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结合实际工作,心得体会才能成为对个人职业发展的真实记录,心得体会是对成功和失败的思考,是从每一次经历中汲取教训和启示,以下是心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节约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节约的心得体会篇1
作者 吴莹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浸透在中华民族骨血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把奢和俭孰好孰坏说得很透彻。“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俭和奢看作是大德和大恶的根本区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权贵奢华生活与百姓悲惨命运的巨大反差。陆游认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能否做到克勤克俭,成为关系事业成败的大事。古代文人崇尚节俭,民间百姓也把节俭看作是持家有道的生活智慧,诸如“一日省一点,十年买片田”,“一年烂粥烂饭换头牛,三年烂粥烂饭起幢楼”等俗语广泛流传,讲的是通过有规划、有节制地使用物品,不但可以避免匮乏,而且会积少成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反映出外在“节用”和内在“节欲”的辩证统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后疫情时代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新时代党的节俭治理观的集中概括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系统工程
2013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都作出了全面规范,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是一面旗帜,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是群众行为的“风向标”。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勤俭节约,严格接待标准,规范接待程序,积极推行简餐和标准化饮食,对培育和形成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新风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此外,“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完善的立法也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利器。要通过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扎紧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笼子。《宪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为制定和出台反浪费的法律法规提供了依据和支撑。近年来,全国人大立法机关已经在探索粮食安全领域立法,其中涉及禁止餐饮浪费的有关规定。同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在全社会推行绿色生活、简约生活方式,通过选树正面典型、曝光负面行为、推动移风易俗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节约的心得体会篇2
你可明白: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超多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我们就应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能够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大家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要行动起来呀!
不仅仅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省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这就是森林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我们要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首先,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花草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
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在学校,我们要建立“绿色银行”,捡起以前丢弃的纸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时,自带勺子、筷子。同学们,我们一齐行动起来,节约利用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电。电,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但是我们要节约用电,因为电几乎是由烧标准煤产生的,而在我国储藏的煤只够开采100年了!大家想想,100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样办呢?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首先,从自我做起,我牢记“人来灯开,人走灯灭”,盛夏时节,开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适合就能够了。平时的照明灯,尽可能用节能灯,因为普通灯泡把超多的电能转化为了热量,只有小数转为光线,而节能灯把电能几乎转化为了光明。
积羽沉舟,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果每个人都不注意节约资源,那么我们的资源储备将无法承载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舟;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此刻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节约的心得体会篇3
勤俭节约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美德,我们要保持这种美德。
从小,妈妈就对我说,我们要懂得节约,节约是福。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妈妈小的时候,那时家家户户都分山头与田地,是真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每日里,他们的任务就是去山上锄草,去田里种菜,到了秋收的时节就是他们最忙的时节。
粮食在他们看来是至关重要的,那时的人们连餐桌上的一粒米粒都舍不得浪费。勤俭节约是当时他们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证明的四个字。
妈妈说,有一天晚上,他们一家人从不同的地方回家,餐桌上摆放的是冬瓜,茄子这类的素菜,那时的米饭也没有如今的白净,里面夹杂了不少的谷稻壳。那天晚上,当他们陆陆续续的入了座后,晚饭就开始了,不过吃饭的途中,有人因为吃的过快,洒落一小团到了地上,但那时的他们以粮食为天,弯腰捡起,吹一吹,这一团饭便又入了口。
那时的人们也秉承着勤俭节约的作风,一直都坚持着这一种美德。
如今,社会发展了,我们有了杂交水稻,有了大棚菜,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没有之前那样的愁吃愁穿,现在的我们是真的幸福。可是如今不愁吃穿的我们,也要懂得勤俭节约,我们能过上如今幸福的好日子,是先辈们用汗水争取来的。
现在的我们也要勤俭节约,就从我们的身边做起,这一良好中国传统美德,我们要铭记于心,实干于行。有一段时间,周围的人们都在提倡光盘行动,这一种行动就是我们节约粮食的行动。
我们不仅要懂得节约,在生活中也同样要勤俭,勤俭节约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节约的心得体会篇4
“巨大的产业文明毁灭一千年之后,荒芜的大地被锈迹加废墟所覆盖,腐烂的海洋,人们称之为腐海散发着毒瘴气的菌类森林在不断扩大,衰弱的人类意识到,这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
这是宫崎骏的动漫《风之谷》中的一段话。海,原本应该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蔚蓝,海鸥盘旋在空中,发出尖锐的鸣叫声。水面以下,孕育着一群群可爱的生灵。而这里,满地的黄沙,遍地的腐尸,一滴水也没有,哪里会是记忆中的那一片蔚蓝!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一个公益广告的广告词:“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会不会是人类悔恨的眼泪”?
是啊,人类悔恨的眼泪。悔恨什么呢?是为当初的不节约?还是为当初的肆意破坏?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种叫后悔药的物品。
许多人,每天都在说要节约用水,可也仅仅是嘴上说说罢了,这些人究竟为节约做过什么?当水龙头哗哗作响时,他们可有想过移动一下脚步,抬手将水关掉?当看到有人为了方便,将垃圾扔进水道时,可有想过动动嘴,劝说一下?
我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十分节约的人,但是我绝不会无缘无故的浪费。看到水龙头哗哗流水时,我一定会随手将它关掉;当我出门在外时,一定会自备几个垃圾袋,找到了垃圾箱再一并扔进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与我一般大的孩子,只能用地底下浑浊的水,他们脚下的土地是寸寸龟裂的。在他们的眼中看到的是干枯的河床;是龟裂的黄土地;是漫天的黄沙。在他们眼中,几乎从未出现过成片的绿色。
我是幸福的,我从未体验过那样的生活,也正是这样,我一点也不想体验,我能做的只有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节水惜水。
我知道,光靠我一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仅有的家园。
节约的心得体会篇5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的人均岁资源本来就不丰富,可我国还是有很多人不懂得水的重要性,不懂得珍惜水资源,要是我们再不注意节约用水,我们将面临严重的水荒!
