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内心对某件事情有念头时,需要把这些撰写在心得体会里,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录自己的感受,写心得体会就是个不错的方式,下面是写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红色基因传承心得体会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红色基因传承心得体会篇1
牢记初心使命,要在红色传统教育中学会饮水思源。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以及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办的一年。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是好的,但国际形势仍错综复杂,面对新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基层党员干部既要到山间地头多走走,也要到革命老区多感悟,年青一代更应多听听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讲述的先辈英雄故事,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接受红色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红色基因传承心得体会篇2
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也许不必每天挂在嘴上,但是需要我们铭记于心。
一位剧作家说:“我经常恍惚,我的脚下埋藏着曾经鲜活的生命,我就踩在他们的身体上,我们的幸福和我们的生命来自于他们勇敢的牺牲。”所以,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那些血与火相伴随,与你我相联系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情感的依托,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缕魂。我们伟大的共产党人用寸寸鲜血换来我们片片山河,换来了供我们踩在脚下的寸寸热土,用他们的生命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敬爱的毛泽东同志领导共产党人走过了震古烁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吃了世界上最大的苦,流了一个人可能要流一生的汗水。这就是伟大的红色基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长征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马宝玉、曹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个人,他们在作战时带的子弹打光了,就用山上的石头打击敌人,为了不被敌人俘虏,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们毁掉了枪支义无反顾的纵身跳下狼牙山。曹振林和宋学义在坠落时被树枝挡住保存了性命,而其他三人从此长眠狼牙山。这件事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誉为“狼牙山五壮士”,这也是伟大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凝聚了力量,引领了未来,典藏了历史,穿越了时空,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神圣的殿堂。红色基因的产生凝聚了无数共产党人的心血,他们依靠“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坚定信念,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才为我们留下了令人热血沸腾的红色基因。
每个人都有着来自父母给予我们的的不同基因,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给予我们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永不消失、永不变异的基因。这个时代的我们在向前奔跑的过程中会面临数不尽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应该珍惜共产党留给我们的这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用红色的激情去拥抱时代、拥抱事业、拥抱人生,让红色的基因传承万代千秋。
红色基因传承心得体会篇3
心被一股强烈的力量吸附包裹着,心中霎时涌动着一阵又一阵的感慨,它将埋于我心底的那份最深沉的崇敬唤起,让你我一同去追溯那共和国不容忘却的不老岁月——长征。
从1930年起,蒋介石调集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围剿”, 但都以失败告终。1933年秋,红军组织第五次“反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完全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执意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克服重重艰险,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也并不能阻挡红军的行军路步伐,相反,他们愈挫愈勇……
1936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的阴谋,同时也使得国局转危为安。
是啊!长征可谓是一曲永远嘹亮的赞歌,它曾激励着多少有志之士义无反顾地追随……长征又曾给与人们多少震撼、多少感怀,它让人不由地对革命先烈产生深切的缅怀与崇敬。
长征岁月虽已逝去,但它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却足以慰籍一颗颗空灵的心。
虽不曾身临其境去历经那浩荡的革命岁月,但也在字里行间读懂了长征的太多艰辛与不易。
是啊!好多个夜晚,我都不止一次地去思量去咀嚼长征精神给于我的感召与震动。
长征催人奋进,让人永不言弃,它告诉我:没有执着的信念、坚定的决心,便不会将自身真正融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
如果没有红军的四渡赤水河、强渡金沙江的悲壮,如果没有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如果没有红军翻过高耸入云的大雪山、通过杳无人烟的草地的极限挑战,又怎能有长征的胜利呢?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调集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依附牵制的信念更有力量……
因此,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不应被眼前的困惑所羁绊,要用火一般的高效应与铁一样的意志力去克服,要用一种格斗士的精神去战胜阻绊自己的羁石。
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的辛酸,我们都要以一种抗争的信念去对待,因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力量便是拼搏进取,无私无畏,永不言弃。这与长征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如今人们不是常说“爱拼才会赢”吗?是啊,如果人心趋向客观、态度悲观的话,那又怎样去战胜主观上原来就存在的事物呢?假使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新产业,人们的选择倾向有很大的波动,如此商业竞技中无形中便增添了好几重门坎和关卡,如果不推陈出新,不敢承担一定风险,不敢尝试,那便是企业的懦夫与无知。
如果长征途中红军也怀着胆怯的心,那又怎么去冲破层层障碍呢?如果没有红军的坚强意志与执着毅力,如果没有坚韧信念与勇于攀岩的决心,那么红军又怎能粉碎国民党x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又怎能保存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从而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呢?
