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12-23 作者:Mute

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书面材料,在当前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心得体会的写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8篇

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篇1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实际工作的作用,是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干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干部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结合实际,本人认为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四抓四到位”。

一、抓关键,领导重视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内部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并不引人注目、默默无闻的工作,因此,有些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一是无关紧要的思想。认为现在使用干部重在现实表现,干部档案没有多大作用;二是无需亲为的思想。认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就是简单的收存材料,是干部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不需要领导亲自抓;三是一般应付的思想。虽然口头上讲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够重视,认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没有火烧眉毛的事,只要“守好摊”,干部人事档案不丢失,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

由于思想认识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就存在着:

1、管档人员配备不到位,没有按规定比例配备工作人员;

2、投入不够,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保管条件落后;

3、档案人员队伍不稳定,变化比较大;

4、干部人事档案人员政治、经济待遇不高等。

这些问题既影响了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又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因此,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使各级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档案意识,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关心管档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的基础工作,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抓规范,基础工作到位。

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涉及到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它直接关系到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评价、培养和使用,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和政治前途。因此,对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一定要加以规范。但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没有注意收集干部档案中必备的材料,造成档案的材料流失。

二是鉴别不准确,把不应归档、手续不完备和有问题的材料归入了干部档案中,损害了档案的真实性;

三是整理不及时,对收集来的档案材料没有按规定及时整理归入档案,导致无序管理;四基础设施不配套,档案保管环境恶劣,影响了档案使用;五是制度不到位,材料的转入、转出、档案的查(借)阅等手续不按规定履行,档案管理混乱。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坚持做到“四化”。

一是收集归档程序化,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制度,特别对于人事变动、工资调整等材料,应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收集,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移交管档单位存档。

二是鉴别整理规范化,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规范》规定,认真细致地鉴别、整理加工,该归档的归档,不该归档的予以剔除。

三是设施建设标准化,按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要求,配备标准的档案用品、微机和设备,使干部档案管理实际现代化;四是管理工作制度化,自觉执行档案管理的八项制度,使每项工作都制度化,保证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三、抓素质,队伍建设到位。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档案管理的手段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干部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做到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使档案管理工作既能继承和发扬老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又能根据工作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在实际工作中,干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一是人员配备比例不够,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管理人员,或者兼职人员主要精力不在档案管理上;

二是管档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有的管档人员政治素质不高,工作原则性不强,业务不熟悉,工作不踏实,应付了事;

三是部分人员工作不安心,由于一些政治、生活待遇没有落实,导致有些档案人员缺乏奉献精神,总想跳槽,影响了干部档案管理的质量。

面对存在的问题,应该通过抓管档人员的整体素质,来促进管档队伍的建设和提高。

一是抓基础。各管档单位应该明确一名领导分管,同时按规定配备档案管理人员,而且必须是党员、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保证档案员的素质。兼职人员不可兼职过多,应以干部档案管理为主,保证管档人员的工作时间。

二是抓培训。通过举办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档案人员培训班,来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鼓励档案人员不断地学习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原则性。

三是抓待遇的落实。一方面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劳动保护工作,督促管档单位落实有关经济待遇;另一方面,从政治上关心管档干部的培养和成长。通过一系列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干部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干部档案的管理水平。

四、抓服务,信息开发到位。

加强干部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干部档案,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这是干部档案工作中心环节,是干部档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档案除了满足工资制度改革、干部工龄认定、老干部待遇落实等一般性日常管理外,对各级党组织公正、客观地培养和使用干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依据。但是,传统的干部档案管理方式,很难适应不断改革深化的干部管理工作。

一是资料收集手段落后。依照传统的呈报程序,档案材料没有及时更新和补充,信息不新,数据不准,影响了干部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是管理方式落后。还是传统的那种“你送我装”、“你借我调”的管理方式,只注重收集,不注重信息的开发和分析。

三是服务方式单调。只满足于干部工作需要,缺乏将干部工作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意识,对干部档案利用开发不够。

因此,要使干部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干部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服务来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

一是实行现代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干部档案数据库,及时更新,动态化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保证干部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是实行开放式的管理。一方面建立干部工作业绩档案,及时将干部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和在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收入档案,为凭实绩用干部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建立干部能力档案,重点收集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能反映个人才能资料,真实、准确、完整、立体地反映干部的情况,提高决策工作的水平。

