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2-09-10 作者:Mute

只有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写的心得体会才会引人入胜,相信大家对心得体会这种文体都已经很是熟悉吧,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育随笔》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7篇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篇1

一、观察对象:

小班(姚姚)

二、观察实录:

(一)早晨来园

姚姚:(跟外婆再见后)“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

师:“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姚姚:“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

姚姚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二)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地点:在盥洗间洗好手

时间: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姚姚:“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

师:“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姚姚:“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师:“吃好饭我们就看一会儿电视,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姚姚:“那小好便又要去干什么呢?”

师:“姚姚宝贝,那你来告诉老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

姚姚:“是不是应该去午睡室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该把鞋子放到小床下摆整齐,对吗?”

师:“是的,真棒!姚姚真聪明!”

三、分析与反思:

姚姚宝宝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没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龄幼儿的一种表现形式。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分析了姚姚的一系列反映。姚姚常常会用询问的口气来征求教师的意见,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他想在老师的嘴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来证实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确。其实他已经了解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步骤,但是往往是因为他对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对老师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他希望通过老师的鼓励、肯定等积极的态度来增加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来满足自己的一系列疑问。面对这类幼儿,我们应该采取“反问”的形式来激励幼儿,对幼儿可以多提一些“你认为呢?”“你想的是怎样的?”等问题来锻炼这类幼儿。可以让这些疑问从他们自己的嘴巴里说出来,让他觉得自己说的也是对的,来逐步锻炼幼儿的表现力、语言的组织里,更加能锻炼幼儿的自信心。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篇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提出:“生活即教育”。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中有价值的思想,为此,我们抓住各种生活机会,大胆尝试,充分教育幼儿,鼓励幼儿。

案例一:

点心前孩子们在厕所内洗手,不一会传来了哭声,寻声一看只见乐乐摔在地上,正在哭泣。原来昊昊洗手推了她,只听昊昊理直气壮地说:“我应该排在前面,我个子高。”王月马上反对说:“不对,洗手时应该大家一起洗。”我就问:“那我们应该怎么洗手呢?”班级中一下子又开始炸开了锅,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来,阮依阳说:“一组一组去洗。”而乐乐不愿意了,说:“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去洗手的办法。”“我们要相互谦让着洗手,等其他小朋友洗好再去洗。”这时我一边洗手一边哼着儿歌“你不推,我不挤,一个挨着一个,大家都是好朋友……”孩子们听了非常的新奇,一下子乱哄哄的教室内安静了。

案例二:

之后在一次角色游戏中,几个小女孩正在排队打电话,可是昊昊却要插队打电话,这时一旁的阮依阳说:“你应该排队。”“对呀,可以等其他小朋友打好电话,你再打。”小龙女说,“要谦让。”洋洋在一旁说着,不一会传来了儿歌声:“你不推,我不挤……。”教室一阵欢声笑语。

分析: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争吵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无论,结合于陈鹤琴“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与同伴争抢,同时喜欢模仿,不能用简单的说教。所以在案例中,当孩子们发生争吵时,对于孩子们争吵的行为我并没有一味的阻止,对他们进行说教。而是用小班孩子特别喜欢的儿歌来打动孩子,进行教育,同时儿歌便于小班孩子模仿,儿歌朗朗上口,一方面稳定孩子们的情绪,另一方面,又可以用来提示孩子,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一边洗手一边念儿歌,孩子们一下子非常地新奇,都模仿起来了,慢慢行为控制情绪的影响渐渐降低了。而我另一成功之处又在于,在角色游戏中,当排队打电话发生了“插队”现象,孩子们懂得解决生活问题,大家唱起了儿歌,一件小事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渐渐懂得解决生活的方式。

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着重于孩子生活的体验,同时运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所在。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篇3

幼稚教育是各种教育中之一种,当然也应该依着实验的精神去研究。

幼稚园的作业(包括一切活动),就应该本着丰富儿童的经验去做。

——陈鹤琴

[实例]

伦伦是个腼腆的男孩子,喜欢剪纸,但是至今都没有剪出像样的作品。

早上,伦伦又拿来了剪刀和纸专心地剪着,还不时凑过头去看小伙伴是怎么剪的.剪着剪着,本来想剪的大作品剪小了;剪着剪着,本来要剪的小作品变没了,结果还是什么也没有剪成。于是他又拿了一张纸剪了起来。

我很想走到他身边去教教他,可是一想到平时由于我对他太关注而使他形成遇事缩手缩脚、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的特点,就想再观察一下。而且我伦伦开始能主动地观察他人的做法,失败了还能自主调整,继续尝试,有一些克服困难的好表现。所以我没有走近他,但是仍时时留意着他的表现。

