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7篇

时间:2025-04-11 作者:Youaremine

一份结构合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管理课堂时间,教案的实施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学习口语交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

(1)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2)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二、指导

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小烦恼——某位同学 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2.指导内容

(1)“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

(2)“热心听众”: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

(3)教师“主持人”:为学生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三、练习

1.学生分成小组练习,在每小组内大家各抒已见,尽情倾诉,互评互补。

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

四、反馈

1.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点评。

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

作业设计:

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是自我介绍。

2.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记下别人说话的要点。

3.能够有条理、流利地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敢于和别人交流。

4.能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适当调整介绍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范例引领。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出示视频:小猪亥亥的自我介绍。)

小猪亥亥和大家初次见面,跟大家打了招呼,介绍了自己,从他的介绍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对,听别人讲话时,要注意认真倾听,把握主要信息,必要时还要做要点记录。

师:把自己的情况介绍给大家,让大家认识、了解自己,这就是自我介绍。

2.来到新环境或者和陌生人打招呼少不了要做自我介绍,让别人了解你、熟悉你、喜欢你。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介绍?如何让自己的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

3.出示亥亥的自我介绍文字。讨论:你觉得他的自我介绍哪些方面好?好在哪里?

(落落大方,语气亲切、幽默,语言简练,介绍了自己的姓名、性格特点、兴趣爱好……)

二、明确要求,尝试交际。

1.我们平时什么时候要进行自我介绍呢?

(认识新朋友,转学到新班级,应聘小记者,参加节目……)

2.面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我们的自我介绍应该注意什么呢?

师生讨论、归纳:

(1)对象和目的不同,自我介绍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

(2)自我介绍要客观真实。

(3)自我介绍的语言要简洁明了。

(4)自我介绍时要注意礼仪,落落大方。

3.补充资料:社交中自我介绍要注意“位低者先行”,主人先向客人介绍,晚辈先向长辈介绍,下级先向上级介绍。

三、创设情境,活化交际。

小组模拟尝试:出示几种情境,选择不同情境进行模拟。

1.给出四个情境。

(1)新班级的班会上,做个人的自我介绍。

(2)参加班级干部的竞选,做自我介绍。

(3)作为学校代表参加市级的演讲比赛,做自我介绍。

(4)转学到其他学校,在新同学面前做自我介绍。

介绍前,想一想是要向谁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要注意些什么。

2.小组选择情境进行模拟练习,人人参与,积极交流,同伴之间互相提意见,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巡视,参与,适时指导。

3.踊跃展示,根据要求评星激励。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制作一张名片,把自我介绍的内容写在上面。

2.在生活中,向陌生人进行一次自我介绍,认识一位新朋友。

板书设计

自我介绍

介绍内容

教学反思

1.本课“自我介绍”是生活中的常见交际,设计层次清楚,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进行积极交流。先明确要求,再选择情境进行模拟练习,模拟时要贴近生活,形式灵活,让学生感觉是生活再现,参与热情会更高。

2.这种范例激趣导入,给学生做出了示范引领,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如果从让学生认识与众不同的自己的角度出发,使其亮出自己的自我介绍,然后评价其优缺点,再进行范例展示,效果会更好。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使学生爱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2、使学生欣赏自我,懂得积极表现自己,善于完善自己。

教学重难点:

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大方、自信的表现自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孩子笑的照片,认识她的高兴表情。

2、出示一张孩子哭的照片,认识她的伤心表情。

3、师:认识了这两位朋友,你想不想把自己的表情介绍给她们呢?今天就让我们自己来画一画自己的表情吧!

二、体会微笑的魅力

1、课本第二页,出示六个漫画小朋友。

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漫画小朋友,为什么?并上台表演自己喜欢的表情。

2、同学们送微笑给在座的全体同学。

三、出示照片

p2,三张微笑照片,并请同学说说(设想)微笑故事。

四、在游戏感受微笑

师:你还会在其他什么时候微笑呢?

(1)以开小火车的游戏方式说一说。

(2)讨论:当你遇到小小的困难时,你还会微笑吗?

(3)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妨微笑一下,笑着去战胜它,去面对它。

五、师生合唱

师生一起唱《歌声与微笑》,再一次体会微笑的魅力。

教学内容:

一、认识自画像

1、p3,出示书上张斌的自画像。

2、轻声地读读张斌的自画像。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小结:自画像由自己最可爱的表情和自己最可爱的一面组成。

二、画自己的自画像

1、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画自己的自画像。

2、老师边巡视,边指导。

三、展示自画像

1、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自画像。

2、把自己的自画像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

第二课时

制作明星卡

一、提问导入

1、你知道什么是明星吗?你知道哪些明星呢?

