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方式,读后感不仅是对情节的梳理,更是对自我情感的真实表达,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漫画父与子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1
这是一本选材于家庭故事传说的漫画,它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该书主人公是一对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是一对世界著名的欢喜冤家。虽然这本书里没有文字,但其有趣的漫画,却让人更懂得了漫画的内容。
父与子,他们过着无忧无虑,快乐温馨的生活,从一对普通的父子成了200万马克和宫殿的.继承人,又漂流到无人的小岛,但他们那善良淳朴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随着他们到漫画结尾。这部漫画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动了数亿读者,但其间又不失搞笑之风。那就让我来介绍父子俩吧!
爸爸非常善良,也非常幽默,同时带着一种傻乎乎的感觉,让人一见到他就有一种想笑的冲动。儿子时常会“捉弄”老爸,但同时他又会使用他的小聪明替爸爸解决问题。但有时却会被爸爸“误解”,招来一顿痛打。看过这本书后,我觉得里面的父亲很爱很爱他的儿子,有一篇叫《哄儿入睡》,父亲用尽了各种方法,哄他的儿子睡觉,可儿子十分顽皮,不管父亲怎么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后,父亲哄得筋疲力尽,倒在儿子的身边睡了,这时候,儿子也搂着父亲的脖子。
书中的父与子其实就是卜劳恩与他的儿子,而书里描绘的故事传说也就是卜劳恩父子之间的故事传说。幽默搞笑的一个个故事传说,让我废寝忘食,大笑不止。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2
有一天,小红和小明照往常一样一回家,在路旁有一个垃圾桶,垃圾桶上面有一块腐烂的香蕉皮,旁边有许多垃圾,包括水果的皮、烂掉的食物纸渣……这些垃圾使周围的环境臭气熏天,小红捂住鼻子,皱起眉头说:“是谁这么缺德呀,把垃圾乱丢!”小明想了想也捂住鼻子说:“咱们来清洁一下吧,这样这些垃圾就不会污染环境了。”小红说:“好吧。”
接着小红弯下腰,伸出手,抓起一堆垃圾,准备往垃圾桶里放,突然小红往后看了看,生气地对不知心里想什么的小明说:“喂,小明,你不要站在那里发呆了,我都快被这些垃圾臭晕呀,你赶紧过来帮忙。”小明边想边说:“等一会儿肯定又有人往垃圾桶旁边扔垃圾呀,我得想个办法让人民彻底不扔垃圾。”小红迫不及街地说:“那你赶紧想吧!”
过了一会儿,小红一丝不苟地把垃圾清理完了。小红笑了。小明突然脑子开窍了,他想到了用一句来提醒以后不要乱扔垃圾,于是赶紧放下书包,拿出纸和笔,趴在地上写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明放下纸,拿出胶带,撕了一些,用胶带将纸贴在垃圾桶上。这时,垃圾桶周围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的。天空变得更蓝了,地面变得更加整洁了,树上的叶子更加翠色欲滴了……小红看了看垃圾桶,对小明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真棒!啊,周围的环境好干净呀。”小明说:“这都是咱们的杰作。”路人看到这一幕,有的称赞他们是一个好孩子,有的是低下了头。一位老师听说了这件事,告诉他的学生们一个道理:其实文明并不难,只要多走一步,多弯一下腰多伸一下手,就能做到。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3
看完此书,不禁想起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从传说时代到晚清时代的历史,是中国人共同的家族史。《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让历史人物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与读者见面,在此,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历史素养,与天马行空的想象。用一个班级来引申一个时代,让“中国最乱的一个时代”变得有条不紊,有理有据,我想看过的读者应该都会对这段历史豁然开朗。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从秦大一统到汉朝崛起,此书简述的这一阶段令人深思。我曾和朋友开玩笑说,古人都懂卧薪尝胆,能屈能伸的道理,你进化了两千多年,怎么还不懂呢?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敬佩,成功者都是有共同的特点,虽历经千年,尤有余温。自古英雄多磨难,齐桓公、管仲、伍子胥、乐毅、孙膑、信陵君、苏秦、张仪、商鞅、屈原……太多太多,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才取得成功。
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有太多的英雄人物,给我们太多的惊叹和传奇。愚以为,学历史不是为了好奇,不是为了炫耀,而是通过学习,与千年前的英雄,进行心灵上的交流,灵魂上的洗礼,使自己变得优秀、坚强,如此而已。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4
漫画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可以让你完全地轻松下来,什么都不想,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或是感动,或是感叹,或是欣喜万分,或是从而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简简单单的事物同样会让你感受到一股清心的气体涌上心头。我喜欢氛围比较轻松能愉悦身心的漫画,像丰子恺等大师们的作品,能强烈地感受他们纯洁的童心和阔达的襟怀。
这本《父与子全集》通过两父子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日常生活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感天动地的父子情,而最让我想不到这本漫画集作于20世纪的.30年代,作者为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这本漫画前言中写道:“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蔓延到德国,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希特勒当权后,德国成了及其恐怖的人间地狱,个人安全根本没有保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卜劳恩创作出了这本风靡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之作《父与子》,身处乱世而临危不惧并能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是多么了不起啊!
