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会心得体会范文5篇

时间:2024-02-16 作者:couple

所谓心得体会就是我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写心得是写出对自己触动最深的思想、理论和观点,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金融体会心得体会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金融体会心得体会范文5篇

金融体会心得体会范文篇1

cfic导读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及加快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将持续引领我国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金融业需要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

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郑杨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及加快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将持续引领我国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金融业需要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

未来三十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双碳”目标,低碳转型将全过程改造国民经济各领域,从而为金融业更好地服务绿色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服务绿色发展实践看,已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绿色信贷总量大、结构优。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2.5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近10%,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绿色信贷每年支持绿色项目节约标准煤超3.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7.3万吨。其中,投向碳减排项目的信贷余额达8万亿元,占整体绿色信贷余额的66%以上。在传统产业中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最大,在战略新兴产业中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规模最大。

二是绿色债券增长快、质量优。绿色债券已成为支撑我国金融机构绿色投放的重要金融工具。2016年以来,国内绿色债券每年发行量均在2000亿元以上,发行规模稳步扩大,2020年末存量金额达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累计发行规模超过1.3万亿元,成为推动世界绿色债券增长的中坚力量。从质量看,我国88%的绿色债券获得了a级以上评级,73%的绿色债券获aaa评级,发行主体质量优于债券市场整体水平。同时,发行利率稳步下降,融资期限逐步拉长,有力支持了绿色产业发展。

三是绿色金融创新品种多、效能优。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了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品种。各金融机构围绕绿色产业特点,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担保方式,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例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推出碳金融合约业务,较早进入了碳交易市场;浦发银行绿色金融覆盖六大领域场景、包含十余种特色产品,形成了立体式、全流程、广覆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更短、困难更多、任务更重,绿色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金融业服务绿色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有关绿色金融的标准不统一,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这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管理难度和成本,限制了绿色金融产品的流通。比如一些标准界定范围存在差异,易造成发行人、投资者困惑,甚至引发监管套利行为。绿色评级方面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各机构采集、计算和评估碳排放、碳足迹等信息存在偏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发展领域投融资效率的提升。

二是绿色金融市场的主体参与度不广,机构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目前,市场主体主要是银行机构,六家大型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占存量的一半以上,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度普遍较低。这也导致绿色金融产品的市场结构不尽合理,绿色信贷独大,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等市场份额长期偏低。此外,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区域试点发展阶段,地区之间政策配套、宣传引导和绿色产业发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三是绿色金融的国际化发展面临挑战。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标准有一定差异,但在金融业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必将加快与国际标准对接,这将对国内金融机构快速理解和执行更高标准的国际绿色金融准则提出挑战。同时,我国经济结构特征也决定了金融机构尚处于绿色资产积累和绿色业务能力提升的初级阶段,绿色金融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并不明显。

四是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面临考验。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绿色转型发展可能导致相关商品价格阶段性上升,对经济潜在增长率也有一定影响。从金融市场角度看,实体经济在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有可能形成规模较大的“搁浅资产”,进而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加。此外,农林牧渔、以生态环境为支撑的旅游及其相关的零售、地产、交通等行业高度依赖生物多样性,因此金融业不仅面临生物多样性下降带来的“物理风险”,同时也面临保护生物多样性政策出台导致的“转型风险”、投资生物多样性相关行业的部分金融资产估值下降的风险。

?中国金融》2021年第23期

作者:郑杨(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微信编辑:王时通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体财经资讯服务商,做您的决策参谋、投资顾问、理财助手。

因为敬业,所以专业;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金融体会心得体会范文篇2

“选择中国银行,实现心中理想”。四个星期前,我带着一丝敬畏的心情进入中国银行。作为一名大二金融系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中行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并非常珍惜这次实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想在今后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会又多一份勇气和动力。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中行一些基本情况,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主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公司金融业务基于银行的核心信贷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基于银行卡之上的系统服务。金融市场业务主要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国际汇兑、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银行同业、国内外客户和媒体的广泛认可。在近百年岁月里,中国银行以其稳健的经营、雄厚的实力、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深得广大客户信赖,并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中国银行将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公司治理,追求卓越效益,创建国际一流大银行”的宗旨,依托其雄厚的实力、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银行服务,与广大客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另外,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实习生活:每天6:40前起床。8:00之前赶到银行参加晨会,然后开始工作。中午12:00下班回家吃饭休息,下午2:30上班一直到下午5:40多下班。回到家吃过饭已是晚上7:00。吃饭、写实习日志、洗澡,然后10:00左右睡觉。几周以来,从没迟到过,更没早退,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一个人但非常有规律的生活,忙碌但感觉很愉快的生活。