2、师小结:明星可以来自文艺、体育、科学、政治等各界,他们都是各界有名的人,那么明星有自己的明星卡,这节课让我们来为自己制作一张明星卡!

二、欣赏自我、肯定自我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所以只要有一方面出色,我们就可以成为班级小明星、年级小明星、学校小明星等。

2、欣赏自己的容貌。

(1)鼓励学生上台照一照镜子,说说自己可爱的地方,才能更好的接纳自己。

(2)同桌互相照一照镜子,说说自己最讨人喜欢的一面。

(3)师小结: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有正视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3、欣赏自己的长处和爱好。

(1)学生各自上台说说各自在各方面的长处和爱好,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2)讨论:喜欢玩电子游戏这一爱好是否健康?

(3)小结: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爱自己,尽管这个“自己”会有缺点和不足,但都可以改正的,所以在制作明星卡时要尽量显示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三、认识、了解明星卡

1、卡通片里的角色也可以成为明星,学生自读课本上蓝猫的明星卡。

2、明星卡里要有哪些内容?(老师指导学生看蓝猫明星卡上的项目,要有:姓名、出生地、兴趣爱好、自己最满意自己的地方、最大的优点、缺点等。)

3、指导看课文,说一说课本上的这几个小朋友有没有可能成为小明星,为什么?

4、说说你认为自己有信心成为同学们中的明星或未来的明星吗?

四、做明星卡

1、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明星卡的构思。

2、师生一起在放松的音乐声中动手做明星卡。

五、展示明星卡

1、上台展示自己的明星卡。

2、师生互相交换欣赏,评出佳作贴在事先准备好的“班级明星卡展览栏里”。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规范地书写;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花繁叶茂、流连、穿梭、流畅、磕磕绊绊、弧线、曲线、清香袅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让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由此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并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想想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

2、了解自读情况:

指名学生读课文,随机出示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读有困难的句子,将作及时指导,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再读课文。

引导学生进一步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并谈谈对安静的初步印象;初步了解安静是怎么触摸春天的,用什么触摸。

引导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再读,方式可多样,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四、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使第二课时能作及时而相应的调整。

五、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重点提醒学生注意“磕”(上下结构)、“瞬”“翔”(左右的比例)

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课题。

课文中讲的是谁触摸春天?(安静)她是一个——(盲童)

当美丽的春天到来,我们在用明亮的双眼欣赏桃红柳绿的时候,双目失明的安静又用什么来感受春光呢?

(鼻、手、心……)

过渡: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够用心灵触摸到。让我们随着课文的作者一起来走近安静,看看她是怎样触摸春天、感受春光的。

二、研读课文:

1、出示第1、2自然段,学生齐读。

(1)指名再读第2自然段。

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到小区的绿地上是什么情形吗?

(学生有可能一下子就很会具体描述,那就根据学生的交流,点出“这可真称得上花繁叶茂啊!”学生也可能很简单地说“花繁叶茂”,就接口:“是呀,你看小区里各种花都开了,散发着浓郁的花香。”)

(2)引读“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的安静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是呀,她就是这样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从这里你可以看出些什么?

小结:是呀,双目失明的.安静是那么开朗、乐观、活泼、快乐,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3)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2、一天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看到了什么情形呢?学生自由读第3—5自然段。

交流:

(1)我首先看到了什么?

随着学生的交流,出示第3自然段的一、二两句,并指名读。

可这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啊,她怎么能走得这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呢?引导学生联系第2自然段说说,并读“这个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2)接着我又看到什么了呢?

a、出示3、4自然段。指名读“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b、安静是怎么抓住这只蝴蝶的?

(学生默读课文,用笔划划有关句子,如关键句“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月季花。”和“手指悄然合拢,拢住了蝴蝶。”)

c、引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睁着眼睛的……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真是一个——(奇迹)

d、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呀?(学生说理由并读有关句子。)

小结:是的,这就是安静“神奇的灵性”,我们正常人都抓不住蝴蝶,可安静,她凭着聪明,凭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凭着对这块绿地的熟悉,让自己的心里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睁着眼睛的蝴蝶就这样被盲女孩安静那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可真是一个奇迹啊!