经过近些天的调查,我发现人们浪费水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洗澡擦沐浴露的时候,没有把水龙头关掉,让水一直流着,虽然擦沐浴露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是也浪费掉了不少的水。如果擦沐浴露浪费掉的水有像洗脸盆那么多的话,那么日积月累,浪费掉的水可就不止一个小小的洗脸盆那么多了。要是一家人都是这样,十户人家都是这样,一百户人家都是这样,依次往下推,那么我们该浪费掉多少的水呀。所以,洗澡擦沐浴露时,一定要记得关掉水龙头。
二、随着科技的发达,现在家家户户洗衣服几乎都不用手洗了,取而代之的是洗衣机。的确,用洗衣机洗衣服很方便,洗出来的衣服也不比手洗的效果差。但是,洗衣机洗衣服都是不断地来回冲洗,直到把衣服洗干净为止,这样来来回回也有三四次,而每一次冲洗过后的水都是直接顺着水管流入下水道。记得有一次我们老师家的洗衣机坏了,不能自动提供水,所以老师只好自己提水放进洗衣机,洗完衣服也就已经提了六桶水,而这六桶水有直接流入下水道,不是很浪费水吗?假设一家人一天只洗一次衣服,那么一天光是洗衣服就浪费掉了六桶水,二天就是十二桶,三天就是十八桶水,一年要是算365天,也就浪费了2190桶水。这多么浪费水啊,所以,要是实在想用洗衣机洗衣服的话,就可以用一个大桶把每一次冲洗衣服排出的水存起来,可以用来冲厕所,浇花等。
三、现在不管是开大会还是开小会,每个人的`桌上都会放上一瓶矿泉水,避免口渴的时候有水喝。可是,有一些人喝了水,开完会后又不把那瓶水带走,就算带走了有一些人也是随手乱丢,何况被扔掉的矿泉水大多都是只喝了一两口的,多一些的话也就是一半,很少有喝完的;其他剩下的水也都只能白白的浪费掉,根据统计,因为开会浪费掉的水一年就有90亿瓶。这可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我们可以把开会时桌上的矿泉水带回家,渴的时候就喝,喝完剩下的空瓶子还可以废物利用,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四、洗完菜、米或碗的水直接倒掉。有许多人认为,洗完菜、米或碗的水已经没有用了,直接倒掉就可以了,这样做是很浪费水的。其实呢,这些水是可以二次利用的,它们可以冲厕所,浇菜、浇花等等,就不需要再用干净的水来冲厕所,浇花、浇菜啦,这样不就可以节约一些水了吗?
打开水龙头,清洁甘冽的水便哗哗流淌。然而,自来水并非“自来”,而是来之不易!有的取自于几百米深的地,有的引自几十千米、几百千米的某条江河、某座水库,还要经过水厂的净化、沉淀、杀菌……期间需要多少道工序,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啊!所以我们要牢记古训——“细水长流”“饮水思源”。要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节约的心得体会篇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人均收入增长了,然而,勤俭节约这个词似乎消失在这个世界。勤俭节约在我们眼中就像一粒米,一棵草那么地微不足道。
唐代诗人李绅亦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论。意在告诉我们要勤俭节约。人们一直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是绝大部分的人真的做过勤俭节约的事吗?不,没有。
隋朝太子杨勇,极度奢靡,家中所用家具绝大部分都是纯金打造。而家喻户晓的雷锋叔叔勤俭节约,别人过新年都穿上华丽的新衣裳,他却始终穿着那旧军装。他珍惜一滴油,一粒米,一分钱他都不愿意浪费一分一厘。永远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爱护公物。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要俭办一切事情。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加节制的开采,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勤俭节约是美德,更是责任。如果我们再随意浪费,我们的眼泪将成为世界上最后的一滴水。
勤俭节约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攀比浪费为耻,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节约的心得体会篇7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市一直在提倡弘扬传统美德,并推广各种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中央和省委、市委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规定出台后,我市各级领导干部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积极落实。在年终总结、考核及节前调研、慰问活动中轻车简从,不摆鲜花、不上水果、不搞迎来送往;“一碗烩菜、一盘馒头、两碟咸菜”吃得简单,不给基层增加负担,把更多时间用在访贫问苦、掌握实情、关注发展等方面,厉行节约的新风扑面而来,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好评。
当前,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党员、干部淡化了节俭意识,助长了浪费之风。有的认为,勤俭节约是过去艰苦岁月的特殊要求,现在提倡这个过时了;有的认为,是否节约是个人的事情,条件好了,奢侈几把、摆摆阔气没什么大不了;有的认为,现在国家提倡拉动消费,即便浪费一点,也是在为经济建设“做贡献”。这些观念无疑都是错误的。
物质财富是由人来创造的,必须充分发挥其价值。日子好过了,浪费一点没啥,实质上还是“能浪费得起”等思想在作怪。铺张浪费行为不仅挥霍了公款和公共资源,也损害了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必须要坚决刹住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等行为,不让这些行为损坏党员干部自身形象,浪费国家资源能源,加重各级财政负担,滋生各种腐败,侵害公众利益,败坏党风政风。春节期间往往是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高峰期,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防微杜渐,大力倡导节约理念,从源头上堵住不正之风,杜绝各种奢侈浪费行为。
作风实不实,干部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公务往来、接待、会议、配车、消费等方面带头厉行节约,模范执行各项规定,用“厉行节约”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样,方能得到更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带动各级干部转变作风,引领文明的社会风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取得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