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培训心得体会最新5篇

时间:2022-11-17 作者:Surplus

写心得体会不是要求真情实感嘛,所谓心得体会的写作就是将自己感悟记录下来的文体,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研培训心得体会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研培训心得体会最新5篇

教研培训心得体会篇1

4月27日和28日,我和学校的几位教师有幸参加了云南省科教院培训中心组织的《校本教研策略培训》的学习,不但使我加强了对校本教研的认识,而且让我有机会学习校本教研的新理念和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

在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大礼堂两天的学习中,我们分别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教育中心王洁主任的《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问题与解决》两个讲座,云南省教科院中学研究室方贵荣主任的讲座《聚焦问题,提高质量》,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师微型课题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两个讲座,还听了昆明市盘龙小学李红校长作盘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验经验交流。

听了王洁主任《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问题与解决》两个讲座后,是我认识到:有意义的校本教研必须做到心中有规则,手上有技术,脑中有智慧。还让我充分意识到校本教研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教师去传递课堂或者完成书本,而且确保为具有不同需要的学生而学习。

在方贵荣主任的讲座《聚焦问题,提高质量》中,方主任冷静分析了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因:学校没有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教学研究的思路有问题;教学研究的方法不得其门而入。还了解了深化校本教研的基本路线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中总结出: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

听了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师微型课题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两个讲座后,使我知道了什么叫微型课题,微型课题是一种应用性研究,即运用教育理论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研究。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成一项工作,科学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育科研来说,针对研究课题的不同类型,采用恰当的方法,同样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便捷、有效的完成科研课题,而且使我们的研究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一般来说,中小学教育科研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当然,这并不是教育科研方法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分类,而是因为这些方法跟日常科研工作联系紧密而被经常采用。同一研究课题,往往会交叉采用几种不同方法,这在研究过程中要是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听了昆明市盘龙小学李红校长作盘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验经验交流后,是我深有感触。联系我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发现我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存在诸多不足。李校长从四方面介绍了他们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

首先,创建一个生机勃勃的校本教研保障体制,让校本教研滋生活力。1、领导班子理念创新,步子坚实;2、校本教研网络清晰,职责明确;3、活动经费舍得投入,合理使用。

第二,完善一套全面规范的校本教研管理体制,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1、制定校本教研远景规划,明确学校实施校本教研的目的性;2、建立校本教研管理奖励体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一个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工作模式,使校本教研富有活力。1、加强研究,不断反思,促进教师不断成长;2、利用优势,积极承办教研活动,成为校本教研的起点;3、全面参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成为校本教研的焦点。

第四,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特色之路,使校本教研充满活力。1、在课堂教学上,坚持“一个理念,积极发展”的课堂态势;2、在教学研究上,坚持“课题研究,全员参与”的教研机制;3、在师资培训上,坚持“重点切入,全面提高”的培养方法。

从几位专家、老师的汇报交流,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语言本质。

课堂教学要有梯度,照顾好各层次的学生,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从备课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学生差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施展身手,各显神通,让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自信。记得读书时代的我,非常内向,害怕回答问题,因为我没有自信啊。其实,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是能主动参与课堂的,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不同,他觉得自己不会,怕错,怕被笑话,等等。这些心理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所以,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要特别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给他们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加入活动,增加他们的自信。

还要抓好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保证。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效率一般都不高,这会影响到他作业的完成率和准确率。因此,需要老师关注课后的他们,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跟踪和课外的辅导。这些工作可以是老师亲自去做,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较多的话,不妨调动学生力量。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一起完成课后作业,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巩固的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解决了问题,对课堂知识可以基本掌握,一举两得,共同进步。我曾经在班级开展过一帮一活动,但由于自己跟踪不足,致使效果不够明显。仅仅做好课后作业跟踪是不够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还应该做好纠错讲解、定期单独复习的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中的培优工作这一步不可丢。在科组讨论过程中,有老师就反映了,培优补差工作中,大部分老师都慢慢将重点放在补差这方面,而忽略培优工作的开展。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做的严重不够,课堂上给基础好的学生准备的挑战问题不够新颖、不够尖端,有时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已。课外呢,只是给基础好的学生推荐了一些资料,在他们买回资料后没有做跟踪和具体的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不高,高分不多”的情况。