在实习的时间里,起初我是在大堂做客户接待的,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岗位,接待客户也就意味着要面对客户提出的任何问题,这就要求对银行业务要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我严于律己,主动去学习各项业务。多看,多听,多说。以前,在学校里学知识的时候总是老师往我的头脑里灌知识,自己根本没有多么强烈的求知欲,大多是逼着去学的。然而到这里实习,确使我的感触很大,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加之这里的银行员工学习气氛特别浓,无形中给我营造了一个自己求知的欲望。

通过自己这段时间不懈的努力,我的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开始生疏,不自信。变为现在的大方,言谈自如。最让我开心的是,我的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8月7日—8月8日两天的中行素质拓展的名单上,主任为我争取到一个名额。这无疑是对我的鼓励!两天的素质拓展生活我结识到了来自中行8家支行的前辈,在这两天里我们相处的十分愉快,由于我的年龄最小,大家都十分的照顾我。这让我在异地感到了家的温暖。

这次拓展项目中有一项是溯溪,这个项目是由峡谷溪流的下游向上游,克服地形上的各处障碍,穷水之源而登山之巅的一项探险活动。这项活动需要同伴之间的密切配合,利用一种团队精神,去完成艰难的攀登,对于溯行者是一种考验,同时又得到一种信任和满足,一种克服困难后的自信与成就感。历时3个多小时的沿途,我们携手共同度过。这是我一辈子的记忆。我非常感谢中行给了我这个平台,给了我这次机会能够参与到中行这个优秀的团队。从中行前辈的身上我也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一辈子的收获!

金融体会心得体会范文篇3

作为报告开头,我想先介绍一下工行一些基本情况。中国工商银行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拥有分支机构2万多个,是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20____年末资产总额近530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和的近五分之一。而工行绍兴县支行在20____年浙江省工行系统县级支行的收益排名中位列第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国际业务,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对外轻纺贸易较为发达。因此我在完成了会计处的实习任务之后,还到国际部进行了短时间的实习,以期更全面的了解银行的核心业务。

在会计处实习的时间里,我主要学习了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熟悉了银行的会计科目,基本掌握了该系统的记账和复核的操作,并能独立处理同城交换、证券清算和外汇核算。通过看、问和动手操作,我对会计处的主要工作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特别是支票汇票等,在实习之前,我只从书上学到过它的基本概念,对真正的票据并没有具体的认识。现在我已经大致明白了审票和解付的过程。而在国际部实习的时间里,我边干边学,发现其实大部分知识已在《国际结算学》中学过,我所要做的就是熟悉各种票据,掌握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同时帮助和指导客户填单和审单。在实习过程中有带教领导、银行员工的协助、自己的努力,自感收益不小。这次实习把我从学校纯理论学习中拉到了在实践中学习的环境。一进入岗位,我就意识到,该把学生时代的野性收敛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虽然这个银行内部气氛和谐,没有老套的束缚,但它毕竟是一个跟钱打交道的机构,需要有严谨的纪律和详细的规程,我就应该严于律己,这样不仅可以遵守银行的规矩,对我自己更有好处。

以下是我实习一个多月来的体会: 首先,来工行绍兴县支行实习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在学校里学知识的时候总是老师往我的头脑里灌知识,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大多是逼着去学的。然而到这里实习,确使我的感触很大,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银行员工的学习气氛特别浓无形中给我营造了一个自己求知的欲望。

在这里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学习,这种刻苦的精神特别让我敬佩。给我一种特别想融入他们其中的感觉。这将对我以后的人生路上一种很大的推进。只有坚持学习新的知识,才会使自己更加提高,而这里就有这样的气氛。同时这次实习也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让我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掌握自学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提高是终身受益的,我认为这难得的两个月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其次,在本次实习的一个月里,我深深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记得那时我在工行已独立上岗二个星期了,已不像第一次那样紧张了。那一天银行业务特别多,系统太忙,计算机运行得很慢,其中有一笔900元的取款已发生,但发票打印不出,查了流水也成功了,主管确认这笔业务已成功,至于发票只好用手工补。可到了傍晚轧帐时,发现少了900元,再次查流水时,发现那笔900元的取款还在发送途中。但当时主管也确认过了,并确认也成功了,大概是系统不好,电脑自动充值,所以才会这样。所幸该客户的帐号是在我行开户,同事们帮我查到了这个人的联系方式,主管帮我追回了900元,当时我真好感激行里的每位同事,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真的是很重要。

