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推荐8篇

时间:2024-01-28 作者:Anonyme

我们写好教学计划是对待工作认真的表现之一,拿起笔制定一份教学计划时,大家一定都有着完整的思路,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推荐8篇

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篇1

一、情境导入:

除了平方差公式外,还有那些公式?如何表示?;(a+b)2=a2+2ab+b2(a-b)2=a;1.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用语言表述为:;□2+2□△+△2=(□+△)2□2-2□△+△;三、应用新知;在上面的表格中,1+4a2x2+;2+4;不是完全平方式,如何修改使之成为完全平方

4.3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完全平方)

除了平方差公式外,还有那些公式?如何 表示?

(a+b)2=a2+2ab+b2 (a-b)2=a2-2ab+b2 这是什么公式把公式倒过来应该怎么写? , 。

二、知识梳理:

1.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 =(a+b)2 a2-2ab+b2=(a-b)2

用语言表述为: 。 2.用□表示a,用△表示b,则公式可表示为

□2+2□△+△2=(□+△)2 □2-2□△+△2=(□-△)2

三、应用新知

在上面的表格中,1+4a2 x2+2+4

不是完全平方式,如何修改使之成为完全平方式?

2.下面的因式分解对吗?为什么?

(1) m2+n2=(m+n)2. (2) m2-n2=(m-n)2. (3) a2+2ab-b2=(a-b)2. (4) -a2-2ab-b2=-(a+b)2.

3.按照完全平方公式填空.

(1) a2-12a+( )=( )2. (2) ( )+8ay+1=( )2. (3)

4.下列多项式中,哪些是完全平方式?将完全平方式进行因式分解.

(1) m2+2m+4. (2) m2n2 -16+8mn. (3) 9p2-24pq+16q2. (4)

5. 分解因式:

(1) x2-10x+25. (2) -81x2+18xy-y2. (4) 0.04a2+0.24a+0.36. (4)

6. 分解因式

(2) -a2-14a-49. (2 36b2+a2+12ab. (3) 4x3y+4x2y2+xy3. (4) x4-20x2+100. 7.用简便方法计算:30052-60101003+10032.

8. 分解因式:

(1)(a-b)2-4(a-b)+4. (2) 4a2-3b(4a-3b) (3) -ab+2a2b-a3b. (4) 9m4-6m2n2+n4.

9.(20xx年无锡中考题)分解因式 2x2 4x + 2 最终结果是( )

a、2x(x2) b、2(x22x + 1) c、2(x1)2 d、(2x 2)2

四、回顾小结

五、能力提升

10.将16x2+1再加上一项,使它成为(a+b)2的形式. 你有几种方法?

11.你能将m4+4 因式分解吗?试一试

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篇2

本期担任初三一班、二班、三班、四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化学是一门初三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中取得好的成绩。这些学生来自于城市与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初三化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初三一班、二班、三班、四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化学是一门初三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中取得好的成绩。这些学生来自于城市与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1.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编写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止污染,硬水、氢能源,金属与人体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等内容。

2.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以及碳等引入,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

3.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要求"了解","常识性介绍"以及"选学"的内容,力求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4.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教材中编入了数页彩图和约200幅图表。内容的叙述上力求使学生愿读、易懂、有兴趣。

5.教材除普遍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注意适当增加了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验。针对学生的'差异还编了9个选做实验及一些家庭小实验。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

(5)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

五、教学进度计划如下:

绪言和第一单元 2周

第二单元 2周

第三单元 2周

第四单元 3周

第五单元 2周

第六单元 2周

第七单元 2周

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篇3

单元教学内容:第96面---------第115面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

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规律,让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街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用数学的知识又分别编在这三个小节中,这样就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用数学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分有合,使计算教学不至于枯燥单调。同时是让学生感到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总之,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

1、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2、算法多样化。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数学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数学学习,全球电信吏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重、难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共约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 加几…………………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篇4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

本组的导读提示了学习内容,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

本单元教学设计,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隐蔽”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背诵《爬上虎的脚》全文。

3.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积累诗人的其他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4.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

6.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7.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8.通过对图画的多次观察,总结观察的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9.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有一定条理地把观察过程及“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10.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和看法,培养学生倾听和交流的能力。

11.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体验观察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背诵《爬上虎的脚》全文。

3.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

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四、课时安排:古诗两首 2课时爬山虎的脚 2课时蟋蟀的住宅 2课时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5课时

合计:12课时

一、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二、教材简说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

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8、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9、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0、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11、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12、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

四、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够初步运用。学习观察日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3.、养成细致有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够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写下来。

五、教学措施: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爬山虎的脚》 2课时

?蟋蟀的住宅》 2课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4课时

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篇5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识字1》、《识字2》、《识字3》、《识字4》、《练习1》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三种识字方式呈现生字、新词,虽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提高了识字效率,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识字的能力。

识字一: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春天”,将12个词语分为四组,拍成四行,隔行押韵,便于诵读记忆。每组词表示同类名物,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课文配有相应的图画,形象地再现了词串所表现的事物,使识字、识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识字二:这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课文围绕体育运动,把12个词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成四行,隔行押韵。课文配有介绍各项体育运动的12幅插图及一幅运动员获奖后手举鲜花向人们致意的图画。图文对照,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了解而一些体育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为国争光的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识字三:本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舟”等6个现代字的“演变表”和这些字组成的词语。演变表有助于学生识字和激起学生写字的兴趣。二是一首儿歌,一幅是山水画,一幅是儿童作画图。这两幅插图有利于学生将词语和儿歌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识字四:本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转盘图和生字词。转盘图显示了基本字“也”和不同的偏旁所组成的字----“驰”、“地”、“他”、“池”;转盘下面是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第二部分是一首字谜歌和4幅插图。字谜歌,就是一首诗,每一句不仅都扣住了谜底“也”,又分别引出了新字----“驰”、“地”、“他”、“池”。四幅插图直观地再现了字谜的各句意思。图文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字谜,还帮助学生理解了第一部分中的词语。转盘图、字谜歌、插图互相联系,紧密结合,使识字变得趣味无穷。