总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这是一件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有抓早、抓细加坚持,才能真正将这项工作抓好。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做得不足,我会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使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所收获。我相信,付出过,努力过,一定会有收获。抓好校本教研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研培训心得体会篇2

20xx年4月27日至29日,三天紧张而又忙碌的培训学习已经结束了,虽然感觉有点疲倦,可是七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时不时会在我脑海里回旋,于老师还有几位教研员经典的话语也让我几度品味,使我受益匪浅,留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感动和触动。感动于于老师的精心策划,感动于七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演绎,触动于新的课改理念和课堂教学的变化。这几位教师执教的是名师还原课,无形之中为像我这样没有机会亲临名师课堂的教师弥补了心中的缺憾。

一、精彩纷呈的名师还原课

如果说前三位教师很好的诠释了名师的教学思想的话,而后四位教师给我们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春风,这几位教师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捧回了课堂教学的至宝,的确让我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冲洗,促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xx老师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革了计算教学的方法,在演绎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和创新。从学生比身高开始,由身高用厘米为单位表示到用米为单位表示,从而把整数的加减过渡到小数加减,这个切入点选的很恰当,自然流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环节展开的要是再充分、再细致一点就好了。尤老师充分利用了课堂上生成的学生出题这个教学资源进行小数加减,突破了小数相同数位要对齐这一难点问题。尤老师练习题的设计也很有层次、有针对性,特别以游戏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自己通过开小汽车掌控小数点的对齐问题,很直观,学生很感兴趣,给每一个孩子和我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练习题2中几个不同算式的对比,也很科学,从而让学生感悟出数位不同,小数的大小也不同。让学生当小老师到学生中去指导,这是师生关系的一种转变,不仅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而且体现了多维互动的交流。

xx老师的《认识负数》一课,还原的极为逼真,也很有韵味,整节课语言非常的细腻,她的认真和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的开始由学生很熟悉的商店运进、运出货物这个生活情境很自然的引出记录方法,并在创造记录方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负数。在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的课件展示中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负数的理解。王老师不仅注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这个同学的书写姿势很标准”,而且注重了学生的自尊心的保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如当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回答不熟练时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说好。”细微之处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教师个人崇高的素养。

xx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抓住了课堂的主旋律,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这是数学的灵魂。课的开始,首先创设了猜一刀两段这个词语为教学情境,其实这个词语里也蕴含着数学问题,剪一次,分两段,然后用画草图的形式进一步引出剪更多的次数是几段,引导学生发现次数和段数之间的规律,也为探究植树问题的策略方法作了铺垫。让学生用小手创造性的表示植树的三种情况,这一点很可贵,通过小手的变化,让学生真切体会植树的三种情况,于老师说的好“或许学生对某个公式、某个规律会忘记,可是伸出小手时,就会想起来”,这句话让我体会到,在让学生理解公式和规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唤醒对数学知识的再现。从张老师的课上也让我意识到抛给学生的问题要准确,引导、点拨学生要适时到位,课堂才能高效。

xx老师的《垂直》一课,让我对无规律性概念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节课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与以往的传统的概念课有所不同,先从定义出手,突出“互相”“垂直”等几个关键词的理解,通过画、找、用的方法进行感知并理解互相垂直,与上次听沈老师的课多了几份激情,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教师积极饱满的情绪的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xx老师的《认识厘米》一课,课如其人,干净利落,对学生的的评价很独特,语言不花哨很入耳,给学生奖励大拇指、拥抱,学生很喜欢,评价的方式也很丰富,除了师评生,很多时候梁老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以后说:“你们说这个孩子发言怎样?”,让孩子去评价。在一年级就注重这种评价意识的培养很值得学习。在教学中梁老师设计了在尺子上找1厘米,用手比划1厘米,找三根小棒中哪一根是1厘米,及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时一厘米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从而建立1厘米的的直观形象。梁老师对教材的把握也很到位,需要告诉学生的就毫不犹豫的告知,而该让孩子感知并理解的却不包办。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很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以观看可爱的羊羊们的比赛出示了几种测量的类型,让学生从对比感悟中明确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xx老师在《平均数》中创设的投篮比赛情境,让我领略了名师独特的设计。

