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7-12 作者:Surplus

写读后感要深刻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没有依据主题展开心得体会的写作,那它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8篇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篇1

“零起点教学”背景下第一学段作业改革的新路子

?摘 要】“零起点教学”明确规定:

一、二年级取消书面作业,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立足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又不能加重课业负担,盲目布置作业。如何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知识,轻轻松松完成作业,让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笔者从“前瞻”“中和”“后进”三大板块加以阐述,力求探索一条“零起点教学”背景下第一学段作业改革的新路子。

?关键词】零起点教学 第一学段 作业改革

笔者常常在想,

一、二年级的孩子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课堂上,小脸通红,小手如林;教室里,书声琅琅,议论纷纷;书房中,尽情遨游,品味书香……然而,刚刚转正为小学生的他们,本该高高兴兴玩耍,却身陷囹圄;本该痛痛快快看书,却埋首苦做。于是乎,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少,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弱,连眼里的光芒也越来越混沌了。

幸而,近两年,“零起点教学”雪中送炭,它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积累”等方面做了细化的要求,力求尊重学生起点,降低学习难度,拉长学习时间,鼓励学生表达……其中,在布置作业这一块,和以往有了显著的不同。

1.每节课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2.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

3.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作业习惯。

不难发现,“零起点教学”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以往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要让位三分之一,让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和完成作业,课后家庭作业彻底退位,书面作业变成了口头作业。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是母语教学,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教师备课之前,要用宏观的视角进行整体构思,不但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学段目标,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学情的眼光,精心预设课前作业,凸显作业的趣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趣味性作业:标一标

笔者发现,第一学段的课文有许多难读的长句子,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读正确、读通顺有一定难度。加上他们天性好动,很难静下心来自主朗读,因此预习作业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称象》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喜欢在玩中学,学中玩。借助停顿符号的帮助,读破句、读断句的问题迎刃而解,为课堂教学扫清阅读障碍,为正确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潜移默化中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科学性作业:辩一辩

一、二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某些课文中蕴藏着的科学常识或课外知识,已超出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如能科学地设计课前作业,就能帮助他们理解文本,轻松预习。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一课时,设计了如下作业。

柳树是春天常见的事物,但柳梢、柳枝、柳叶具体长在什么位置,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三者的位置又涉及文本的语言特色――春雨给柳梢梳头了,春雨让柳枝变软了,春风把柳叶吹飞了,因此根据文本和插图,帮助学生理清事物的特点,用选择的方式进行辨析,是很有必要的。

三、艺术性作业:画一画

涂鸦是儿童喜欢的表达方式,将预习成果用画一画的方式表现,会呈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某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泉水》时,就设计了一份精妙的预习单。

?泉水》是一篇形神兼备的精致美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这份作业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表达顺序,为下一步读懂句子、背诵语段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秦晓晖.多时段作业:构建课堂新形态[j].语文教学通讯,2014(1).

[3] 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张松.瑞典孩子的“家庭作业”[j].当代教育家,2015(1).

(浙江省宁波海曙赫德实验学校 )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篇2

本学期,我校掀起了学习五环节教学模式高潮,学校领导特别重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深入学习下发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内容。通过学习,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尽管这种模式我们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我还是看见了希望,看到了学生真正学会了自己思考问题,养成了积极动脑的好习惯,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的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着主体作用。下面将最近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谈谈: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环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教学目标、备好教学重难点、备好“五环节”。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教学目标是正确把握对本节课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五环节”,是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二、“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上采用了“五环节”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教为主学为辅,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为主教为辅,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偷懒,不能过于依赖教师要勤动脑好动脑,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尽可能的自己去思考问题,改掉以前的恶习,不能一离开老师就不知道该学什么如何去学;要求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老师只是在自己学习路上的领路人,不能被动的去学习要主动的去学习。

三、“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中的几点反思

1、“五环节”教学模式看似比以前简单了,但是要求更高了,难度更大了,它要求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还要备学生以及各个教学环节所完成的学习目标情况,更得用心去做了。

2、“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上课时要灵活把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判定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能盲目的套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所值,否则宁可一堂课完不成预订的教学任务,也绝不能为了作秀而草草了事。

3、小组交流讨论后,要让学生有时间去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师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适当公平科学的点评、总结。

总之,五环节教学模式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实际灵活运用,这样定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篇3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数学教材第二册中第六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节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示知识的全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活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新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有了几点感悟。

一、全方位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后,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29+4=33,但当我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出来了。这时我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工具一小棒,让他们利用小棒自由、独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算法,此时此刻我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当学生汇报方法时我并没有在黑板上板书抽象的算理,而是接着给出56+7=?继续追问学生的想法。当学生再次汇报时,这时我才水到渠成板书算理。通过两次摆小棒,对于已经知道得数的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不知道得数的学生,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计算进位加法。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通过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把数学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并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认识结构。也就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示知识的全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活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体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快结束的时候,我在课件中出现学生喜爱的“肯德基”餐厅,让学生在模拟购买食品的情境中体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因为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随着画面的出现,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又因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所以它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单调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转变成了生活中的购物算钱,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字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学数学。充分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大众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的本质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观念。

随着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和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我认为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教师自身应该努力成为创造者。大胆探索,积极尝试,面对各种挑战,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与我们的学生共同探索,共同创新。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篇4

20xx年5月25日,在中心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枞阳县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了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点评及讲座,使我悟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以下就从五个方面谈谈本人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童平香老师在教授《棉花姑娘》时,围绕着插图——棉花姑娘笑与哭之间的对比,去引起学生的注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再适时地导入新知,这样做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愉悦的氛围和情境。

