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的作文精选7篇

时间:2025-10-17 作者:Youaremine

一篇结构严谨的作文能够让读者更容易跟随思路,理解作者的意图,在作文中运用不同的视角叙述可以丰富故事的层次感,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敬畏自然的作文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敬畏自然的作文精选7篇

敬畏自然的作文篇1

人类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而在人类诞生之前,自然便悄然出现。人类企图征服自然的种种行为,最终只会被自然弄得不堪一击。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本去与自然相对抗。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用一种谦虚的态度,去向大自然学习,才能使人类继续繁衍、发展下去。

人类今天所利用的自然资源来获得的经济增长,是在为我们的子子孙孙挖下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填满的陷阱!我们要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我们获得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而失去的资源却是永久的。如果人类再不停止无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终有一天,人类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那么大自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或者说在自然面前人类有多渺小呢?人类所引以为豪的种种发明,如杂交水稻,航天飞船什么的,在自然面前只不过是一件极其简单的玩具。大自然能创造像“一线天”等险象环生的美景,亦能让花朵绽放自己的芬芳;大自然能帮助人类灌溉庄稼,大自然也能让人类瞬间消失。请问人类能如此潇洒地控制、改变这一切吗?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只能用“相形见绌”来形容。人类必须要学会敬畏自然!

事实胜于雄辩,一系列的事件都证明了一点:谁都不是宇宙的主宰者,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其他生命的存在,当年在美国进行的“生物圈Ⅱ号”实验证明了:人类离不开自然。

人类并不是宇宙的主宰者,跟其他生物一样,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把其他生物看作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平等和谐地共同生存在这美丽的星球上。它们与我们一样,都需要敬畏,因为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宇宙,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的作文篇2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思泽,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之母变得越来越虚弱了。

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大自然的给予,我要感谢大自然赋予我的一切,大自然在我的心目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尊重它。大自然为我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不但不知道回报,还变本加厉。一句话说的好: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确,我们人类实在做的有点挂了。我们不但不感谢大自然,还乱践踏它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我们真应该为我们所做的发自内心的检讨一下。

大自然的无私奉献,让我们铭记在心,然而,有的人去不把它放在眼里。它是不求回报的,只希望我们人类能够好好地保护它。我们也应该像珍惜自己一样珍惜大自然。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并不是人类的智慧所能胜任的,总想犯错误,违背大自然的规律,总想“征服自然”然而我们的想法是有多么的傻,在大自然看来,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小顽童,我们只是开一个天真的玩笑罢了,大自然是会“大人不计小过”。

其实,我们真正的不了解大自然这样做是为了什么?难道连我们自己也糊涂了吗?大自然的无私奉献,并不是哪一个人就能回报的,我们要想回报它为我们做的一切,那就让它每天不再为了人类而受伤,气馁下去,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创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不应该再盲目的走下去,到最后伤害的还是我们人类,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我们不应该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将来的一切,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活口吧!现在改正,为时不晚,如果我们不积极地发现我们人类目前所做的有多么的愚蠢,把自己压在自己的脚下。

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则,如自然灾害:沙尘暴、台风、洪涝、地震等,都是人们防不胜肪的,是人们不能控制的。

歌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也许我们从中受到启发。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的作文篇3

荀子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话的意思是大自然有其运行规律,它不会因为天下处于唐尧盛世而特意存在下去,也绝不会因为出了桀这样的坏人而中止运行。与荀子的观点不同,基督教认为人要行善,不行善就要受到上帝的处罚,而且这种处罚有时要玉石俱焚,连善人也跟着倒霉。这次二十几万人命的逝去难道又是他们作恶多端的缘故?

放远一点说,几十亿年以后,太阳要大大膨胀,如果不离开地球人类就无法生存下去,难道你对自然保持敬畏,太阳系就不出现这种前景吗?近一点讲,还存在有小行星撞地球的可能,只是敬畏能让小行星改变轨道吗?人虽然渺小,与宇宙比起来如微尘,如芥子,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但人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规避自然灾害。已有人提出可以主动出击小行星,而至于几十亿年以后,人一定会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而迁徙到其他适合人居住的环境中去了。如果人类一心只存敬畏而无作为,恐怕什么时候都只能坐以待毙。

有人将敬畏自然与保护自然环境等同,这是不合适的。敬畏是不作为,而保护却要依靠人的认识和改造能力。

先说认识能力。这个能力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是不断提高的,但有时也会有失误与忽略之处。以这次海啸为例,人们是有些大意了。海啸发生后,大家都记死了2004年12月26日这个日子,但有多少人想起这一天于阴历是月圆之时(中国农历是十一月十五),太阳地球月亮正处于一条直线上。满月之日不一定非要有地震,但地震却多发生在月圆时,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不是有印度学者用这一古老思路预报出地震时间,与实际时间只差28分钟吗?如果我们不大意,如果我们有预警,尽管这次海啸不可避免,但还是能够减去许多伤亡。在这样令人撕心裂肺地付出二十几万条生命之后,我们首先应该检讨的是为什么我们没有预测到地震的可能性,我们的认识能力还受到什么限制,我们的科学技术手段还有哪些缺陷,而不退缩到敬畏自然的境界中去。

