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篇

时间:2023-02-18 作者:Gourmand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需要认真对待,认真动笔记录下的心得才是具有价值的,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篇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篇1

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中科院院士,在2017年3月,这位被病魔缠身的老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夫妇两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卢老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组委会于卢老的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卢老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他当初对党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团员,一名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一定以卢老为榜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7年3月8日傍晚,一名国家的好儿子,人民的好书记,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出身于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位始终将人民放在心里的百姓父母官,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在心里。又是一位为党献身的伟人,除了心痛以外,我再次感到自身肩上的重担的份量。

“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神明,热爱着岗位,几回会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这是组委会给予杨科璋烈士的颁奖词。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护住了孩子,但是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这就是祖国的战士,党的同志,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一样的问题,我依旧会像他一样履行对党,对团的承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都说中古地大物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个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玉麦乡,从1964年到1996年的34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的仅有的一户人家。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卫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水雪锁不断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党的好儿女,坚决要维护自己的领土,用自己的青春去守护家园,打心底敬佩她们。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篇2

曾经的感人故事再次登上荧屏,在国家级媒体广泛宣传,我市的扶贫干部、同黄诗燕同志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深受鼓舞。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炎陵县下村乡坳头村原扶贫工作队长王健康:“一个方面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另外苦干实干精神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他常有的一句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如期全面实现脱贫任务’,在后面的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发扬他这种不怕苦的精神,要勇于担当为民服务。”

市扶贫办综合宣传组工作人员、炎陵县鹿原镇原选调干部彭再高:“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务实,抓产业抓扶贫工作非常有思路有力度,作为一个年轻干部来说也是要从诗燕书记的事迹中汲取自己成长的力量,继续为扶贫事业,为株洲市巩固脱贫攻坚再加把油。”

炎陵县霞阳镇石子坝村党总支书记陈远高在办公室收看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报道。2011年7月,黄诗燕曾在当地调研,看到陈远高家一棵产值7000元的黄桃树之后,定下了发展炎陵黄桃产业的决心。如今,全县炎陵黄桃种植面积达8.9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带动全县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

炎陵县霞阳镇石子坝村党总支书记陈远高:“我们村黄桃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0多亩,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一1700多亩,全村90%以上的村民从中受益。我们将继续把黄桃产业做好,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黄诗燕生前驻村帮扶的霞阳镇大源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刘云慧认真收看了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报道。在黄诗燕的推动下,如今的大源村村容整洁、产业兴旺,已经从最偏远、最落后的贫困村,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炎陵县霞阳镇大源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刘云慧:“诗燕书记为大源村的脱贫事业贡献了最后一丝力气,作为扶贫队员,我们要带领全村的村民发展产业,借乡村振兴建设的春风,把大源村建成美丽幸福的小康村,以此来纪念我们的黄书记。”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篇3

何为工匠?一砖一瓦,一凿一砌,令尽身精血聚其中,命理念思想隐其内,其中艰辛历历在身而不足与外人道。——题记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位院士虚弱地躺在普通病房的病床上,但他竟不顾自己的身体,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顽强的意志撑起他那临近枯竭的生命之花,哪怕死神在身边徘徊,他也只是强硬地答着:“我要工作!”两小时后,近昏迷的他被抬回了病床。也只有这时,他才倏然回想起他如陀螺一样不停转动、忙忙碌碌的一生。

他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实验任务,办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最后一刻。他知道化疗会影响工作,所以在被确诊癌症后他坚决地反对化疗和手术。因病情突然恶化,不知疲倦为何的他终于倒下,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那一天,病危的他,在众人的掺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哪怕是最坚强的人,在此时此刻怕是早已心力憔悴,但他从不是轻易放弃的人。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的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何为工匠?是他!他是林俊德,一位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有志者,他将毕生心力献给国家。尽职尽能、不辞辛劳就是他的一生,他的工匠精神让我们为之震撼。但凡誉之尽心者,凤毛麟角;称之工匠者,寥若星辰。凡有志者,应念及此。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篇4

