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不断探索语言的魅力,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技巧,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可以让我们在不同场合中自如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国与家高中作文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国与家高中作文篇1
两年一次的军训已经来临,同学们都显得十分兴奋。大家都在教室里热烈地讨论着,有的人竟站到桌子上欢呼,有的紧紧地抱在一起。
到了实践基地,教官先自我介绍,她姓郑。之后又把军训时的一些严格的要求讲给我们听,这一说,让我们这些“小皇帝”终于懂得了艰苦这个词。
教官和同学们互相了解以后,教了我们怎样整理床单、被子。教完了,教官让我们在十五分钟內整理好,有的三下两下就完成了,我半天也整不出个样来。在我一筹莫展时,我旁边的王伟之见了我焦急的样子,问:“黄晨,怎么了?”我带着求助的口气回答:“我不会叠被子。”他二话没说指导了我,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叠出了合格的被子。我也领悟到了“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这一句话。
早晨,我们洗漱完后,就去跑步。操场一圈大该有四百米长,跑五圈,整整两公里,一开始还挺精神,渐渐地,同学们的体力不够用了,有的索性走了起来,不跑了。教官看了这情形,说:“坚持住,还有最后一圈。”原本懒散的我们,听了这话,像吃了东西似的,跑起来有劲了。教官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终于,我们每个人都完成了任务,大家为自己能够战胜自己而欢呼雀跃,忘记了长跑的疲倦。
中午,我所在的十连受命去包饺子,当一回厨师。大家都没学过包饺子,结果包出来的饺子形状可谓是千奇百怪:有的像包子,有的像小船,有的还像灯笼,有的竟然像大蒜。大家还互相取笑对方包的饺子有多难看;更有调皮捣蛋的,乘人不注意,把面粉抹在别人脸上,样子挺逗的。在嘻笑声中,我们完成了任务。有趣的是在吃饺子时,有人还指指点点地说这个那个是自己包的。
这回吃了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就觉得味道确实是与众不同,心里也万分愉快。
最令人高兴的事当然非烧烤莫属!叉子和鸡肉拿在手中,已经饿了一个下午的我们争先恐后的烤了起来。二十分钟过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令人流口水的鸡肉。听说今天是陈霖的生日,教官让同学们为陈霖表演节目,祝他生日快乐。他也不停地说谢谢。陈霖看上去非常激动,非常兴奋。我想这或许会成为他最难忘的一次生日。
三天的军训就这样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回到了学校,我们把这几天所学的表演给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看。一个个精彩的表演让老师们赞叹不绝,还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后在宣布优秀连队时,人人都投以希望的目光。当领导说出:“十连”时,坐在地上的我和同学们全都一下跳了起来,我们忘情地欢呼着,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而骄傲,教官也为我们高兴。
离别的时候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与教官告别。但欢乐三天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
国与家高中作文篇2
人的一生,如果只用“闲”和“忙”这两个字来衡量,未免显得有些单薄。人若只奔走忙碌,心易死亡,若只悠闲倚在门边,心易麻木。
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从小到大,我们就报名参加了各种辅导班,有些是兴趣班,是为了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有些则是学习班,期望可以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或许有人认为,既然有时间来放松自己,何苦要去学习呢?但是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纵然没有像猗顿那般富裕殷实的家境,也没有一位位高权重可以帮你的父亲,但想要出人头地,我们就必须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掌握更多的技能。即使我们获得短期内学习上的成功,得到休息的资格,可以悠闲地玩乐,但是我们不能放任自己,要更加地充实自己。只有在别人喝咖啡的时候学习,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维护国际和平也是一样的道理。战争的阴霾虽然早已消散,但在和平年代,我们依然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以史为鉴。这种对战争的警惕,未尝不是一种闲时的吃紧。
君子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澳网大满贯得主小威廉姆斯,曾有一段时间是她事业的低谷,连续几场比赛她都铩羽而归,日复一日的训练,年复一年的忙碌,换来的却是出乎意料的出局,她认真思考之后,采取了一个令旁人不解的做法,她在每天紧张训练的间隙,会放下球拍,到窗台小憩一会,眺望远方。她没有在偷懒,而是采取似停实进的策略,在眺望中反思,如今她已经成为网坛的一位“常胜将军”。因此要留点时间等待心灵的回归,这不是偷懒,而是反思,是前进,它能让你从低谷中振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没有一种快乐比得上内心的祥和,没有一种享受比得上内心的安宁,不妨试试,在匆忙的脚步里放慢速度,给自己的内心寻一丝安宁,留一份洒脱给自己。这种偷闲是对智慧的洗礼、对岁月的思考,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之后的学习工作中。
列宁曾经说过:“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就像陆游一样写作累了,就用洒水扫地的办法,驱除大脑疲劳,活动四肢。他的身边总放着一把扫帚,写累了就扫上一阵,他用诗赞美:“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如果我们做到了劳逸结合,平衡了“闲”和“忙”,那我们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与家高中作文篇3
