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指导课堂教学,还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结合社会热点的教案主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老鼠和大老鼠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老鼠和大老鼠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遵守游戏规则,按歌词有创造性地做动作。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难点
按歌词有创造性地做动作。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老鼠头饰若干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把《猫和老鼠》的歌曲来唱一遍,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歌词。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个故事,有一群小老鼠肚子饿了,他们就跑来跑去,找吃的东西,后来找到了很多大米,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吃起大米了,吃完了句想睡觉,正当他们睡觉的时候一只小猫跑上来了,来捉老鼠了。我们跟着录音机再来把这首歌唱一遍。
3、带领幼儿们自由地学学小老鼠的样子。
(二)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
小朋友们你们听牢了小老鼠在找吃的东西时要全部蹲下,老鼠吃大米了就做双手取物送口中的动作,老鼠睡觉了就作睡觉的动作,后来一只小猫来了,我们小老鼠就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三)延伸活动
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也来当当小猫,去捉老鼠,好不好?
教学反思: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小老鼠和大老鼠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中角色,体会音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蓝色多瑙河截取开头上行旋律片段,音效一个,a和b之间少一个给予幼儿准备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a段
小捡到一个大苹果,他住在高高的山上。于是他就用力的往上上推啊推,推一推还给自己加加油。终于推到了山顶上,小那个高兴啊,双手张开欢呼起来。
二、加动作。
1、你们推苹果吗?如果你是小,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创编推的动作,越夸张,越好)
2、如果你是苹果,你会怎么做?
(可以原地滚,苹果越来越高,可以怎么表现出来呢)
三、加音乐
1、让我们跟这音乐一起来推一推,加加油。体验随音乐推苹果的快乐。
2、小给自己加油了几次到达了山顶啊?
——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随音乐画图示。
3、教师与幼儿互为苹果和小,转换角色随音乐进行表演。
4、你觉得在随音乐表演的时候,有没有困难?
四、猜测,听音乐b段
小一松手,苹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五、游戏:追赶苹果
我来做小,你们做苹果哦,苹果滚到哪里会停下来,山脚下,现在你们的山脚下在哪里?鼓励幼儿回到座位上。
小老鼠和大老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感受两段乐曲不同的音乐表现形象。
2.尝试创编与乐曲形象相符的动作。
3.通过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猫和老鼠》音乐,头饰,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只大懒猫,它非常非常的懒,但它是一只幸运的猫,因为它的主人很喜欢它,总是给它很多好吃的,大懒猫怎么吃也吃不完。小老鼠听说了这件事情,心里高兴极了,于是它决定悄悄地去,去干什么呢?(去偷好吃的)小老鼠趁着大懒猫睡着了,悄悄地去找好吃的了,它刚走两步,大懒猫就突然打个哈嚏,小老鼠又悄悄向前走了几步,大懒猫又突然伸了个懒腰,吓得小老鼠一动也不敢动,趁着大懒猫还没有发现,小老鼠又偷偷往前走,这次大懒猫喵的大叫一声,小老鼠吓得连忙把身体缩了回去。
小老鼠去偷东西时,大懒猫刚才都做了那些动作?出示图片幼儿按顺序摆放。(打哈嚏、伸懒腰、喵的大叫一声)
二、欣赏音乐第一段
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说的就是老鼠和大懒猫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1.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提问:你们觉得音乐的哪里像小老鼠走路的`声音?
33 32︱1 2︱3 —
那么5—,像是谁在干什么?
小老鼠走了几步路,大懒猫做的动作呢?(幼儿猜测)
师:“我们听音乐再来数一数,老师也来帮帮你们!”
2.播放音乐,教师用图谱展示,进一步分析音乐。
师:小老鼠走了几步呢?(四步)
小结:哦,原来小老鼠每走四步,大懒猫就会做一个动作。
3.出示头饰,教师扮演大懒猫,幼儿扮演小老鼠。
师:“现在我是大懒猫,你们是谁呀?(小老鼠)小老鼠现在要听着音乐到大懒猫家找好吃的去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小老鼠偷东西时走路的声音要怎么样?(轻轻地、悄悄地)
那看到大懒猫打哈嚏、伸懒腰时要怎么样?(不敢动、身体躲起来)
那我们跟着音乐试一试吧!