脱贫攻坚路上,他们是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圆梦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是带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先行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形势日趋严峻,__镇驻村工作队员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关键时刻挺在前面,战斗在防御疫情一线,全力以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有召必回 提前返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贫困村第一书记、县派、镇派驻村工作队员多名同志老家在外地,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冲锋在前,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联合村“两委”、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干部深入村民家中,对各村、屯进行逐村逐户逐人统计摸排,排摸重点人群,登记回桂人员,坚持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做到不缺位、做到位、有作为。在摸排过程中,重点排查来自武汉市等疫区的、到达过武汉市等疫区的、与确诊、疑似患者密切接触的和在武汉出差、休假、旅游、探亲等短时停留,且计划返回的4类人员,针对上述重点人群,建立“一对一联系”工作机制,每日做好信息收集、登记造册、跟踪随访、健康监测、心理疏导等排查服务工作。据统计,共排查出重点人群52人,其中大学生14人,疫情防控工作摸底、排查累计总计460余次。

回则能战 ?驻村助力

__镇驻村工作队采取互相抱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第一时间分享防疫经验做法,重点人群排摸、道路设卡、口罩登记发放等,相互学习借鉴。针对当前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护物资较为紧缺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员协调后盾单位为村委会捐赠物资,帮助村委会解决燃眉之急,一定程度缓解了疫情防控用品的短缺局面,有效保护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驻村工作队员坚守农村疫情防控第一线,坚持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与村“两委”合理分工、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落实网格化管理,包村到户,村、屯、组三级联动,扎实开展疫情排摸、防控宣传、联防联控等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清、持续控,有力、有序、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工作。

恪尽职守 联防联控

__镇驻村工作队员创新疫情防控宣传方式,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村民提高防疫认识,掌握防疫方法,不传谣、不信谣。采取在村各主要道路上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在宣传栏张贴防疫信息,用大喇叭宣讲防疫常识,走门串户发放宣传单,教育大家用积极的思想面对疫情,用正确的方法防控疫情。同时,积极发动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制定防控疫情值班表,在入村口设立劝返点,坚决堵住外来人员入村走亲访友。加强日常巡逻走访,禁止街头巷尾聚集聊天,取缔聚众娱乐场所,严管村内红白事宜,发现人员聚集立即劝散。跟踪节前回乡人员尤其是湖北回乡人员,查看每日体温检测记录,严格做好居家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治”。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篇5

封一城人,护一国人;现一新冠,防一疫情。——题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空街无人走。年是喜气洋洋,年是辞旧迎新,但在这个abab式的年里,年是众志成城,年携手战疫!

01

ncp(新型冠状病毒)最特殊的年

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如鼠潜入,出现在我国繁华都市——武汉,九省通衢,北到北京,南到广州,西到成都,东到上海;屈原江吟泽畔;李白与孟浩然西辞黄鹤楼;一场疫情,使它成为全国焦点。新型冠状病毒如水般迅速漫延。春节的麋沸蚁动,庙会的人头攒动都促使着疫情大规模扩展。它肆虐着,吞噬着,神州大地上的炎黄子孙被它威慑得人心惶惶、惴惴不安。国人信服于中国力量,纷纷不出门、不聚会、勤洗手、戴口罩。此刻,动的乐趣不如静的平安。

02

doctor(医生)最美逆行者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身着白衣,心怀赤子之心。白衣天使啊,剃光一头美丽的秀发,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简陋的条件,重大的责任,他们在疫情中,是守护祖国的一线战士!有多少医护人员被感染?有多少医护人员受了伤?又有多少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医者仁心,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守卫者,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钟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披军挂帅,重返前线;李医生,最先呼吁防护,不幸被感染;护士一家,因疫死亡。此刻,我们停下脚步,默默祈福,就是对祖国的热爱。