xx老师的《二进制》,不仅让我学会了二进制的方法,她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培养很值得学习,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创造数时,借助教具,先让学生联想满二进一,再加深用课件拨珠子加深理解,教师的引导评价很到位,比以往听她的课多了几分沉着和自信。

二、发人深思的专家教研员的点评

如果说七位教师的课给我们展示了课堂改革的动态,而教研员的点评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吕主任说:“现在的课和我们的策略一点都靠不上,但是让人感觉就是挺好”这句话看似平常,细细品味很能反映问题,策略只是给了我们一个遵循,我们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以前的我不曾考虑改变它,但是在名师的课堂上,在吕主任的话语中,让我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方向,我们要学会继承和超越。潘主任说:“做有思想的教师,别机械模仿”这句话虽很简短,但很有哲理,潘主任认真反思课堂,还有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真的很让人折服。

潘主任的一句“现在话都让老师说了,学生思考的太少了”也很耐人寻味。我在一本书中看到,当今的课堂我们教师不再是填满仓库,而是在点燃火炬,学生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和互相辩论中突然闪现,这些是否能够说明为什么课堂上学生思考的时间变少了。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我们理想的教学是一种和谐的心灵的对话教学,通过对话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展示的舞台,表现自我的天地……民主、平等、互动、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对话教学将成为数学和课堂的亮丽的风景线。专家教研员的点评,让我思考了很多,到底课改的路在何方,我们要在追寻名师课堂的旅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

三、精辟独到的专家理论引领

如果说教研员的点评激发了我们的思考,那么于科长的理论发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是给我们吃了一个定心丸。通过她的发言,让我明确了如今的课堂教学更注重了对教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数学学习方法是数学的生命和灵魂,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的学习。要求教师提的问题要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提出合理的问题,当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导,也就是说教师要适时的点拨和指导。小组合作也由形式走向实质,课堂上不再见几个桌子围在一起的小组,而是在学生的需要处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有原来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社会在进步在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自我思想的调整。

虽然会议已结束了,但是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仍在我心中萦绕,于老师敬业的精神和她良苦的用心让我感动,台上七位教师对课堂执着的追求让我感动,教研员们有深度的思考和反思同样使我感动,感动的同时也反思从一名教师到教研员这一角色转变的我,又做了些什么?深感今天的我需要更多的知识和课堂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我真的太嫩绿了,还需要努力,还需要进步,让我们一起走在思维的路上吧!

教研培训心得体会篇3

20xx年10月26—10月27日,我参加了在z市兰山区z小学举行的《z市小学数学乡镇教研员研修暨一年级教材培训会》,来源于全市各县区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各乡镇小学数学教研员、驻城小学分管数学教研的教干以及各县区的一年级数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虽然学习时间短暂,但自己的收获却很丰富,就像得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总体感觉这次活动组织过程严密,培训及时高效,是一场 “教研员急需教师急要”的及时雨。

26日的“乡镇教研员研修”的主题是“如何通过磨课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活动以“省优课例”为载体,以“磨课成长”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学习提高”为目的,整个活动紧张有序,务实高效,会议分“课堂展示、磨课教研”两个流程进行。

聆听了五位省优课获奖者执教的观摩课。总体感受:这些课例集中体现了我市教改的最新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五节课各具风格:有如何实现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过渡的《认识方程》,有如何落实数学思想方法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找规律》,还有如何将算理与算法有效结合的《笔算除法》和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模型的《抽屉原理》。观摩精彩的课堂,感悟教学真谛。五节课例大家普遍感受:数学教学要更多的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关注模型思想、关注学生从头到尾的想问题等。具体感受如下:

一、z市第四实验小学的z老师,他执教的《方程》一课,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模型思想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好。