4.播放音乐,师幼分角色表演。
师:你们找到好吃的了吗?小老鼠觉得这样小心翼翼的吃东西一点儿也不过瘾,于是,它想了一个办法来对付大懒猫,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猜猜是什么办法?(转晕的办法)
三、欣赏音乐第二段
师:那我请小老鼠们来试试看,能不能把我这只大懒猫转晕呢?第一次,幼儿随音乐示范,大懒猫没有被转晕。
师:大懒猫有没有被转晕呢?(没有)
因为你们还没有学会一句神秘的咒语,有了这句神奇的咒语,大懒猫才会被转晕哦,你们想不想学!
请一位老师来当大懒猫,我来当小老鼠。播放音乐,教师示范。
师:我刚才都念了什么咒语?(倒)我是怎么喊的?(先小声,最后用尽所有的力量喊出来)
念了几次呢?(幼儿猜测)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念了五次。
我再念咒语时都做了什么动作呢?(停、指的动作)
请小老鼠们轻轻起立,跟着老鼠妈妈一起来给这只大懒猫施魔法吧!一定要边听音乐,边喊出神秘的咒语哦!
四、再次播放音乐,师幼共同游戏
师:大懒猫晕了吗?哇!小老鼠们太厉害了!刚才我们再念咒语时大懒猫都怎么了?(晕头转向的)请一位小朋友来学一学大懒猫晕头转向的样子!
那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大懒猫,我们是小老鼠一起悄悄地去找好吃的吧!
五、完整表演
幼儿可两人分角色配乐表演。
活动延伸:可将相关图谱、音乐、头饰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表演。
小老鼠和大老鼠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并能初步表现休止符。
3.体验歌曲情境的趣味性。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快乐的游戏中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在演唱中能初步的表现间奏、休止符。
活动准备:
音频、图谱、小老鼠指偶、老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回顾经验,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老鼠的指偶,模拟打电话。
提问:小老鼠是怎么打电话的?好朋友又是怎么接电话的呢?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3.幼儿看着图谱进行打电话。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2.欣赏歌曲,初步感受休止符
提问:电话号码是怎么拨的呢?
3.看图谱欣赏歌曲,教师在间奏部分用拍手节奏来表示。
三、游戏——打电话
1.完整倾听歌曲一遍。
提问:来的是谁?小老鼠看到老猫会怎么样?
2.游戏:小老鼠和猫
播放完整音乐,小老鼠们边唱边打电话。当听到“喵”的声音,小老鼠害怕的跑回家。
3.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诙谐幽默是这首儿歌的一大特点,我把如何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儿歌这一特点,深入课解作品所蕴含的知识,作为活动预设的重点,明确活动目标,以此开展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中,我力求营造愉快、有趣的氛围,以自己的语言、神情去感染幼儿,做到我们都是构建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努力使孩子们在充分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所学的知识得到提升。本次活动使孩子们初懂得了:不能随便拨打电话。
小老鼠和大老鼠教案篇5
活动背景:老鼠和猫是幼儿熟悉的动物,老鼠和猫的游戏也是幼儿乐此不疲的。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描写了一只小老鼠找朋友过家家,结果拨错电话号码请来了一只猫的故事。歌曲内容生动幽默,旋律琅琅上口,念白中的老鼠与猫打电话是幼儿乐于模仿的,中间的一大段间奏能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歌曲的音乐情节更是让人始料不及,忍俊不禁。歌曲的幽默诙谐情趣一定能带给幼儿很强的感染力。所以,金律民老师选择了这个内容作为园级教坛新秀参评课。
活动实录及点评:
一、游戏“打电话”导入,初步学习对话部分。
1、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打过电话,打电话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
(教师用“打电话”来导入,联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活动的情境。)
幼儿回答后,教师示范打电话时的对白“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歌曲中的对白出现得自然,使幼儿对歌曲中猫和老鼠的对话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打电话游戏
师:现在我给ⅹⅹ小朋友打个电话。同时在黑板上出示写有对白的纸。
(教师将歌曲的重点前置,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然的学会歌曲中的对白部分。游戏时,教师采用先个别游戏、再集体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较丰富的识字量,教师将对白写在纸上,在游戏时出示,能够切实帮助幼儿更快更准确地记忆对白,为学习歌曲作了充分准备。)
二、看图谱,学唱歌曲前半段。
1、 师:有一只小老鼠也在打电话,听我来唱一唱。
(以小老鼠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示范唱前半段: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国家家。电话本呀手中拿,54、32、678。
提问:我唱了什么?电话号码是多少?
2、 再次范唱,要求幼儿听仔细电话号码。
提问歌词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边回答边出示小图谱,使枯燥的问答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也方便幼儿记忆歌词。)
3、 引导幼儿边听歌曲边观察图谱,理解图谱。
师:这张图上有很多小秘密,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遍,想一想这些图示代表了什么?