03

support(支援)最感动的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来临之际,世界各国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俄罗斯政府支援了36.2万吨医疗物资和医疗人员,伊朗捐赠了100万只口罩,日本的捐赠物资上都附有诗句,就连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都捐出了70万只口罩……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支援我们的国家。世界各地向武汉支援的人数愈来愈多,三四万的医护人员,亿吨的医疗物资,还有即将破产的艺人韩红,也捐出了自己全部家当。患难见真情,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感谢每一个为中国支援的国家,每一位为中国付出的人;我相信,在祖国的庇护下,我们定能渡过难关,必然山河无恙。此刻,动的传染不如静的点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要战胜病魔,战胜疫情,携手护华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疫情路上,有你有我;众志成城,何惧疫情?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篇6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这是许多高校辅导员不变的信念。

云南大学辅导员朱丹在专职辅导员一线岗位连续工作8年,共陪伴900余名学生走过宝贵的青春岁月。她积极探索建立困难学生帮扶体系,以“智志双扶”的理念,精准剖析每个困难学生的致困根源,对症下药,先后帮助70余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会“唠嗑”,爱“串门”,爱管“闲事”——沈阳工业大学辅导员李青山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他所在的学院,农村学生比例大,困难生问题突出。通过家访,他为80多个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帮助30多个学生成功“脱困”。

从人人网到qq空间,从新浪微博到微信公众号,13年来,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深耕网络思政“新阵地”,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13年来,他撰写发布各类网文700余篇,浏览量300多万,让学生在互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22年坚守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对2700多名学生全心投入。通过“危机信息三级联动报告制”“班级考核量化制”“贫困学生登记制”等制度,她努力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多名有厌学自杀、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回归课堂。

人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篇7

定点扶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一个特定贫困点,固定开展帮扶脱贫。“十三五”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定点扶贫至关重要。做好新形势下定点扶贫工作,要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在“精准”二字上多考虑,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定点扶贫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这既是对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厚望,也是对解决当下扶贫开发工作存在问题的强烈要求。责任、使命、紧迫三种心情,集中在于要解决“精准”问题。

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向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服务,多年来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大大改变了面貌,脱贫程度总体成效明显。但问题是,有些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苍蝇”都敢贪,因而出现了“穷县富衙”、“穷村富村官”、发展很不平衡的现象,与全面小康的目标差距甚远。这反映了扶贫开发的偏差,即重整体、轻部分,重上层(重扶上、扶官)、轻下层(轻扶村、组),重“吵闹”(伸手要的就扶)、轻“息静”(不作声的不扶),也反映了扶贫工作的缺点,工作不深入、不落细、不落小。总之,就是一个精准问题。

定点扶贫要做到精准,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只有把定点扶贫提上政治高度来看,各单位领导才能跟上中央的步调,按照中央的部署,选派优秀干部,筹措多方资源,进一步提高扶贫的精准度。

定点扶贫要做到精准,扶贫干部就要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找准贫困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把发挥单位、行业优势与贫困对象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帮扶贫困对象,把扶贫开发工作做细、做小、做实,使任何一个村组、任何一个贫困人口也不能掉队。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篇8

从高处俯瞰,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四周悬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在没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闭塞,到县城就要花3天时间。

毛相林: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公路,不光只是穷,连生命都没有保障。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几岁,受伤了。我们用了三天时间,我们都没有(把他)送到医院,最后死去,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1997年,毛相林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修路。没有钻机,村民们就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说,当时全村青壮年吃住在工地,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硬是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围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庄村要发展,还得靠产业。在多方考察学习后,毛相林带领村民们陆续发展起柑橘、西瓜以及乡村旅游产业。

下庄村村民刘时琼:我们这个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门来收。像我们这种,一般可以卖两三千块钱左右,种得多的可以卖六七千块钱。

如今,下庄村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毛相林说,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庄村靠的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庄精神将激励下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毛相林:在最难、最险的地方,我必须要以身作则,带头冲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实现了我一个愿望,带领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终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