总之,这次实习为我从各方面融会知识,为我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铺垫了精彩的一幕,我认为这种改变是质的飞跃。

现在实习结束了,工行绍兴县支行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成绩也给予了肯定。我也对自己的表现基本满意,为我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银行员工的相处中,我也学到了待人、处事的态度、方式,银行的员工待人诚恳,虽然他们年龄和我一般大,有的还要小几岁,我感觉他们很成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一个多月是我用金钱买不到的机会,无论从工作、学习、做人上,我都有很大的收获。这两个月我没有白来,如果有时间,希望能还有一次这样的实习机会。我衷心的感谢工行绍兴县支行的每一个人,今后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把工作做得更好。

金融体会心得体会范文篇4

◎郑挺颖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9年度高峰论坛6月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开幕,论坛主题是“发展绿色金融,建设生态文明”,约200名来自经济、金融、环保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出席论坛。作为本次高峰论坛的媒体支持单位,《环境与生活》杂志上期(7月刊)刊发了部分嘉宾的发言,本期继续摘编刊发其他嘉宾的发言,以飨读者。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通过支持实体经济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绿色金融就是通过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进而支撑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但是,由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起步较晚,当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虽然当前支撑绿色发展的各类绿色产业急需大量资金支持,但当前的绿色金融供给体系还远远不能满足相关需求。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借此机会,我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大家交流。

李庆瑞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一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指导。积极推动建立和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投融资机制,引导和督促相关机构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环境保护迫切需要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环境投融资机制,金融机构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导向,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绿色金融”的长效机制。

二是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多部门联动协调。我国虽然在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有了一些探索,但还没有真正调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金融是血脉,血脉流不畅,身体的细胞就要坏死。与绿色金融相关的部门,都应该在一个统一机构部门的组织之下,明确责任、相互配合,绿色金融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政策才可以落到实处。

三是要共同推动绿色金融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缩短完善绿色金融进程,使我国的绿色金融事业顺利驶入快车道,从而让绿色金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觉得大家对绿色发展的共识其实是越来越系统了,就是每个行业应该如何落地?具体到我们保险行业,该怎么落地?绿色保险在绿色发展里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想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保险。保险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保障,就是在绿色发展中,保险提供什么样的保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它是为绿色发展的运行机制提供经济上的保障。这才是保险最大的功能,让交易各方、参与的各方能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让大家花更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收益,让整个社会成本降低。保险这种保障的功能,提供了一个风险管理的机制,我觉得这是绿色保险的第一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绿色投资。目前,我国保险行业积累了差不多19万亿元的资产,保险业投资其实和绿色发展也紧密相关。但是,我觉得对保险来讲,更多还是提供风险管理的机制,因为这是其他金融行业所无法替代的。所以,在实践当中,我们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我下面围绕绿色保险的发言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绿色保险的概念,二是绿色保险有什么作用,三是我们做了哪些实践,四是存在那些问题,五是我们的建议。

商敬国 (中国保险业协会秘书长)

概念方面,我觉得大家可能一谈到保险就想到保险产品,是,我们是有一些保险产品,狭义来讲,它提供事后的补偿,发生了环境污染,造成了损失,保险公司提供保费,作为补偿,这是最简单的理解。但是,绿色保险绝对不止于此。应该从更广义上来理解绿色保险,在整个绿色发展中,各个产业的各种不利于环境的风险,应该由谁来管理?其实,保险公司是最合适的,它可以用市场的手段来管理这种风险。

所以,对于保险这个风险管理机制的提供者,我觉得这才是绿色保险最重要的一层含义。我们还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广义的绿色保险包含哪几类?我想有三类产品,一是环境污染保障,二是绿色资源保险,三是综合绿色产业保险。只要是对绿色产业发展当中遇到的与环境相关的,包括参与的企业受到损失的各类风险,都是保险的对象。

