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象征意义,通过观后感,我们可以表达对影片的个人感受,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州园林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1
首先,作者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可见,叶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
作者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在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作者想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
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
自始至终,作者都在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总之,在我看来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的标本,也是我国最美的园林。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2
还有四十多天,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就要在苏州古城拉开帷幕了,对于这座早在1997年便在《世界遗产名录》上留下名字的城市来说,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等古典园林,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是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那么今天,我就带您去领略一下苏州园林的典雅。
苏州园林大部分属于私家花园,占地面积都很小,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无穷的景深,让游人观赏到错落有序的景色,苏州园林在造园过程中,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它们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看上去就在园中的百寺塔其实却在离拙政园足有三里远的地方。从园子到塔之间的三里,被称为“空中视线走廊”,因此它绝对不能遮挡景色。绿化工人自发修剪树木自然使这条走廊更加悠远而清晰了。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它们曾影响了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了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建筑,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我们的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意味着我们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按照我们《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要做好未来的工作,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的是要通过保护使得古典园林,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能够有续利用,能够传之于后世。使“苏州园林甲天下”,……能够使世遗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感到这是真正的到了中国,真正到了苏州。
6月28日,快来吧!让世界了解苏州!
苏州,一个多雨的地方,层层瓦片中悄然盖上青苔,一场牛毛细雨,在碧绿的湖面上点过,留下层层涟漪,苏州之园林,在似雾的雨中,沉醉着。我沉醉于烟雨朦胧中:我爱你,苏州园林。
所有的园林中,我最爱的,惟有沧浪亭。这是失意诗人苏舜卿归故里的深居之处,园林的大门缩一圈湖水与绿树掩映之中,金色的门环,却像一只晶亮眸子在婆娑的树影中闪亮着。
低着头跨入,绕过一排宛若奇人雕出的怪石,便有一小汪水停在中间,也不知是不是修了暗渠,才能让那水流进来的。水池旁,悬了一块凸凹不平的石头,凸起处磨得光亮,凹下的地方,却积了几个小水洼。灰色大蜘蛛坐在网中央,悠然平视着湖面。它瑟缩在树叶投下的荫凉中小憩。顺着长廊走,是一条崎岖通幽之路,青苔,似一张青纱,铺在泥墙之上。它们轻柔地伏在了墙上,看着远处微波轻漾中粼粼泛光的太阳。不知何时,转入一间居室,圆形镂空的窗户上没有过多的装饰,隐约能瞧见对面是一丛翠竹。竹叶还是新生的呢!仿佛要伸进窗来。未免太像拙政园的“听雨阁”了,窗子对面有一排瓦,雨来了,就是一番别有风趣的乐章。
沧浪亭以竹称名,正叹竹林在何处?不料真的“转入此中来”,成片的翠竹在矮墙的一角站着,小风吹过,竹叶敲打在一起,恰似动听的风铃。
转弯处圆拱门旁有丛斑点竹,突然想这其中会不会是黛玉的潇湘馆?是否有个化为苦降仙子的美人泪撒翠竹呢?我的指尖抚过竹叶,竹枝。不经意自回廊处的一阵风,携了些人语吹过来,和着竹枝摇曳之声,惬意至极。
定是要去赏赏怪石的,它们奇形怪状,却又有典雅之相。据说,留园的石,才是最具韵味的……