感情朗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睁着眼睛的……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e、引读“蝴蝶……扑腾,安静……惊讶。”安静怎么会这么惊讶呀?(引导学生感悟到“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此时的安静会怎么想呢?

此时的安静除了惊讶,心里一定还怎么样?

(如果学生有说到害怕,我就“我想,此时的安静一定惊讶与开心多过害怕吧,因为——)引出”安静的心……地方。”)

在安静的心里,除了浓郁的花香,还体验到了什么?(扑腾的蝴蝶。)是啊,在安静的心里春天充满了生机,就连静静站在一旁看着安静的我,都仿佛看到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f、来,把“课文”拿起来,让我们再把4、5自然段读一读(配乐)。

3、引读第6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许久,我又看到了怎样一幕动人的情景?学生自由读第6自然段。

出示第6自然段,学生交流作者看到的。

指名读“许久,……张望。”安静怎么把蝴蝶给放了呢/

盲童安静能张望到吗?

是的,安静的眼睛看不见,可她什么地方能看见?(心里)因为她的心里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么,她心中那双明亮的眼睛张望到了些什么呢?她可能又在想什么?

引读第三句。

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配乐)。

4、看着这动人的一幕,我怎么做了?引出第7自然段。

当时我可能怎么想的?引出并读第二句。

(1)这里的“谁”指?包括课文中的——?

(2)总结:文中的安静是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她的眼睛虽然看不到桃花的粉红,小草的碧绿,可她用心触摸着春天,感受着春天那浓郁的花香,扑腾的蝴蝶,飞翔的快乐,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板书:创造缤纷世界)

(3)再读‘谁……谁……”

三、作业:

1、好好地再读读课文,背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积累摘抄课文中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创造缤纷世界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段。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教师饱含深情地述说:“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展示九寨沟美丽风光的图片。(板书:九寨沟)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三段:九寨沟水美山美

1、初步感知课文。

师:大家想去吗?让我们边看课文边听录音,跟着书中的导游来感受一下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吧!

师:你读了课文,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景,有什么感受?

生:九寨沟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生:九寨沟真像一个魔术师。

生:九寨沟真是一个迷人的人间仙境。

……

(板书:迷人人间仙境)

师:同学们听了课文,感受可真多呀!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它那迷人的景色。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想你最喜欢九寨沟哪儿的美。这些美都表现在哪儿?找到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学生交流谈体会。(随机出示图片、出示句子、圈画关键的词语。)

2、感受九寨沟水的色彩斑斓。

师:你觉得九寨沟美在哪里?

生:我觉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很美。“水晶晶亮亮的,乳白色、深蓝色、翠绿色、橙黄色……令人叹为观止。”(出示这句话的.字幕和图片)

(1)“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

(2)积累这类表示颜色的词语。

(3)学生练读,感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

(板书:水色彩斑斓)

3、感受九寨沟山林的绚丽多彩。

生:我喜欢九寨沟的山林。“松杉青绿,椴木浅黄,朱紫的是山杏,殷红的是枫树,还有无数山花和野果,把沟沟岭岭点染得绚丽多彩。”(出示字幕和图片)

(1)理解“绚丽多彩”。

(2)你还知道什么颜色呢?

(3)朗读体会树林色彩绚丽多彩。

师:同学们,九寨沟的水晶晶亮亮、色彩斑斓,山林绚丽多彩,真是美不胜收!你们想把它记下来吗?

①自由练读。

②齐读。

③背诵。

(板书:山绚丽多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四段:深秋的九寨沟

师:九寨沟山美水美,然而深秋的九寨沟更是变幻莫测,它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变换着不同的天气和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感受深秋的九寨沟吧!

生:齐读。

师:“天气多变”表现在哪里?

生:“天气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雨,一会儿雾,也有同时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

师:“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什么?

生:变换快。

师: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生练习说话。

师:“天气变,感觉也变”表现在哪里?

生:“雨水洗过的九寨沟,像一幅水粉画;阳光沐浴着的九寨沟,像一幅油画;云雾缭绕的九寨沟,又像一幅国画。”

(出示三种情况下的九寨沟图片)

看图感受九寨沟神奇的美。

练读体会九寨沟迷人的美。

用“像……像……又像……”说话。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句子,你们愿意记住它吗?