滴答滴答,雨点们欢快地在地面上跳动着。
坐在书桌前,面对着堆积如山的题本,我选择让自己休息一下。伸伸懒腰,看着覆盖在玻璃窗上的水珠,朦朦胧胧之中,脑海深处那间让熟悉而又陌生的荒废老屋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
旺盛的野藤无情地将它紧紧的包裹着,青苔也得意的生长在墙面上,一层又一层……
他们走了,大概,七八年了吧……
在那间破旧又矮小的小屋中,曾经住过两位老人,他们的子女常年在外,孙子们好像也懒得踏进他们这又窄又脏的小屋……不过,好在他们还拥有彼此。
那一天,小女孩走进了老人破旧的家,因为是邻居,小女孩从此便成了常客,还亲切的称呼他们爷爷奶奶。,从那时开始,这间屋子它也可以拥有笑声与欢乐,它变得温馨。每天,他们都一起玩着各种小游戏。
小女孩一天天长大,她回到了父母身边。在一次偶然中,她得知,老婆婆在她离开不久后便因得了一场大病,离开了……
老人一夜间像换了一个人,他的目光变得呆滞,每个人本应拥有的笑容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奢求。他不愿再叼跟烟坐在大树下与人下棋,他再不愿与人交流。只喜欢每天坐在残损的竹椅上,面对着一张黑白照片,眼神时而温柔,时而责怪埋怨,嘴里不知念叨着些什么,一遍又一遍……
轰隆隆,一阵阵雷声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此时,我的脑海像播电影似的闪过一个个画面,划过的速度快得让我感到可怕——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位花甲老人和一个小女孩,他们朝夕相处,真的很快乐,,
渐渐的,小女孩长大了,离开了……
渐渐的,老婆婆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渐渐的,老爷爷变得好孤单……
后来,老爷爷也被孤单带走了……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我看着窗外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象,阳光洒在梧桐树上,透过叶片的间隙映在地面上,彩虹在湛蓝的天空中若隐若现,恍若昨天……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
回头想想,似乎很久没跟爸妈好好在一起过了,都是各自忙碌着。放下手中的东西,小跑着到正在厨房忙碌的老妈身边,“妈,周末我们一起去登山吧!”老妈笑着说“好。”可以看出,她很开心。
岁月静好,何待以后,趁父母还年轻,在一起做该做的事情!
国与家高中作文篇4
知道孟非这个名字,缘于风靡的《非诚勿扰》,我眼中的孟非。
“宝马女”马诺使得一个原本普通的相亲节目瞬间人气爆棚,正因为此,鲜少看娱乐节目的我开始追《非诚勿扰》,知道了这个叫孟非的主持人。
在我眼中,孟非是一个睿智,幽默,懂生活的男人。
说几个印象中的小片段:
厚积而薄发
一个支农的大学生男嘉宾上台时吟了三句“桂棹兮兰桨,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孟非问他“你为什么中间省掉一句?”他没有作答。孟非接着问“你知道这几句的出处吗?”他依旧默不作答。孟非接着说出“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几句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瞬间,台下掌声四起。
简单的幽默
记得有一位来自国外的男嘉宾在场上说了一大串的外文,孟非说“你说的很棒”,乐嘉在台下说“其实就是他听不懂啦”,紧接着孟非“略带严肃”的问男嘉宾“你能把它翻译成中文吗?我想知道你翻译的对不对。”台下,爆笑。
幽默不只是讲笑话
乐嘉问孟非“为什么你总是知道什么时候制造幽默,而且还能恰到好处的让台下的观众和场上的女嘉宾感觉到你的笑话很好笑,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让我很好奇”黄菡在旁边也点头附和,孟非看着他们,笑着,说了句“是吗?”现场顿了顿,孟非说“有请下一位男嘉宾”。
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读后感——随遇而安
整本书没有太多的文字,其中有不少孟非出去采访的照片。记述了从他小时候到高中到去印刷厂到最后进入电视台的经历和几篇随感。文字很简单,像报告文学。看完,心里没有大的波澜,就是一种真实的贴近。生活,本该这样,随遇而安。
孟非语录:
我好像记得他(鲁迅)老人家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走不了了。
我想告诉你如果一个人没有缺点,那是很可怕的,另外,你说你永不妥协,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永不妥协,我就是不断的在妥协...
你总在证明自己是有思想的人,其实真正有思想的人是不用时时来证明自己的。
我要纠正一个误区,总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都去当将军了,谁来当士兵打仗?我就从来不想做老板,只想做打工的。一个人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有担当,负责任,就不错,不一定要有什么规划,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规划,而结果一事无成。
你要的女朋友最好你唠叨的时候她作倾听状,你沉默的时候她又能说话为你解闷,这样你还是找个收音机吧。”
严于律己的人经常能够得到升华,但是要注意1、不要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快乐;2、不要忽略了身边亲朋好友的感受。
男人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成长起来的,就是在抛弃别人和被人抛弃的过程当中成长起来的。
台上的女人,也不要认为,你拎了某一个包,穿了某一个品牌。什么都不能证明。
很多人都是活在别人的眼中的,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不可能的事情,也许有些人今天看他无限风光的,也许他明天什么都不是。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握和评估。
不是每个男生的爸爸都叫李刚。
乐嘉:“我和孟非是好朋友,但是我们性格截然不同,他敢于自嘲,他很放松,我很紧张......”