再说改造能力。现在一说起对自然的改造,就让人心惊肉跳,极端的自然环境保护者不能容忍改造这两个字。对自然规律我们应该了解顺应,这是不错的。但对自然环境却不可能不改造。人要生活,就不可能不改造自然,不可能按照自然环境原来的模样过下去,否则还有人今天的发展吗?但我们经过与自然环境的长期相处,又明白了改造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恩格斯早就警告,我们对自然的每一次胜利,实际上都受到了自然的报复(这种报复自然是客观上的,而不是宗教上的主观报复)。但我们从自然界的报复得到的教训,并非不作为,而是要聪明地作为。因此环境保护不等于敬畏大自然,我们要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情况下,适度地改造大自然,以求人类社会更高度更和谐的发展。

如果我们对自然有了高度的认识能力,又有合理的改造能力,相信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就会处于十分和谐的状态。孔子说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与这个要求不一样,但两者之间应该保持和谐却是一致的。只不过在和谐的关系中,人应该在自然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如果变成与其他动植物一样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当然就失去人存在的意义了。

敬畏自然的作文篇4

这一年的春节,是我过得最特殊的一个春节。

先是武汉封城,接着春晚临时插入了《爱是桥梁》的朗诵,武汉抗疫一线的背景视频催人泪下。随着病毒的蔓延,各个省市紧急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成了今年春节的高频词。2月6日,农历正月十三,我所在的县城也为疫情防控制定“九个严禁”,实行准封城。

这一刻,我真正感受到病毒如此肆虐,疫情这般严重。几乎人人每天关注着手机上疫情数字的更新,迄今为止,确诊人数已突破4万,数字的迅速增长让普通百姓开始恐慌。

各级政府快速应对紧急突发情况,制定一系列防控措施,在惊慌之余,我又不禁想到,若没有政府的领导,那我们又将陷入何种境地!

同时,就在这生死时刻,我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伟大,心痛他们的牺牲,敬佩他们的信仰,感受到人性之光!

20xx年,非典来袭,钟南山作为总指挥,奋战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17年后,面对突发疫情,83岁的钟南山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来到武汉——白衣逆行,国士无双。原谅03年我还太小,今年才听到英雄的名字,八十多岁高龄的他,高高举起医者仁心的旗帜,为我们挡住死神的步伐。

在这场战役中,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值得我们尊敬。华科协和医院医生的一封“请赴一线”的'申请书刷屏,短短百字,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最后的“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语,更令人肃然起敬。随后,“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句激荡人心的“誓言”,出现在更多医护人员的请战书中。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迅速完工,各个省份派出医疗队支援武汉,这一刻,我们看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白岩松在春晚上感言:“我们在过年,你们在替我们过关。”是啊,哪有什么诗和远方,只不过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每个人所在地区的安全是无数医护人员、警察、战士等用十多天的坚守换来的。

曾经戏言:若有一天,人们不用工作,孩子不用上学,整天在家吃吃喝喝,那该多好。当这一切喜剧性地实现后,我们才恍然明白,能正常地工作、上学,甚至走路,是多么幸福啊!痛定思痛,当灾难来临之后,当闭门不出之时,我们应该反思:珍爱生命,敬畏自然,和谐共处,平等互利。

03年非典的惨剧在20xx年重演,而这20xx年的惨剧,又会在哪一年重现?我们希望,永远不会到来。

敬畏自然的作文篇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各方全力防控、救治患者的同时,对新型病毒源头的追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根据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已被锁定,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来自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最终真相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但这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反思。

这样的消息和情境何其熟悉,17年前的sars病毒就源自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时至今日,惨痛的经历并没能唤起所有人的重视。在一些地方,食用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上的“礼遇”。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然而舌尖的一时“任性”,却潜藏巨大风险。从sars病毒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从大家比较熟悉的鼠疫、h7n9禽流感到曾经肆虐一时的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与动物有关。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面对这些血与泪的教训,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置若罔闻。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已经刻不容缓!