"老师——"身边传来伦伦的喊声,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张小纸片对我说,"蝴蝶!"我连忙走过去。只见伦伦手中的纸片又小又粗糙,但确实很像蝴蝶。我装作不相信地问:"是你自己剪的吗?""是的!"伦伦用力地点头。"剪得不错!你真能干!再剪一个好吗?"我边说边抱了他一下,还把他的作品贴到墙上。伦伦兴奋地笑了,赶紧埋头又剪了起来。

[思考]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过:"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要自己学习。""做父母的一方面不要替他学,一方面给他学的机会就是了。"对伦伦这样内向胆小的孩子,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但这种鼓励不一定是从头至尾地刻意去表示自己的关注,说一些鼓励的话,而是孩子在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也能不动声色,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轻装上阵,相信孩子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调整能够取得成功。我想,这也许就是陈鹤琴先生"学习是反应与刺激的联合""刺激必须要选择得适当"这两句话想要表示的意思吧!

伦伦虽然渴望自己能剪出好看的作品,但由于技能上的局限使他多次面对失败。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面对失败时,并没有轻易低头,而是选择了努力再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他开始向其他小朋友学习,并且一次次地进行尝试,直至剪出一件作品。也正是这件作品激发了伦伦的自信心。

陈鹤琴先生说过:"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我想如果我在不过多干预伦伦自主学习的同时再增加一些积极的暗示,如给他一些特殊的、好看的纸等,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支持,也许更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篇4

只吃米饭的张张

片段一:事件:张张一到吃饭时间就开始担心。今天吃的是蛋炒饭,白米饭里有青豆、胡萝卜、肉末等。张张一看到就拉下嘴巴难过起来“我要吃饭,我要吃饭。”保育员见状知道他要吃白米饭,就从食堂打来米饭和菜汤给他一个人吃。最后张长吃完了米饭,菜汤一点没碰。

分析:蛋炒饭中有各种色彩味道的配料,照理说蛋炒饭比白米饭要有吸引力。但是张长却非要吃米饭。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造成的。也可能是食物单调,孩子缺乏味觉刺激。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婴儿的味觉发展有一敏感期,时间大约在生后2~7个月。特别是在婴儿期,如果不变换食物品种或食物单调,会使孩子以后只习惯于常吃的几种食物,而不愿接受其他食物。而保育员的顺应行为就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片段二:第二周事件:今天吃的是年糕,张张一看到就拉下嘴巴难过起来“我要吃饭,我要吃饭。”老师见状知道他要吃白米饭,对他说:“这个年糕也是白米饭做的。”张张还是嘴里嘟囔着要米饭。当大家在吃年糕的时候,他还在哭。老师没有理睬他。哭了一会儿,老师将他带到他的位置说:“你先坐下来休息,要是饿了就把年糕吃了。最后,他几乎吃完了整碗年糕。

分析:教师清楚张张的行为是对身体不利的,需要成人的纠正。于是采取冷处理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最后当孩子饿的时候,将孩子引导到位置上,孩子自然地接受了食物。矫正孩子偏食挑食行为的方法孩子出现了偏食挑食行为,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及早予以矫正,从而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以下6种方法可供参考:

1、不要强迫、责备和惩罚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有助于产生良好的食欲。父母放松、随意地用餐能使孩子学会享受吃的乐趣。当孩子乖乖吃下时,要多多夸奖。如果持续1周偏食挑食,最好的办法是不加理睬,因为他们会把任何形式的注意都当成是一种奖励。

2、注意搭配食物的色、香、味,要适合孩子的口味,能够刺激孩子的食欲。孩子一般喜欢味道柔和、煮得不是特别烂、松脆、颜色鲜艳而容易吃的食物。对于不爱吃的食物,可改变烹调方式。比如,孩子不爱吃蔬菜,可以把蔬菜包在包子、饺子里来喂。并讲解吃各种营养事物的好处,拒绝孩子的不良进食行为。

3、及时添加新的辅食种类,逐渐克服孩子对新食物的恐惧。可把孩子不喜欢和喜欢的食物掺在一起,最好分成若干小份。开始时,以孩子喜欢的东西为主,慢慢再把他不喜欢的食物加量,使他适应。

4、在饭前让孩子体验饥饿感,不要吃零食,尤其是要限制高热量的食品。这样,他会有好的胃口和满足的饱腹感。

5、控制好吃饭时间,保证在25分钟以下。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过了这个时间即使吃不完也要拿走,否则他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好好吃饭。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篇5

案例:

