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草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25-06-09 作者:betray

我们在实施教案时,应该留有空间适应课堂的变化,有了教案能帮助教师把握教学节奏,保持学生注意力,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古诗草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古诗草教案优秀6篇

古诗草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与家长共同操作的兴趣。

2、初步尝试使用固体胶。

活动准备:

1、水果花篮图人手一张

2、各种水果造型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漂亮的水果花篮引题

2、演示使用固体胶

3、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水果花篮。

4、展示作品,分发奖品。

兔子跳圈

目标:练习双脚离地连续跳,2岁半以上的宝宝可以连续跳2米,不宜距离太长,以免宝宝疲劳。连续跳是练习弹跳力的方法之一。

准备:呼啦圈,事先画好起点和终点

玩法:1、带兔子的胸饰或者竖起两个手指放在头上代表兔子耳朵,双足离地跳跃,跳到终点。

2、在起点另一头放置呼啦圈作兔子的家,让宝宝离开圈2米,用双脚跳到兔子的家。家长在“家”等待宝宝。

3、、幼儿与家长合作,每组两个呼啦圈,家长忙放呼啦圈,幼儿跳圈,直到到终点。给予贴纸奖励。

16、小班亲子礁礁小班户外亲子小游戏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礁:小班户外亲子小游戏,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助,仅供参考。

1、画五官

游戏准备:黑板一块,上面画有娃娃头两个;粉笔;眼罩两个。

游戏玩法:幼儿在间隔黑板适合的位置,戴上眼罩,由教师或家长引领到黑板前,在黑板上的娃娃头中填画上娃娃的五官。画得好的嘉奖小粘贴或在其手臂上盖一个小印章

2、我是小小领路人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与的合作能力。

游戏准备:雪碧瓶或鲜橙多瓶10个,给瓶子罐好水,间隔着摆成两条,红绸带两条。

游戏玩法:爸爸或妈妈和小朋友站在起点处,游戏开始,爸爸或妈妈用绸带蒙好眼睛,小朋友牵着爸爸或妈妈的手绕着瓶子走s路线。走到终点后瓶子不倒下为胜。

3、袋鼠跳跳跳

游戏规则:脚不能碰倒瓶子,途中碰倒均为无效。

游戏玩法:幼儿当小袋鼠套进老师准备的袋子了,袋鼠爸爸或袋鼠妈妈站在"小袋鼠"后面捏住袋子两角与孩子一起从起点跳到终点,五队为一组进行比赛,前三名得五角星。

4、宝宝争夺赛

游戏规则:宝宝必须在圈内,出圈者犯规。

游戏玩法:每组选4--5名家长,站入绳圈内。孩子站在家长对有一定距离处。听令后,家长去争夺自己的宝宝,先夺到的家长为胜。

5、全家乐翻天

游戏规则:一次活动后如没有家庭出局的,则对折一次报纸,再继续游戏,直到有家庭出局为止。

游戏玩法:参赛的家庭进场后,找到一张报纸在旁边站好,游戏开始后听音乐踏步,音乐停止时马上站到报纸上待老师来检查,如果脚在报纸外的家庭则被出局。

6、搬家乐

游戏玩法:家长和孩子两人执一张平铺报纸,上面放若干海洋球,用报纸运海洋球至箩筐处,在规定的1分钟内搬得最多的为胜。

游戏注意:1、搬运途中报纸破损则淘汰。2、报纸必须平展。

7、夹球跳

游戏玩法:孩子将刺球夹在膝盖处往前跳,跳至家长处,将球交给家长,家长将球夹在膝盖处往回跳,完成任务且球不掉下的家庭优胜。

8、地福娃拼图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对物体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材料:5幅100cm*120cm印有福娃的kt版,自由分割成10-12块拼图

游戏规则(玩法):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将打乱的福娃图片拼好,以正确率高和速度快为胜。

9、骑马揪尾巴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四散追、捉、跑及快速应的能力

游戏材料:竹竿10根当马(竹竿顶部装饰上马头),布条10条当尾巴。

游戏规则:每次游戏10人一组。游戏开始前,每人身后系上"尾巴",骑上"马",听到"开始"口令,在规定范围和时间内骑马走动去揪他人的"尾巴",同时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游戏结束时揪的"尾巴"最多的幼儿获胜。

