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教学的个性化,教案中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通过教案的实施,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心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鱼的美术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鱼的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活动工具: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咪咪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教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2、 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折纸过程:
1、请幼儿园小朋友们欣赏折好的"小猫",提问:"这是什么?小猫是怎么叫的?知道小猫是怎么折出来的吗?"
2、老师按"小猫折纸"中的步骤图边讲解边进行示范。
3、引导幼儿自己折,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对于经验和技能不足的儿童老师可以把着她的手帮助。
4、小猫折好后,引导幼儿画出嘴巴、胡须、眼睛。
5、展示小朋友们的作品,鼓励小朋友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的小猫在干什么,分享成功的快乐。
关于鱼的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2、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3、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教学重点:
1、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2、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图片、课件。
学生预习:
课前自己收集印象派画家的相关资料以及印象派绘画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莫奈的绘画作品《日出印象》
a、画面表现的是瞬间景象的感受和印象。
b、画家是如何表现画面的光的感受的?
光源:橙红色。天空与水面受光源色的影响。
物体的色彩:强调瞬间的色彩氛围,没有仔细描绘物象的具体轮廓。
笔触:短小而清晰的笔触,把不同的色彩排列上去,造成一种光影在颤动的效果。
2、印象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a、照相机的出现。
b、人们对色彩产生的认识。
3、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a、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
对比欣赏:
?石桥》、《父亲的肖像》、《买水的人》(固有色的明暗变化)
?草垛》、《农家少女》、《阿戎堆的桥》(色彩丰富,光色交融)
b、用明确的笔触画出交织融会的色点色束,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
对比欣赏:
?父亲的肖像》和《农家少女》两幅作品。
c、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
欣赏作品《卢昂教堂》和《舞台上的舞女》两幅作品。
三、课堂小结:
印象画派的产生,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手法。画派中的每位画家都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印象画派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流派的形成。
关于鱼的美术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小路等都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这些也是我们童年时经常玩的,因此,石头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种生活化材料,何不加以利用呢?由此,我想到了设计这么一节美术教学活动《有趣的石头娃娃》。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利用橡皮泥在石头上创作娃娃脸。
2、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创作,体验在石头上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利用橡皮泥在石头上创作娃娃脸。
【活动难点】
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创作。
【活动准备】
1、石头每人一块、橡皮泥。
2、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石头,激趣导课。
1、课件播放不同类型的石头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石头上的不同花纹图案。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在石头上自然形成的一些有趣画面,许多人非常喜欢这样的石头,有的人还把石头摆在家里做装饰欣赏它,很有意思,也很漂亮。
3、课件出示石头娃娃。老师从石头王国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一起请他出来和大家见面吧。
二、欣赏石头娃娃,引导幼儿了解其特点。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1)、师:看了这么多石头家族的石头,我有问题了,石头娃娃和这么多石头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并说一说。
2、创设情境,激发创作兴趣。
师:其实,今天石头娃娃不仅是要和我们交朋友,他还需要我们大家帮帮他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我们来看看他需要我们为他做些什么?
播放课件,教师相机讲解: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因为我们要参加石头王国的选美大赛。可是我们的设计师有事今天不能来了,不能帮助大家设计了。所以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帮我的这些朋友。好吗?
三、幼儿创作石头娃娃
1、教师介绍创作素材:石头、橡皮泥。
2、分组创作石头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欣赏。
关于鱼的美术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学生对于春天不是很熟悉,特别是不能抓住春天的特点进行描绘。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掌握春天的特点,学会用色彩来表达对春天的爱,设计本案例。
活动目标
1. 根据歌曲《春天的秘密》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想象表达出春天的景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绘画时注意颜色搭配、涂色要均匀。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颜色搭配、涂色要均??
2、孩子们想象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1.熟悉幼儿歌曲《春天的秘密》(已有的知识经验)
2.材料:彩笔、油画棒、图画纸6张
活动过程
1. 集体唱幼儿歌曲《春天的秘密》,从中引导幼儿想象春天的景象。
2.提问:
(1)“你们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歌曲中都说到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2)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是春天的秘密?(小燕子、小草、小动物)
3.讨论绘画春天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分组讨论:设计本组绘画内容,并进行分工(谁画什么自己要说出来,最好不与别人重复)商量时小声点,不要把自己的.内容让别人听到,要不然就不是秘密了。
5.在《春天的秘密》的歌声中,幼儿开始分组画,每名幼儿都要参与,一个一个的画,画好了的就可以涂色。
6.在指导过程中,注意要将各组内容保密,每组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特点,为以免重复,老师可以提一些建议。
7.启发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画成为秘密?
