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我的幼儿园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25-02-06 作者:betray

教案的编写过程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详细的教案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如应对突发状况,保持教学的连贯性,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教案我的幼儿园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案我的幼儿园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教案我的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2、学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3、尝试用×××|×××|××××|×—||节奏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内容,能大胆演唱。

活动难点:

掌握×××|×××|××××|×—||的节奏。并能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再编歌曲唱。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布偶、四种小动物的头饰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感知节奏:

1、孩子们,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学本领,我们说什么呀?(带领幼儿说“客人老师好”)

2、我们拍拍小手表示欢迎。(带领幼儿随意拍手)

3、孩子们,老师还会这样拍手表示欢迎,你们听——教师示范用×××|×××|××××|×—||的节奏拍手。

4、你们也来试试。(带引幼儿用节奏型拍手)

5、客人老师,你们高兴吗?跟我们一起拍拍手吧!(大家一起拍,使幼儿在浓浓的氛围中充分感知)

(二)声音引入课程:

1、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呀?

2、今天呀!我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不想植树它是谁呀?(拿出布偶来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3、教师分别用ppt播放四只小动物的叫声,让幼儿猜猜是谁来了小班教室。

4、它们今天来是给小朋友表演一首歌的`,你们想不想听呀?这首歌的名字叫《我爱我的小动物》(播放音乐)

5、提问: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歌曲中都有什么小动物呀?(熟悉歌曲)

(3)小羊怎样叫的?小猫怎样叫的?小鸡小鸭呢?(加深对节奏的感知)

(4)集体再次复习演唱歌曲。

(5)分组请幼儿表演唱。

(6)和老师对唱。(师:我唱到谁你们就来学谁的叫声)

(三)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1、让幼儿上来带自己喜欢动物的头饰,教师唱前半部分,幼儿接下半部分。

2、全部幼儿找自己喜欢的动物挂饰,戴上扮演动物表演。

七、延伸活动

1、学习了这首歌,引导幼儿换成自己喜欢的其它动物,再唱歌。

2、回家以后,我们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好伙伴听,好吗?

附歌曲: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样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设计思路:

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节奏明快,歌词形象、简单,是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老师们也经常在幼儿熟悉之后拿它作为发音练习。因此,让幼儿熟悉、掌握歌曲的节奏是学习这首歌的重点。加之这首歌在小班计划之中,为使幼儿熟悉、掌握歌曲的内容与节奏,我设计了这次的教学活动。希望通过各个环节的游戏活动能让幼儿感受到音乐活动的乐趣,提高音乐的感受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所学的内容。

小百科: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鲤鱼、黄鱼等鱼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鸟类以及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等。

幼儿园教案我的幼儿园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在成人的引导下愿意主动参与活动。

2.幼儿通过活动,认识班级的老师和小朋友。

3.幼儿能认识自己的小标识,知道标识应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二、活动准备

1.有幼儿名字和图片对应的姓名贴。

2.班级物品如床、桌子、椅子等图片。

3.音乐《围个小圆圈》《小动物来游戏》。

4.陪同幼儿活动的家长穿运动裤和运动鞋。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小动物来游戏》音乐,教师邀请幼儿和家长一起随音乐做模仿操。

教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小一班,请跟着小动物一起做游戏吧!”

(二)进行部分

1.幼儿和教师进行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教师:“大家好,我是__老师,我今年3岁了。我是一名小女孩,希望大家喜欢我!”

教师:“小朋友都认识我了吗?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呀?”

2.教师出示班级物品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物品的不同作用。

教师:“小朋友都能大方地介绍自己,真棒!”

教师:“老师这有几张图片,谁能告诉我图上都有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用?”

3.引导幼儿探索贴标识的方法,和家长一起将标识贴在相应的物品上。

教师:“咱们班里有桌子和椅子吗?可是老师发现所有的桌子和椅子都一样,小朋友离开后,我不知道小椅子是谁的,也不知道小朋友坐在哪,怎么办呢?”

教师:“小朋友都有姓名贴的`标识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姓名贴标识贴在自己的桌子和椅子上吧。”

4.播放音乐《围个小圆圈》,教师邀请幼儿与家长进行音乐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标识都贴好了吗?我们一起围个小圆圈走一走吧!”

教师:“我们一起跺跺脚吧!我们一起拍拍手吧!我们一起转转头吧!”