第二,运用了启发性的原则。即教师在课堂上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知识间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有计划地设置有内在联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系统,使学生的思路地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徐徐展开、不断深入。

第三,正确对待教材,用好、用足教材。以前的优质课、公开课都愿意重新创造教材,这一现象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课改的教材都来自一线的教师和专家,经过严格的层层论证和审批才通过的,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作为实验教师,我们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础上,再作创新。这次听到的两节课,只是不同的教师,在引渗入渗出课题时各有不同,但在入行新知学习时,同样创造了精彩的课堂。既然他们都这样尊重教材,不轻易抛开教材,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

第四,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生。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前听课观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师生的对话,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重形式,重结果,轻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第五,教学课件制作精良,整节课都以多媒体资料贯穿的,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展示资料既生动又形象,课堂上节省了时间,又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听后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想了很多,例如:平日的课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当做学生

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了这些。

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篇5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全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小学美术教师,宝安区教科培中心探索和总结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五段式互动”培训。20xx年xx月在宝安实验学校举行了宝安区小学美术教师“五段式互动”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次的活动模式很有创意,收获很多。

“五段式互动”培训模式的基本程序是:美术教师辅导讲座、根据讲座内容上课、激烈的辩课、专家点评、心得体会。此次培训让我领略到了作为宝安教育前沿的实验学校的年轻老师们身上散发的阳光、向上的风采,感受到她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她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

这次五段式培训,首先是由欧阳铭蔓老师针对课堂中学生绘画的情况,作了一个讲座,在讲座中她很好地讲述了自己如何让学生从不会画画到会画画再到爱上画画的过程。随后欧阳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选上了一节自编的教材《整体与局部》,这一节课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系统性很好,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不错,从中可以看出欧阳老师平时下的功夫,但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整节课老师说得多,师生互动少。在随后的辩课环节中,我听到了作为反方的一号辩手王豪老师犀利的点评,看到了这些80后的小年轻身上所具备的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整个辩论的过程精彩迭出,看来美术老师的语言功底也并不比其他科老师差。但在整体的辩课过程中,我又觉得双方辩手并没有抓到主题来辩,辩什么?为什么而辩?辩论的结果要怎样?不得而知,也让很多老师一直处在云里雾里。我认为辩课不是为了辩一节课的优劣,如果只是为了辩一节课的优劣,那和以前的评课有什么两样呢?既然是辩论,那应该抓住教学的某一环节,或者是某一做法,特别是一些比较有争议的做法来辩,这样的辩论才真正有“道理不辩不明”的意义。辩课的最后,西乡街道教研员罗国辉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而简短的点评。

在这次培训之前,看到各个学科把五段式培训开展地如火如荼,什么是五段式培训?我一直不清不楚的,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活动,使我真正了解了这种先进的培训方式,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使我在深受启示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努力提升美术教学水平。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篇6

写作:学习完本课程的心得体会 题目自拟 字数800以上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之浅谈

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我国的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中学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希望学生顺从、听话,老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们习惯接受训导,不想自己探究;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还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而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本文所谈中学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着眼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必要的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这是对以往“授--受”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比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激疑激趣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三、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

教学实践表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精讲”,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全面开花,也不能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教会学生思考。并通过与人交流激活思维,解开思维的死结迸发创造的火花,发展创新能力。其次,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教学目的”改成“学习目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授课上,应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时间。如果可能的话,每篇课文都要提供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话题可以是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是对课文的评述性问题等等。这时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四、以小论文、小作文为依托,形成“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可以是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认识,甚至可以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研究性学习过程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对课文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表达,而这也正是大纲所要求的。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或就课文的思想内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等,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这种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有极大兴趣的,在活动中同学们焕发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读《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的二重构成要素,即语文是由语言和言语构成的。

语文的本质是人的一种生活;语文是一种“对话”实践。而对话,则是人的语文生活的实现方式。叶圣陶:“写,实质就是用笔说;写,其实也是倾诉。“独白“实际上是自己与自己的一种对话,即内心生活。对话的认识价值:

1、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创造性、建设性的,而不是复制性、机械式重复的。

2、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

3、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本质上理解。

什么是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具有丰富的、深刻的内涵,它不仅是人的一种智慧,一种品格,一种境界。语文素质的核心是语感。语文素质,不仅是一种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思维等方面的素养,还包括人的语文体验,语文直觉、语文感悟、语文想象、语文情感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语文方面的知识、能力、思维、体验、直觉、想象、情感等要素,还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要素。简而言之,语文素质就是一个人的语文生活的素质。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接感知。语感是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感在人的心理有两种存在方式:

1、动态的,它的特征是迁移;

2、静态的,它的特征是图式。语感智慧就是语文智慧,语感也是一种理解。

语文课如何实施人文教育?我认为必须立足于文章的语言,远离文本、脱离语言的人文教育是空洞的,泛人文性的,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理想情操起不到感染和熏陶。于漪说:“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切、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到一旁。”

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研读文本,在读中感悟人文思想内涵,进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吕叔湘说:“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教学’。”叶圣陶说:“对课文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能触及作者的心。”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篇7

通过解读,我明白了“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撩挑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髙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对于我我们一线教师而言,精心优化作业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关于“双减”下作业布置做了以下思考:

在布置作业前,应做到广泛浏览博览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作业布置时要做到少而精,指向性明确,针对性强。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

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我要先做一遍。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掌握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要求、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不布置“繁、难、偏、旧”的作业。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实行分层作业是我一贯实施的。比如,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只做基础题型,学习基础中等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础题型的基础上挑战有难度的题型,而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做有难度的题型。

关于作业批改方面,我坚持做到有布置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纠必复批。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篇8

对于课余时间,鼓励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保护好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

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对于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对于教育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