自由练读。

齐读。

背诵。

(板书:天气变幻莫测)

四、知识延伸

1、查找资料。

(1)九寨沟的水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2)九寨沟为什么会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

2、学做小导游。

(1)我们来为旅游公司写介绍九寨沟的广告语或导游词吧。

(2)为课后的风景图片配解说词。

板书设计

5 迷人的九寨沟

迷人 水 色彩斑斓

山 绚丽多彩

天气 变幻莫测 人间仙境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安慰他人的意识,学会说安慰别人的话。

2.学会倾听,有交际的自信心,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3.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安慰他人的意识,学会说安慰别人的话。

2.学会倾听,有交际的自信心,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

教学设计

一、巧设情境,引出安慰

师:同学们,今天看到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戚老师心里非常紧张,此时此刻,你们能说点什么让老师不这么紧张吗?

师:谢谢孩子们,有了你们的鼓励和安慰,老师的心情平静多了,谢谢大家。其实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跟戚老师一样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什么呢?安慰。

一位名人这样说:“安慰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安慰是医治心灵的良方。”今天,咱们要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让我们学会安慰。(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

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来看课本中第一个小男孩说的话)(出示课件3)

师:故事中的小男孩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打算怎么安慰他?请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板书:主动关心)

预设a

生:小峰,不要难过了,运动会上难免有意外发生,你不是故意摔倒的,比赛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参与了,并且付出了努力。(出示课件3)

师: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我想此时小峰心里会舒服一些。(板书:表示理解)

(你鼓励无疑给了小峰极大的安慰)(板书:鼓励)。

师:所有这些安慰的语言、行动都来自于我们对小峰的真诚,只有真诚,才会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板书:真诚)

小结:通过这么多同学和老师的安慰,此时小峰的心里会怎么样?

三、出示情境,学生练说

1.出示:(出示课件4)

(1)我不想搬走,不想离开好朋友。

(2)我特别喜欢这块表,丢了好心疼啊!

师:上面两种情形,你要如何安慰别人呢?请任选一个你想安慰的对象进行小组内讨论。

2.请生表演,练习说话。

四、交流烦恼,强化方法

1.当堂抽取学生课前写下的烦恼纸条。

2.针对学生烦恼的问题,其他学生给予安慰。

3.被安慰学生谈谈心情的变化。

五、主题拓展,情感升华

师总结:同学们,人生的旅途并非都是坦途。安慰,如同涓涓细流,会滋润我们的心田。捧出一颗心来,送上我们真诚的安慰,我们就会快乐起来。(出示课件5)

让我随着音乐,一同感受安慰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力量。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同学们讲自己的伤心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参与话题,勇于发言,唤起情感共鸣,口语能力得到提升。

3.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不爱参与,害怕,不敢发言,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关注学困生,让他们的能力也有较大幅度地提升。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篇7

?云雀的心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讨厌”“乱砍滥伐”“泛滥成灾”“贫瘠”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云雀的心愿。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齐读课题。

质疑:初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

二、 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那个夏天发生的故事。

2、通过读书,你们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最后两段话

板书:沙漠变绿洲

再读这段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板书:森林重要

三、精读感悟

过渡:森林究竟有多重要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跟着小云雀和他的妈妈一起去看看吧!

(一)沙漠

1、指名读2—4自然段,相机评价。

2、方法指导:读文章要边读边想象,把文字读成画面,读人物的语言,要揣摩人物说话的情感。学生练习。

3、展示

4、小结:想象着读,体会着读,就能把课文读好。

(二)大河

1、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体会人物的情感,自己联系5——10自然段。

2、展示

3、采访:小云雀,你为什么挨近了妈妈?

云雀妈妈,你为什么叹一口气?

4、森林的蓄水作用云雀妈妈是怎么介绍的?了解总分总的`介绍方法。

(三)森林

1、我们到小云雀的家,你又知道了森林有什么作用?默读11——13自然段。

2、交流。板书:调节温度

3、再来看云雀妈妈的介绍,比较10、13自然段,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点?

(四)总结拓展

乱砍滥伐,森林变沙漠,黄沙漫天飞舞,洪水泛滥成灾;有了森林,冬暖夏凉。森林的作用何止这些?谁还知道森林有什么作用?

老师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读一读?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补充资料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迁移训练

1、冬去春来,小云雀邀请小伙伴到沙漠上去种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云雀,请你根据课文内容邀请你的小伙伴,可以选用下列词句,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话语。

2、师生共同邀请。

总结:听了小云雀的话,今后该怎么做,让我们用行动来回答。

五、指导写字

你觉得最难写的是哪个?要想写正确,需要注意什么?要想些漂亮,需要注意什么?

范写——描红——临写——反馈评价。找同类字,再写。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