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墙成果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2-02 作者:dopmitopy

在生活的道路上大家难免会因为各种事情而有所触动,那么需要认真记录心得,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内心想法,赶紧动笔吧,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上墙成果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上墙成果心得体会5篇

上墙成果心得体会篇1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_新年贺词上引用的话。自从临近毕业到如今,曾无数次谈论过时间流逝之快,快得如一匹疯马,只能眼看着任它远去。就像小时候盼望过年,盼着盼着就已经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年岁。如今不在盼望,只祈祷时光慢些吧。

网上比较火的一句评论说“上大学以后,故乡只有冬夏,工作以后,故乡只有冬天”,这话大约是说进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人,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家远去。每年遇着春节这样盛大而充满仪式感的节日才有回家团聚的机会。我和众多的上班族一样,在临近年关的时候匆匆赶回已经阔别半年之久的家中,走时到处苍翠如幕,归时百草枯黄。

在近家的路口,瞧见常常坐在大树下眺望远方的大爷,如今已然80高龄,只是如今却不再直愣愣的眺望远方,而是拿着一把半旧的扫帚打扫路边的落叶。见到我这个归乡人,笑着和我打招呼,笑得让脸上的沟壑似乎都挤到一块去了。我连忙跨步上前问候他,为何在这寒冬腊月在这寒风中扫落叶。大爷说,往年一年到头,也没什么好期盼的。如今当地政府的各种慰问和补助让他的生活不再只是寒冷和孤独,也能有一个过年的样子了。

而后又道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古语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人老无力,没有什么能够回报国家和政府的,只能在身体状况还算可以的日子,扫扫道路两旁的落叶,毕竟日子好了,也应该有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我沉默一小会,想到自己既是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人,也是脱贫攻坚的受益人。如今见到家乡的人和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是从另一面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肯定和鼓励。

匆匆回乡,尽管时节短暂,但却在心中注入了定心针和强心剂,带着新的心情踏上新的征程。

上墙成果心得体会篇2

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

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

党员干部要把握“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当成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彰显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有句老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打造强有力的村两委。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本村稳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脑洞开、点子多、有原则、有责任、会致富”的党员群众纳入到两委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才能为脱贫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乡镇干部必须要下乡驻村,不要走马观花看风景,要“沉下身子”实实在在的进村到户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是要加强扶贫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的扶贫业务培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研究讨论符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途径,努力帮助贫困户找对致富门路;另一方面要对贫困户的进行思想引导,集中学习和个别座谈结合宣传政策法规,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激发主观能动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发展。

我们广大工作人员要实实在在接地气,少喊口号,多办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帮扶脱贫工作的助力。

上墙成果心得体会篇3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要立足人本,关怀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清楚,放在心上,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相通,在感情上与人民群众相融。通过调研、视察、帮扶等方式,沉入基层一线,与群众融为一体,聚焦“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高效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统领,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少喊口号,多干实事、少讲故事,多办好事,着力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拔穷根,真正摆脱贫困,早日实现脱贫梦。

要做好脱贫攻坚战,需要帮扶干部夯实责任把各项精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全心全意来扶贫。在帮扶工作中,我们应从以下几点牢牢把握。

激活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要加强思想引导、教育培训、典型感化,组织贫困户现场参观学习成功脱贫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推动贫困户转变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破除“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观念,积极引导贫困户想方设法脱贫、千方百计致富,形成“思谋脱贫、主动创收、勤劳致富”的社会正能量。

理清脱贫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但政府和干部不应大包大揽,如产业扶贫、农户入户道路等,不能政府全包,要让贫困户参与其中。对于坚持不配合的,建好台账、留足证据。对有好吃懒做、依赖政府等贫困户,要敢于理清责任,建立结对帮扶干部尽职免责机制,敢于较真劝导、敢于宣教惩戒。要多角度影射扶贫对象存在不良思想带来的反面典型,使那些好逸恶劳、不愿脱贫、一味“等靠要”依赖政府的群众觉得脸上无光。

强化乡村治理,塑造农村文明新风。要充分发挥各级结对帮扶干部的积极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强化乡村自治。对好逸恶劳、不愿脱贫,漫天要价、威逼要挟,依赖政府、得过且过,互相攀比、一味“拼穷”等问题,进行村民自治和道德约束,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予以惩戒。要健全完善扶贫对象脱贫攻坚全程参与机制,全面保障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让“脱贫思进、致富思源”成为扶贫对象的自觉行动

上墙成果心得体会篇4

我们要去的社区离我们学校并不是太远,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减少开销我们学校志愿奉献部副部长决定带领我们徒步行走到社区。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跋涉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从一处地方领取了打扫卫生用的扫帚铁夹等,我们二三十号人两人为一组,四散开来去打扫卫生,在社区里面的一些草坛,等地方到处都是垃圾,果皮纸屑等随意可见把原本美丽的社区弄得一团糟,为了在规定的时间打扫干净我们相互配合积极展开了清扫工作,经过了两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把这次的卫生清扫干净,重新让社区回复了美丽整洁。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有很多收获,首先就是垃圾,无论我们是在外面游玩还是在家里面垃圾都应该丢到垃圾桶里面,在社区到扫中,虽然有好几个垃圾桶但是可惜却很少有人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更多的是随意丢弃在地面上,哪怕是垃圾桶离自己只有几步远但是就不愿意走这简单的几步,这让我知道了垃圾一旦遍地只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灰暗,我不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如同社区一样成为一个到处都是来及的地方,所以在今后学习中看到随意丢来及的人我会及时制止,避免这些人随意把垃圾丢在地上,一定会把这些垃圾放到垃圾里面,看到垃圾也会及时弯腰捡起垃圾,避免垃圾污染。