在一次以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为题的主题画中,我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构思绘画的具体内容。分成六组的孩子们兴奋地讨论分工,有的拿工具,有的画动物,有的画房子,有的画小草,有的上颜色……一会工夫,许多画面伴随孩子们的欢呼声逐渐丰富起来了。其中一组由六位绘画、组织能力较强的孩子自由组合以"请小动物帮我洗澡"为题作画。半小时过去了,他们的纸上只画几条线条,但他们的争论却很激烈"猴子不是这样画的!""小孩不能画在这儿此"你画得不好不要画了!"……¨到最后,只有一位他们认为绘画水平最高的小朋友在忙着作画,其它五位呢,有的懒懒地看着他忙,有的干脆到别组欣赏别人的作品。

我组织此活动本意是集思广益,使孩子们从单纯的喜爱动物发展到进一步地认识动物,了解动物,认识到人与动物应该建立和谐发展的关系,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分析:

显然,那组孩子的小组画没有成功。这组孩子的绘画水平在班里都居中上水平,为什么画不起来呢?于是我对这几个孩子进行分析:首先,六位孩子的能力相当,都有独立思维、独立组织的能力。其次,他们互不服气,独断性强,缺乏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能力,缺乏全局意识。再次,孩子们好胜心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一是侧面教育,展示各组绘画作品,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请各组孩子介绍他们的合作过程和绘画内容,特别表扬那些协调合作很好的孩子并张贴他们的作品在显眼处。二是正面引导,让这组的孩子在借鉴别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家讨论合作失败的原因,"别组的孩子为什么能画得好呢?""你们组的小组画为什么完不成呢?怎样分工才能让每位小朋友一起做事呢?"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友好交流,"如果我们再合作时应该怎样做呢?"带领孩子展望下次合作的情景。三是实践印证,请这组孩子再以另一个主题合作绘画,"你先画大树。""你来装饰树干好吗?""我在这画一个扎辫子的太阳。""你把太阳画得高兴点行吗?"结果还是这个组合的孩子们和谐迅速地完成一副构思奇特的小组画。

评析:

经过这一次的活动,我觉得在组织此类活动时,应有意识地的将能力强弱的孩子进行较合理的搭配组合,让能力较强的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刨造能力及全局意识,并从能力弱的孩子身上学会妥协与虚心请教,从中获取成就感与自信心。让能力较弱的孩子学会从别的孩子身上学本领,不断提升己有的知识经验。分组活动后,教师应观察每位孩子的活动情况,以协商万法及时调整各组人员的组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孩子的组织、合作、协商、交往的能力,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的氛围里感受团队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让孩子们带着欢乐的情绪学知识学做人。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篇6

背景: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道德行为的机会。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他们的情感。而相应的,孩子们有了这些经验的沉淀,在实际生活中,也会很好地去遵守规则,而且会主动要求身边的人也要严格遵守。

实录:

片段一:

和平时一样,孩子们在社会活动室有序地游戏着。突然,在“超市”工作的瑶瑶气呼呼地大喊起来,“银行的工作人员去哪了?谁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孩子们被她突如其来的大声吓了一跳。

只见元元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头上还戴着一顶假发。“怎么了?我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呀。”

“那你怎么不在银行里?”瑶瑶生气地问到。

“我,我,我明天要去喝喜酒,要设计一个新发型呀。”元元也不服输。

“你在上班,怎么能随便跑出去呢?”

“那我头发那么长,喝喜酒去很难看的咯。”元元委屈地说着。

…… ……

“我家来了很多客人,我来取钱买吃的,你不在,我怎么取钱?怎么招待我的客人?”瑶瑶理直气壮。

听完瑶瑶的控诉,大家纷纷指责起元元来。

孩子们之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凝重。

“你不好好工作”我对元元说,“上班时间去理发,被开除了。我来做银行的工作人员。”

听完我的话,元元马上放下假发,跑过来,“我再也不跑开了,我会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不行,你没有责任心,这样的员工没有工作的资格。”我一点也不退步。虽然在对元元说话,可明显感觉到周围其他孩子探究的眼神。

“热闹看完了,快点回去工作。”我冲着孩子们说到。很快,所有的孩子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自从这次“开除”事件以后,孩子们在游戏时,再也没有发生过擅离岗位的事情,他们的角色责任心也慢慢变强了。

(元元的这种行为,明显是缺少角色责任心的表现。很多孩子,在游戏时,想法很多,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于是,就模糊了自己的角色任务。这个时候,老师及时进行了惩罚,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惩罚让他们记忆深刻,是对游戏规则的重申。推人及己,对他们的约束力必然会更强。)

片段二:

在游戏活动结束前地讲评活动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自己的工作和自己发现的一些事情进行着交流。

“悠悠做营业员一点都不认真。他都不整理超市的货物,乱七八糟的。”多多义愤填膺地说。

“是的是的。”其他孩子异口同声,“让他帮我们拿东西,他还老是不耐烦呢。”

“他对顾客一点都没有礼貌。”

“老师,他不会做营业员,别让他做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悠悠,你知道做营业员该做些什么吗?”我不动声色地问他。

“要……要整理货物,热……热情接待顾客,还……要把仔细结算钱。”悠悠被孩子们的控诉吓了一跳,说话也开始结巴起来。

“那你会有礼貌地招待顾客吗?”

