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2-09-27 作者:pUssy

无论写什么方面的心得体会,我们都要做到认真思考,会写详细的心得体会对于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7篇

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篇1

艺术实践周就这么匆匆过去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还没从十一长假的休闲娱乐中缓过劲来的时候,艺术实践周就那么如火如荼的展开了,那时候忽然就那么忙起来了,讲座、排练接踵而至,真是让我应接不暇,有那么一点点的措手不及,感觉一下子就抓不着头绪了一样,那么多的讲座、音乐会,真就不知道听哪一场好了,真是觉得自己的一个脑袋一双手还不够用了,恨不得自己会分身术,那就都能去了。

其实,听了那么多场的讲座,那么多场的音乐会,还真是分不出个高低来,所有的讲座都是那么的记忆犹新,好像都是昨天听得一样。国音堂那么多的专场讲座,系里展开的那么多的讲座,还有系领导们极力为我们举办的音乐会,之后的学生作品音乐会的教师研讨会,都使我记忆深刻。我不禁在思考,究竟什么是音乐,只是物理中定义的那样么?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

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么?也许,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也许音乐只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吧。

那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也许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吧。特别是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宋老师曾说: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

其实,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或许,就只是好听的“声音”吧。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好像已无法查考了。据说,在人类还没有产生任何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了,就好像动物那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应该就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了吧。

当人们开心庆祝的时侯,敲打石头、木头来表达喜悦和欢乐,这就是最早乐器吧。音乐的最初形式也许只是那么简单的目的,就是表达喜悦,经过了这么多个世纪的发展,音乐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供大家学习,也许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些理论知识大多来自西方,但是最早的乐器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发明的,据考古发现,最早的乐器是骨笛,挖掘自中国,所以老师们总是一再的强调,要写有中国特色的曲子。

叶小刚老师曾说过: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发扬我们的文化,那还指望谁能把我们民族的东西发扬光大呢?从刚接触作曲的时候,老师就要求我们写民族五声调式的歌曲还有钢琴小品,我还记得开始时那一夜又一夜写出来的作业,同学也说,听起来总觉得怪怪的,经过老师那么一改,就那么一两个音符,就变得很顺畅起来了。后来时间长了,让我写西洋的旋律,我都要想好久也会把它们拽到民族调式里头去,就是那么的自然。

听老师们讲座中说的,国外的学习环境、学习的氛围和国内好像不大一样。国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大家都自己找曲子来听、来分析,国内主要是因为从小学开始就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老师把东西一股脑的都交给你,你只要等着学就行了,就像小孩子吃饭一样,等着别人来喂。

所以我们都形成了这种学习心理吧,老师不教给你就不知道自己去学、自己去找。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点我觉得应该学习国外的教学模式,但是毕竟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我觉得现在已经朝着自主学习的模式发展了,而且大家也有了学习、实践的机会了。总之,实践周过得非常的充实,得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如果可以,条件允许的话,应该时常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学习,有了解,有实践的机会,也让大家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对学习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篇2

“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做事积极性,举行了一次公益劳动课,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女儿当宝一样的伺候,对这次突如其来的公益劳动还真有点束手无策。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努力的去做了。学校的张教官把我安排在了学生科。当我第一天去学生科报道的时候,我们做了将近2个小时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批试卷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简直是筋疲力尽了。一到教室就趴下了,就在这时,我愣住了,原来爸爸妈妈就是这么辛苦赚钱供我上学的。原来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除了赚钱还得回家养育我,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后来我就在心里暗暗的说:我一定要读书读出头,让爸妈以我为骄傲。从这次公益活动中,我觉得对我意义的是,让我明白了爸爸妈妈的苦。让我起了对读书更加发奋的动力,希望这公益课能够一直继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里面更多的意义。

学校举办了“公益劳动”这个项目,这周正好轮流到我们班,我们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几个一组,我就被分配到了门卫处。所谓“公益劳动”,无非就是劳动,劳动嘛!谁不会啊!可是,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就像光温室里的花朵,在家一个个都是“小姐、公子”的。怎么会让他们干活呢?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想而知会是怎样,学校是纪律部队,讲究纪律。做学生的就应该遵守。

