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一生不余力,伟绩丰功成流芳。在解放战争中,张富清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数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面对这么多的荣誉,张富清老人没有向世人显摆,他始终保持着初心,他总认为自己的荣誉根本比不上那些奉献出生命的战友们。这种精神,唯有经历过血与火的生死考验,才能在荣誉面前如此云淡风轻。正如那些第一批开垦新疆的战士们、知青们,是他们第一次走向未知的戈壁漠城,留给我们一座座水韵绿洲,城市的繁华犹在,但是那些开垦的人们大多芳逝。现在这把传承的火炬递向了我们新青年一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继续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战争年代,他立下赫赫战功。在和平建设时期,离家征战已经7年的他,转业时本可以选择回原籍工作。但张富清毅然决然要到艰苦、困难的地区为党工作,为人民做事。为百姓脱贫、为民造福的初心与使命,哪里最贫困往哪里跑得最勤,哪家最困难为哪家想得最多,他全心全意为百姓乡亲谋发展,为贫穷山区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从1998到2019,乌什县的脱贫之路已走过20载,这一路上,一批批的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砥砺前行,作为新一代的党员干部,力争排头兵,在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完成这20年的脱贫长跑之路。
非淡泊无以明志,故非宁静无以致远。张富清自转业以来却从未向人提及自己辉煌的历史,甚至连自己儿女都不知道。直到退役军人的信息采集,这个秘密才公示与众,但张富清依旧把清廉自守作为鲜明政治本色。,严把小事守好小节,管好家人树好家风。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初心与使命,是我们党不忘来路、开辟未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与名的令人震撼的事迹中,我们要感悟初心与使命的力量,学习老英雄张富清身上那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榜样力量,凝聚起万众一心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共同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当看到她遇到危险时做出的举动真的很令人感慨,敬佩,遭遇洪山前她发给家人的短信,前后洪水夹击着她,她发给家人都短信是,我遇到洪水了,为我祈祷吧。明知危险已经来临,但却很从容的面对,我感觉到她一点都为曾后悔过的心情,但是她就这样走了,那么壮烈,心怀着老百姓,满心想着扶贫攻坚,但就这样牺牲了,献出了自己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换得秋实一夏花——追记基层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李夏。今年8月10日下午,距离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心仅300公里的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大雨如注。就在这里,为抗灾抢险,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献出了宝贵生命,年仅33岁。
年轻的李夏一次次放弃回城的机会,一次次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他把为民尽责看作高于一切,李夏的工作动力源于何处呢?
李夏舍小家、顾大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夏有担大责,扛大任的担当精神。他选择工作需要的荆州乡,放弃了城市生活。这正是年轻人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李夏的妻子宛云萍泪水涟涟地说:“我和宛儿(女儿小名)的生日他没有一次在身边,这次他说一定回来,他答应得好好的。”母亲原以为儿子离家近了可以尽尽孝了,却没想到“他一头扎进了山里”。古言云:自古忠孝难两全, 精忠报国效岳飞。
李夏热爱基层,乐于吃苦。他的座右铭:“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为了党的事业,共产党人一定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李夏建功立业之抱负怀于心中,仿佛一切有了答案。
李夏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精神将永留人间。在这脱贫奔康的关键期,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以“李夏”为榜样,立足岗位建新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继续添劲助力。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是对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至高无上的评价,也是对她赤诚而坚定的初心最为圣洁的礼赞。黄文秀的感人事迹,为许多八零后九零后年轻干部提供了一面人生镜鉴。透过这面镜子,我们感悟黄文秀的初心,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是关于人生境界的思考。
黄文秀的先进事迹,集中反映了新时代青年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体现了党的干部忠于事业、无愧使命的精神风采。因此,广大年轻干部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习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精神,学先进、找差距,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争当合格的党员干部。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充分展现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统一,彰显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肝胆许国终不悔。回顾黄大年同志的人生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始终以祖国的需要为最高追求;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科学家,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创造;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教育者,始终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凝聚高端人才;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始终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鞠躬尽瘁。斯人已逝,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炽热情怀。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安逸生活,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__”归国者,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洪流。黄大年同志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必将感染和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实现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创新创造、不懈追赶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他在科研上始终是一个被追赶者,回国后,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在所从事的领域“开疆拓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男儿自以身许国”,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以身许国的义不容辞和义无反顾,为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筑中国梦树立了榜样。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他常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读懂老英雄身上的坚毅执着。张富清原本是被抓入国民党军中的杂役,后来在一场战役中被“解放”,面对国民党的腐败黑暗与共产党的矢志为民,张富清并没有选择领上两块银元回家,而是选择了“为穷苦人打仗”。秉持这一信仰的他,在战场上一往无前,无惧死亡,每一场战斗都冲锋在前,导致身体今天还留下了片片伤痕,正因作战表现勇敢,入伍仅4个月的张富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无论岁月流转,一生追随,从未改变。从老英雄张富清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坚毅执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懂老英雄身上的朴实纯粹。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是张富清离开部队时留下的一排排显著功绩,但如果没有一次普通的退役军人信息登记,谁能知道或许某个街头遇到的这位老人,曾经是威震敌胆的沙场尖兵。有的人要是能够取得这位老人十分之一的功绩,或许早就沾沾自喜不可收拾,但老人却深藏功名,连家人都不知晓其立功的事,仍旧住在一个不足80平米的老旧小屋里,只有阳台摆放得如“列兵”般笔直的花盆象征着老人那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从老英雄张富清身上我们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朴实纯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读懂老英雄身上的无私忘我。本来可以有更好选择的张富清,却响应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号召,携妻子来到了偏远的湖北恩施,当他知道在恩施,来凤最艰苦后,张富清夫妇又到了来凤,为来凤的建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满身军功章的张富清从来没有依仗自己的功绩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在国家困难之时,反而带头让自己的妻子“下岗”,做手术时,虽然是全额报销,可老人却选了最便宜的。老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和当初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能够活到今天,够幸福的了,不能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了。从老英雄张富清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无私忘我。
95岁,71年党龄,坚毅执着、朴实纯粹、无私忘我,让我们向独腿站立的老英雄张富清敬一个最崇高的军礼!
