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Mute

优秀的心得体会需要我们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学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优秀的心得体会,我们能够见证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

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篇1

孩子上初中了,作为我们这些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才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下面就谈谈一学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二、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三、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腼腆、身体抵抗力比较弱,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对老师也很感谢。

四、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五、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六、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缺点。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都难免出现缺点与错误。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点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取得了成绩应该表扬,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不鼓励不批评是不行的,可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究竟如何对待几句话很难讲清楚,孩子在小学时有一阵子的学习成绩不错,每次作业几乎都是a+,为了鼓励她,我们不仅赞扬了他,还买了很多他喜欢吃的、玩的、穿的,甚至还满足了她提出稍过分的要求。结果期中考试令人很不满意。通过这件事,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好分寸,该赞扬的还是要赞扬,但决不过分。有一回我们无发现她的作业本上有很多b,当时我很气愤,但我冷静一想,先别急躁,以免刺伤她的自尊心,效果相反。于是我很平静地问他“你的作业哪来那么多的b呀,是不是又马马虎虎地做作业?”她作了一些解释,尽管她的解释明显有点牵强,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她知道自己是错误的,稍带点指责也就算了,关键看她本人怎样认识。我觉得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注重态度和过程最后必然会有好的成绩。总之,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家长不要过于高兴;犯了错误也不要轻易发火,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错时要抓住时机,理智地对她进行教育,具体如何正确对待还得看当时的情况而论。

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篇2

前几天,开家长会,听了两位家长的育儿经验和心得,很是受启发,非常佩服这样有心的妈妈,育儿方面做得如此好,真正学习了!关于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多么深奥的知识呀,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探索,和学习!很幸运的认识和结交了班级里几位非常热情而又热心的妈咪,大家共同群里聊孩子,聊生活,聊美丽!大家互相探讨育儿,互相学习和帮助,我能说的只能用“认识你们真好”来形容!

关于育儿,自己也经常看看这方面的书籍,也会网络上看看和学习,多少心得是谈不上,但我们一直朝着以下几点在努力!

1.素质教育即人品教育

在伦伦1周岁多-3周岁,会和别的小宝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不免会互相争抢玩具,每每这个时候,我们总是让伦伦让着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的,或者大家一起玩,共同分享。或许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教会了孩子谦让和分享,记得伦伦幼儿园的时候,每次和老师沟通孩子学校情况,收到都是老师满满对伦伦的表扬和喜爱,因为孩子在学校里不会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不会有老师头疼的孩子之间互相抢玩具的烦恼,就算是自己喜欢的玩具正在玩,而别的小朋友要,他一定会让给人家,然后自己拿别的玩具玩。就是在公园里,自己带的玩具,别的小朋友拿去玩,他都毫不吝啬的给,甚至于在他想要,别的小朋友不给的情况下,他都是忍让,有时候自己看着,用我大人的思想来认为,这小子为何如此不强势,长大了会不会受人欺负呢?但是他的思想已经形成,用伦伦的想法就是:别人不想玩的时候肯定会还给我的,反正我现在可以先玩别的!或许这样的吃亏也是一种福气吧-我如此想!

在伦伦2周岁多的时候,具体真是记不清了,但是事件记得很清楚,婆婆给我描叙的,孩子每年暑假的时候,都会在老家陪爷爷奶奶。婆婆说,公公单位有个很爱和孩子玩的“爷爷”,一天,他外面喝酒回来,脸有些红,看到伦伦,故意说:爷爷喝醉了,头很晕,走路不稳了。伦伦立马跑过去牵着爷爷,一直扶爷爷到床上躺在,然后自己说去倒水给爷爷喝就会好。对此事印象很深,是因为那个时候伦伦还很小,就懂得去照顾别人,帮助别人。诸如此类关于伦伦爱帮助别人的事件真的很多很多,关于此,我们真是没有特意去教导他,或许是因为妈妈和婆婆带孩子,妈妈和婆婆都是热情善良,爱帮助邻居之人,这样在不知不觉培养了伦伦乐于助人的性格吧!

我们家人都是热情之人,不管以前租住在邱隘还是住在水岸二期的时候,家基本都是孩子们的天地,我希望伦伦也和我们一样,热情待客,而小子做得竟然比我们要好很多,每次家里来了小朋友,他都会给他最好的玩具和最好吃的零食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当然是他自己认为是最好吃的,在伦伦3周岁多的时候,我们还住在邱隘,伦伦两个小伙伴来我家了,小家伙很快去拿他的奶给小朋友,而当时家里就剩下2瓶酸奶,1瓶纯奶,小家伙拿着奶,稍微犹豫的看了下,最终他给那两位朋友一人一瓶酸奶,自己拿起了纯奶,还自言自语的说,我爱喝纯牛奶。要知道,这个纯牛奶,是伦伦最不爱喝的,每次我们要他喝纯奶,他都吐的,各种理由各种不好喝的来逃避的。可他却能给自己最爱的东西让给朋友,那次我也深深被小家伙感动了。一个3岁多的孩子,能如此诚恳而又真诚的对待他的朋友,至少在做妈妈的眼里,是非常了不起的!

