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们在评估教案时,很多时候会关注其适用性和灵活性,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传递知识和价值观给学生,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生活活动大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生活活动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家乐福购物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事先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象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
(出示家乐福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家乐福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家乐福?和谁一起去的?
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家乐福,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词句。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3、逐幅讲述。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一些描述性词句。并引导幼儿重点讲购物的经过,引导重点: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样解决的?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讲述
1、请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
(1)拓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句。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生活活动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
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小豆子的旅行》、消化系统拼图
活动过程
(一)引发探索爱好
师:我们天天都要吃东西,那么吃下往的`食品到哪里往了呢?今天我们跟随一颗小豆子一起去人体中旅行吧,看看吃下去的食物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二)通过课件局部演示,进一步知道豆子(食物)旅行的进程,并初步了解消化系统的作用,进步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小豆子旅行的第一站是甚么地方?食物在我们的口腔里有甚么变化?怎样会的呀?
2.经过口腔后,食品到哪里往旅行了,它是通过甚么到胃里的?
3.食品在胃里,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会的呀?(丰富词汇:蠕动)
小结:胃就象一个口袋,胃的蠕动是为了把口袋里食品磨得更细,更烂,便于人体消化。
4.小朋友想想,假如这个口袋里装的食品太多了,会有甚么后果呢?你之前有无碰到过胃不舒服呀,怎样会的?生活中我们要留意些甚么?怎样来保护胃?
小结:不要吃太烫的食品,吃饭要定时定量,饭前饭后都不能做剧烈的运动,食品的种类也要丰富,还不能吃太多的冷饮和零食等等。
5.刚才小豆子的旅行经过了口腔、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里呢?(引导幼儿了解小肠的作用)
小结:小肠就像一个加工厂,把食品的营养都吸收了。
6.最后小豆子要到哪里往旅行呢?(引导幼儿了解大肠的作用)
小结:食品废渣进进大肠,最后排出人体。
(三)分组找顺序排图
引导语:我们知道了每个消化器官的用处,现在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套图片分别表示每个消化器官的工作情况,请各组小朋友合作,按照刚才小豆子旅行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讲一讲为什么这样排?
(四)拓展:激起幼儿爱科学,长大探索科学的欲看师:在我们人体,除食品的旅行,还有很多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本领,长大一定能探索到更多的人体秘密。
生活活动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活动准备:
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脸盆等。
活动流程:
请客吃芝麻糖 --〉送礼物照镜子 --〉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教师总结 --〉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尝试漱口--〉让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
重点难点:
让幼儿掌握正确漱口的方法
活动过程:
1、请客吃芝麻糖:过新年的时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今天请你们吃好吗?(幼儿品尝芝麻糖)
2、送礼物,照镜子:我还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 今天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黑芝麻从牙齿上赶走呢?
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4、教师总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 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请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
7、让客人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生活活动大班教案篇4
奇特的树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搓、盘、刻、挖等技能大胆表现各种树的奇特造型和树枝细节刻画。
2、体验泥条造型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掌握搓泥条的技能,对各类树的外形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泥巴、泥工板人手一个、牙签、木刀、铅笔、树叶等若干。
3、电脑课件(树的造型图片)树皮纹路放大细节图,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你知道哪些树名?你最喜欢什么树?为什么?
小结:树有很多品种,它们的样子也各不相同,有些还特别有趣,一起来看看吧!
二、欣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的造型。
1、大家谈
教师:“怎么样?这些树长的很特别吧!你最喜欢哪棵奇特的树?为什么?”(引导幼儿有重点的从根、枝干、树冠、树皮纹路放大等部位进行观察)
2、讨论
树枝、树冠、树根还能是什么样的呢?谁会用身体来变变看。”(可以单人造型,也可多人组合造型。)
3、想象
假如你是神奇的森林魔术师,你想变出一棵怎样奇特的树呢?
三、制作要求
教师介绍手工用具与要求,然后幼儿动手在泥工板上制作树。
师:“老师在桌子上准备了泥巴、泥工板和一些辅助材料。首先,想好要做一棵怎样的树,然后把泥巴搓成许多泥条进行制作。我们在制作树干时可粗一点,这样可以有地方进行装饰。做好之后还可以在树枝和树干上进行点缀与装饰。每个小朋友要做的不一样,看看谁制作的树最奇特。”
要求:
1、先想好树各部位的主要特点
2、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树的`细节装饰
3、能利用辅助材料进行树冠装饰
四、幼儿制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造型。
(2)根据个别幼儿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五、欣赏评价
师:“你们真不愧是造型师啊!都用泥条创作出了奇特的树,你们开心吗?好,现在把你的作品带到教室里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欣赏,分享你的快乐吧!”
生活活动大班教案篇5
如厕公约我来定
目标:
1、尝试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规则,并用绘画的方式表征。。
2、知道公约人人要遵守,由自主准守公约的意识。
准备:纸、笔、卡;幼儿如厕时的照片。
过程:
一、分享:
说一说,你知道的文明如厕的有关规则有哪些?
