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2-05 作者:Indulgence

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常写心得体会是会让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的,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对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对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5篇

对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篇1

垃圾分类是目前最时尚的话题。大家都说“垃圾一分让生活美好”!我也想加入垃圾分类操作。

一大早,我们就在家里埋头苦干,实在不像话,吓了一跳。不一会儿,客厅的地板上升起了一座小山,更不用说它有多壮观了。很多报纸,一些空玻璃瓶和塑料瓶,一盒用过的水彩笔,一些旧衣服,一个有洞的文件夹和一些旧杂志。通过学校学习,我知道纸、布、玻璃、塑料都是可回收的垃圾,但水彩笔是有害的废物。整理完了,我妈兴奋地说:“咪咪,走,我们去垃圾整理吧!”

我们将各种垃圾分别打包,来到小区内垃圾分类智能投递点。看到这一排的设备,我非常激动。现在分类垃圾桶真的很先进,很干净,应该归功于清洁工和大妈的日常清洁。仔细一看,垃圾桶上有字,分别是“纸滴口”、“塑料滴口”、“金属滴口”、“玻璃滴口”。右边还有一个红色的垃圾桶,上面有各种有害的垃圾投放口,真的很好。左边还有自动售货机。里面有很多垃圾袋和饮料。我妈说我可以兑换积分。没想到垃圾分类有这么好的好处。太棒了!

发射正式开始。我妈把玻璃瓶拿出来给我。当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玻璃发射口”。该卡已成功刷卡。我刚想把瓶子扔进去,我妈拦住我说:“你放心,仔细看看上面的要求。塑料盖要甩到甩塑料口,里面的水要甩完再甩。”原始垃圾分类

有这么多具体规则。我打开瓶盖,再倒了倒里面的水,最后轻轻地把玻璃瓶放进了垃圾桶。下一个,文件夹和塑料瓶盖,应该投进塑料回收桶。最后是大boss垃圾——纸,刷好卡,只见门“咔吱咔吱”地艰难地开了,原来里面已经塞满了纸。我用尽全力往里塞,手中的报纸才勉强进去了,又想塞纸,结果门“吱呀吱呀”地关上了,连忙把手缩回来。加油,再来一次!我再次把卡放在刷卡区,“吱呀吱呀”门开了后,我和妈妈把剩下的纸拼命地全塞了进去,“耶!”我高兴地尖叫起来。不过,有害垃圾——水彩笔应该投在哪里呢,这里的有害垃圾桶只能投灯管、电池和过期药品,咦?怎么没有投水彩笔的地方呢?还是去小区里找其他有害垃圾桶吧。可是我们在整个小区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哎,只好又把水彩笔带回家。

让我们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吧,我们德清一定会越来越美!

对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篇2

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活动我们了解到,在新的世纪,我们渴望干净的地球,渴望环保的家园,渴望绿色、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日益遭受人类生活中燃烧煤炭、石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浩劫,导致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等。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恶化,人类正面临着自然资源的匮乏和短缺的现状。

倡导低碳生活,创造生态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环保可以从点滴做起,我们应该积极去提倡和实践“低碳”生活,把好的经验与建议推广给自己身边的人,将“低碳生活”的绿色概念传递给每一个家庭,营造全社会节能减碳的环保氛围,争做节能减碳的宣传者。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能减碳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对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篇3

在前不久结束的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让我们明白,想要实现垃圾分类,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垃圾分类意识。在新西兰,过多或者不符合规定的垃圾将不会被收集,居民会收到一张卡片告知原因;在美国,各个城市都有细致和严格的法律,而且会定期邀请家长和孩子通过互动方式了解环境保护以及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在瑞典人的眼中,垃圾是“瑞典克朗”,根据“押金回收制度”,喝完的易拉罐、塑料瓶投入超市自动回收机后,消费者可到收银台兑换现金,直接抵扣消费……

垃圾分类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我国很多城市都将面临“垃圾围城”这样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而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它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不仅需要我们的重视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作为小区的居民,我很开心看到我们小区可以为推进垃圾分类的实施做一些事情。全体居民还有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可以一起为创造更好的小区环境、城市环境而努力着。做垃圾分类,就是做城市文明!我们竭尽全力为城市文明做贡献!

