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撰写读后感,读者能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记录下来,吸引更多人关注相关书籍,读后感的独特视角会让人对书籍产生新的理解,吸引更多人加入阅读的行列,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浒传李逵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1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在今年暑假,妈妈为了让我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水平,给我买了一本书,那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一买回家,我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我被书里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英雄人物展现在我的眼前,有性格刚烈的黑旋风李逵、莽撞的花和尚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者武松、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吴用、武艺高强的玉麒麟卢俊义、精明能干的拼命三郎石秀、排兵布阵的神机军师朱武、 枪 法出众的豹子头林冲、精通炮法的轰天雷凌振、筑建城垣的九尾龟陶宗旺……
这本书主要写宋江等一百零八个好汉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的故事,后受招安,受职先锋,打辽国、击田虎、征王庆、伐方腊成功后,许多英雄被高俅陷害而死。我对梁山好汉由衷的敬佩,对高俅、童贯、蔡京之流的奸臣无比痛恨。
梁山好汉中,我最喜欢的是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他不仅能腾云驾雾,而且能呼风唤雨,精通法术,在梁山排行第四。公孙胜曾破过高廉、乔道清、马灵等人的法术。摆起阵法,无人能敌。在打辽国时,还用这法,让兀颜统军的大将束手就擒。我对他真是佩服得无体投地。
在《水浒传》中,我既喜欢公孙胜,也喜欢方腊的猛将石宝。石宝武艺高强,惯使流星锤,一把劈风刀也神出鬼没。有一次,他和天空星急先锋索超相持,两个更不打话,斗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突然,石宝用流星锤打将来,索超措手不及被打死于马下。邓飞大怒,挥舞铁链来战,石宝和邓飞过招十合,邓飞力怯,被劈死于马下。还有一次,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将敌石宝,石宝不战,李逵刚休息,石宝就冲上来,挥起劈风刀将鲍旭斩为两段。瞧!石宝武艺多高强,我多想拜他为师呀!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一直以“忠义”两字为主,忠的代表是宋江、卢俊义,义的是代表是李逵、鲁智深。宋江以忠义而深受梁山好汉的拥护,我却认为这是愚忠,毛泽东说过,宋江被招安后,成了朝廷镇压农民起义的工具,成了一把夜壶,人要用就用,用不着,谁都说脏。宋江真不该投奔朝廷,最后落得可悲的下场,使梁山兄弟也受到连累。看着梁山好汉一个个倒下,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读了《水浒传》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2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刘欢的好汉歌。梁山好汉他们个个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之不平,其好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这本书中以大量的笔墨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说中智取生晨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在《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宋江了。他被人称为“及时雨宋江”,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官史,为人好义疏财,并且非常孝顺父亲。因为他乐于帮助穷困的人,所以各地方的人们,都景仰他的德望。他受了小人的陷害,蒙上了不白的冤罪,被判了死刑。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梁山伯的英雄赶来劫法场,把他救上山去。后来,宋江当了他们的首领,大破高太尉所率领的军队。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
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了彪炳文学史册!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3
今天我有幸读了《水浒传》这本书,有人说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有人说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可我不管,反正读者是我。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述了梁山泊108名好汉落草梁山,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看着一个一个的好汉加入梁山泊,我眼中出现了他们智勇双全的形象,在每一场战役中,我仿佛身临其境,合上书本,我的眼中已浮现出了所有的战役。
