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让平凡的事物在文字中焕发光彩,,通过真诚的情感,优秀的作文能够让读者在平凡的文字中发现不平凡的感动,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颐和园》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颐和园》作文篇1
今天,天气格外清朗,万里无云。我们一早就出发了,今天我们将去游览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走进大门,哇,这里的人可真多,男女老少,川流不息。我顺着弯弯曲曲的通道来到了颐和园一角。这里的游人非常的稀少,显得格外安静,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映在平静的一碧千倾的昆明湖里,显得更青翠。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刚才还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即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一会儿,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湖面上的几片荷叶,是那么绿,又给昆明湖增添了几分姿色。
随着一阵清脆的欢叫声,远处的玉带桥下滑出一叶小舟,缓缓的.驶向远方。此桥旧名“穹桥”,俗称驼峰桥。玉带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栏板上刻着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显得格外富丽堂皇。桥上,两个游人正凭栏远望,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这美丽的景色。
从玉带桥下来,顺着弯弯曲曲的石砌小径,我们来到山顶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好的地方————知春亭,知春亭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柳树和奇形怪状的假山。亭顶六角高耸,墙壁上还刻着龙和一些怪物。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亭里面有六根朱红的大柱子,要两个人才能围住。房梁上还刻着精美的图片,真是巧夺天工。亭中间有一张圆石桌,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下棋。他们正下的难分难解,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站在亭边,放眼望去,远处群山起伏,古塔耸立。俯视颐和园。不禁让我感慨:这里的山、树、楼阁,不都是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吗?这里的一草一木是那么的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颐和园》作文篇2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是曹悦文导游员,我将要带你们游览的景点是北京市的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的.西北郊,被称为“皇家博物馆”,原名为清漪园,是我国文体遗产之一,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6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和其它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
现在我们可以入园内了,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几点,因为颐和园内十分整洁,请游人不要破坏环境,不要把喝过的矿泉水瓶、易拉罐、食品袋随地一扔,请扔进园内准备好的垃圾箱里。
首先我们要进行游览的景点是长廊。来到长廊,只看见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横槛上雕刻着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离开长廊,接下来要游览昆明湖。昆明湖围绕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郁,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大家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姿态不一。
颐和园的景点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颐和园》作文篇3
8月20日,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颐和园。
这时的颐和园正值夏季,到处荷花盛开,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真是美丽极了。
合欢树、太白花、梧桐、玉兰、紫薇、牡丹、芍药、千年古树……颐和园中的植物种类数不胜数,这些花草树木形态各异,颜色不一,衬托着富丽堂皇的宫室,美轮美奂。
在一座座布满玻璃瓦,金碧辉煌的宫殿旁,一个追逐着奇花异俊俏的少年,哦,那就是我!
我们走上一条五彩的花石子路,初看,路上碎石凌乱不堪,五花八门,可细细研究,却大有意趣。五彩的石子组成了各种图案,或花草,或人物,或宫室,或器皿,真是美丽动人。
顺着小路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闻名于世的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到石丈亭。据说,这是慈禧太后为了观看昆明湖上的景物而建造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长廊。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长廊的.顶上有二百七十三个五彩间隔,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彩绘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花草树木惟妙惟肖。长廊两侧有红柱,红柱之间由绿的围栏相连。绿栏很低,人可以坐在上边欣赏昆明湖的美景。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下。抬头望去,一座玲珑宝塔耸立在山上,这就是佛香阁。
登上佛香阁,向下眺望,园内的景物大半尽收眼底。正前方是赫赫有名的昆明湖。昆明湖静的很,犹如一块翡翠。小船从上面轻轻滑过,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仿佛一块翡翠上划了一条碧痕。微风吹过,水面荡起粼粼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浮光跃金,美不胜收。远处,十七孔桥的影子倒在水中荡荡漾漾,虽然不清楚不真切,但这又给它带来了几分瑰丽。
夕阳西下,我迈着轻快的步伐与愉悦的心情,离开了四大名园之一的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
《颐和园》作文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领导甘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游玩的时候能在颐和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走进颐和园的大门,进过大殿,就是长廊了,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都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是不是很长呀!有七八百米长,分成了二百三十七间。你们看!每一间的横栏上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画着人物和花草数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真叫人神清气爽,你们觉得了?