能这本漫画表达的浓浓父子情又多么让人难以割舍啊!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欢乐和新鲜的,无忧无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父与子》跟咱们的国产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样都在告诉全世界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关爱孩子和孩子多做互动,互相了解理解,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5
这个暑假,爸爸送给我《童心旧梦》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是描写北海民俗与家园的往事,也纪录有北海近代、现代历史的有关知识。
因时间的关系,我只学习了前面三章,内容主要有过年和四季交替的习俗。前面一章讲述过年的习俗是除夕晚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在二十四点之前必须要洗澡,洗掉一年的晦气,迎接来年的幸福生活,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封包跌落袋”。第二、三章讲述的四季的习俗,春天“三月三”有吃鸡屎藤籺的习俗,还是播种的好季节;夏天“端午节”用香茅水给小孩洗身、吃西瓜、吃粽子;秋 天是丰收的季节,过“中秋节”吃月饼正是我一大乐事。冬天天气太冷,大家都在家中过日子,等待过年的到来。以上部份是我学习的内容,都是北海寻常人家的基础常识,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需要了解的常识。
读《童心旧梦》,我仿佛作了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会了北海上个时代的的一切,领会各种让人不能忘怀的的.历史事件,体会到当时人民的思想情感。
读《童心旧梦》,更是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有声有色地讲述北海曾经发生的故事,带领我进入了当时北海的生活环境。读《童心旧梦》,我仿佛和历史老师作一次面对面的谈话,被他朴实、自然的语言所打动,不知不觉增长了自已的知识,丰富了头脑。《童心旧梦》全书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是一本小学生都读得懂的好书。
我很感谢爸爸送给我这本书《童心旧梦》。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6
一天,大肚子爸爸一回到家,就看到了妈妈烧给儿子的红烧肉,瞪大眼睛,竖起大拇指赞道:“老婆呀!你的手艺真高超呀!这红烧肉看上去真诱人,就让我尝一口吧!”“不行”,妈妈摇头说:“儿子还没来呢!你去找找吧!”“好。”爸爸应声答应。
大肚子爸爸到卧室找过了,又到阳台找过了,还到卫生间找过了,就是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当他失望地来到书房,突然,他发现儿子刺猬头正趴在地板上,两只手撑着下巴,两条腿不停地上下摆动着,正如痴如醉地看着书。“儿子,妈妈叫你去吃饭。”爸爸说。“那好吧!我这就去吃饭。”儿子恋恋不舍地放下书说。
儿子走后,父亲很好奇,究竟什么书让平常不爱看书的儿子如此着迷呢?一边想着,一边翻开书看了起来。渐渐地,他被书中精美的插图和优美的文字吸引了,竞忘了要去吃饭。儿子来到餐厅,刚坐下来正准备吃饭。妈妈指着饭桌旁的空位子,虎着脸说:“你爸哪去了!”“妈,我也不知道,刚才他叫我去吃饭,自己却不见了。可能还在书房吧。”说完,便大步流星地来到书房。咦,爸爸怎么也像自己一样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儿子惊讶地自言自语道。当爸爸发现儿子时,便不好意思地说:“儿子,我也觉得这本书好看,现在,我们先去吃饭,待会儿再一起看书吧!”当父子俩手拉手出来时,妈妈生气地说:“你看你俩,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这菜都凉了,我再去热热吧!”
这真是一对有趣又爱看书的父与子。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7
在不知不觉中今年已经是我工作的第7个年头了,当初选择教育作为职业也有着对老师的崇拜,现在的我也真真切切的做了“孩子王”!这其中的过程让我逐渐的明白,教育不是件简单的事!教育需要爱,更需要责任,有了爱和责任才能成就教育!
近期我读看了《走进童心世界》一书,它不仅促使我必须重视自身的提高,让幼儿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让自己能成为真正的互动型、研究型的老师。《走进童心世界》这一书中老师们例举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普普通通的故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教育实践时所获得的亲身感受。书中的每一个故事,表达了教师对孩子的一片爱心,更反映出她们教育观念的变化。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体现出教师在工作中已经把孩子当成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细心地去观察孩子,耐心地去了解孩子,努力地去理解孩子。当她们真正走进童心世界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它充满着好奇、想象、纯真和雅趣。于是教师们改变了以往的认识和做法。面对孩子的“调皮”行为,她们不再批评训斥,而是从中发现创造力的萌芽,悉心地加以呵护;面对孩子的“过失”,她们不再指责,而是带孩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一颗童心去施教。书中的老师们指导着我们,她们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敦促我们在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特殊性格的儿童常常会考验我们的耐性,因此我要将一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健康成长!在当今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已越来越不需要统一的教育方式的教师,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因材施教,这些需要教师认识到每一个儿童都是各不相同的、有自己的特点,应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教学。同时从多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活动中对孩子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评价中得到鼓励,树立信心。
如果以后工作中遇到困惑时,我将会再次拿出这本书细读,因为每次都会让我的心灵得到洗礼,教育是一种需要心灵的智慧、需要不断创新、不断付出的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