通过几天劳动下来,我深有体会,在我们中间是有许多不懂劳动,不会劳动的,也有好的。但那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从局部看整体。说实在的,我很同情他们,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将来怎么做个家庭主妇呢?不过,大家都很认真工作。不辜负大家及班主任的期望。我自己?以前在家父母也是疼爱我的。长大了之后,他们意识到这样下去是害了我。从那以后父母就对我严格要求,做家务,扫扫地、擦擦桌子、拖拖地、烧饭一系列。虽然有点基础,但这几天感觉就是累。可能是劳动量大,时间长了点吧!有些吃不消。每天早晨起床时都不想起了,虽然如此,但我没有抱怨。很感激学校能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让我们体验大人们的苦。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终于有一天会超越自我。一步一步,塌塌实实干出自己的风采!

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篇3

十八岁,再不是一个懵懂的时期,我们所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与惊喜,在即将展翅飞翔之前,除了心存对师恩,对母爱,对父教的感激之外,学会对人生的思考,探索生活哲理,也是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读了《守望的距离》后的.感想:

此书是一本散文集,积累了作者周国平数十载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并尽量减少自我重复。对于生活,人生的变幻和命运的磨难虽让作者难免下笔犹豫,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使他拿起笔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谎言来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现出了他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

整本书大多写的都是哲学问题,对于存在之迷,将苏格拉底与孔子相对比,让我知道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于一切东西,并让我了解到对于人生需要审察,这样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内涵修养。

对于人们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国平运用设问的方法将幸福的内涵串联成一串珠子告诉我们幸福并非只是实现愿望那么简单。幸福虽然是个不确定的东西,但也有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当最热列的爱,受到创伤而返诸自身时,人在孤独中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心灵和深藏在那些心灵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体味到一种超越的幸福。

对于死亡,一直是人类不敢正视却又躲避不了的结局,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文章中作者将死亡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大多数人对于死亡采取的是沉默的态度,却没有多少人敢于将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后接受它。死是个体的绝对毁灭,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从中发掘出正面的价值。对于死的思考虽然徒劳,但并非没有意义。

光阴蹉跎,世界喧嚣,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只会埋头于种种事物,没有兴致览阅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负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来并时不时怀念一下那份童贞,可贵,也不枉活了一场。

作品的最后加入了作者的格言,同样是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一反常理思维的是,作者将追求视为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作者宁愿做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选择成为不再追求的成功者。这是对于人生的另一角度思考。反思我们,或许真会在成功后停止追求,但却忽视了追求自身的魅力。

人生中融合了精神,理想,追求,当然不免还有些情绪。可以沉默又可以嫉妒,人生就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起来。剖析人生,评论人生并学会如何正确看待这珍贵的人生。那些与众不同的言论让我深知人生的飞逝,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宝贵。

后悔已换不回蹉跎的人生。只有从现在起,把握现在,正视人生!

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篇4

经过一个星期的劳动,我们有艰辛的付出,也有劳动后的回报,我们付出的是体力上的汗水,收获的是精神上的升华。

欧文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恰是这次劳动周,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真切与深入的理解。劳动周期间,我们每天从事的都是擦玻璃、拖楼梯一类简单的劳动,有的在宿舍打扫卫生,冲洗公共卫生间在这些岗位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琐碎,需要耐心和认真。可能很多同学不屑于做这样的小事,总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做什么事都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把每个细节做好。没有在每件事情上的认真负责精神,任何事情都不会办好。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做事情干工作的良好品质。

这次的劳动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会劳动的重要意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我们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联系到我们以后的工作,就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我们需要靠双手来创造生活,需要靠技能来创造明天,因此更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次劳动使我体会到了工人的艰辛,社会上的压力。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不要向以前一样轻视劳动。劳动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劳动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做人的态度。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篇5

为期六周的实践工作已接近尾声,总结这一阶段的实践,感触良多。在此期间,我用用师德八条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实践的各门功课。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成绩。

我实践的班级是高二(9)班,担任九班的班主任,在实践中,我做到了不要随意体罚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经常与学生之间加强思想交流,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老师感兴趣,让学生喜欢老师上课,让学生信任老师。通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与学生们有了一定的感情。走在路上,看到自己学生的时候,听到他们叫自己老是,那种感觉是幸福的。我们班的部分男生比较活泼调皮,他们不叫我老师,而是叫我“小莫”,还有学生叫我“小梅”,听到时我会跟他们说:“这是你们可以叫的吗?你们得叫我老师。”口中虽如此,但心里其实正在偷着乐呢,我喜欢与学生这样平等的相处,我想与他们成为朋友,而不仅仅是一个老师。