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对于小区有所帮助,对于我们小区居民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借机学习到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现阶段,垃圾分类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小区现在只是试行阶段,在这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还需要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各方面的工作。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我们有义务为城市的清洁尽职尽责,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们无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分门别类,让垃圾能够物尽其用,该回收回收,该处理处理,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既造成不了负担,同时也能让垃圾再利用,为我们的环保助力。

垃圾分类不是靠制度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习惯决定效果,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生活习惯,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

对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篇4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三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它们分别是——绿色的装可回收物的垃圾桶、蓝色的装不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和红色的装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既然把垃圾桶分得这么清楚,那垃圾肯定也是要投到它们指定的“家”中。这种分类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分类。

那我们如何做到准确无误的把一大堆垃圾分开呢?就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产生生活垃圾,那些看起来毫无作用的废纸、饮料瓶……都是可以回收在利用的,例如:1吨废纸若被有效地回收利用,就能生产出0.85吨再生纸,可以少砍伐17棵成材大树,节煤1。2吨,节电600度,节水100立方米,并可以减少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此有益的变废为宝行动,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把可回收垃圾投“错”了家——不可回收垃圾,那可不行。这种垃圾桶就与前一种垃圾桶又不同了:它只接受不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比如说:香蕉皮、纸巾、陶瓷、尘土……这些垃圾最后都会根据垃圾的特性用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处理。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幅画:我们的地球上到处堆满了垃圾,地球伤心地哭了。画的下面有一行用绿色水彩笔写成的字:不要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哭泣!

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我看到过这样一幕:垃圾桶旁全是垃圾,一位乞丐在垃圾堆里找着什么。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会以为,乞丐又在捡垃圾了。其实,这位老人穿的有些脏,路过时,看到一地垃圾,就想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一看垃圾桶上的分类,他又开始分起了类,才会那样的,被别人误会……

看到这那幅画,那位老人捡垃圾的身影,我深有感触,连老人都知道垃圾分类,年轻人为什么不知道呢?

最后,我想说,希望人人都爱护我们的地球,就像那幅画上的那句话和老人的举动中能感受到——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对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篇5

垃圾分类,应该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了。那个时候觉得是一种很时髦的东西,而渐渐地一些大街上的垃圾桶也从铁皮的“一通装”换新成了可分类垃圾桶。但是这么多年来,在很多城市,垃圾桶可谓是“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甚至,没过多久,这些具有很重大意义的新型垃圾桶也不堪入目。

最近几年咱们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逐渐重视起来了,而且x2010年也开始了垃圾分类试点。这次我们调查的范围虽然不大,而且也有一定的局限,但我们确实从中看到了一些现象,并希望能为我们的环保做一些事情。

在我自己看来,环保,正如前面所说的,应该是一项“时髦”的事业。我本以为,应该有很多像我们团队一样的年轻人会赶这个时髦并支持,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事实好像并不是如此。垃圾分来,不得不承认,它是一项比较麻烦的事情,现在的人忙着这忙着那,虽然生活在这个文明的城市,却总还是能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随手乱丢垃圾,那何谈垃圾分类呢?很多人可能受家庭的影响,没有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所以对环保的新政策不以为意,但我们还是看到很多的公民正在为这项事业努力着。

这样一件事的成功与否不能归功于某一些人或团体,也不能怪罪于另一些。光有领导者的良好认识和组织还不够,还要有一些良好的媒介者来倡导并传播,并且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虽然这是一种近乎完美也许无法达到的状态,但我们是不会让这个社会退步的,至少我们还在努力。

这次虽然是看似简单的社会调查,但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平时经常在校园里或者街上碰到突然冒出来的或者等待已久的调查问卷人士,很有些时候我们都是能避则避,能躲则躲。可能是因为怕麻烦,又或者是怕被骗。而这次轮到我们自己亲自上阵,完全能够体会他们的感受,做一次我们未曾做过的事情。因为我们自己是当事人,心里很清楚自己做的并不是什么骗人之事,而只是想要通过一些抽样人群了解到社会对环保的认识和支持度,也许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认识。但这一路的调查并不是很顺利,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做问卷调查人士的辛苦。

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会碰到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状况。有些市民对我们的调查嗤之以鼻,我们的心情也很容易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有的呢,则非常认真的做我们的问卷,看到他们认真的表情,心里不知道有多感激。不过,想想,这也正是社会,肯定会有不同的人,不同的心里,不同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很多红领巾们。排除孩子们有着天生强烈的好奇心外,我发现他们潜意识里可能有一种正在萌芽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碰到的小学生们,不管他们是刚放学也好,刚做完运动很累也好,手里腾不出地方也好,总不会像一些大人一样,明明很闲,却找一些可能自己都认为幼稚的理由(虽然我也曾以很多称不上为理由的理由拒绝别人)拒绝我们短短几分钟的“耽误”。

也许我们长大成人,有的时候却忘了一些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孩子可能天真,可能有不值一提的自豪感,但这也许就是要建设一个好的社会所需要的,每个人的一点点努力。

这次的调查,我们也认识到,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肯定也能反映一定的真实性和可努力性。我们希望点亮更多的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着手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地球母亲献出自己的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