8. 讲评幼儿的绘画作品
延伸活动:
装订好幼儿的作品放到表演区编故事。
教学反思
幼儿在以往的绘画中都是自己画自己的,这次不同的是分小组创作,集体围绕一个主题来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更增添了孩子们绘画的兴趣及创作的欲望。如:黄尘她们组:黄尘、天宇画画比较好,黄尘画了一棵开满桃花的桃树,天宇画了2只小鸟和3只蝴蝶,万良画的花,胡炜玉画的太阳,何鸿才画的大柳树,底色为粉色,显得画面干净清新,很有特点。每副作品都体现了孩子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大家在一起涂底色,一起选颜色,互相指导,都想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最好的。最后一项怎样使大家的作品成为秘密,孩子们想了许多的办法。
如:用布盖上、放在窗帘后面、反过来摆放等。最后大家一致认可的是张天鑫的办法:在上面盖一层纸,上面写上“春天的秘密”。经过大家同意后,我将作品整理完成,幼儿看了很高兴,使孩子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在活动中,绘画与音乐的结合引导不够,只是针对歌词进行了简单的绘画,听曲作画还要进一步加强。
关于鱼的美术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选自建构式小班教材。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本美术活动中,重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知色彩,体验珠子滚画的快乐,培养幼儿对色彩产生兴趣的同时认识三原色。
活动目标:
1.认识三原色,尝试用珠子进行滚画并观察珠子滚画的轨迹
2.能愉快地参与玩色活动。
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色每组各一盘,珠子。
2.鞋盒盖子人手一个,湿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
1.教师出示珠子。
今天我请珠子来画画,猜猜珠子可以怎么画画呢?可以在哪里画画?
2.幼儿讨论,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二、认识材料,并演示讲解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材料
认识三种颜色的颜料(红、黄、蓝)、鞋盒盖子、弹珠
2、示范珠子蘸色作画的`方法。
(1)将珠子放到颜料盘里滚动,它就会传说彩色衣服
(2)把珠子放到盒子里,两手拿着盒子轻轻晃动,珠子就开始画画啦。
(3)没有颜色了,还可以到其他颜料盘里滚一下,继续画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各种尝试,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洁。
2.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色彩重叠发生的变化。
四、集体欣赏作品
1.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说说珠珠画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材料。
关于鱼的美术教案篇6
活动内容艺术:我的爸爸更帅(绘画)
活动目标
1、能对照相片认真观察爸爸的外形特征,细致画出五官的特点。
2、能运用色彩和点、线条、图形等装饰画面。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每个幼儿自带的爸爸的相片。
2、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等。
情景创设:布置“我的帅气爸爸”展区。
活动指导
一、引导幼儿说出“我的帅气爸爸”。
1、请幼儿拿出相片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爸爸,重点说说爸爸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特征。
2、谈话引题: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吗?和爸爸在一起开心吗?今天请小朋友来画一画自己的爸爸,看谁画得最好。
二、讲解与示范。
1、出示一幼儿的爸爸和妈妈,比较爸爸和妈妈的脸型、头发、穿着的异同,一边比较一边画出来。
2、请个别幼儿上前画一画爸爸的发型,比较爸爸和妈妈发型的不同。
三、引导幼儿作画。
1、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作画材料。
2、向幼儿提出作画要求:作画时先画脸型,再画发型和五官;对照
相片细致刻画爸爸的五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表达对爸爸的爱;充分运用色彩和点、线条、图形等装饰画面,使画面更加饱满。
3、幼儿对照照片画爸爸,教师观察指导,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展示幼儿作品,开展分享活动。
引导幼儿将作品布置在“我的帅气爸爸”展区,互相欣赏、交流。
关于鱼的美术教案篇7
【活动设计】
在开展主题活动《落叶飘飘》时,我们观察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孩子对树叶也比较熟悉。我们也用树叶开展了许多活动,如《树叶拓印》、《我给树叶添叶脉》、《树叶鸟》等活动。我们小一班还没有使用过牙刷作画,结合主题,我想让孩子进行初步的尝试。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牙刷对树叶进行刷画。
2、体验牙刷刷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牙刷若干、红、绿、黄三种颜色水粉颜料,抹布,已画好的几幅树叶刷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激起幼儿兴趣。
出示几幅事先刷好的树叶,有绿色,黄色,引起幼儿兴趣。
二、教师讲解并示范用牙刷刷画。
1、出示牙刷,今天我们要用牙刷来给树叶刷出漂亮的.颜色。
2、步骤:选择一种颜色,用牙刷轻轻地沾一下,如果颜色很多,就在颜料盒边舔一舔,牙刷要朝着一个方向刷,刷的时候要轻,不要太用力,不要让颜料跑到树叶的外面去哦!
3、请个别幼儿尝试刷画,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及好的方面。
4、小朋友作画时要注意桌面及个人卫生。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最喜欢谁的作品。
【活动反思】
此节课在活动前,我听取了葛老师的建议,没有提供树叶轮廓,而是只提供一张白纸,全部凭幼儿对树叶的印象刷画。整个活动下来,有一半幼儿刷的还比较有创意、比较美观,一部分幼儿需要老师指导。一些老师提出意见,说没有轮廓,对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但又有另一种说法,如果提供树叶,就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孩子第一次尝试牙刷刷画,只要孩子敢于使用工具,用颜料大胆作画,无论孩子画的怎么样,都应该鼓励。
此节课我觉得自己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
1、幼儿首次接触牙刷刷画,不知道如何用牙刷沾颜料,我在介绍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我只告诉幼儿用右手握住牙刷柄,沾颜料刷画。结果在活动时,我发现好几个孩子不是用刷毛沾颜料,而是用背面去沾颜料,以致无法刷画。
2、在第二个环节中,虽然我在写教案时是老师先介绍,然后让孩子操作。但在实际教学时,我竟然在没教幼儿使用牙刷的情况下,让一个幼儿示范,占用太多的时间。
虽然这节课已经结束,但是我觉得还留下这么多遗憾,以后有机会我还会让孩子再次学习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