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中班教案6篇

时间:2024-03-06 作者:Mute

教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教案的编写展示了教师对教学资源和教具的合理运用能力,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马路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马路中班教案6篇

马路中班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对富有动感的对象有浓厚的兴趣,这些对象极易进入他们的视线。快与慢,所表达的速度现象正是存在于动态过程之中。

环境中的快与慢无处不在,马路上的车速度有快有慢,动物行走有快有慢,人的运动有快有慢,就连吃饭、洗手、穿脱衣服的速度也有快有慢……《纲要》指出,“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车是幼儿熟悉并喜欢的物体,为了引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快慢现象,感知事物的差异性,思考为什么有快有慢,于是,我们选择并设计了此项中班科学活动《马路上的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多种方式体验速度的快慢,学习运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快慢,初步了解快慢的相对性。

2、学习记录车辆行驶的快慢现象。

3、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与氛围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马路上的车》(一)(二)。

2、学具:记录盘25个;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磁性卡片若干;小汽车方向盘模型、摩托车、自行车车头模型各9个。

3、场景布置:操作区、马路

活动过程:

一、比一比。引出快、慢,幼儿初步感受速度有快有慢。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孩子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摸摸xx跑回来”。老师说摸摸大门跑回来,你们就跑去摸摸大门,看谁最先跑回老师这里。

2、幼儿游戏一次后,教师提问:谁最先跑回老师这里?为什么?幼儿说出跑的速度有快有慢。

3、幼儿再进行游戏二次。

二、看一看,说一说。初步理解车辆行驶的速度有快有慢。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录像,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有什么?

1、观看多媒体画面(一),提问:

(1)你看到画面上有什么?

(2)画面上的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在干什么?

(3)它们谁跑得快,谁跑得慢,请小朋友先猜一猜,把你的想法和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2、观看多媒体画面(二),提问:

(1)小汽车比谁跑得快?小汽车还比谁跑得快?

(2)摩托车比谁跑得快?

三、学一学,演一演。学习运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快慢,进一步感受、体验速度的快慢是相对的。

1、学一学。

师:我们来学一学这些车是怎样跑的?它们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教师小结:小汽车跑得快快的,用小碎步快快地前进;摩托车跑得慢一些,打开双脚跨上摩托车,用稍慢的速度前进;自行车跑得最慢,抬高双腿用力踩,慢慢地前进。

幼儿用动作模仿不同车的行驶方式,并控制速度。

2、演一演。

老师与五位幼儿自选一种车的模型,并自由选择一种与自己不同的车两两结成车队,进行车速表演。其它幼儿当指令员发口令,游戏结束后师幼共同小结表演情况:小汽车和摩托车比,小汽车快,摩托车慢;摩托车和自行车比,摩托车快,自行车慢;小汽车和自行车比,小汽车快,自行车慢。

四、比一比,记一记。引导幼儿把观察表演的结果记录下来。

1、介绍记录盘、操作材料、操作要求。

师:每个小朋友有一个小篓子和一个记录盘,小篓子里有许多的车,记录盘上有两条马路,每条马路前面有一个小动物,马跑的快作为快标记,乌龟跑的慢作为慢标记。请小朋友把刚才看到的表演结果记录下来,先想一想,什么车和什么车比,它们谁快谁慢,把跑得快的车放在快标记后面,跑得慢的车放在慢标记后面。

2、幼儿进入操作区进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介绍记录情况。

五、玩一玩。幼儿在游戏《愉快的旅行》中根据音乐快慢的变化控制车速。

1、幼儿自主选择一种车的模型。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进行安全教育,幼儿按要求进入场景二——马路。

师:小汽车跑得最快站在前面,摩托车比小汽车慢,站在小汽车的后面,自行车速度最慢,站在摩托车后面。我们去旅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车要跑在马路上,并注意保持车与车之间的距离。

3、幼儿根据音乐快慢的变化控制车速进行游戏。

马路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涂色、剪、贴等方法,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没,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纸、铅笔、蜡笔、剪刀、糨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介绍:每一小组请一个代表介绍小组设计的马路。

讨论:马路上太空了,缺什么?

总结:缺汽车

二、想象、讲述

如果你是设计师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汽车?为什么?