三是实行服务式管理。在工作中注重实效,在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的前提下,坚持热情服务,在干部的入党、出国、调动、任免、福利待遇、办理退(离)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尽最大努力帮助用档单位用足用好档案资料,努力为干部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干部档案的使用效率。

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篇2

5月10~5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云南省档案局举办的为期5天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中我系统的学习了电子文件管理新趋势、档案资源建设、档案管理安全因素与技术措施、档案利用与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少数民族档案管理、20xx年度申报档案专业职称工作等7门课程,此次培训还参观了云南省档案馆。

由云南省档案局法宣处副处长李晓蓉主持召开了开班动员会,云南省档案局副局长龙岗出席并作出讲话,龙副局长代表全省档案局向参加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语诚挚的问候,他强调:此次培训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档案事业发展目标与工作任务,既要树立远大的工作目标,又要有牢固的工作技能。档案是评定专业技术的必备条件,想更好的做好档案工作一要分清形势,继续加强培训,维档、管档、为国熟使;二要明确任务,树立做好档案工作价值观,积极开展档案工作;三要勤学善识,找准工作着力点,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加强规范化管理,监督稳步提高,力争工作有举措,局面有突破。最后,龙副局长预祝此次培训圆满结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5天的学习,巨大的收获是不容置疑的。我系统地了解了档案与档案工作概述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对各类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立卷、归档、利用以及电子文件等管理程序,全方位地了解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看到日后管理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但这些正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它促使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进步。

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篇3

一、要把握和处理好保密与利用工作的关系

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涉密档案。根据《保密法》规定,这部分档案划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做好涉密档案的保密工作,是档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涉密档案应该保密,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密的意义和档案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保密和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档案工作者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可偏废。

利用档案为实践活动服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弊端。档案工作者害怕失密,或心存顾虑,不敢大胆利用,使很有利用价值的档案被束之高阁,造成档案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两者主要矛盾在档案工作者一边。档案工作者一定要解放思想,端正认识,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观念,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利用者提供方便,才能使档案的价值真正在利用中体现出来。

二、要把握和处理好制度与措施的关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要档案保密,又要大胆利用,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和与之配套的措施作为保障。有制度无措施,执行起来就会落不到实处。有措施而无制度,则会纲目混乱,难以长期坚持执行。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以笔者所从事的档案工作实际为例,建立了档案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印制度等,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做到档案利用工作有章可循。与此同时,按照中央相关法律法规,对收发、分送、传递、借阅、移交、销毁等各个环节,建立相关工作措施。为保证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建立了由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监督检查。由于有多项制度和措施保证了档案保密与利用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实施,收到较好的实效。

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篇4

进入档案馆工作已半年有余,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到如今能够妥善处理好日常工作,每个过程走过来都有深深的感触。新环境、新领导、新同事、新岗位,对我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在这半年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领导的悉心指导,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我能很快地适应档案管理流程与操作,让我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为人处事上都学到了很多。

作为专职城建档案管理的一名新兵,我深知自己的专业知识匮乏,业务能力欠缺,所以在档案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的今天我必须更努力的学习才能胜任这一份工作。由于是学财务出身,对城建档案这一块从未接触过,我一方面从最基础的建设工程知识学起,了解整个房屋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框架和基本流程;另一方面,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档案管理的规范和技巧。半年来,通过我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档案管理工作基本能得心应手,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下阶段工作将努力改进。现就目前新洲区城建档案馆现状提几点个人的意见。

一、创新档案审核机制,优化建设工程档案审核验收流程。

建立建设工程档案移交自查制度,要求建设单位在移交工程资料前根据《自查表》逐项自查并盖章确认,在保证资料齐全的前提下再办理档案审核预约登记,以提高进馆档案的质量和审核效率。

二、推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管迫切需要启用档案管理软件,协调和完善系统功能,与建设局相关单位通过局域网络平台连接,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为我馆数字化档案建设奠定基础。及时更新和维护本馆网站,把网站建设工作作为对外服务窗口、信息交流平台和档案宣传阵地。