虽然我也知道,对于孩子教育,尊敬师长很重要,但在这一点上,我却没做到很好。在我的妈妈和我一起生活带孩子的时候,在生活习惯上有冲突或者是对孩子照顾方面有不一致的时候,我总是很习惯性的说话分贝提高,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让妈妈听我的,而伦伦在这点上,完全copy了我的性格,在和外婆说话的时候,他就会很大声很霸道的口气,而和奶奶说话的时候,却懂得商量的口气。好在现在意识不晚,而小家伙也懂得了这点,和长辈说话不能大声,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伦伦和外婆说话方式能改变。

你用微笑对待别人,世界也会还你一个笑脸-这是我一直坚信的!在小区里,碰到熟悉的邻居,我们总是很友善的去打招呼,哪怕是见过一次面的,这世界有时候是冷漠的,但很多时候,还是热情和善良的。婆婆和妈妈也是如此,或许这是我们农村人的特点吧。友善而又热情的对待别人,或许因为家人如此,伦伦这点像极了外婆,碰到熟人,他一定要喊道人家答应他为止,这点在幼儿园表现得特别突出,不管是多远看到他认识的家长,他一定要跑过去喊人家。他这样的可爱和热情,感染了很多家长,以至于小区里还是学校里,大家都认识他!

好的生活习惯,这点在我认为非常重要,伦伦从小8点钟就要睡觉,早晨6点多就醒,直到现在依然如此,8点到了,他就会瞌睡来了,当然偶尔周末,我们也会放纵自己下,但伦伦到了10点的时候,就无法坚持了,哪怕是他爱看的电视和游戏!这样好的生活习惯,真是得益于妈妈和婆婆!

还有一点,那就是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现在家里就一个孩子,基本家务活不会让孩子插手,自从婆婆手术回老家,我们自己独立带孩子,我开始慢慢培养伦伦做些简单的家务活,比如扫地,洗碗,他自己的小内内和袜子,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我都会让他做这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在学校,这小家伙一直是劳动积极分子,我一直鼓励他在学校要爱劳动,如果能当上劳动委员,那就更加棒。或许有的家长认为劳动委员是最没出息的,可我的想法却恰恰相反,爱劳动,能吃苦,长大后必定动手能力很强,而且工作上,生活上也会有担当,这是对于男孩子必须要学会的。

所以关于孩子品德的教育,现在总结来,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几点非常重要,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以后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懂得谦让和分享,会让孩子长大以后,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做朋友;乐于助人,让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快乐着自己;诚恳而又真诚的对待朋友,会令他们的友谊更加稳固,友情更加长久;友善而又热情的对待陌生人或者熟人,别人总是会容易记得你。这是这几天我思索和从别的家长那里学来的一些心得。记录下来,鼓励自己!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勇敢(这应该叫情商的培养么)

兴趣方面:

伦伦真的爱好很广泛,凡是运动类的他基本都喜欢,爱骑自行车,爱滑冰,爱打羽毛球,爱游泳,爱篮球。虽然我也懂得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可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放弃了,孩子也就放弃了,前几天家长会上童妈说的教导孩子学会“坚持”,这点非常重要,家长的做到了,孩子肯定就会从你身上学到这点。很多时候是伦伦坚持,而我们却以各种借口去无限期的推迟和放弃。以此小记来督促自己和伦爸,一定不能抹杀伦伦爱运动的喜好!

伦伦从小对画画没有半点天赋,而我却选择让他去学画画,是想让他学会对色彩的搭配,或许是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喜欢男人粗矿而又不失细腻并具有艺术感吧,学画画应该已经有2年了,伦伦也开始对画画有兴趣,有时候一个人在家,也会拿着a4纸画个人或者花,而他也非常喜欢学校的画画课,或许是因为在画画课上,他能经常得到表扬吧。画画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伦伦喜欢!