大家看,现在我们到了长廊的尽头,我们面前就是万寿山了。大家抬头往上看,那里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抻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浏览一下昆明湖吧。你们看,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想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我们又来到了十七孔桥,为什么叫十七孔桥呢?因为有十七个孔,去旁边还有奇形怪状的狮子,有的眺望远方,有的蹲着,还有的在碎觉。颐和园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你们看,还有湖心岛。
请你们细细观赏,希望你们下次来,我还是你们的导游。
《颐和园》作文篇5
颐和园,山清水秀,景色秀丽。它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这片土地集帝王将相万千宠爱一生。
颐和园规模宏大,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水的面积占3/4陆地面积占1/4,远远望去,像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无愧于其“皇家园林博物馆”。
未进颐和园,就以经被它雄伟的气势所感染。大门两侧傲然挺立的两座大狮子,公狮右爪握球,象征着一统江山;母狮左爪扶幼,象征母仪天下。走入第二道门,万寿山映入眼帘。万寿山下是一个波光粼粼的昆明湖,昆明湖上架着两座石桥——十七孔桥和拱桥。最具有特色的是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神态自若的石雕异兽,十分生动。西边的那座石桥取名清宴舫,有“河清海晏”之意。在整个颐和园中,它是唯一一个带有西洋风格的一处建筑。之前作为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彩画长廊是中国园林中长廊的代表。它像一条飘带将分布在湖山之间的楼、台、亭、阁、轩、馆、舫、榭有机地联缀成为整体。长廊共有273间,全长728米。长廊随山势起伏,依湖岸变化,气势恢宏,精巧绝伦。
每当人们踏出颐和园的门槛,总是会不由得回眸。世事无常,风雨变幻,虽然历经百年沧桑,颐和园依旧屹立在青山翠谷之中,历久弥新。
《颐和园》作文篇6
众所周知,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人说,如果你去北京而没有去颐和园,那你就不算去过北京,十一长假,我们一家就来到了北京颐和园。
进入东宫门,仁寿殿、知春亭和玉澜堂就呈现在眼前,我立即被他们的外墙所吸引,尊贵的黄色、耀眼的红色和几只栩栩如生的龙组成了美丽的'宫墙。
进入仁寿殿,一块硕大的石头映入眼帘。人们说它是一块神石,能够消灾解难,仔细看看,有些突出的棱角已被抚至平滑,像一件精心雕镂的艺术品。人们往石头下的水池里扔钱,然后许一个愿,这个愿望就会实现,尽管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我还是满怀诚恳的投了一块钱,许了一个愿。
仁寿殿的“神石”令我喜爱,而长廊上的壁画又令我叹为观止,一千多幅画,没有一幅画相同,没有一幅画要传达的意思雷同,我愈来愈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水平了,长廊那麽长,我都快累虚脱了才走出长廊,欣赏完近一千多幅壁画。
颐和园的美景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细细品味恐怕几年也看不够,不过这次我虽然只看了寥寥无几的景点,但是我对颐和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算不枉此行了。
《颐和园》作文篇7
暑假里,我跟妈妈到北京游览过颐和园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其中,我最喜欢颐和园了。
颐和园本是一座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面积有290万平方米。著名的景点有昆明湖、苏州街和佛香阁。
昆明湖可大了,湖水清澈,湖面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湖边长着翠绿的松柏和柳树。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叫南湖岛,十七孔桥把南湖岛和昆明湖的东岸连接了起来。十七孔桥有十七个大小不同的拱形桥洞,桥上是观赏风景的好地方。
昆明湖的北岸边就是万寿山,山上修建着著名的佛香阁。它一共有八层,八角形,非常雄伟,是皇帝供奉佛像的地方。山上共有四个小长廊,长廊的顶上是一幅幅美丽的古典壁画,画的是四大名著里的许多人物。
顺着昆明湖北边的石头小路继续往北走,就到了颐和园最北端的景点——苏州街了。苏州街是一条仿照苏州风格建造的街道。街道中间是一条蜿蜒的`小河,小河的两岸是街道,河上架着一座座木制的拱形小桥把河两岸的街道连接起来。街道两边分布着好多古香古色的小楼,小楼里开着许许多多店铺,有书社、绸庄和卖各种江南小吃的特色饭馆,特别热闹。
我们的祖国有这样一处名胜古迹,我们中国人民真是充满了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