绿色保险有什么作用?一是提供经济补偿,这是保险最基本的功能,为环境污染企业提供一些应急处理和清污设备的保障。二是提供风险管理的服务,降低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险最常用的是大数法则,把所有的风险聚在一起,用一些保险技术,把这种风险最低化,分散化。风险管理一方面是经济赔偿,另一方面就是提供风险管理的服务。这种服务如果和经济补偿相比,是主动的介入,是保险公司、投保企业、政府、公众共同参与,使得风险降到最低,给大家带来共赢的结果,这可能是绿色保险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绿色保险是用市场的手段管理绿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这一点是市场的手段。绿色保险最重要的功能,是让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现在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就成为我们发展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绿色保险就成了必不可少的。

目前,绿色保险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是法律方面,立法很重要,因为没有立法的保障,我们很难做下去。二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因为我们没有法律的强制性要求,企业当然能省则省。三是绿色保险的成本过高,我们绿色保险的样本少,单个成本就特别高。四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高。五是保险行业自身的能力也不够,这也是问题。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第一,在法律体系方面一定要进行有效引导,要有强制性的法律要求。第二,提升我们保险企业自身的能力。第三,鼓励全社会参与,因为绿色发展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中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对绿色低碳发展、环境保护给予了非常大的重视,而且我们是把它上升到了生态文明这样一个哲学高度,这在其他国家都是不容易看到的。要实现这样一种绿色的转型,绿色金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就如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发动机,实际上绿色金融也是绿色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动机。所以,中国虽然并不是一个很发达的国家,但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所做的努力不亚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中国在过去几年里,绿色金融的发展实际上取得非常大的进展。

目前,我们在金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产品,特别是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像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保险、绿色基金都得到非常快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应该说正在越来越好地服务于企业不同的绿色金融融资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进展。我所在的中美绿色基金是一个专注于绿色投资,特别是绿色股权投资的一个机构。我个人实际上也是一个绿色金融的实践者。在确立什么是绿色的时候,我们中美绿色基金有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非常简单,就是看它是不是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这是第一。

第二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各类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减排,如果符合这两项标准,我们就把它看成是绿色的。

恰恰因为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标准,我们中美绿色基金在从事绿色投资的时候,采取的是“产业+技术+资本”这样一种模式。在股权投资机构里,我们是少有的专门设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设置的目的是,我们想通过投资,让好的绿色技术能够尽快产业化、商业化。同时,对被我们投资的企业,我们希望对它的产业进行绿色化的改造。我们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我们的投资推动企业进一步绿色发展,最终实现“绿动中国的发展”。“绿动中国的发展”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一些看法,绿色可能是一种成本和投入。实际上,我们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绿色是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的,所以我们用了“绿动中国的发展”这一说法,来表达我们的愿景。

徐林(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理事长、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绿色金融更好的发展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作为一个实践者,我的体会是要三个更好的条件。

第一,要有更好的激励。因为绿色金融服务的对象如果致力于绿色发展,它有可能在投入方面要比别的企业要大,所以它的盈利水平有可能会在特定时期偏低。如果对从事绿色金融服务的机构能有更好的激励,比如说在利息、税收、记账、资产统计方面,会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金融服务机构去从事绿色金融产品的提供和服务。这是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的。

第二,还要有更强的约束。虽然在国家的五年计划里头,在生态环境、节能的指标方面已经有了约束性的指标在进行引导,但是我们在一些重要的领域,比如说在一些用人权、碳排放,包括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领域,我们并没有建立特别严格的全国额度管理制度。如果我们有更强的额度管理制度,这种强有力的额度约束会去推动一些企业、个人去通过技术进步、自我约束去降低排放。这种约束还会产生技术创新的需求,它会产生更多的绿色金融服务的需求。

最后,还要有更有效的交易。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投入绿色发展领域,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绿色资产在产生。生态是有价值的,价值的转换是需要市场和交易机制来实现的。这包括良好的产权界定和保护,更加有效的市场交易。所以,这需要我们在资产的交易方面,在市场建设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这样绿色金融形成的价值才可以更有效地得到体现,绿色金融的采用者也就会越来越多。

我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讲讲我们发展绿色金融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

首先,我讲一下什么叫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很多人知道它是濒危物种保护,其实它不是这么简单。它有三个层次,最核心的层次是基因多样性保护。然后是物种多样性保护,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最后是栖息地保护。前不久,学界刚刚出来了一个全球评估报告,在人类已知的约800万个物种中,有50至100万个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威胁。

我再讲气候变化问题,气候问题是因为我们人类耐受不了全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吗?不是。是因为升高2摄氏度,上海就淹了吗?也远远不止这些。最主要是因为全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以后,大量的生物栖息地就会受到根本破坏。随之而来的,人类栖息地也就会受到根本破坏。