刘老师执教的《方程》这节课:以全新的理念为我们谱写了新课标理念指引下的数学课堂概念教学的新篇章。整节课的设计以“天平”这一具体直观的物象导入,引导学生从“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认识和区分了“等式与不等式”。再由未知重量的实物代替砝码从而引导学生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天平的状态。最后经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方程的概念的呈现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是老师生硬的灌输,而是由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经教师独具匠心的有层次性地引导下自主探究得来的。

我认为本节课有三大亮点:

1、方程的本质、难点处理的好。①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和集合圈的思想。充分利用天平,从中引出一些算式,然后对算式进行分类,从而知道了什么是方程,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②通过上车下车问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学习方程的意义。

2、数学建模:帮助学生建立了天平——平衡——顺向思考——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等数学模型。

3、教师语言简练、幽默风趣。

二、z市第三实验小学的z老师,她执教的《找规律》一课,对教材的挖掘透彻,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注重模型思想的建立。

尤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想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在练习设计中,层次分明,从两端植树到一端植树再到两端都不植树,最后延伸到两边植树的情况,在步步深入的练习中又整理了植树问题的各种类型,在学生的脑海里构建了植树模型思想。

三、z市z小学的z老师,他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学生在猜想---验证---结论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z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的面积》一课,将“转化”思想进行了有效的渗透,让学生学会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现有的问题。开始先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转化”方法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在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我认为本节课有五大亮点:

1、课前的一个猜谜语的游戏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引入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教师出示有关的数据,学生计算后,再放手让他们去验证。

3、初步结论:在数格子时,先数整格,再数半格,通过平移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底乘高。

4、是不是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呢?教师抛出这个问题,同时课件出示多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不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剪拼,明确初步结论是正确的。

5、练习的设计很有针对性。

四、临沭街道教研室的z老师,她执教的《笔算除法》一课,借助图形与笔算的竖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借助图形很好的理解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

王老师这节课的设计独具匠心,用分小棒帮助学生明算理,结合小棒图提炼算法,运用找竖式与小棒图的联系,沟通算理与算法的联系,使“法”源于“理”,“理”诠释“法”。“法”“理”自然融合,法的提炼水到渠成。王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把例题二改为了平均分,灵活改进教材,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新颖独特、巧夺天工,巩固新知的练习及时、新颖、到位,使学生牢记掌握所学知识。

五、z县第三实验小学的z老师,她执教的《抽屉原理》一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

“抽屉原理”本身是很抽象的,对于师生而言,比较难上。可是郑老师从课堂的构思、教学设计到课件的制作,从教学过程的推进到学生的参与,整个教学流程可以说非常的流畅,一气呵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猜想1:“5个球放到4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球。”通过让学生几个直观的操作活动,实验操作(也就是数学中的“列举法”)让学生验证了老师的猜想是正确的。教师把自己的猜想2:“6个球放到5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球。”通过学生对教师的两个猜想的验证,让学生知道了初步建立了“抽屉原理”的简单模型。让学生经历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式化”,并且学生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非常的好。通过假设法让学生理解并建立了抽屉原理的模型,什么是抽屉、什么是待分物体。老师的口袋原理、文具盒原理等游戏的设计更是让学生体会到抽屉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深切的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

六、我的思考:

一节课的成功,不仅在于教学设计的科学、新颖,平时我们上课,同样的教案,不同的人,课堂的生成不同,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同,原因还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对于课堂气场的调控(比如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过度语言的引领,恰当的评价运用等等)。同样的教案为什么我们与名师上出来的课,相差甚远呢,我觉得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名师的气场,不能像名师那样忽悠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

下午的磨课教研:五位执教者分别从“课前思考——设计意图——课例打磨——成长历程”等几个方面做了交流和汇报,另加一位数学教研员(z四小)刘欣主任作了《乘着赛课的翅膀——在陪你磨课中成长》的报告。