买下一本苏州园林的名信片,将我对它浓浓的爱,收藏好。
烟雨江南,天堂苏州。它是时间与历史的艺术,如烟如雾,如诗如画。无数次驻足那条青石板路的尽头,看眼前亘古不变的风韵。
——题记
雨巷
雨天,徜徉在旧巷子的青石板上,戴望舒雨巷的氤氲油然而生,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细雨迷蒙中,亲切的美丽如水涌来,脱俗的雅致,少了几缕浮躁之气,多了几缕清幽之气。粉墙凝重而斑驳的色彩,节节台阶,紧闭的大门,忧郁沁人的花香,漫进小巷深宅,不禁使人生出走在时光隧道的错觉,历史从这一个巷口到那一个巷尾,岁月,由远而近。那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房屋,古朴典雅,错落有致;那一条条青石铺就的小巷深幽静谧,弯弯曲曲,沉静中又略带怀旧与惆怅。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静,这份清幽之气来自雨巷散发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是从明清瓷器中盘旋而至的,抑或是穷极一楼阁廊台变化的苏州修炼出来的。茫茫深夜,淅淅密雨,看月光下姑苏城,玩家灯火,汇聚这动人而静谧的温馨。
苏州的园林,“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叶先生的这段话已经足够了。苏州人的“退隐文化”,或是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用高墙筑成一个静谧如仙境般的山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们呼朋引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尽享人间情趣。“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苏州园林,最早是沧浪亭。走进一条其貌不扬的小巷,一弯石拱桥架在河上,老城气息一览无余,坐落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安静等待着寻古者的到访。它没有别处园林的惊艳,似乎抹去所有刻意打造的痕迹,散漫随意,无华少彩。沧浪之名,便是人格价值,生命意义的缩影,而苏舜钦。正是沧浪中的一滴水,“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情”,直立亭下,诗人当年的心境隐约可见。沧浪亭的韵味溢于言表,迂回的空间,冷寂的色彩,简单的结构把人带入厚重的历史中,凭生感慨,它深深刻在记忆里。
“最是那低头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多姿多彩的生活再一次让这座性情中的城市久久感动。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苏州的美在于它的底蕴,小家碧玉。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宁静脱俗,或许历史像河水随着船桨荡起的波纹越来越远,但纵使时光散去繁华依旧,烟雨江南,天堂苏州,宛若沧桑的书卷徐徐展开,亘古不变。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计划去苏州看园林。我心想:“是不是一片林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奇异的花草呢。若真是这样,我一定要采一点儿送给我的朋友。”
一路上,我透过车窗眼看满塘的荷花。荷叶挨挨挤挤地,好像一个个大圆盘。荷花从荷叶间挤出来,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荷花多种多样,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绽开了,露出一个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我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这样的美景吧!
坐了好长时间的车,我们来到了苏州园林。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假山,我听爸爸说这“假山”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只是巧做雕饰。我感叹:“这么美的‘假山’是自然形成的,大自然真是神奇啊!”“假山”奇形怪状,有的像鱼儿游戏,有的像狮子狂舞,有的像马儿奔跑,有趣极了。好多的小朋友在崎岖的小路上蹦跳,从石洞中穿越……嬉笑声不绝于耳。
走上“假山“,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河水哗哗作响,我远远看见,鱼形“假山”喷出一股水流,直落到水潭,水潭里溅起无数水花,极像观音娘娘端坐的莲花底座。走近一看,溪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鱼虾自由嬉戏,似与游人相乐,我不由驻足观望。
“走,那边有一座桥,桥边还有一座亭子呢。”我顺着爸爸的手指看去,果然河上有一座精致的小桥,仅容一人通过,好多人在桥上留影,那亭子自然成了背景。我们也走过去凑了凑热闹。
苏州园林的游人真多啊,我们好不容易才拍了照来到宽敞的园子。房子是古老的,建筑是对称的,就连窗花也不例外。然而,房前的树木却是自然成形,给古老的园子增添了沧桑而华美的印迹。
美丽的苏州园林,比我想象的要美得多。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我体会到我们祖先是多么的智慧啊!