三、切实加强档案保管、保护工作。

库房严格按照“八防”要求,做好日常安全保管工作,确保馆藏档案的实体安全。实时维护好档案管理软件的安全运转和数据库备份工作,确保档案数据安全。

在档案馆工作半年的时间里,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不仅要学会怎样做事,还要学会如何做人。

尽管我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与档案管理的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将认真学习其他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更加负责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去,不断推进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篇5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寒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当然毕竟也在大学学习了一年,社会实践也不能停留在大一时期的那种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社会实践应结合我们实际情况,能真正从中得到收益,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我觉得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应注重实践的过程,从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感受社会工作的氛围,也体验一下工作的乐趣,我就在假期到了我区人寿保险好好学习了一把。时值人寿保险正在招暑期工,因此我也就对档案及档案的分类管理有了更深的了解。 档案整理,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零散和需要进一步调理化的档案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目,使档案系统化的工作。主要是档案由零散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问题。档案整理内容包括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立卷(件、盒)案卷的排列和案卷目录的编制。档案整理的上述内容并非任何情况下全部进行,而是由档案的具体状况来决定整理内容的范围。

我们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在正规的工作条件下,档案室所接收的是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立好的案卷,档案馆接收的是由机关档案室根据入馆要求整理移交的案卷。同时对整理不善的档案进行局部调整。他也有自己的工作原则:如档案的整理必须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历史联系主要表现在文件的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等几个方面;档案的整理应该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原有基础指,第一,充分重视和利用先前整理的基础,以确定档案整理的任务和要求,来要轻易打乱重整;第二,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和利用原来整理的成果,不要轻易破坏以往整理和保存的历史状况。最重要的档案的整理必须便于保管和利用。

而关于保险档案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十分陌生的了。“保险”二字,向来是受人关注的,尤其是近几年,政府把保险问题上升到个新的高度后,保险就成了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对于“保险档案”的理解,关键也就在“保险”二字。 而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保险档案,那就是服务保险的,最贴近老百姓的,最实实在在的档案。既然保险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所以保险档案的价值就显而易见了。如果保险档案得到很好的利用并普及开来的话,那将会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方便。可是我们在实践中所看到的是,人们对保险档案的利用不但没有得到普及,而且在对保险档案利用意识也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同时,既然档案部门一直倡导着要普及保险档案在群众中的利用,而民众的档案意识又不高,那么档案工作这是不是应该采取主动的档案服务,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档案工作者能深入社区,与区委会或城市管理机构做好沟通,开办一些大型的宣讲会,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成效。也就是抱着这个想法,我们准备在社区内做个宣讲会,当然我们也明白,要深入社区,也绝不可能是盲目的,而首先是要了解民众的需求。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不管是现场访问也好,民意调查也好,总之要先把握民众的思想动向,才能把力气花在刀刃上。

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篇6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记载和反映出公司日常工作和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和成果,可及时为领导决策和各工作部门提供内容翔实的信息资料。因此,我们必须把档案的整理、立卷、归档和保管工作当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好、抓实。

如何做好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

一、目标与前提

档案管理的最佳状态,即达到收集完整、整理有序、分类合理、立卷规范、保管妥善、查询便捷的目标。档案管理的硬件要硬,“软件”还要硬,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法制化的必要前提。首先,公司必须要有能够达到防火、防盗、防泄密的档案室,并配备必要的档案密集柜、温度测量仪、灭火器、办公电脑等相应的办公设施,这是最基本的硬件保证。其次,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分派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再次,公司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收集与整理

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员做好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做好文件的分类、收集,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并及时移交档案室。

三、立卷与归档

立卷和归档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好的立卷归档工作对于保存有价值的文件,以及积累档案史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立卷与归档工作需把握以下几点:

(一)组件分类。文件收集移交之后,就到了集中统一立卷的环节。我们应将收集到的文件材料逐一进行科学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归档文件一般采用按年度分类、按机构(问题)分类、按保管期限分类三种方法进行分类,确保归档的材料都有保存价值,并确定保管期限。在组件分类的过程中,要重点检查归档的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对破损的文件材料要修补或复制,剔除重复、多余的材料。

(二)排列与编号。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编号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写档号。档号编写应遵循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扩充性、简单性原则。