伦伦还自己选择了钢琴,这个应该是他的英雄情节导致他选择的,因为是在什么小孩子电视里的,有个男孩子会变身,同时钢琴弹得非常好,好像在钢琴比赛的时候得了第一名,得到了全场的热烈掌声,记得在中班的时候,伦伦这一集看了好几遍,后来他就说他想学钢琴,可那个时候还太小,选择在1年级的时候,让他去学,钢琴课他很认真,也得到钢琴老师的表扬!伦伦很喜欢唱歌,虽然唱得不是很好,希望在学钢琴中,能让他有点音乐的熏陶吧。

勇敢性格:

伦伦在运动方面的喜好,应该对于他勇敢有很大帮助,从小时候的扭扭车,滑旱冰到现在的两轮自行车,我们都是在放手的让他去玩,勇敢尝试,在他尝到甜头后,已经掌握了门道。这样也就不知不觉中锻炼了他的胆大!因为伦爸是非常细心之人,他总是在预测到一点危险的时候,阻止孩子去尝试,所以伦伦胆大的同时,却很细心,不会很鲁莽!

虽然知道父母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大胆,尤其是母亲,虽然时时提醒自己,可在上次爬山遇到毛毛虫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发出尖叫,整个人不停的发抖,最后果断放弃从小路爬上山顶,而是选择从大道多走路,这次爬山运动,没有给伦伦带来多大兴趣,因为他喜欢从小路走,去探险,却因为妈妈的胆小放弃了此次探险之路。所以这里还是要说说,培养孩子的勇敢,自己要做到表率。引导孩子学会探险,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让他学会从大自然中认识很多新的生物!

所以在我认为,如何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还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起,多多鼓励孩子做他没有做过的事情,这点我也还是需要多多学习!

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篇3

家长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家长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我觉得家长要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慈母的角色——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作为教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

谁都知道,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同样老师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二、严父的角色——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朋友的角色——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

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家长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家长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家长,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四、法官的角色——公平与公正。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工作对象很特殊,他们是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稚嫩的心灵去体会和衡量这个世界,他们有着各自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孩子的眼中,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更是社会公正的代表、社会公平的化身。这就要求教师在其职业领域内,所有的职业表现都要体现社会的正义、社会的良知。家长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生的评语,三好生等各种荣誉的评选,甚至于平时的一次小小的表扬,都会看在每个孩子的眼里,记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影响着孩子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和理解。因此,家长老师的教育公正就更为重要,一定要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公正、民主、平等的氛围。

五、学生的表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意义”。可见,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教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跑步不戴围巾,那教师在跑步时又怎么能任凭围巾飘扬在自己的胸前呢?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教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家长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总之,家长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我想,只要怀着一颗爱心,一种责任感,有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就一定能把家长工作做好。

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篇4

现在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而实际上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真正有效的是抓孩子的习惯,也就是“养成教育”。当孩子养成各种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着收获成功,这是关鸿羽教授8月1日在由齐鲁晚报现代教育工作室和济南南洋学校联合举办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关鸿羽授教育专题报告会上提出的观点。

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长

关教授讲,所谓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一个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养成教育很有利于孩子成长、成人。叶圣陶就认为,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多,存在的问题也各种各样,一般都存在着“六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个习惯问题,可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没有从学习习惯上找原因,而是从表面、客观上找。关教授讲,他们调查发现,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期在小学一、二年级

在孩子成长教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训练,把孩子惯得不像样,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歪脖树,等孩子上了中学,家长又使劲卡,反倒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关教授认为,培养孩子的习惯应该“小时严,大了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以后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较强,这时应以宽为主。孩子只要小时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也出不了大格。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据关教授介绍,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养成教育要一致

关教授在会上强调,教育学生要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还要求前后一致,绝对不能前后矛盾。经研究证明:以学校为龙头,学校主动和家庭、社会相联系,从而建立的教育网络是比较好的模式。

在学校里,学校内部必须一致,可以定期召开“年级教导会议”、“班级教导会议”,在会上把所有任课教师统一起来,共同研究学生的情况,提出统一要求。在家里,很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爷爷奶奶要娇惯。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还学会了钻空子,甚至制造矛盾。出现这种情况后,家庭一定要统一教育思想,家庭成员之间要主动配合,出现矛盾后也要在孩子背后协调,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筹码去责备对方。

家庭和学校之间也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可以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谈谈孩子的学习、思想生活等,要有意识的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

养成教育以训练为主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有些家长虽然在这方面也付出了不少精力,但收效甚微,有时还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关教授认为,养成教育还是以训练法为主,然后配合其他多种方法。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比如说要培养孩子仔细认真写作业的习惯就要天天检查,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要知道养成教育是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需要长期抓。

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训练就要有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总下不了狠心,孩子一求饶,一掉眼泪,这边心就软了。但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才能养成好习惯。

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在接受训练时往往会有逆反情绪,你越严我就越不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在训练中还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可以在训练中增加一定游戏性等。

需要配合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言教法、身教法,但不管怎样,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坚持。

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篇5

我的孩子今年初一年级了,她从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渐渐地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在此,我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而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它将使人终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欢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给他们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

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带孩子去运动,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她检查一遍。发现她字写得潦草,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认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现在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不过高,但仍要严格要求。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有这种心理,但我们不会强迫她学她不喜欢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干她喜欢的事。做到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在她旁边看电视,玩电脑。我们可以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我们家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我们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