印象之一————拙政园
拙政园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经典,是苏州四大古典园林之一。拙政园建于明代,园林分为东,中,西三部分,整个园林山水环绕,树木葱葱郁郁,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我们步入拙政园,走过一段石板路,就来到了主人接见客人的大厅——-远香堂。远香堂四面都有透明的玻璃,因此又被称为四面厅。夏天来临时,荷花陆续开放,香气四溢,再把玻璃窗推开,花香便迎面而来,空气也流动起来,使人心旷神怡,真是一举多得呀!远香堂的横梁雕刻精美,一只只凤凰栩栩如生,这样美的雕刻再加上使人心旷神怡的花香,果真是招待客人的好去所。
出了远香堂,在荷花的遮掩下隐隐约约能看到四座小亭子,它们分别是绿漪亭,荷风四面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是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命名的。我最喜欢的是荷风四面亭,朵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环绕着这个亭子,风轻轻的吹过,清新的荷香扑鼻而来,身处此中,是一种美的享受。
看完四座亭子,我们就来到见山楼,见山楼是一个水上建筑,以一座石板桥连接,岸边栽满柳树,时不时还有小鸟在婉转歌唱。走进去,仿佛穿越千年,里面充满着诗情画意。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见山楼主体色彩淡雅,底层的靠水外廊上有吴王靠,在这儿小歇一会儿,可以赏赏荷花,喂喂鱼。如果要在顶层浏览拙政园的风景,就得从后面的假山或石梯爬上去,你瞧,整个园林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呀!当时,苏州还没有高楼大厦,正如陶渊明所写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上见山楼,连拙政园外的苏州郊区也看的一清二楚。
我走出拙政园,脑海里却一直想着拙政园里古香古色的建筑物和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海……
印象之二————狮子林
狮子林与拙政园相邻,建于元代。它既有古典园林之胜,更以大型假山著称,被誉为假山王国。假山外形曲折起伏,洞口甚多,再加上贯通四面八方的长廊,犹如迷阵。狮子林的古树名木令人赞叹不已,亭堂楼阁精美小巧,雕刻精细,不愧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
下午,我们来到狮子林,在亭台楼阁中享受,在假山中探索。
我们的第一站是门厅,俗话说,干什么都得
门当户对,这一回我可是真正的体会到了,门当石一般放置于大门两侧,是用来体现主人地位的高低,有吉祥、辟邪的寓意,门当便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户对则是雕刻着珍禽走兽的木雕,与门当相辉映。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门槛是很高的,如果是皇帝,则不需要门槛;如果是大臣或做官的,则需要一级门槛;而平民百姓,则需要两级门槛;如果是衣着不得体者,就得升至三级门槛,可三级门槛人根本跨不过去,这就表明主人不愿意让他进来。而我们这时享受的是皇帝待遇,因为管理员怕有人绊倒,就把所有的门槛都拆除了。
入了门厅,走过一段小径,我们就来到了假山群。哇!可真壮观呀!假山瀑布哗啦啦地流着,奔腾不息,假山屹立在湖中央,是那么宽广,那么威武。我迫不及待想玩这“真人版迷宫穿梭”了。我飞奔过去,见到一个洞口就马上钻进去,洞口漆黑阴凉,比外面的炎炎夏日可凉快的多了,我们先顺着楼梯登上一个平台,四周望去,狮子林的美景尽收眼底。啊!我身在此中可是一种享受啊。接着,我们又从平台上过了一座没有栏杆的石板桥,由于我特别兴奋,险些掉下去,吓的我起了鸡皮疙瘩,腿也发软了。过了石板桥,便是一段下坡路,我们绕了下去,竟然到了石板桥底,附近的石头有的光滑得像妈妈那双温柔的手,有的却比磨砂纸还粗糙,有的像一头正在怒吼的狮子,有的却像温顺的小狗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我不由得赞叹,假山真的像迷宫一般,而假山中的石头真是千奇百怪,形态多端!