二、观看照片,引出主题,激发讨论。
(1)小朋友上厕所时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
(2)屁股擦不干净是文明行为吗?
(3)看到便池周围有尿液、大便时应该怎么做?
三、自额上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并引导幼儿记录公约内容:
(1)如厕时文明的行为有哪些?同意制定这项公约吗?
(2)不推人这一条怎么记?为什么这么记?谁愿意来试一试?
(3)大小变大后整理衣服又怎么表示?
(4)洗手后不要将水滴到地上又怎么表示?等。
四、记录后,幼儿集体说一说公约内容。
五、 活动延伸
完成如厕公约,制定保护环境宣传画,张贴在班中合适的地方。
2、教师与与幼儿一起协商建立班级公约。
(1)讨论:活动室哪些地方更要保持整洁?小朋友怎样做才能保持整洁?
(2)幼儿分组绘画,逐条把公约画下来。教师引导幼儿协商分工,有人画,有人出主意等。
(3)、教师帮助各组将制定的“班级公约”张贴到黑板上,每组请一名幼儿介绍,第一组介绍完后,其他组介绍时,如有与第一组内容重复的就画掉,内容不一样的`就保留。
(4)形成班级公约。
教师与幼儿协商,以第一小组内容为主,其他组内容作为补充,所有内容合起来形成“班级公约”。
3、教师带全班幼儿一起承诺: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我要自觉遵守班级公约,做一名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生活活动大班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与作用。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
2.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
3.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拓展认识标志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呢?之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了哪些标志呢?(请幼儿说)
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很危险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
“当心滑跌“紧急通道”“当心中毒”“禁止吸烟”“禁止游泳”“禁止触摸”等常见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3.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
提问: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
小结:标志通常出现在人口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导幼儿从图案、颜色、形状、意义等方面加以比较,区别三种性质的标志。
指导语:那么多的标志,我们怎么能把它们都记住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它们的颜色、形状一样吗?如果请你给它们分分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小结:一种标志代表一种意思,它的图案简单、易懂;标志通常分为三类,黄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是提醒或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标志”;蓝色或绿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通常叫做“提示标志”;一般画红色斜杠的标志表示禁止我们做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标志”。
5.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初步学会运用标志。
出示生活中的场景,请幼儿找出这些地方需要的标志。
指导语:小朋友认识了那么多的.标志,老师来考考你们吧,一会请小朋友分成六组,每组六个相同的标志,每个小朋友选一个标志拿 在手中,当大屏幕上出现画面时,你认为应该出现什么标志,请拿这个标志的小朋友迅速到前面来,哪一组的小朋友反映最快,而且还答对了,就为你们组争得一颗小星星。
小结: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意义,放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们的作用。
(三)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室、幼儿园教学楼内走动观察,请幼儿根据手中标志的意义寻找适当的位置粘贴。
生活活动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清楚的讲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能与同伴合作,大胆想象,设计生活小区。
3、初步培养幼儿爱家园的情感,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
活动准备:
1、课前已对小区作过调查,了解小区内的设施。
2、有关生活小区的录像。半成品材料若干份。
3、各种盒子、双面胶、固体胶、纸、橡皮泥、树枝、剪刀等。
活动流程:
观看生活小区的录像-------介绍自己的生活小区----------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活动过程:
一、观看生活小区的录像
师引导:小朋友,最近我们对身边的小区很感兴趣,收集了很多的资料,我和你们一样,还拍摄了些我们蓬莱的小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老师和小朋友们边看录像边自由地聊聊。
2、请若干个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我们蓬莱有这么多的小区,有老一些的'小区,有新建的小区,蓬莱的变化真是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美了,我知道你们也有自己生活的小区,而且还做了调查,有了好多的发现,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介绍自己的生活小区
1、根据自己的调查说说对生活小区的新发现。(幼儿自由说)
2、说说喜欢自己小区的理由。
3、老师随机的贴上喜欢的标记,如:绿化很好,贴上花草绿树的绿化标记。
4、小结:刚才,我们说了很多喜欢自己的生活小区的理由,是呀,小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整洁、漂亮的环境,还有各种便利的服务。如:儿童乐园、健身中心、超市等,可以使我们生活的更美好。
三、小组合作:设计生活小区
引导幼儿: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看看每一组上有很多的材料,如房子、树木、花草等,呆会我们小朋友分组商量一下,怎样在这张在图纸上设计我们喜欢的生活小区。等会儿,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介绍一下设计的生活小区。
1、幼儿分组合作。
2、老师重点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和了解幼儿的想法。
四、分享交流
1、各组说说自己设计生活小区的想法,为自己的小区做宣传。
2、讨论如何做个文明小公民爱护小区。
3、集中交流,老师引导、帮助幼儿理出几条文明小公民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