这本书里我记忆最深的一个人是李逵,众人都说,李逵是一个最为粗鲁又莽撞的人,而且我觉得,他野蛮却很单纯。李逵上梁山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所以说,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李逵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他生割了黄文炳后称“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杀得快活”,杀人不是为了复仇,不是出于战阵厮杀的需要,而竟仅仅是为了快活!李逵初上梁山时叫嚷的“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说来说去,李逵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喝更大碗儿的酒,吃更大块儿的肉。所以,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所以说他单纯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虽然有些野,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上前来就是一个字——打,可最重要的是李逵有一种英雄气概,身上散发出一种仗义的豪气,而且我感觉他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可是,我们现代社会很少有这种仗义之人存在了。有一次,我陪妈妈出去散步,突然,三名骑着摩托车的男人冲过来,快速地抢走了钱包,妈妈大喊大叫,希望引起前面走路的几个男人的注意,可那几个男人只是冷漠地看了看我们,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我很气愤。如果当时李逵在现场,我想李逵准会冲上前去,大吼一声,提着大斧,朝那些人劈去。
?水浒传》中除了李逵还有许许多多仗义的人,自己去欣赏吧。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4
我读了《水浒传》第43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感到李逵一直在犯错误,并且是一连犯了三个错误——真是个头脑简单的“铁牛”。
李逵梁山聚义之后,想到老母一人在家无人侍奉,于是请假去接老母上山享福。由于老母亲双眼失明,行走不便,李逵就背起老母赶往梁山。因为天热路远,老母亲要喝水,李逵便选了一块比较干净平坦的石头,把母亲放在上面,然后自己找水去了。这是李逵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他无论如何,不该把自己的母亲放在荒山野岭中,造成了老母被老虎吃掉的严重后果。你李逵既然能背着母亲赶路、翻山,就应该能背着母亲去找水,再累也不差这几步哦!这是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第二个错误是滥杀无辜。李逵返回后发现母亲失踪,顺着血印找到虎洞,看到的景象很凄惨,他一怒之下连杀四虎。他的错误就在于不该杀害虎仔,虎仔毕竟不是直接凶手,最多也只是个从犯。不过从母亲被害这事看,这个错误还勉强可以原谅。
第三个错误就太小儿科了。母亲被吃,尸骨不全,母亲的后事都没有安排好,况且,你李逵本来就是一个通缉犯,去跟着人家庆什么功,领什么赏啊!结果被李鬼的娘子认出了,叫人设计送进了大牢,还害得好汉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救。
我想,李逵的错误肯定是作者施耐庵有意安排的,大概为了表现李逵是一个鲁莽的人吧。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5
他,率直中带着几分可爱;他,残暴中有着无数耿介;他,犹如一百零八颗星辰中最独特的一颗。他的血性和孝顺撼动千万古今人。没错,他就是李逵。
还记得多年前初读《水浒》,我是极其讨厌这个人物的,觉得他像一条嗜血的恶鲨。从此书开始写李逵起,我们便只知他是一个曾杀过人的监狱牢子,却并不知他为何杀人。所以他所定格在书中的形象,就是一个杀人无数的狂魔。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读懂一些人情世故。因为升入初中的“必读书目”而让我再次翻开《水浒》,也让我开始对李逵有了一次深入解读的机会。
还记得李逵杀小衙内的那一回,朱仝气急败坏,许多读者也像从前的我一般讨厌李逵,但细细想来,便真相大白了。这次命案的主谋者是宋江和吴用,运用“断后路”一计使得朱仝不得不上梁山。朱仝本应怪罪的是宋江和吴用,并非李逵,他却因为要维护宋江的面子,不能将心中的怒气发泄出来,只好将气都撒在了李逵身上。李逵不但替他们背了黑锅,而且也挂上了一辈子都去除不尽的“残忍”“没人性”的罪名。李逵在推诿和忠义之间选择了忠义,这般抉择,又谈何容易?
许多人都认为,李逵是粗鲁而不讲理的,就比如那次他在梁山上说“大家一块去剿了那鸟朝廷,晁盖哥哥做大皇帝,公明哥哥做小皇帝,吴军师去当国师,我们都去做将军!”这段看似出言不逊的话被许多读者唾骂,而这中间所透露出的李逵的情感和难以言说的苦衷,你又读懂了几分?
宋江是押司,晁盖是村长,林冲是教头,鲁达是提辖……唯有李逵出身于农村,母亲两眼失明,哥哥还在为别人家做工,经济条件十分不好,他自然就会想着飞黄腾达。穷则思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还记得李逵去接母亲上梁山时所说“俺铁牛接您去享轻福啦”。由此看出,虽然李逵在外叱咤风云,但内心是时常牵挂着家中的,他的那些话语蕴含着多少孝心和远大的理想啊!
李逵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不像宋江的忠义两全,也不如武松那般豪放洒脱,他的魅力是浑然天成的。如果他们最后没有被朝廷招安,也许天下局势会因此而变。李逵也不会陪葬于宋江,而是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上苍赋予他如此般性格,就是让他去创造更多……
坐在窗边,翻开《水浒》,看着李逵那精致的人物图画,品味着他的忠义、孝顺、淳朴、爽朗,仿佛我已读懂他的一切,与他一同看风云,率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