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务,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发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长还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还希望老师对所有孩子都悉心呵护,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篇6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读书,那时候所谓的兴趣顾名思义就是玩。等到自己初中高中才认知到兴趣的重要性。放眼到当今社会,从小培养和关注孩子的兴趣,作为我们家长在引领和辅导上一定要重视起来。

良好的兴趣能带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兴趣对学习起着推动的作用,有兴趣了孩子们才有心思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下功夫,才会动脑子思考,慢慢地孩子们会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我是感觉一环扣一环,兴趣可能还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言行等其他方面。(当然兴趣是广泛的,一切有助于学习或者对孩子的将来密切相关的我们都该提倡,我相信各位家长也深知这一点

这里我拿我们家孔天翊举个例子吧。我买过一份数学卷子,每次我都会和他同时做一份,然后算分讲解。慢慢地我发现每到一个单元结束,他自己主动会和我开口什么时候我们一起比赛下阿。我当时表面上很平静,内心其实是很开心的。或许儿子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想比下分数,但是他势必会在数学题上思考。他会自己不自觉去思考研究数学题目,慢慢地会产生兴趣,起码我是这么想的。

体育兴趣可以让孩子身体健康,体育成绩优秀一举两得。益智类方面的兴趣可以让孩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理科类有帮助。读书兴趣文科类有帮助,兴趣爱好手机的话(能扩展一定的知识,但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也只是弊大于利)。

我有的时候也和同事们闲聊,学生首要目的就是学习,你要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要有端正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书包重吗,不重还是很重,每天是不是该整理一下,还是2天一次),还有就是坚持了。

当然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我发自内心地讲一句:我是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家长的陪伴(这里就是我刚开始说的引领和辅导),这个责无旁贷的讲就是我们家长的责任,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又或者说行行出状元。

3岁前我们家长可以全天,但是小学,初中,高中以后呢?你会发现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小时候孩子不会走路要爸爸妈妈抱抱,从不会走路到学会走路,我们爸爸妈妈会耐心和细心的教导,同样孩子长大了我们更要多花时间在他(她)身边多陪着),小时候你陪孩子打篮球,等他长大了,他会自己一个人去打篮球;你陪他一起看书,哪天家长上班了,他自己会一个人静静的看书。(依赖在一定时间后会变成独立)。

所以只要孩子有兴趣,他自己就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这个周末学习篮球,下个周末学习书法。你会发现孩子很多本领。

家长对教育的心得体会篇7

现在不少孩子太缺少感恩情怀了。独生子居多,父母亲太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了孩子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怎能学会感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该如何加强孩子的感恩教育吧。记得有一次,我膝盖关节疼痛,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孩子看见后,不是关切地问我痛不痛,而是哈哈大笑。不仅如此,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还挑吃、浪费粮食,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会与人分享。虽然我不指望孩子将来会有怎样的报答。但孩子的表现着实让我感到有些寒心和担忧。可仔细一想,其实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楼上的大爷腿脚不好,上下楼梯不方便,孩子看到后会关切地说:“大爷,您小心,要走好”。小区里的邻居和同学的妈妈经常夸赞她懂礼貌,懂得与大人打招呼,老师也称赞她在校能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对人热情。

孩子为何在外表现和在家里的表现截然不同。难道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于是,我开始对孩子灌输感恩教育。每当孩子淘气的时候,我会以讲故事的形式跟她说:爸爸妈妈白天是如何辛苦工作,下班回家还要辅导你做作业,你还淘气,爸爸妈妈会很伤心的。每次听到这里,孩子都会掉着眼泪后悔地对我说:“妈妈不要伤心,我这样做不对,我再也不会这样了。”虽然孩子不会这样就真的“痛改前非”,也许第二天就忘记了对我的承诺。但是,看着孩子的表现,我知道,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已经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我还经常跟她讲小时候他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故事,让她知道大人们为了她的健康成长付出了什么,教她要懂得回报,尊敬长辈。

如今,孩子已经开始学会了怎样去关心别人。我的腿磕着了,她会急切地问:“妈妈,疼吗?”外婆的眼睛进了灰尘,她会关心地问:“外婆,你的眼睛好点没有?”爸爸睡觉时,她会给他盖被子。同学流鼻血,她会主动地递上纸巾。孩子也懂得了帮大人分担家务活,跟我抢着叠衣服,看着她一点点地进步,我感到欣慰。

其实,孩子自私、缺乏责任感和感恩的心理,独立性差,经受不起挫折,这都是家长过分溺爱所造成的。小学时期,学生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只要我们家校配合,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了解,用心去教育,让孩子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哀别人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我想,孩子们会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