5.引导幼儿分组如厕、洗手、喝水。

a教师:“小朋友玩了半天都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请苹果组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去小便、洗手、喝水吧!”

b教师:“桔子组的小朋友可以坐下来跟老师玩一玩吧!”

6.引导幼儿和家长到室外进行运动游戏“钻山洞”。

教师:“外面的天气真好呀,我们需要爸爸、妈妈手拉手举高变身成大山洞,小朋友们都变成小火车一起钻山洞吧!山洞又矮又危险,小朋友要低头弯腰过山洞哦!”

(三)结束部分

幼儿与教师互相拥抱道别后,离开幼儿园。

教师:“小火车要开回家了,小朋友们和老师抱一抱后才能和爸爸、妈妈离开幼儿园哦!”

四、活动延伸

教师与个别家长沟通交流。

幼儿园教案我的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与老师、伙伴玩水游戏中,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和清洁、浇灌的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通过幼儿初步尝试的探索过程,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 各种会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颜料和一盆水。

2. 家长与幼儿一同探讨有关“水”的话题,丰富对水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分组玩水,进行水的操作探索,感知水的特性。

1.将幼儿分为四组,给每组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动。在幼儿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在做每一次尝试之前,先猜一猜都会发生什么变化。

2.教师在每组进行巡回指导,在指导过程中,

1)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

2)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3)让幼儿感知水上物体的浮沉。

二、幼儿共同讨论自己观察到的水。

1.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在玩水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工具,是怎样玩的,都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了解水可以把手洗干净的用处等)

2.幼儿讲述后,教师做简单小结,请大家表扬玩水时最干净最节约用水的一组小朋友。

三、幼儿观看“水”的广告宣传片,教师与幼儿谈话,帮助幼儿发现水的用处大。

1.教师请幼儿讨论: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水,都用水做些什么?(让幼儿知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我们要节约用水。)

2.教师延伸幼儿话题:水的用处很大,怎样就能做到节约用水?(提示幼儿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喝水时拿紧杯子不要洒水,洗手不要磨蹭时间,洗完要关水龙头。)

四、游戏:“吹泡泡”。

教师在水里加上洗洁精和肥皂粉,带领幼儿一同吹泡泡。

幼儿园教案我的幼儿园教案篇4

设计意图

?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故事内容幽默有趣,尤其是故事中小动物的形象生动可爱。故事中的角色对话都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语句,特别适合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的孩子学习,而且故事中加入了对动物齿痕的学习认识。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要在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中逐步发展,教师应为幼儿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我选取了这个简单有趣,又涵盖一定知识的故事作为教材,并把它设计成了一节中班的绘本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学习使用重复句式复述故事。

2、感受故事的幽默有趣,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并能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判断。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故事的复述,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活动难点

比较咬痕的不同,并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ppt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发幼儿翻阅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把一本书拍成了照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瞧,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呢?(一个大饼)

2.师:咦,仔细观察,这个大饼怎么啦?这会是谁咬的呢?猜一猜。

3、师:这又是谁的'饼呢?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

二、欣赏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一)ppt1

师:看看这个大饼是谁的?教师讲述故事。

(二)ppt2

1、师:小猪睡得真香,等它一觉醒来的时候,这大饼怎么样了?

2、提问:会是谁咬的呢?小猪觉得很奇怪,于是它决定出去问问。你们想不想也当警察查一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咬过的痕迹,是什么形状的?

(三)ppt3

1、小猪碰到了小鸟,你猜它会怎么说?(让幼儿学说: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你觉得这会是小鸟咬的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对动物进行仔细地观察,发现小鸟的嘴是尖尖的)

3、教师继续讲述(小鸟在大饼上—果然不是你)

4、师幼学说小猪与小鸟之间的对话。

(四)ppt4

1、小猪又碰到了小兔子,小猪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你认为是这只小兔子咬的吗?为什么?继续讲述。

2、哎呀,这既不是小鸟咬的,也不是兔子咬的,那会是谁呢?我们继续看下去。

(五)ppt5、ppt6:狐狸和鄂鱼

1.那是它们两个咬的吗?为什么?(小朋友们太聪明了)

2.可是小猪不知道,它问狐狸和鄂鱼,我们一起来说:“是你们咬了我的大饼吗?”

3.哪个是狐狸咬的?哪个是锷鱼咬的?

(六)ppt7

问了那么多,还是没找到,这时谁来了?(河马)噢,那一定是河马咬的,你们觉得呢?为什么?