其次就是让我知道了团队的力量,我们这次去的社区非常大,可以说垃圾非常多,如果靠一个人把所有的垃圾都捡拾干净我们至少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可能一天都不够,但是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一个人一天的工作任务,团结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对我们来说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汇总都应该发挥团队的力量,通过团队的力量完成一年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自己的事情。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要成为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知道约束自己,减少垃圾的产生,看到垃圾捡起,看到乱丢垃圾的行为要制止,去纠正我们身边的人让他们都知道爱护韩静都知道维护大家生存的空间不把垃圾到处扔,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这是一份责任也是我们力所能及之事。

上墙成果心得体会篇5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即使再不舍,时光也若东逝流水,一去不返,转眼间,我已经加入记者这支队伍四年的时间,可总觉得自己还是新闻战线的一位新人,在我们部门有从事记者这个职业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的老记者。四年间,我认为我在在记者这个岗位上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采访,我没有出现在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也没有身处危险,做过那个黑生出窝点调查,为此我深感惭愧。但是几年的采访中,我感受到了这个世间的温暖,也把温暖的故事讲给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我记得有一首歌的这么唱: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是的,我人为我每一次采访的主人公都是我的眼睛,让我感受着世间的温暖。我记得当时是2015年12月8日,有这样一条消息出现在不少灯塔人的朋友圈上,消息的大概内容是:爱心传递,为紫涵祈福,市实验小学学生患白血病急需治疗费用,希望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伊紫涵当年10岁,我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天真烂漫的年纪,却被病魔击倒,经过沈阳盛京医院确诊,她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之小紫涵幸福的三口之家被病魔摧毁,小紫涵的母亲不辞而别,父亲拼命赚钱,小紫涵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然而小紫涵七次化疗还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费用,走投无路之下紫涵的爷爷向实验小学求助,学校的师生马上动员起来,于是就有了那一条爱心传递的消息。

消息一经转发就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不断的有人捐款,或送到学校老师手中,或送到小紫涵家中。到后来朋友圈的内容就变成了“爱心传递,为紫涵祈福,相约实验小学11日下午1:30”。那几天我们部门持续关注着事件的发展,每一次到现场采访都会被感动的热泪盈眶。12月11日下午1:30在实验小学举行爱心捐赠仪式,当时我在捐赠现场,记得当时实验小学四楼的会议室内挤得满满登登的,走廊里也汇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爱心人士,同时还有爱心人士不断的赶来。整个仪式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几乎是全程含着泪水完成采访,那个时间没有人计较得失、胜负,满满的都是爱心,我看到有小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拿了厚厚一沓零钱放进捐款箱,还有的人匆匆的来,匆匆的走,连名字都不愿意留下,当时的心境甚至无法用语言其描述,那几天所有爱心人士一共汇集了将近50万的善款,真的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全灯塔的的爱心托起来小紫涵生命的希望,最终战胜病魔,回到了校园之中。

庄子说:“大爱无言,大音希声”。无论这个社会如何变迁,我们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永久流传。2015年4月份我接到一个市红十字会要接受捐赠的采访线索,当时并没有没觉得是多大的事情,但想着去看看也到了采访现场。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颇感意外,颇受感动。

当天市红十字会要为一对祖孙俩办理自愿捐献遗体的相关登记手续。这对祖孙俩是住在烟台街道兆麟社区,奶奶叫王素玉已经80多岁高龄,孙子叫穆晓亮,自小患有脑瘫,两人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一直靠着低保维持生活,平时左邻右舍有什么好东西也会给他们送过去。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们积极、乐观,祖孙俩一直都有一个心愿,就是要一起捐献遗体,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的关爱。其实,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屋里基本没什么窗户,整个屋里黑黢黢,特别小,所有的东西都是破的或者旧的,可以说极其困难了,可是能感觉到祖孙俩都很乐观,怀着感恩的心生活,默默的做出决定,默默回报社会以温暖。

这样积极、乐观、温暖的故事,在我这几年的采访中见到了一个又一个。现在的社会,冷漠与抱怨常常使我们心痛。然而,像这样一个有一个的小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我感动于大家为留住生命齐心协力,为回报社会奉献爱心,为摆脱贫困积极努力,为普及教育留守山村。每当我走在华灯初上的街上,当一个个素不相识的行人与我擦肩而过时,我总是想,他们或许就是我采访的众多可亲可敬的人当中的一个。正式这些可亲可敬的普通人用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的感动着我,教育着我,一直让“温暖”这样的心境在我心中不曾动摇。我庆幸,在许多人用“物欲横流”用“人心不古”之类的次来形容这个社会是,在许多人因为价值取的偏差而变得玩世不恭时,我却常常能被这些普通人所感动,常常因为他们的精神和信念而泪流满面。

这一刻,我自豪我是一名记者,我用笔记录下了我们这个城市发生的没一点变化,用心感受着社会的每次一温暖与感动,感受着“和谐灯塔”所奏出的每一篇动人乐章。

很多时候当黎明还未托起朝阳,我匆匆的脚步,已经奔波在采访的路上。当夜空摇曳漫天星光,我疲倦的身影,仍穿梭在编辑器、监视器之间。我要说,我们一支劲笔,就是一杆正义的枪,鞭挞丑恶,也把真善美颂扬;一组镜头,浓缩人间万象,关注热点,也心系百姓安康。恰恰是这份职业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未来,我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奔跑在采访的路上,认真的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用心去记录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