4、 与幼儿一起分析图谱
歌词电话本后面的线——,画得很长,表示这个地方要唱得很长
ⅹⅹⅹⅹ表示拍手,嘴巴不唱。
长的地方用绿线表示,不唱的地方用红线表示。
(图谱设计得十分巧妙,教师请幼儿边听歌曲边找图谱的小秘密,让幼儿经过分析、探究,理解图谱上各个标识的意义,间接指导幼儿演唱,突破歌曲中间奏以及延长音这两个难点。而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自信。)
5、 幼儿看图谱跟唱一遍。
6、 跟随音乐再唱一遍,提醒幼儿看清图谱,唱出延长音。“手中拿……”要唱得很长。
(在幼儿演唱前,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再次指导幼儿延长音的演唱。)
三、学习后半段歌曲。
1、 你们知道小老鼠的电话打给谁了?听我来唱一遍。
(设计悬念,使幼儿的兴趣得以延续。)
教师完整演唱并表演,请配班老师扮猫合作表演。
(最后一句歌词是歌曲的中心,也是歌曲的伏笔所在,是歌曲更显诙谐与幽默。两位教师的表演和演唱,揭示了出乎意料的结局,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吸引幼儿再次学唱。)
提问:电话打给谁了?为什么猫会来?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 完整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理解图谱上的图示
门铃、开门、关门……
(形象的图示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记忆歌词)
3、 幼儿看图谱随琴声演唱按门铃、开门、猫叫、关门一段。
(“叮咚、吱扭、喵、砰”,连接得比较紧凑,需要重点练习,这也是歌曲中比较难的地方。所以,让幼儿看着图谱练习演唱很有必要。)
4、 学唱歌曲后半段。
四、完整演唱歌曲。
1、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演唱,边唱边配上相应的动作。
(整首歌曲中,既有对白又有拟音、动作,中间还有一段间奏,很适合游戏和表演。演唱时,幼儿很自然的加入许多与歌词匹配的动作,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也凸现了歌曲的活泼。)
2、 分析歌曲的情绪。
提问:一开始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开心:贴上相应的图标笑脸)
后来看到猫了,小老鼠的心情有变化吗?变得怎么样了?(害怕:贴上相应的图标)
(引导幼儿通过感受歌曲中角色的情绪变化,进行一次情感从开心到害怕的体验,并用两个图标表示,非常形象。)
3、 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讲两个分别代表开心的害怕的脸谱,分别贴在两段歌词之前,提示幼儿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处理,很得当。)
五、游戏
讲解游戏方法,提出游戏要求。
1、 幼儿自选角色,游戏一遍。
(这样的设计师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练习歌曲,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边玩边学,减轻了学习的枯燥,增添了不少趣味。同时歌曲的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更显得生动有趣。游戏的运用很巧妙。)
2、师:看看我是怎样来扮猫的。教师扮演猫,全体幼儿扮小老鼠,再次游戏。
(教师对游戏中猫的动作进行了点评、示范,帮助幼儿更好的表现角色的动作特点。再次游戏也满足了幼儿表现的需要。)
六、结束部分
这首歌真有趣,其它班级的小朋友一定也很想学,现在我们就去唱给大四班小朋友听。
(教师的结束语言,概括了歌曲的特点,也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幼儿仍能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并使活动得以延伸。)
点评:
活动中,教师能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来让幼儿学唱及体会歌曲的幽默诙谐情趣。金老师设计并执教的歌唱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了以下特点:
1、 教学策略以幼儿为本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指导幼儿观察图谱学唱歌曲为例,运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随着歌曲情节的发展,图谱从部分出示到完整展示;引导幼儿探究图谱上的各个标示、不同颜色线条的意义,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游戏法的运用
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多次采用了游戏法。运用打电话的游戏让幼儿熟悉歌曲中的对白,而后教师又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反复练习歌曲,减轻学习的枯燥,增添了不少的趣味性,而活动更显生动有趣。
小老鼠和大老鼠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以其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的特点,在街头巷尾广为传唱。尽管孩子们对歌词似懂非懂,依然乐此不疲地演唱。于是,我选择了歌曲中旋律简单、歌词风趣、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后半段供幼儿创编,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编乐趣,又能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以促进幼儿快乐情感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流行歌曲进行创编,并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
2.学会关爱他人,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3.借助简单的说、唱和体态动作,丰富幼儿对歌曲的感知表达形式。
活动准备
动物、植物等各种图片,歌曲图谱,响板,歌曲《老鼠爱大米》伴奏带。幼儿已熟悉歌曲后半段。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最爱的人是谁呀?为什么爱他?(爸爸妈妈)
小结:因为爸爸妈妈很爱我们,很关心我们,所以小朋友爱爸爸妈妈。
师: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而你们又很想他们,怎么办呢?(打电话、写信)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打电话、写信、画图画的方法,还可以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今天我们就把这首《老鼠爱大米》送给他们好吗?