(三)编目与装订。一是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并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对复文的编目应体现来文内容。归档文件目录还应设置序号、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二是案卷的装订。归档文件装订应牢固、安全、便捷,做到文件不损页、不倒页、不压字,装订后文件平整,有利于归档文件的保护和管理。装订时应尽量减少对归档文件本身影响,原装订方式符合要求的,应维持不变。为便于管理,相同期限的归档文件装订方式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同期限的装订方式应相对统一。

(四)编页与装盒。纸质归档文件一般应以件为单位编制页码,页码应逐页编制,宜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最后将归档文件按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盒脊及备考表项目。

四、借阅与归还

公司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建立、健全档案借阅制度和档案查阅登记表。任何档案的借阅都应该严格履行审批和登记手续,凡借出的档案都应及时催还,归还时发现文件短缺、增删等现象应立即追查。

五、保管与销毁

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30年、10年三种。到了销毁的年限时,应先登记,编制清册,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再将需要销毁的档案逐一进行销毁,销毁时需要至少两人监督,销毁清单及记录需打印纸质档案保存。

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篇7

一、争取领导重视是做好文档工作的前提

1、爱岗敬业,争取领导的重视。领导是否重视文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档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因此,要想使单位的文书档案工作有起色,首先要争取领导重视,文档工作人员还要注重完善自我,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忠实肯干,发挥主观能动性,干出业绩,干出水平,让领导满意,更好地为单位的发展服务。

2、加强宣传,增强领导的档案意识。单位领导对文档工作不够重视,大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文书和档案工作不是主要的部门,可有可无。这就需要文档人员经常向领导宣传文档工作。首先,要勤向领导汇报文书和档案工作情况,使领导受触动、受启发;

其次,要努力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及时为领导提供上级机关和档案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材料,为领导提供档案利用信息,使领导逐渐认识到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二、实施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加强文档管理工作必由之路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文档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文件和档案数量越来越多,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了文件和档案质量等,只有实现文档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

1、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文档管理中的运用,使文件的形成、运行、积累、转换等各个环节与造化办公相衔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这种现代化管理技术,迫切需要文档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文档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文档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文档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所以,文档管理人员要结合本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综合型文档管理人才。

2、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纸质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整理文件,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虽然都按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铪同,对同一个文件的分类不尽相同,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分类不准确的现象,影响案卷的质量,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按照新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不需要拟定案卷标题,以件为单位,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利用计算机检索达到方便快捷,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可发挥计算机管理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达到了简化整理、深化检索的目的。

三、加强在职教育,提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文书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够适应工作的需要,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文档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由于文件及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管理方法要不断更新,因此,对文档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待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来那些传统的业务知识与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必须对文档人员进行在职教育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既能掌握新技术,又能熟悉文档专业知识的人才。

1、进一步提高文档管理人员对文档工作的认识。增强管理意识。文档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文档的基本技能。因此,文档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籍贯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文档管理工作。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档案法》、《档案人员职业道德》、《文书学》和国家有关文档工作规定,使文档案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搞好文档管理工作是自己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二是把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和开发利用作为档案人员的职责范围,建立一个文档管理组织的领导体系,加强对文档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不为提文档管理工作水平。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培训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在职教育的长效管理制度,如省档案局及地市档案局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

其次,要建立在职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文档管理工作人员产和紧迫感和危机感,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教育,努力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比如,将在职教育与文书档案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挂钩,对不参加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的取消评聘资格,激励文档工作者增强参加在职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明确在职教育的原则,选择课程内容。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而言,在职教育具有更直接的目的性、现实性和时效性。在职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按岗位、分层次、多、多形式地进行。坚持“学

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原则。第一,学习文档专业知识。为文档专业人员提供系统学习文档专业知识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的机会,弥补一次性教育的不足;

第二,相关学科知识。文书和档案工作融会了许多相关学科知识,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在职教育应注重对相关科学知识的补充和更新;

第三,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文档工作的特征之一,也是文档现代化管理的标志之一,文档工作者应加强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技软件等新技术的学习。