练习一:本次练习一共安排五个项目,内容包括认清笔顺、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认清笔顺和口语交际是教学的重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38个生字,1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0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春笋》、《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练习2》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篇课文和一个练习。这个单元意在告诉孩子们:大自然的一些美景,如:春笋、雨点、池塘、梅花、大草原,让孩子们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本单元中的课文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明快,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美、意境美。《春笋》精心提炼的动词往往能更加准确生动地传情达意。《春笋》就提炼了一系列动词,精当地表现了春笋破土而出、奋发向上的旺盛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雨点》是一篇引导孩子认识自然现象的小诗(儿歌)。文章一共四句话,每一句字数相同,形式一样,读起来节奏感很强,算得上朗朗上口。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雨点落入池塘、小溪、江河和大海里的不同模样: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四种动作是一年级的孩子所熟知的,也是他们可以真切感受甚至直接表现出来的。再加上课文分别给雨点的四种状态配了插图,也大大方便了孩子们把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小池塘》这篇课文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亮景象。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感和生命,给人一种美的愉悦。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好教材。《春到梅花山》梅花山,顾名思义,以梅花著称。这里的梅花数量和种类都很多。《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抒情散文,文章开始用一个生动的比拟“鞭声打破了黎明的黑暗,使得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告诉学生这是草原的早晨,作者先描写了近景,从羊圈中蹦跳着冲出的羊群以及追赶羊群的骏马,简洁的描写了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练习”中共安排五个项目,内容包括学习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想想做做和口语交际。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4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文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春笋冲破重重阻碍顽强向上的精神。

2、让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3、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词语、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5、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篇6

教学内容:

1:利用脚内侧踢、传球、模拟射门

2:继续进行颠、拨、拉、挑球训练

教学目标:通过本训练课的练习,使学生对足球球性更加熟悉,更进一步地掌握足球传递、拨、拉、挑的技巧,激发对足球的热爱,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从小吃苦耐劳的精神。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度。促进学生大、小腿、腰腹肌肉的有序发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增进荣誉感。学会守规则、重纪律,服从裁判等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利用脚内侧正确射门

场地器材:小足球若干、模拟足球墙

教学过程:

1:准备活动

(一)文体委员集合队伍、报数、清点人员、报告老师、师生相互问好。

(二)带领学生徒手操练习。

(三)教师组织学生绕操场变速跑300米。

2:复习颠、拨、拉、挑球练习

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大组列队站立,分别抽2至3名较熟练的同学示范练习,教师巡视并纠正其不规范动作。

(教师复述几种动作的关键性要领)

由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及时指导与纠正痼弊动作)

3:新授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看世界杯足球赛吗?喜欢足球运动吗?足球运动中最经典的什么?(点球大战)好吧,那么,我们今天就都是中国足球明星,来一场点球大赛。

(一)利用脚内侧踢、传球

教师讲解踢、传球动作要领:

要求学生用脚内侧传、踢球时,要根据球的落点,来判断击球的部位,并要控制住击球时的力量,把握球的运动方向。引导学生先进行传球训练,待学生有一定的方向感后,再进行踢球练习。

在操场内分别划两组平行线,其间距5至8米,被分为四组的同学分别站立于平行线外,两两同学一一相对,要求学生利用脚内侧相互间进行传球与踢球训练

(教师在巡视中纠正学生不规范动作)

(二)利用脚内侧射门

点球大战开始啰。

在空墙上画四个少儿模拟球门,在8至10米处点上发球点,要求学生利用脚内侧进行射门训练。

阐述动作要领:引导学生注意舒展的助跑、足球的落点、球的运行轨迹、击球点等等。

(教师做示范性的射门分解演练,抽出3至5名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射门练习。

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篇7

一、本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意,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7人,男生11人,女生6人。该班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但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争取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长度单位,了解1厘米和1米的的实际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全用刻度尺量线段。

2、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教学、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竖式写法。

4、角和直角的认识用三角板画直角、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乘法意义的理解,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5、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感知对称现象。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也比较困通过实例,在过去学习统计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1格代表2个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估算学习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近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测、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5、要注意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7、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电与磁单元教学计划篇8

一、班级基本情况

五(1)班共有孩子43人。大多数孩子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部分孩子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

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转化孩子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在语文教学上,加强孩子的基础知识训练,每月继续向孩子推荐一、两本好书,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针对孩子习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加强孩子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自主拟题作文练习和作文指导。指导孩子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和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的指导。相信孩子的习作会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借助新课改的强劲东风,认真贯彻和落实市教育局及中心校在本学期工作计划,以孩子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的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关于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关于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5)关于综合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些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些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四、方法和措施

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孩子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1)正确引导孩子自觉运用知识自学课文生字。

(2)加强孩子词、句训练。引导孩子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推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积累。

(3)继续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努力激发孩子多读、要在读中悟情。

1、孩子以读为主,充分利用早读、晚读和课堂训练等时间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孩子朗读课文,坚持多读少讲。

2、注意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孩子自生的各方面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努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

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安排,让孩子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进行自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4、指导孩子自学“读写例话”并将所学运用于今后的学习。

5、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抓住作业质量不放松。

6、注意调动孩子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孩子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孩子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孩子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要尽量鼓励孩子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