(让幼儿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思念。)
2.出示歌曲图谱,复习演唱歌曲《老鼠爱大米》后半段
(歌曲图谱生动、直观,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歌曲后半段旋律简单、歌词风趣,幼儿对歌曲已经耳热能详,能熟练地演绎歌曲,并能边唱边用体态动作进行表演,例如,“我爱你,爱着你”双手交叉在胸前轻拍;“就像老鼠爱大米”做老鼠吃米状……)
3.讨论交流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老鼠爱大米吗?(幼儿有的说,因为老鼠爱吃米;有的说,没有吃大米,老鼠会被饿死的。)
师:如果没有米,老鼠会被饿死的,如果没有人爱你,也没有人关心你,你会觉得怎么样?(很伤心、很可怜、很难过、不开心。)
小结: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别人的爱,会不快乐,我们爱别人,别人也爱我们,那么大家都会很开心、快乐的。
(通过换位思考,使幼儿知道爱是相互的,只有爱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爱。)
4.教幼儿创编歌曲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来表示自己对别人的爱。还可以换成用其他的歌词来表示.比如刘老师爱小朋友,我就可以把它编成一句好听的新歌词“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蝴蝶爱跳舞”。
(教师通过说、唱以及配上相应的体态动作激发幼儿创编的愿望。)
师: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图片.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去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也把它编到歌曲中。编的时候,要用“我爱你,爱着你,就像xx爱)(”的句式来编,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爱。
(突出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创编歌词及填词的`方法。)
播放歌曲《老鼠爱大米》后半段伴奏带为背景音乐,幼儿自主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歌曲。
(给予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幼儿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创编活动。并与同伴协商、讨论、创编新歌词。有的幼儿还随着歌曲伴奏带哼唱出自己创编的歌曲。)
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创编的歌曲。
(幼儿能根据图片的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创编新歌词。例如,思琪用青蛙图片编出了“我爱你,爱着你,就像青蛙爱吃虫”;毓祺用青蛙图片编出了“我爱你,爱着你,就像青蛙爱呱呱”;睿昕编出了“我爱你,爱着你,就像小鱼爱大海”;仁炜编出了“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蜜蜂爱采蜜”;连昕编出“我爱你,爱着你,就像小猴爱游戏”……教师能充分利用同伴资源,及时引导幼儿学习,并用相应的体态动作表现歌曲。)
5.为幼儿提供响板进行有节奏的说、唱活动。丰富幼儿对歌曲的感知表达形式。
师:谁能用好听的节奏把新编的歌词说一说、唱一唱。如:
xx x x x x
我爱你,爱着你,
x x x x x x x
就像小鸟爱飞翔
(幼儿能配上响板。创编出xxx和xx的节奏型进行说唱活动。)
6.开展游戏“点兵点将”,配合肢体动作合作演唱新编的歌曲(领唱:“我爱你,爱着你,就像xx爱)(x”,合唱:不管有多少风雨……)
(此游戏源于幼儿日常喜欢的活动,用“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句式进行“点兵点将”,并选出带头人,请带头人领唱,幼儿合唱,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
小结:其实能够爱别人的人,也能够得到别人的爱:能够给别人带来幸福快乐的人自己也很幸福快乐。小朋友可以把自己新编的歌曲送给自己的家人,并大胆地对家人说:“爸爸妈妈我爱你,爷爷奶奶我爱你,外公外婆我爱你,把幸福、快乐带给他们好吗?”
(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促进幼儿快乐情感的发展。)
8.鼓励幼儿将歌曲送给关爱他们的各位老师。
(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与在场的教师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儿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拥抱老师,说老师我爱你,师幼之情自然流露,呈现出温馨和谐的感人场面。)
活动建议
此活动同样适合中大班幼儿.还可进行延伸活动.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再进行演唱。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将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小老鼠和大老鼠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民间童谣《老鼠嫁女儿》及其相关的艺术作品,感受传统艺术的美。
2、体验诗歌幽默的风格,理解诗歌的内涵。
3、乐意参与学习活动。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老鼠头饰、《老鼠嫁女儿》动画片,圆舞板人手一份、表演道具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气氛,猜想新娘
1、出示轿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请你们仔细听,(放音乐)。听了这个音乐你想到了什么?这是结婚时用的一段喜庆的音乐,今天有位新娘要出嫁(出示轿子)。猜一猜轿子里的新娘会是谁呢?