大约半小时,我们终于出了迷宫,在附近休息一会,便出了园。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3
苏州的园林比不上紫禁城的大好河山,也敌不过长安洛阳那富贵花开的繁华,却能寄你一份求之不得的奇缘。
姑苏总有下不完的细雨连绵,唱不尽的才子佳人,这一切的一切,请你好好的看。
上周我们055班所有的同学在您和汪老师的带领下去了苏州游览了虎丘,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地方,让我们领略了另一番风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泥土的清新和大自然的气息。
虎丘素以“苏吴中第一名胜”著称,以有252019年的悠久历史,宋代大文豪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句。位于虎丘的万景山庄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我们在那里拍照留影,甚是高兴,。绿树成荫,气息清新,让我们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虎丘的几处泉也很吸引人,尤以剑池为胜。剑池,是唐代李季卿品评的天下第五泉。石壁上刻有'虎丘剑池'四字,相传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剑池位在千人岩底下,呈长方形,深约5米。池上两崖如劈,藤蔓披拂。崖底便是一汪碧波,形如长剑,澄澈透明,冷气逼人。崖壁上有宋书法大家米芾手书'风壑云泉'刻石,字体雄浑遒劲。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留园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渐被称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虽小,但却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听导游跟我们讲留园的历史与发展过程,我们不由得为此惊叹!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东北侧。明正德八年(公元152019年)前后,王献臣用大宏寺的部分基地造园,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句意为园名。现在的拙政园经过多次修建,规模非常宏大,现为苏州园林之首,面积约为62亩,分为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分。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是私家园林,风景如画,景色宜人,鸳鸯阁,芙蓉榭,兰雪堂等都非常能吸引人。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内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此园的特点是水面在园区以外,园内以土石山为中心,建筑环山布置,漏窗式样和图案丰富多彩,古朴自然。北门渡石桥入园,两翼修廊委蛇,中央山丘石土相间,林木森郁。沿西廊南行,至西南小院,有枫杨数株大可合抱,巨干撑天,枝繁叶茂,院墙表面嵌有多幅雕砖,刻画历史人物故事。东侧为清香馆和五百名贤祠,祠建于道光七年,内壁嵌砌本地历代名人线刻肖像及小传数百方。再南有厅屋翠玲珑和看山楼,环境清幽。由此折东,为明道堂一组庭院,此堂为园中最大建筑,格局严整。堂北山巅,绿荫丛中,有石柱方亭名沧浪亭。下山有复廊景通内外,复廊外侧临水。还有小亭观鱼处和厅屋面水轩,可俯览园外水景。沧浪亭虽然很小,但是很有风味。
有很多都是听导游讲的,我们之前了解的甚少,但这次我们亲身体验了苏州园林的秀丽风景,可谓是大开眼界,虽然辛苦了点但是很值得!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4
苏州园林大部分属于私家花园,占地面积都很小,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无穷的景深,让游人观赏到错落有序的景色,苏州园林在造园过程中,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它们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看上去就在园中的百寺塔其实却在离拙政园足有三里远的地方。从园子到塔之间的三里,被称为“空中视线走廊”,因此它绝对不能遮挡景色。绿化工人自发修剪树木自然使这条走廊更加悠远而清晰了。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它们曾影响了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了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建筑,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我们的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意味着我们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按照我们《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要做好未来的工作,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的是要通过保护使得古典园林,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能够有续利用,能够传之于后世。使“苏州园林甲天下”,……能够使世遗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感到这是真正的到了中国,真正到了苏州。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5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次,我们就来到了美丽的苏州。
苏州的园林天下无双:精致小巧、移步换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树木茂盛,有很多奇花异草点缀其中。今天我就给你介绍一下苏州的“狮子林”。正所谓“苏州园林甲天下,狮子林假山甲园林。”
“狮子林”为什么要叫“狮子林”呢?原来那里奇峰罗列,假山都像一只只小狮子,有的小狮子正在玩皮球,有的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前方,有的好像正在上课,有的……总之是形态各异,各不相同。狮子林的假山真难行啊,左一层,右一层,上一层,下一层,你在里面不绕上两三圈是出不来的,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苏州的梅花也是出了名的,俗称“香雪海”,苏州梅花的品种真多呀,有红梅、绿梅、白梅、腊梅、墨梅等;苏州的梅花真香呀,像喷了香水一样,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苏州的梅花形态各异,有的很热情,打开了全部的“窗户”,迎接着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赏梅的中外游客,有的只开了一点“窗户”,好奇地看着外面,有的拉上“窗帘”躲在花骨朵中呼呼大睡,不管不顾,任凭你怎么呼唤,她也不肯出来。
苏州的美不是只用语言就可以表达清的,需要你身临其境才能感受的到。难怪白居易离开苏州后还写了一首诗来回忆!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