孟非:“我老想嘲笑别人,可是怕得罪人,所以只好嘲笑自己......”
国与家高中作文篇5
冯骥才曾说:“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屈服。”因此,当你站在陡峭空谷前时,别退缩,为自己架一座桥,跨越空谷到成功彼岸。
忆起韩黎的一句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因为探索的失误,中国经历十年之乱。季羡林先生也未能逃脱命运的那一棒。他沦为看门人,独自一人守着荒凉的宅院,此时他也已年过花甲。假如他就此自暴自弃甘于平庸,浑噩度日,也不会赢得世人敬重。但他为自己架起了一座桥,一座信仰之桥。他坚持文字研究,从《罗摩衍那》到吐火罗文,他终成大学者。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一刹那起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愉快便是命运。命运与我们时刻同在,无法摆脱。所以当命运向我们抛出一道空谷时,别怯懦,勇敢地为自己架一座桥,沿着桥走过空谷。
华兹华斯说:“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一朵花,一个生命,一份希望。在二战期间,一位记者深入德国战场,拍摄有关战争的纪律片。当他站在废墟中向四周环顾寻找题材时,竟然发现不远处一户人家的窗台上摆放着一盆花,虽然经历了炮火的摧残,但那朵花仍恣意地绽放着。记者眼含热泪地说:“一个如此热爱生活满怀希望的民族终会崛起。”即使战火风飞,德国人仍为自己架一座希望之桥,给予他们希望,引领他们开拓一个崭新的未来。
我喜欢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欣赏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敬佩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命运的低谷时,他们都勇敢地为自己架一座桥从而跨越困难与险阻。
面对空谷,每个人都会坚强地为自己架一座桥梁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写下寻找光明,转身却走向漫漫黑夜。面对人生的低谷,顾城没有为自己架一座桥,而是跃入深渊,淹没于黑暗之中。
命运有一半握在自己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手里。人一生的全部就在于用手里已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手中所掌握的。此时,唯有为自己架一座信仰之桥、希望之桥、勇气之桥,才能争取到上帝手中的另一半。
点评:文章从冯骥才名句中挖掘出写作的中心,开篇奇绝,引人入胜。作者选材也独辟蹊径,选取了大学者季羡林直面困境的事例,感染力很强;选取的第二、三个事例是相对陌生化的材料,具有打动人心的效果;后文连续运用历史文化素材,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国与家高中作文篇6
从出生那天起,我们就在编织记忆,不过那时还小,无法把记忆紧握在手中,编成美丽的流珠。当有一天突然想起时,我们却发现自己两手空空如也。然而我们身边却有一些人把那些记忆捡拾起来,并用心将它编进生命里。
八岁时,“妈,你真好”,十八岁时“你好烦”,二十八岁时“妈,怎么办呀”,这是成人后迷离的心语……这些或已经过去,或即将来临,它们演绎了我们成长的心路轨迹。那段时光如风逝去,生命的轨迹却历历在目。
虽然如今的我们都不复当年模样,但在父母心中我们永远都一样,像个孩子,也是个孩子。平时讨厌父母“追忆”,那都过去了,没有什么意义,可父母却视为珍宝,每当特别时,拿出来把玩一番,然后又小心收藏起来。这是比存款还重要的贵重的财富,却成为我们误以为过去的,或即将过去的回忆。( )
我们以为我们过了在父母身边要玩具的年龄了,感觉自己长大了,可父母却希望我们像之前一样。原来那些我们认为过去的事,还深深印在父母心中,从未脱落过。它们就像树的年轮融入四季一样,静静渗入父母的生命里了。
随手翻开初中同学录,当时的年少轻狂的场景又一次出现,似乎那只是昨天发生的事罢了。读着那些有些天真的承诺,殊不知那些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散落天涯了。快乐随时间沉积了,却不知哪一天发生的某件事又会把那些快乐“重播”一遍。然后我们流着泪,谁也不承认那些人,那些事已经匆匆过去了。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些记忆才根植在生命里。
从不曾忘记河边散步大手牵小手,从不曾忘记不想吃饭被爸爸吓住,从不曾忘记同学们唇枪舌战,现在却矜持不言了。
谁说的'一切都会过去?在我内心深处,很多事情是永远过去了的,但刻骨铭心的记忆却停留在那里,让我们去收集那些记忆吧!将零碎的记忆拼凑在一起,编成一颗流珠。虽然事已过人已非,但是那一份情谊却永远不会改变!
记忆的流珠,是每个人这辈子,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最美的风景。走过,才知残缺。作者:马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