2、出示老鼠新娘。
师:看一看到底新娘是谁。(出示新娘:"是我漂亮的老鼠新娘")是谁呀?老鼠女儿要出嫁。这么漂亮的鼠新娘,她的新郎会是谁呢?
二、出谋划策,挑选新郎
1、师:小朋友讲了这么多,到底谁是新郎呢?老鼠爸爸说:"谁最厉害就嫁给他。"鼠爸爸怎么说的呀?那鼠爸爸会觉得谁最厉害,他会去找谁呢?
2、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
师:鼠爸爸都到底找了谁呢?最后鼠爸爸找了谁?为什么?
三、完整欣赏,学习童谣,感受幽默的风格
1、看课件完整欣赏。
师:在动画片里其实还藏着一首很好听的诗歌《老鼠嫁女儿》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师:鼠爸爸第一个找的是谁?(太阳)太阳是怎么说的?
鼠爸爸接着又找了谁?(乌云)乌云是怎么说的?
鼠爸爸接着又找了谁?(大风)大风是怎么说的?
鼠爸爸接着又找了谁?(围墙)围墙是怎么说的?
师: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猫咪)鼠爸爸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厉害,女儿应当嫁给他!"鼠爸爸好开心,找到了最厉害的新郎了。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
师:鼠新娘到了猫咪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回答)天那,他们的做法对不对啊?为什么?
3、你觉得这首诗歌有趣吗?,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首有趣的诗歌。(幼儿边看课件边跟着朗读)
4、分角色朗诵诗歌5、师:拿出圆舞板有节奏的念念这个有趣的民谣吧。(站起来念)
四、理解童谣的内涵
1、师:老鼠爸爸,妈妈听到女儿被猫吃了,他们会怎样?(会哭,会很伤心)为什么他们会非常伤心呢?因为每个爸爸妈妈都会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老鼠爸爸妈妈为什么还要把女儿嫁给猫呢?(因为他们太糊涂)是不是最厉害的人就一定能当新郎呢?
2、小结:这首民谣所蕴涵的真正的寓意是由于老鼠会偷人们的食物,是个坏东西,所以人们想尽办法赶走它、消灭它,就编了这么一首有趣的`诗歌。一个是嘲笑老鼠爸爸愚蠢,另一个是最好老鼠都让猫吃掉。
五、表演老鼠嫁女儿的场景
活动反思:
?老鼠嫁女》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与我们以前听过的“老鼠娶亲”很相似,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故事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语言朗朗上口,蕴涵了很多中国的习俗。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理解事物间一物降一物的关系。难点是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主要是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在讲《老鼠嫁女》的时候,先让孩子通过多媒体看了课件,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让幼儿对故事情节有大致的了解。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回顾故事具体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出了“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并且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指导幼儿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幼儿跟老师看着幻灯片图片的提示完整讲述故事,培养他们连贯说故事情节的能力。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我觉得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我注重发挥幼儿主体地位,给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语言表述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表达。
对于这个活动,我认为还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因为本活动是我们课题活动中的一个故事,要体现民间故事的特点,一开始的一个动画片就要给人一种民间气息,可以做成民间气息浓郁的剪纸动画片的效果,这样给人的视觉冲击会更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讲述的一个民间故事,是通过民间故事的教学,让孩子受到一定的启发,获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2、教师的提问要有效。提问应简洁、明了,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每一次提问与回应,让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真正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在精心预设的同时,灵活的生成与调整。也只有在有准备的调整中,幼儿的经验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老师在活动前已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已有经验,考虑孩子可能出现的回答或问题,进而又预设了第二层次的提问,即我们所说的追问。所以,我觉得,老师的提问应该落脚在对孩子的关注、了解,在活动前要多想、多思考!
3、活动形式上还可以活跃一些,如增添一些游戏表演等,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兴趣的去学习,不至于整堂课都是老师在问,幼儿在答,显得有点枯燥。
总之,这个“有点古代的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民俗民风,还为孩子养成“尊重别人、悦纳自己”的良好品格奠定了认识基础。对大班孩子来说,这是次不可或缺的学习。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好听、好玩的故事不一定在遥不可及的地方,而是近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之处,我们缺少的,只是静静地去解读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