幼儿想象,并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汽车样子和功能。

三、创作

幼儿自由探索提供的操作材料如何制作出汽车。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注意:

1、在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设计时要美观、特别、与众不同。

2、运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糨糊要涂满。

4、汽车帖在马路上要注意布局。

5、剪好的纸头放进篮子里。

四、展示、讲述

组织幼儿欣赏,并邀请幼儿向同伴、教师介绍自己设计的汽车

五、伸活动:在美工区中提供各种材料指导幼儿制作汽车。

马路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体验游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1、ppt交通标志:红灯、黄灯、绿灯、左转、右转、直行等。

2、布置过马路场景。

3、音乐《郊游》、视频《遵守交通安全》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遵守交通安全”,引入主题。

1、请幼儿说说观看视频后的发现及感受。

“小朋友是怎么过马路的?你觉得他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2、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过马路?”

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1、演示ppt课件,提问:“这个标记见过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请个别幼儿介绍。

3、小结:几种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

三、讨论:“如果我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发生什么事情?”

四、游戏:安全过马路。

1、场景布置:大马路、斑马线、红绿灯、交警台

2、讲解游戏规则: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交警将违反交通规则的小朋友叫到一边,停玩游戏一次。

3、播放音乐《郊游》,进行游戏。

游戏若干遍,可请幼儿当红绿灯。

4、老师与幼儿一起评议游戏情况。“你是怎么过马路的?”

延伸活动:游戏“交通标志”连连看。

马路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常见车的名称、外形;

(2)知道110、119、120几种特殊号码及其作用;

(3)形成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特种车图片、交通信号灯

(2)图片、110、119、120号码等。

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特种车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

①"你们见过这种车吗?"

②"知道它们的名字吗?"重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自身经验大胆地回答问题。

2、幼儿第一次操作

(2)教师清唱歌曲《汽车开来了》,幼儿倾听初步认识车辆的名称、声音。

提问:

①"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②"里面有什么声音?声音是什么样的?"重点引导幼儿正确说出歌曲里的内容。

3、分享经验

(3)出示停车场,互相交流提问:"停车场里都停了什么车?"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各种车的用途、特征(颜色、声音……)等。

4、幼儿再次操作

(4)出示三种特种车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及电话号码:110、119、120,认识相应得号码和用途。

提问:"这是什么车?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用来干什么的?不执行任务时开在什么地方?

请幼儿说说是哪种车的号码?在什么情况下拨打这个号码?

重点指导幼儿认识三种特殊车辆的外观、用途、声音及拨打的号码。

活动延伸:

幼儿画马路上的各种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开展就是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之上的,以幼儿的发展为主体。活动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活动的目标定位是科学、合理的。本次活动运用基本图形表现常见汽车的外形特征,体验不同车辆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整个活动以“游戏”为载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个活动下来,孩子们应意犹未尽,其实在我们身边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游戏,有时放开手脚玩一玩。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量地去挖掘孩子们的这一面,将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展现出来,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重新建构,帮助他们提升经验,得到提高。

马路中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合理推测画面中人物的角色身份和行为

2、初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需要,体会大家在一起的快乐。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创设公交车情境,模拟坐车

1、师:(出现公共汽车场景)孩子们,这是什么车?你乘过吗?你乘公共汽车去过哪里?

2、师:今天,我请大家一起坐这辆公交车,谁想乘?

二、播放ppt

(一)妈妈下车

(大家坐上车,看ppt)

1、师:猜猜看谁下车了?谁下车了?你从哪里看出来她就是妈妈?

小结:妈妈穿着高跟鞋、连衣裙,拎着包包。

2、师:看看妈妈到了哪里?(菜场)你怎么知道是菜场?

3、猜猜妈妈现在在想什么?

4、妈妈买菜给谁吃?

小结:妈妈下车了,她买了全家人都喜欢吃的菜。

(二)建筑工人下车了

1、师:滴滴,汽车又要开了,坐好了,这次我们要开到哪里去呢?

2、播放声音

师:公共汽车到站了,听到什么声音?到哪儿了?

3、师:我们看看,到底到哪了?谁会下车呢?

4、师:几个工人?工地上已经有工人了,为什么工人们还要下车?

5、师:这么多的工人可能会在造什么房子呀?