在担任高二(9)班班主任期间,我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宿舍发生矛盾了,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了,他们会跟我说,找我一起商量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心得体会他们也不会忌讳告诉我他们正在交往,对于他们的恋爱,我不会鼓励也不会禁止,因为高中生的心理已经发展到了另外一个阶段,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我会纠正他们的恋爱观,因为一个错误的恋爱观不仅会影响交往中两人的感情,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毕竟高中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最遗憾的应该是在我们班上的课比较少吧。由于种种原因,我只在我们班上上了几次课,有很多想告诉他们的东西都没有说,有很多想做的事都没有做。我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让他们可以拥有更健康的情绪,拥有更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想让他们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感受生活。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都能做到认真的备课,努力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成绩。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殊性,我有比较多的机会到不同的班级上课,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每到一个新的班级的第一课,我都会异常的紧张,应该是对于未知的一种恐惧吧,这个班的学生究竟是怎样的呢,他们会配合自己吗?这些问题总会萦绕在脑中。最后,在实践中,我证明了自己,指导老师的肯定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是可以做到的。每次课后,我都会虚心的向指导老师请教,让其指出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在下一次的课中努力做好。

这次实践的另外一个挑战,是团体心理辅导。在校学习期间,虽然也曾参加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但那时的自己只是作为一个小小的指导者,有很多工作都没有参与。这次,我与高二级的其他两位成员一次,使自信心团体辅导从无到有,从宣传,到招募对象,到制定辅导方案,再到实施,一步一步走来真的不容易。特别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所以总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失误,如时间的把握和对于学生的引导等。每次团体辅导结束,我们都会一起讨论不足的地方,并做好修正,使下一次可以更好的实施,让学生有实质性的提高。

实践接近尾声,发现自己确实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师这条路上,我们还要许许多多要学习的东西,但是我有足够的信心,我的未来,我可以把握。

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篇6

在5月19日—23日,我班开展了一项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德育实践周。前两周我们看到了13秋社会文化艺术班和13春建筑班都进行了德育实践周,他们两个班做得都非常好,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赞美。这一周轮到我们班了,老师把我们各自的号码和所在的岗位告诉了我们,并且要求我们这次要做得比上次前两个班级做得更好。我们都穿上了一件黄马褂,戴上小红帽,拿着工具整装出发了。我们当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想着一个星期都不用上课了,我以为校门外是最轻松的,可是,我们第一小组的任务是最繁重的。我打扫的是主干道、校大门口和小店附近区域。我每次都认真的打扫我所负责的区域,虽然主干道上总有石榴花和树叶飘落,总要打扫,非常麻烦,但是这点麻烦又算什么呢?很多同学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连最基本的家务也不会,总是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平时在家里偶尔做家务,帮妈妈分担一些。

这个星期大家都很累,每天穿着厚重的校服,认真打扫岗位,回到寝室倒头就睡。但是,为了能锻炼我们能吃苦能耐劳的精神我们不能让他们对我们失望。一直到5月23日结束那天,大家都大起精神,努力的让最后的一天给他们留下好印象。

在这五天里,我领略到了很多,比如我们小组的同学,老师给她安排的区域很难打扫,我们把自己的区域打扫好了以后,我们都会尽力帮她。过路的老师从我身边走过,我会放下手中的活,向他们问好,在班主任视察的时候我会认真听取他对我的工作的看法还有那些地方做的不够好的,我会及时改正。在课间的时候有些同学从草坪上走,我会阻止他们,虽然他们不怎么听,但是我觉得我很有勇气。我们第一小组扎堆和脱岗的很少,我们都会严格遵守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懂得了,很多,在家里我们要主动帮助父母干活,知礼懂礼,热爱劳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虽然我们现在脱下了小红帽、黄马褂,但是我们依然会像实践的那次一样,但是现在,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团结集体做起。整个校园会充满着和谐、团结、向上的精神,每一天都会开开心心学习。

实践周学生心得体会篇7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而已。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总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动场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