“会的。”

“那请你把这里当成超市,做个有礼貌的、有责任心的营业员,向大家表现一下。”我拍拍他后背,鼓励他。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希望您购物愉快。”“欢迎光临。”……悠悠开始在我们面前很好地扮演起他的角色。

“孩子们,悠悠会做营业员吗?”

“现在会了。”

“那我们再给他一个机会怎么样?”

“好吧,如果他又不会做了我们一定要开除他。”孩子们一个个很有主见。

接下来几天,悠悠果然很认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并且得到了“每周服务之星”的荣誉称号。

(很多孩子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对于角色的扮演很粗糙,没有角色所担待的任务的自知,责任感缺失。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对同伴的行为作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比老师更强的约束力。所以在活动后,让孩子们自己来当小评审,无疑更能规范他们的角色行为,增强角色责任感。)

分析:

责任感缺失

在片段一和片段二中,都出现了责任感缺失的状况,元元随意离岗,悠悠马虎不尽责。

幼儿在角色游戏时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在实际生活中缺少责任心。

现在的孩子,责任心缺失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任性浮躁,自高自大,做事不考虑后果,不替别人着想,一旦犯了错也不愿负责。

2、对角色的认识不够。

孩子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了解得不够透彻。比如在片段一中,元元很随意地就离开自己的岗位去做别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够导致的。他不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做些什么,随便走开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

3、教师没有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比如,规则没有强调到位。制定的规则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给孩子们惩戒的作用。孩子个个都是“鬼灵精”,一旦制定的规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想让他们继续遵守,那真是难上加难。

措施:

加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1、孩子天性好奇,爱尝试,爱独立自主。如孩子想要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洗手,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就要给予关注和帮助,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断鼓励他们,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感受到自己负责的行为所得到的回报---成功的快乐、光荣和自豪。

2、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如:可以在喝水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找出几个孩子当小组长,让他们承担管理秩序的责任,还可以在班里找出能力强的孩子当小班长,让他们承担小老师的责任,这些方法都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很好的帮助。

3、对于幼儿为了承担责任付出的劳动,我们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责任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样会激发孩子承担责任的信心和自豪感。我相信,只要我们多给孩子机会、以身作则、持之以恒的对他们进行教育,都会有收获。

增加孩子们对角色的认识。

1、对于每一个角色,老师都应该对角色的语言,口气,表情等进行分析,让孩子们学会履行该角色的职责。幼儿通过对角色职责的理解和操作,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孩子”看到“爸爸”下班回家,“孩子”说:“爸爸你上班辛苦了,坐下来休息一下,我给你倒杯水喝吧!”这样幼儿便在游戏中学会了关心人,学会了履行责任,培养了责任感。

2、鼓励孩子们双向反馈,增加游戏中的快乐。

如在片段二中,担当营业员的悠悠要履行自己的责任,给顾客服务,而顾客,也可以给营业员一些评价,比如评比“五星营业员”等,让游戏中的营业员感受到自己为别人服务的乐趣,从而促进他更投入地进行游戏。

游戏时的规则和引导。

1、在角色游戏之前,先和幼儿商量游戏规则以及违反规则后的处罚办法。

如:游戏时选好了角色不能乱换,不大声喧哗,不四处乱跑,否则就停止游戏。在幼儿意识到违反规则将会付出代价时,幼儿就会自觉的遵守规则,这种自觉会从头保持到结束,这种自觉也反映了幼儿的责任心,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游戏规则。

2、要给孩子们改正的机会。

游戏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对于游戏时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不要用“作弊”、“耍赖”这些激烈的言词指责孩子,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比如在片段二中,悠悠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对顾客的粗暴态度会惹来那么多的投诉,但当他意识到他给别人带来的不快后,他的责任意识一下子回来了。给他改正的机会,他肯定会很珍惜,下一次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3、让孩子们互相评价。

在角色游戏结束后,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对同伴的游戏行为等进行评价。孩子有自己的一个小社会,他们之间的评价对他们个体有着很强的约束力。所以,评价时对责任心强,遵守规则好,履行角色职责认真,收拾材料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受到表扬的幼儿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从而增强其他幼儿的责任心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篇7

“小淘气”的转变

欣欣是咱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我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兄弟姐妹,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向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多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个性钟爱和我在一齐,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重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生命、、、、、、真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