6、师:造了那么多的房子,我很想对他们说一句话,猜猜看我想对他们说什么?

(三)到游乐场的人下车了

1、师:滴滴,汽车又开了,这次你想开到哪里?

2、师:我们来看看开到哪里了,如果开到是你喜欢的地方,我们就拍拍手。

3、师:这是哪里啊?你怎么知道是游乐园?谁想下车?

4、师:除了我们想去游乐场玩的人,还有哪些人也会在这站下车?为什么?

小结:公共汽车到站了,除了我们这些玩的人,还有扫地的清洁工阿姨,门口的售票员,警察,都在这下车了,让我们在游乐场里玩得更开心。

(四)到了球场

1、师:到了一个球场,有一队球队下车了,告诉你们这是经常输球的球队,今天他们又有比赛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变得有信心?

2、师:你们有没有为好朋友为好朋友加过油?

3、现场模拟拍球,请幼儿一同加油助威。

师:这样吧,中班的孩子我知道拍球都很厉害,那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拍一拍,我们其他小朋友一起帮他加油。

4、师:你听到了别人的加油声你有什么感觉?你在为别人加油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小结:不管是听到别人的加油声也好,还是为别人加油也好,都会让我们觉得心里非常开心,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鼓励,我们也会想着方法去鼓励别人。

三、组织幼儿下车

1、师:这是终点站,每个人都要下车的,说说你是谁,下车去干什么?

2、幼儿说完请幼儿一个一个下车

马路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借助多种场景,知道过马路的正确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2.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游戏的快乐。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图片

3.自制交通棋、信号灯等

活动过程:

一、 组织谈话,引发猜想

皮皮一个人在家,很无聊。他一个人悄悄地去街上玩,看到马路对面有个玩具商店。!出自:快思老.师!在皮皮过马路时,发生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呢?

二、播放课件(1),了解事情的经过

提问:

1.发生了什么事?

2.皮皮为什么差点被车撞?

3.他这样过马路安全吗?

三、分场景讨论:怎样过马路最安全?

场景一:走斑马线

请个别幼儿回答,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

场景二:在十字路口

师:如果是在十字路口,除了走斑马线还要注意什么?(看信号灯)

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的儿歌总结:

大马路,真热闹,过马路,不乱跑。

行人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交通规则要记牢,安全第一最重要。

师:我们来看看皮皮现在是怎样做的。(播放课件2)

总结: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平时过马路时要注意看交通信号灯,走斑马线,一看、二慢、三通过。

场景三:没有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

师:生活中不是所有的马路都有信号灯和斑马线(播放课件3),如果想过马路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学交警指挥。

总结:在没有红路灯和斑马线的情况下,过马路要注意看警察叔叔的指挥。

四、拓展经验,了解更多过马路的方法。

师:大城市里人特别多,还有很多安全过马路的好办法呢?你们知道吗?(过天桥、走地道)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课件4)

总结:在大城市里,为缓解交通的繁忙,人们可以从天桥或地下通道安全过马路。

五、游戏活动:看谁做得对

(播放课件5)

请小朋友看图后迅速做出判断,对的站在笑脸这一边,错的站在哭脸那一边。

延伸活动:

走交通规则棋

讲解游戏玩法:两人一组轮流掷骰子玩,走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格子里可以前进一个, 走到违反交通规则的格子里就后退一个,走到空格里停止不动,谁最先到终点即为胜利。

活动反思:

三月是文明月,围绕《我会过马路》这个主题,在本组成员的共同研讨中,设计了此次活动。教案几经修改和试教后,上周四由我执教,展示了我们组的教研成果。

整个活动思路清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遵循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原则。活动中我采用了“观察法、猜测法、讲述法、游戏体验法”等,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使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活动设计的两大亮点:

1.体现幼儿的认知特点。

从设置悬念,再现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动静交替的原则。

2.呈现趣味性、综合性。

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生活情境,画面生动活泼、直观,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富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

执教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教师的回应不够及时

当幼儿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预设的情况时,我未能及时回应获得的信息,“抛接球”处理不够协调,可见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很重要。

2.细节处理欠妥

游戏规则讲解不够精炼,示范的方式过于单一,幼儿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因此,平时的活动中应关注细节,时刻注意创设合适的教育情境,使幼儿接纳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