一定就会有所收获。
幼儿小提琴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读有关名词的文字,学会小段文字。
2、培养幼儿阅读文字的.兴趣,并积极认读常见的文字。
3、让幼儿感受童话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文字卡片,卡片上写有:梨子、小提琴、小松鼠、狮子、兔子以及相关的小图片(正面图、反面字)
2、用文字写好整个一个故事内容。
3、制作一本大书、一只梨子、一把水果刀。
4、幼儿人手一本小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在草地上捡到了一样东西。问:是什么?还是半个梨呢,象什么?还有半个梨被谁捡到了呢?原来是被小松鼠捡到了,它不认识梨。它捡到梨会怎么做?
2、请幼儿和动物做朋友。
(1)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呀?
(2)老师分别出示小松鼠、狮子、兔子等相关小图片,幼儿认识小动物。
(3)这些小动物我们都认识了,我们一起来念一遍:小松鼠、狐狸、狮子、兔子,认读汉字。
3、出示大书,老师讲故事。
问:好听吗?小松鼠把梨子当成了什么了?又做成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回答)
4、老师边分段讲书,边翻大书让幼儿一页一页读。
(1)小松鼠做好了小提琴,在松树上拉小提琴。(幼儿认读:小松鼠拉琴)
(2)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幼儿认读:狐狸追小鸡、狮子追小兔)
(3)当琴声飘到了狐狸和狮子的耳朵里,它们怎么样了?它们对小鸡、小兔说了什么?为什么狐狸和狮子不追小鸡和小兔了?
(4)晚上,小动物都来到松树下听音乐,听着听着都陶醉了。
(5)请幼儿给故事起名字。(出示汉字卡片:梨子小提琴,幼儿认读)
5、幼儿看图书(小书)。
(1)动物朋友在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呢,它们就藏在这本书里,请你一页一页仔细看并把它们找出来。
(2)幼儿看图书、找汉字。
6、幼儿认读整个故事。(文字)
(1)你是看什么讲述这个故事的?
(2)我们一起来看着文字讲这个故事。(师生共同认读文字故事)
老师小结:许多小朋友都很能干,都能看着文字讲故事了,请你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小提琴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体会优美、宁静的音乐给自然界带来的和平和快乐!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用童话故事与幼儿的情感形成碰撞,促进幼儿美好情感的.形成。
活动准备:
ppt、头饰或胸卡、音乐《我和你》、《紧张恐怖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想听吗?
播放小提琴音乐《我和你》。
请幼儿说说看听了这段音乐后,有什么样的感觉?尝试随音乐自由的表现一下。
二、引导幼儿欣赏并讨论故事《梨子小提琴》。
师:刚刚这首好听的曲子,是小松鼠用梨子做成的小提琴拉出来的。这里面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讲述故事《梨子小提琴》。
2.利用ppt帮助幼儿分析故事内容,拓展幼儿的想象,体验故事中的美好情感。(重点学说:狐狸和小鸡、狮子和小兔的对话)。
3.引导幼儿讨论,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会听到小松鼠的琴声呢?它们听到了琴声又会说些什么呢?
(2)为什么那么多的梨子都被做成了小提琴了呢?
(3)小松鼠用音乐将快乐带给了森林里的每一个动物,如果你的同伴不开心了,你会怎样让他开心、快乐起来呢?
三、在音乐背景下,体验故事表演带来的乐趣。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胸卡或头饰。
2、认识并熟悉自己要表现的角色特点。
3、尝试跟着音乐旋律表演故事。
幼儿小提琴教案篇8
设计意图:
?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名曲,旋律婉转柔美。而童话《梨子小提琴》选自省版大班教材主题三《多彩的秋天》次主题二《秋情》中教学活动六,故事语言通俗优美,情节生动有趣,充满了诗情画意,因此我选择《梦幻曲》作为背景音乐设计了本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温馨、宁静、友好的情感。
2、体会优美、宁静的音乐给自然界带来的和平和快乐。
活动准备:
梨,小提琴,自绘大图书,切开的梨、吸管若干份,课件活动过程:
1、出示梨,提问:
(1)这是什么?如果你有一个梨,你想干什么?
(2)有只小松鼠也捡到了一个梨,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2、出示小提琴,提问:
(1)你们见过真正的小提琴吗?小提琴的形状和梨子的形状相似吗?
(2)你们听过小提琴演奏的声音吗?
3、播放《梦幻曲》,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
4、幼儿欣赏课件。提问:
(1)是谁在演奏音乐?是用什么演奏的?
(2)小提琴是用什么做的?
(3)小松鼠用这把梨子小提琴演奏出了怎样的`音乐?
(4)狐狸听到优美的琴声,它对小鸡说了什么?
(5)狮子听到优美的琴声又是怎么做的呢?
(6)狐狸和狮子为什么不捉小鸡和兔子呢?
5、这个故事好看吗?老师将这个故事画了下来,做了一本图书,先听老师来讲一讲。(配上《梦幻曲》)6、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配上《梦幻曲》)7、引导幼儿讨论:
(1)小提琴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
(2)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
(3)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4)小提琴的声音好听吗?还有谁会来听音乐?他们又会怎么说?
8、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讨论: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让琴声传到什么地方?为什么?
(2)故事中的小动物每人都有一把梨子小提琴,你们想做一把梨子小提琴吗?(每人拿梨子做一把小提琴跟着音乐演奏)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的琴声送给小朋友,送给所有关心、爱护你的人?
活动评析:
活动中,我利用课件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将《梦幻曲》作为背景音乐贯穿其中,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和童话的的意境美。通过听、看、想、做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想象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让每个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