(七)ppt8

河马张开了大嘴,轻轻地咬了一口。哎呀,大饼会怎么样呢?

1、小猪看了看河马咬过的大饼,伤心地大叫,啊?小猪为什么那么伤心啊?

2、那到底是谁咬的呢?让幼儿猜猜并说出理由。

3、教师讲述:你们看,原来小猪找了好久咬大饼的人,还是没有找到,却把大饼吃得快没有了,此时小猪的肚子饿得是咕咕叫,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

(八)ppt9

1、提问:小猪咬在哪里?你发现了什么?前后进行对比。

2、小结:原来是小猪自己睡着的时候咬的呀!(哈哈,小猪还傻傻呼呼的在说:“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

1、谁给故事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引导幼儿今天小猪一直在查一个什么问题?)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3、提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猪?

4、小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嘴巴有大有小,所以它们咬出来的形状也不一样,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小猪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们,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嘴巴咬出来是什么形状的呢,我们一起到教室里去咬一口饼干看一看吧。

附故事

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得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兔子说:不是我,你看——”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你看——”。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鳄鱼说:“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河马张大了嘴巴……轻轻地咬了一小口…… “啊”?

小猪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他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幼儿园教案我的幼儿园教案篇5

一、说教材

?幼儿园课程论》中指出幼儿园教育中的社会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学会爱家人,朋友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利用父亲节这个主题,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对亲人的爱和感恩,记住父亲节这样的特殊的节日,向父亲表达爱意。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父亲节是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技能目标:亲手为父亲做一份礼物。

情感目标:懂得爱亲人,懂得感恩父母。

三、重点:学会向父亲表达爱的各种方式例如制作礼物或者是回家倒一杯水等等。

难点:幼儿学会感恩父母,在家里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四、教法:提问法讲述法

学法:欣赏法讲述法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问题:你们知道6月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是有关爸爸的,有谁能告诉我是什么节日么?

(2)教师讲解父亲节的时间,并且让幼儿回想自己有没有在那一天为爸爸送个小礼物或者对爸爸说声“我爱您”。

(3)在部分幼儿回答后,像幼儿展示院所内亲子活动拍的亲子照片,让幼儿们充分感受父爱的温暖。

(4)让幼儿与听同伴分享与爸爸一起做过的最开心的事。

(5)回家为爸爸做一件事,并且对他说一句“我爱您”。

幼儿园教案我的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及别的幼儿的父母的工作。

2、通过日常生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学会用行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热爱。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全家人的合影或生活录像。

2、父母与幼儿曾交谈过其工作情况。

3、录音机、摄像机。

4、彩色皱纹纸若干、橡皮泥及辅助材料。每人一本小册子。

活动过程:

1、谈话:我的家人。

(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集体观看生活录像。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注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如"这是我爸爸"等。

(2)幼儿大胆表述,教师记录在小册子上。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在什么地方工作?如: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厂里设计机器。

2、幼儿思考、讨论:

(1)家中成员为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妈妈天天要上班,可辛苦了。如果小朋友们天天跟着爸爸妈妈,那他们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不能跟着爸爸妈妈,那到哪里去呢?你喜欢到幼儿园来吗?为什么?

3、为家庭成员送一件礼物。

(1)说说自己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说、唱),教师录音记录。

(2)拿出摄像机:你们在幼儿园学到那么多本领,想告诉爸爸妈妈吗?将幼儿的讲述记录下来。

(3)激起幼儿为爸爸、妈妈制作礼物的愿望。

教师引导: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定又累又饿,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制作面条、点心等)让幼儿自主选择完成。教师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指导。

活动延伸:

1、把幼儿与父母的合影,布置于活动室的墙面,幼儿随时可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

2、家人为小册子添加相关的内容(趣事、爱好)。

教学反思: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有深深的感情,“我爱我家”这主题活动的开展更有刚烦的意义。爸爸妈妈是家庭教育中永恒的话题,幼儿对此永远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我设计了一个让幼儿自由发言的平台让他们说出生活中爸爸妈妈与自己之间的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深情。同时照片、诗歌、卡片、歌曲等多种形式的应用,使本次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可是在“成长照片徐话题”的活动中,我向幼儿展示了一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孩子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很多孩子会说到:我小时候是…..样的,这样是活动无法达到收放自如,加入本课重新开展,我会采取 “分组讨论等方式”,使幼儿有充分表达的时间,自主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