对档案法的心得体会篇8

信息时代的来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知识和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并引起全球性增长模式和发展观念的变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包括档案工作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传统的档案工作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需要。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认真分析信息化建设与档案工作的档案工作如何实现信息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建设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1、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作为原生信息源,越来越社会重视和利用,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档案的内在信息,也就是档案的内容,这是档案信息的基本部分;二是档案的形式信息,也就是档案的外在形式和特征,它依附于档案的内容有密切联系;三是综述、汇编等等二次加工信息。事实上,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就是为档案开发利用作准备,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体系。

2、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主线。信息是知识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将马人类联贯在一起,构成一个全球化的人和机器的共同体,形成所谓的“网络空间”或称作“邪气社会”的信息化环境。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的档案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当然是贯穿全局的发展主线。

3、档案工作改革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消费将成为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源动力。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信息部门担负着掌握、存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职责,有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信息消费的需求作出反应,提供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是时代赋予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社会信息部门的使命,是经济发展途径变革的要求,是生产力进步方式转变的要求。生产要素发生了变化,信息将成为失去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由于档案部门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源的社会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使得经济发展途径的变革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各部门工作的发展方式和运作模式。

4、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改革的动力。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信息生产量大,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需求量激增,信息效益不均。社会信息消费需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是生活需求。随着信息化建设,现阶段社会庞大的信息消费需求以及将来信息化程度加大时的潜在信息消费需求,者是档案工作改革的直接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档案本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而不断扩大,不仅停留在查找和借阅上,而且可以和文化教育、社会休闲等方面结合,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此外,档案业务售货员、档案学科研究人员以及其他与档案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人们。当他们在工作中感觉到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急剧增加时,工作热情就会不断增加,责任感日益增强。而当他们作为信息的消费者,感觉到信息消费的不可替代性时,他们会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从而促使档案工作改革加速前进。

二、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路

1、加大投入,实现档案现代化。要保证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实现,和缓政府要值得投入财力,配置与档案信息化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改善档案工作软硬件环境,增加库房面积,购置档案装具,扩大室藏种类。

2、改革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时代,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档案部门迫切需要运用当今高新技术和知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是计算机管理服务。这种服务在一些档案部门已基本实现了,如档案馆管理系统、小型档案馆室管理系统等都已应用和推广。目前市场上各种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很多,国家档案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避免重复开发,并规范市场管理;二是缩微技术服务。目前不少地方档案馆通过缩微设备,对一些珍贵的档案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科技档案图纸的管理过程中缩微技术运用颇多,节约人力和馆库空间;三是光盘存贮服务。由于光盘具有存贮容量大、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可广泛用国防于档案信息全文检索、编目和参考查询服务;四是现代通讯网络服务。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如通讯卫星、邮电信息网络寺,将档案信息发布出去,使利用者在不同地域、不同时空利用档案;五是公共信息网络服务。档案信息部门充分利用地区公用信息网、国家公用信息网和国际公用信息网进行服务;六是视听传播服务。运用电视网、电影、广播、录音、录像等制作档案信息,并向公众发布。

3、培养人才,提高档案队伍素质。信息化时代,一切竞争,最终都反映在人才的竞争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工作需要大量“专”与“博”相结合的“通才”。这种专是跨学科的“多专”,而不是过去的“专一”;这种博是随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动态广博”,而不是过去传统不变的“知识广博”。这样的人才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好的稳定性,才能适应解决复杂性、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档案工作问题的需要。因此,档案部门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提高档案

人员工作素质创造良好环境。一是档案部门在进行培训前,应做好需求调研,按需设计内容,将培训课程内容与工作相结合,也就是说,培训应该是因需产生的。二是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注重提高教学者层次,注重教学、自学、研讨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三是增加档案工作者之间、相关专业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使其拓宽知识面,借鉴优秀经验,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方法,更新知识储备。四是应加大培训内容中计算机知识的比例,强化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联系,重视网络知识的运用,注重信息能力、技术应用的培养,适当增加档案现代化管理课程的课时。

三、档案法制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节点

由于档案的凭证作用可以有效地证明信息产权的所有者,所以信息时代档案工作越来越多地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进入信息时代,不但在理论上要解决“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法律约束问题,而且在技术上也必须尽快突破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只有这样,信息时代信息产权的保护才能落到实处。健全档案法规体系是档案法制化管理的前提,也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条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运用档案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使管理监督职能,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