通过聆听名师的磨课的历程,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是磨课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了教材,是磨课让执教者更好的了解学生,是磨课更好的促进教师和教研员的专业成长!”于科长在教研员培训中所说总结的“5个人的精彩,却凝聚着n个人的智慧,经历了x次的磨砺,才促成着1个团队的成长!”,这正是给我们今后的教研指明了思路和方向。相信,这次培训必将促进教研形式向实质中变革,也必将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与把握,更必将对我市的小学数学教研和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活动,它让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使我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会把这次学习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

27日的“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的主题是“解读教材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陶雪鹤和新教材培训特聘专家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教研员王德鹏进行了一年级教材培训。陶雪鹤老师首先从“教材的变动情况、教材资源的变化和教材的编写特点”三个方面向老师们做了说明,其次陶老师还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逐单元对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与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整个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使老师们不但知道了教材的内容,而且明白了如何去“教”教材,如何去“用”资源。下午王老师的培训风趣幽默,睿智深刻,不但教材分析透彻,而且还从思想上引领;怎样认识教师的工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系统看知识的意识,如何关注学生反思的意识、如何对学生过程进行评价等等,是与会教师不但经历知识的洗礼,而且经历了思想的净化。

我对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思考:

作为一名乡镇数学教研员,我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扪心自问,却是一片茫然……感觉自己的水平太浅。身担数学教研的重任,感觉自己应该奋力前行!不但要做最努力的教研员,还愿成为最优秀的教研员!为了实现“乡镇最优秀的教研员”的美好愿望,我会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教研培训心得体会篇4

xx—xx年3月12日——13日,我有幸在xx—xx小学参加市中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研组长培训,收获很大,现将心得小结如下:

一、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老师多次讲解后,仍不能掌握知识,或作为班主任,对于调皮的学生,会向学生发脾气。在我聆听到李雪梅老师说的: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以及《南风与北风》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豁然开朗,让我明白,在对待问题学生时,只有发自心底的,才能打动心底,让我们怀着感恩的情结,拥有阳光心态,博大胸怀,当好一名教师。

二、做一个合格的教研组长

在以前,我们教研活动走形式的较多,学校希望教研组长们能带动每个组能真正开展有效的活动,但我觉得实际操作起来较难。后来,近两学期中,学校教科室拟订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双周二下午作为活动时间,学校会为每次活动定好主题,并提前通知做好准备。这样活动时每人都有准备,气氛浓厚,效果比较好。

但当我听了李雪梅老师的讲座后,我才发现,自己作为教研组长做得远远不够,如:终身学习的楷模,敏与思考的先锋,研究反思的能手,活动策划的主角,这些都是我需要努力的。

两天的学习让我体会还很多,如:李镇西老师的“五个一”,罗淑清老师他们县小如何打造好一节课,团体精神。我希望以后能多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促进自己反思,促进自己学习,促进自己勤于笔耕,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教研培训心得体会篇5

近年来,我校一直立足于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作为育人、立人之源,把校本教研作为塑师、兴师之举,把校本教研作为立校、强校之纲,在校本教研的大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校各项校本教研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周全计划,突出重点,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而本人在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收获颇多,我逐步认识到:不开展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没有研究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没有研究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在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作为英语组教研组长的我,本人具体的做法是:

1、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案例研讨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教育教学案例研讨活动,每位教师应注重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案例的搜集与整理,并在案例研讨活动开展时将自己搜集的典型案例提交,大家辩析讨论。

2、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教学诊断活动,每位教师应树立强列的问题意识,及时搜集和整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本组教师围绕重点问题,实施共同研究和集体诊断,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开展集中型教学切磋,坚持集体备课然后个人上课,每次上完公开课后,组织教师认真讨论、评课,深入研究,分析比较教学观念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再尝试实践。

4、开展读书、认真反思。本人自己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定期按时按质写好读书笔记及案例和有关论文及自我反思的撰写情况,确保理论水平的提高。

5、外出学习,开拓眼界,为了吸纳外校的经验,我校多次派本人参加州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多次参加县级赛课以及县级、州级听课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我真正认识到:教学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教学需要研究,教师需要参与研究,我们应该潜心教育研究,矢志教学改革,努力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