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简单是私人的事情,也是关系大众健康的公共问题。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有的人认为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但必须看到,在一个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更大范围的恐慌。近年来,许多传染病在一个地区爆发后,很短时间就会传遍整个国家乃至世界,这警示我们必须把区域乃至个人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审视。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我们尊重甚至鼓励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的保障基础之上。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着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理念和态度。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及其团队,曾证实了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时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即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决不能因为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否则会带来更严重的生态破坏。因此,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蝙蝠进行无侵害采样:采集样品以粪便粒和拭子为主,采样完成后将蝙蝠放归自然。这样的例子生动说明,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须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态度,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还是人类自己。

避免野生动物带来的社会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对活体动物的交易市场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对于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必须严厉打击、惩处。当年因非典疫情,广东省宣布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关闭野生动物市场,对于后续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相信这样的举措会进一步降低潜在的疫病风险。但对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不能只是打补丁,更重要的是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漏洞,才能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舌尖的味蕾能够辨别万千滋味,但对于“危险”同样十分敏感。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各种各样聚餐必然纷至沓来。无论我们是一家人在家中围坐一桌,还是外出到饭店品尝珍馐美馔,都切莫忘记做好自己和亲友间的疫病防护,更要坚定地拒绝食用野生动物,避免“病从口入”。俗话讲新年新气象,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的家乡是否有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何不从今天起、从下一餐开始,共同涵养更加科学的饮食习惯、倡导健康的饮食文明,过个安全、祥和、快乐的新年!

敬畏自然的作文篇6

敬畏自然,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我们不可或缺的氧气;经过上千上亿的演变才有了我们现在使用的煤;汇集上万条溪流才有了大海的雄阔。自然用它那无限的动力产生了我们今天用的资源,用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构造我们的家园,难道你不心生敬畏吗?

敬畏自然,自然是我们忠诚的朋友。当自然环境被我们的不合理的行为做法破坏时,它没有恼怒,而是用天气的恶化、灾害的到临来警告我们,让我们自己敬畏,美化自然,保护自然的万物,使我们了解它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醒悟后,它没有语言只有笑容,示意我们与它一起做朋友,和谐共处。

敬畏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界包罗万物,其中有不少生物值得我们学习。俗语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经历了严寒的考验,绽放出它的美丽,散发她的芬芳迷人的香气,使我们想到我们的学习,我们正是缺少梅花的坚持不懈,勇于面对的精神,使得我们半途而废,迎难而退。“予独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青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青莲高洁,不与他人同流合污,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自然提供榜样的典范,赋予我们新的体会,让我们弥补自己的不足。难道它不令你心生敬畏吗?

敬畏自然,是因为它值得尊敬,应谨慎待之。自然使我们修养正气,在行为上有所节制,提供了我们基本的需求,创造了万物丰富我们的生活,又孜孜不倦地给予万物精神内涵,使我们认识、了解违反常规的事物的真正意蕴。为了我们的将来注入无限热血,只是为了我们的子孙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环境。

敬畏自然,就要爱护尊重它,不要损伤它创造的生命,诚恳地像朋友一样对待它。他用无声的言语来回复你的诚恳和善良,让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融入美妙的自然,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更好地敬畏自然吧!

敬畏自然的作文篇7

闲暇时读书,最爱川端康成一句:“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一位老人静静端详着睡眠中的花朵,没有采撷,只是带着尊重来呵护自然的美,提醒我们,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皆是倔强而美好的生灵,怀着尊重和珍视,去欣赏,去“迁就”她们,才能领略到最自然,最美的感动。是以,面对自然,我们应该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围炉夜话》有言:“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南宋大学者朱熹在《中庸注》亦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告诫人们应当常存敬畏之心。我们生活在繁华都市,城市的霓虹灯令我们忘却明月的宁静,城市发展的铁蹄一次次地踏破自然的防线,而自然也冥冥之中提醒我们我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待之。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如沧海一粟,面对地震、洪水、飓风等面前人们无力反抗。而且人们需要自然,而自然不需要人类。曾国藩在《戒子书》中有言:“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诚然,我们要敬畏自然。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梭罗。我们的衣物、建筑、文化等都取之于自然。依笔者之见,既然受恩于自然,就应该敬畏它。然而,听闻人们因吃野味,而导致肺炎病毒的传播,令我尤为错愕。

去年的今天,我应该在操场上奔跑,在阳光下沐浴,在校园中漫步,在教室中读书;而今天我只能在封闭的屋子中盼望疫情的消散,不能感受最纯正的大地气息,不能感受亲切而芬芳的花香,不能感受没有隔离时的自由......归跟到底,这是因为人们的侥幸心理和猎奇心理。人们爱吃野味这是来自蛮荒时代人类的本能,人们不满足于足以饱腹的牲畜,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将矛头指向野味。结果可想而知,引发了这场浩大的病毒侵袭。“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方孝儒如是说。

平者内保之而不外荡。

作为自然的受惠者,我们应该珍视自然的'馈赠,敬畏自然,行有所止;而不能变本加厉向自然登门槛式地对自然索取,不能任由欲望膨胀。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期待疫情的结束。

张晓风在《我在》中有言:“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