我们人类为什么今天要进入生态文明?这是因为人类工业文明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且速度非常之快,超过了前五次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甚至可以说,局势比恐龙还惨烈。这是人类必须进入生态文明的根本约束性因素,没有这个就没有一切。

绿色金融的这个绿色,绝不是我们以为的树的绿色。比如说,我昨天去天津参加政府的一个会议,我进滨海新区大厅就看到一幅画,展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成果是原来的荒滩八卦滩今天变成了生态家园。但这个画背后的理念是严重错误的,是反生态文明建设的。

为什么?天津八卦滩的荒滩,每年有上百万只候鸟迁徙到这里,有的从西伯利亚飞到这里,就靠在这个荒滩上吃海洋生物维持生命。改革开放40年,天津的自然海岸线只剩下5%,也就是说,95%的候鸟栖息地没有了。这还不止是鸟的栖息地。鸟为什么在海滩上觅食?因为有海洋生物。当年我去渤海,什么鱼都有,现在还能捞出什么东西来?海洋生物需要的是荒滩,所以,什么叫绿色?这个问题很大,我们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认识。

周晋峰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上海的情况也是这样,上海崇明国际生态岛最东端的东滩湿地,是长江口典型的河口湿地。他们说泥潭太脏,现在要绿化种树,我们说不能。后来,他们又说是退耕还林,我说也不能还,应该退耕还湿,泥潭这样的湿地才是真正的绿色。

我再举几个例子,一个是风电,我们绿色金融的成绩很大,但是目录管理有根本问题。风电是绿色的吗?风电也有严重的问题,有一些风电设施,我们现在就在做环境公益诉讼,它破坏了动物栖息地,它对鸟类的迁徙有影响。再比如说水电,在四川雅砻江流域建一个水电站,它是绿色的吗?这个项目我们是反对的,因为水坝建成后,它会严重影响水生态,大量的水生动物就没有了,还有一些植物也会消失,所以这个水电站我们不同意建。

在印度尼西亚有一个大型水电项目,世界银行的国际金融公司本来是资助的,后来撤出了。因为那个水电站建好以后会影响新发现的一个物种,这个新物种在全世界就一千只左右,建完水电站就没有了。然后,我们中国的银行就跟上去了,现在就比较尴尬。在蒙古国、肯尼亚也有类似的案例。

我们也做了一个“一带一路”项目库,我们不是搞什么“十大优秀项目”,我们是盘点在“一带一路”上出问题的项目。今年3月,我去肯尼亚参加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联合国环境署和肯尼亚的ngo找到我们,说你们中国的银行在这儿投资,不生态不环保,要求和我们商量一下。

所以,什么是绿色?什么是生态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认知要改变,我们不能只做简单的目录管控,我们应该建立负面清单,跟踪效果。

在绿色金融领域,我们的绿色信贷虽然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到了今天,我们是不是要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争取在质量上也引领世界的发展。我们提出了要绿色的“一带一路”,生态的“一带一路”,不是狭义的绿色,还要更深刻地去考虑生态的问题。因为发展绿色金融的目的是建设生态文明,而非仅仅是把国土绿化就行了。

未来欢迎大家就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与我们深入探讨,再强调一下,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最根本的核心问题所在。

本文系《环境与生活》杂志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刊;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责编:郑挺颖 网编:陈柳霓

微博:@环境与生活

今日头条/腾讯//网易号/搜狐/大鱼号/一点号/

红板报:环境与生活杂志

订阅请联系:刘女士 15811085668

金融体会心得体会范文篇5

认识实习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让学生学完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之后,通过了解、熟悉金融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运作及管理等认识性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接受实践活动信息的一般能力,并对金融企业(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的金融业务开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同时初步了解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以及明确为承担今后工作,在校期间应学习和掌握的金融基本技能。

具体来说,通过认识实习达到以下目的:

1.对金融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范围、岗位设置以及业务环节和技能要求等有一个感性认识,使金融企业由头脑里的抽象概念变成现实的具体,为以后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奠定实践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专业,热爱专业,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2.初步了解金融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实际运作过程,熟悉金融业务种类和工作流程,加深对已学学科基础课的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熟悉金融企业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和选用标准。

3.通过实际操作金融企业的具体业务,协助或参与金融企业更高层次的金融管理活动,培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初步能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加深对金融工作的认识,同时明确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方向,并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