10月23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李夏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多种途径收听收看李夏先进事迹的报道和视频,深切缅怀他的先进事迹,深入学习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认真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的精神。
“李夏的一生如夏花般绚烂,我们惋惜他生命的短暂,更敬佩他精神的永存,特别是他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的精神,令人动容。”江西省抚州市纪委监委干部黄红梅表示,要像李夏那样,增强担当意识,提高担当水平,锤炼担当作风,不折不扣把计划、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看到追授李夏“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时,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纪委监委干部李亮正走在前往信访群众家的山路上。“我之前已经与信访人见面沟通了五次,但当事人依然不理解,我也曾感到沮丧。”李亮表示,“当看到李夏一遍遍走访群众和受处分干部时,我又有了干劲,也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就一定能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因曾面临过相似抉择,当听到李夏的那句“我的根就扎在基层了”时,江苏省沭阳县纪委监委干部郭友旺感触颇深。2016年,根据组织安排,郭友旺前往湖东镇新钱村担任第一书记。2018年,任期已满的郭友旺主动提出继续留在基层,后被派往更偏远的吴集镇范赵村担任第一书记。“和老百姓的心贴得越紧,工作开展起来就越顺畅。只要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能像李夏一样,在脱贫攻坚一线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郭友旺说。
李夏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担当和不易,与李夏年龄相仿、职务类似的北京市通州区纪检监察干部李峰深有体会。近几年,下村入户成了基层干部的“家常便饭”。“工作头绪多、压力大,遇到过质疑,也有过委屈失落,但对照李夏事迹叩问初心、换位思考之后,思想squo;疙瘩squo;迎刃而解。我愿像李夏那样燃烧青春化为群众心中的squo;暖流squo;。”
“纪检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李夏常说的一句话。在湖南省永州市纪委监委开展的“从干净看初心”研讨座谈会上,大家为李夏面对“老熟人”仍然坚持按原则查清问题的事迹点赞。该市纪检监察干部陈卓韬表示,要像李夏一样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在平凡岗位上把每件事做好。
生如夏花,永不凋零。在重庆市石柱县某办案点临时党支部的集体学习会上,纪检监察干部何英结合参与审查调查的经历谈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对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履职尽责是走村入户监督扶贫项目时,汽车颠簸在盘山土路上的怦怦心跳;是狂风暴雨中查看地质灾害点时,为保一方群众安全的舍身忘己。正如李夏所说squo;被需要的感觉真好squo;,为了人民的幸福,纪检监察干部就应该勇于担当、不惧风雨、冲锋在前。”
张富清历经风雨,九死不悔,用“无声”奏响新时代爱国奋斗“主音符”。71年前,张富清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他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64年前,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退役后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最艰苦的来凤县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7年前,张富清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
甘守清苦,深藏功名,用“无声”立起新时代敬业奉献“精神坐标”。张富清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战功赫赫,曾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然而,这位为祖国做出突出贡献的战斗英雄从部队转业来到条件异常艰苦的来凤县后,无论是在粮食局工作,还是在三胡区任副区长,抑或是在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从不靠战功荣誉来争取特殊待遇,始终坚守清贫;也从不向周围人提自己的战斗功绩,甚至一直没有向亲人夸耀。证书和军功章被他默默地、认真地收藏在一个随身几十年的皮箱里,连儿女也不知情。张富清这种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敬业奉献的精神,绽放的是一名共产党员“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人格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