注意事项:必须骑在"马"上去揪别人的尾巴。

10、我为奥运赢奖牌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方向感。

游戏材料:黑板一块,上贴有奥运五环,每个五环中间有一枚金牌(银牌或铜牌);蒙眼布(或面具)若干。

游戏规则(玩法):幼儿蒙上眼睛,转三圈,到达指定地点(黑板)后,摸到金牌为满分,摸到银牌8分,摸到铜牌5分。

古诗草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小黑板、收集其它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描写深秋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释题

1、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

2、师简介诗人“苏轼”

(二)看图说话

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

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想、议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秋天,收获的季节)

三、学习第一首古诗中的生字

1、找出古诗中要求写的生字:

首枝记刘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

四、作业

背诵古诗

古诗草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识记、运用、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1、插图、录音机。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1、同学们,这是什么?

(出示知了图)

蝉(正音)

谁想给大家提个醒,读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谁听过它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

3、听到它的叫声,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哪个季节来了?

4、谁有过想捉蝉、捕蝴蝶、老小蝌蚪的经历或想法?

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叫袁枚,曾经见过一个放牛的孩子想捉树上的蝉,还把这个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同学们想听一听吗?

(放录音)

5、出示课题:

所见

(同学们,这首诗的名字叫所见)

6、读课题:

所(正音)

理解“所见”。

(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再听一次录音,边听边小声地跟着读一读。

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读之前,老师想问,读的时候,假如你遇到不认识的字,这么办?

归纳方法,自由读

3、谁想来读着首诗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声读。

4、现在来个比赛,看南同学读的棒还是女同学读的棒。

5、还有那位同学想读这首诗?

6、谁来评平他读的声音怎么样,字音怎么样?

7、齐读。

三、识字写字

过度: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上的字你都会读了吗?

1、读字(指着有颜色的字):

正音。

2、真棒、假如这些字没有了拼音,离开了课文,你还会读么?

(出示小黑板)读词。

(出示字卡)自己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请看这个“黄”字,你能一口气用它来组三个词,并选一个词来说一个句子吗?

4、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几个字,(出示四会字)假如我们要写它的话,要注意些什么?

(观察、汇报)

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指导书写)

6、同桌互相评一评,看要提醒对方那一笔写得不漂亮,那一笔写得很漂亮。

四、理解词语、诗句

同学们,这时,我看大家有点累了,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1、玩游戏:

指图说词(黄牛、牧童、鸣蝉、林樾)。

说规则,理解“林樾”。

2、玩游戏:

说词表演动作(捕鱼、捕蝴蝶、鸣、叫、喊)。

说规则,理解“歌声震林樾──忽然闭口立”。

3、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那里还有不明白的?

质疑。

4、表演读诗。

五、指导读书

1、小朋友,注意老师在古诗上标上的符号,你能细细读一读,把古诗读得更感人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引导。

2、齐读古诗。

六、背诗

过渡:同学门真棒,这回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把黑板上的一些字擦掉,看你们能不能读出来。

1、擦字(黄牛、歌声、鸣蝉、闭口立)背。

2、擦字(牧童、林樾、意欲、忽然)背。

古诗草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语言的趣味性和优美的意境。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扩展想象。

3、丰富对春天特征的感受和认识。

活动准备:

1、布置春天的场景。

2、配乐诗朗诵,音乐磁带,录音机

3、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4、幼儿多次观察多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边唱边跳进创设的春天场景。

仔细地想一想、找一找,你觉得春天是什么样的?

2、欣赏配乐朗诵诗歌。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诗歌,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

提问:诗歌的题目是什么?诗歌里把春天说成了什么?

(2)第二遍完整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通过体态语言、语气的变化,重点突出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引起幼儿对书的兴趣。

3、通过看看、听听、讲讲相结合的方式分段欣赏,引导幼儿理解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重点讨论:

(1)春天里哪些东西是彩色的?哪些是绿色的?

(2)小池塘为什么笑了,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3)春天里谁在唱着歌?

引导能力强的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扩展想象。鼓励能力弱的幼儿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完整欣赏,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验春天的美。

活动延伸:

1、在熟练掌握诗歌后,引导幼儿仿编诗歌,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2、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并相互欣赏。

古诗草教案篇5

一、要求:

1、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词典字典。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四)总结

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五)作业

填空;

离离—()一岁—()野火—()春风—()

古诗草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