啊!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当前的和平盛世之时,不论以后有多么尖锐,有多少锋利,我们都不会畏惧,因为你我都抱定了一颗勇敢坚定的赤子之心,因此,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长征精神带给我的感染与驯化更所向披靡的力量了。
从1936年浩浩荡荡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圆满飞行……69年了,69年的时光短暂而又漫长,这期间我们又曾多少次翘首期待着共和国的史册上一笔笔闪亮光辉啊!
不论是先前的革命历史时期,还是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征精神都将作为社会潮流的主动脉,它的历史光芒是不会被任何物质掩盖的,它将充实着每一页历史。
它的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一代代进步青年沿着它的革命轨迹,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它的光辉与锋芒将会一次又一次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让我们从此刻起就一同将长征精神的精髓发扬光大,让生命融入先烈的偏执本色,让我们将长征者的驱进力量赋予自身,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一同去构造,去彩绘和谐、美好、富饶、美丽的社会,让你我紧紧依随长征者的精神力量,将爱国为民的热忱一同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红色基因传承心得体会篇4
什么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就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基因”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官媒解说词用语,代表意识形态部门舆论导向。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永往直前,续写出无数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
“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夺取事业新的胜利。走进新时代的复兴之路,中国更需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我们正在享受着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红色江山”,一定不能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要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倍努力工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红色基因传承心得体会篇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色,红色文化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和精神主体。红色文化主要由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凝聚积累形成了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又领导人民在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充满活力且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并发展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若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将会使其在统一战线思想宣传工作更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从而聚人心,成合力,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多元思想意识并存,人们的思想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一部分人的政治思想水平出现滑坡,就连一些党员同志的理想信念也发生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价值观念开始偏离主流意识,如此现实背景下,统一战线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新挑战和新任务。又加之,党和国家对统一战线思想宣传工作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对统一战线思想宣传予以更大的期望,因此,必须在内容、载体乃至方式等方面有新的探索和突破才能更好地做好此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当地红色文化正是一个可供利用且鲜活生动的珍贵素材。因为红色文化包含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革命智慧,承载中国共产党为民宗旨、党性观念和优良作风的正能量,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在统一战线宣传思想中融入红色文化,能使广大党外人士受到熏陶,引领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塑造高尚思想品德,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有效地发挥出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中应有的时代价值,而且还不失为创新传承红色文化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既实现了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了政治站位,同时又体现出红色基因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深度契合。
红色基因传承心得体会篇6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这次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敬佩。1940年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的他7岁沦为孤儿。但他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而且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工作模范”“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有一次,雷锋因腹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大楼正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当市二建公司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时,部队领导才知道这件好事。雷锋就是这样,做了好事不留名!雷锋是孤儿又是单身汉,在工厂有工资,入伍时有200元的积蓄。后来,他把100元钱捐献给公社,辽阳地区遭受水灾时,他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雷锋入伍当年每月有6元钱的津贴,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平时舍不得喝一瓶汽水。一次,雷锋外出换车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车票和钱丢了,就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
1962年8月15日上午8点多钟,雷锋和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连队车场,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去洗车。当时,战士们在路边栽了一排约两米高的晒衣服的木杆,顶上用8号铁丝拉着。雷锋让乔安山开车,自己下车引导,指挥乔安山倒车转弯。汽车的前轮过去了,但后轮胎外侧将木杆从根部挤压断。受顶部铁丝的作用,木杆反弹过来,正好击中雷锋的右太阳穴,当场就打出血来,雷锋昏倒在地。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抚顺矿务局西部职工医院抢救,副连长又开车飞速赶到沈阳202医院请来医疗专家。但由于颅骨损伤,脑颅出血,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不幸去世,年仅22岁。
像他这样对同志春天般的温暖,对工作夏天般的火热,对事情秋天般的凉爽,对敌人冬天般的冷酷很让我敬佩!
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毫不利己、舍己为人这种精神!让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谢谢!
红色基因传承心得体会篇7
一是加强大别山革命精神研究。大别山干部学院不仅是一个教学基地,更要成为一个研究基地。我们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大别山革命简史》等教学丛书,拍摄了反映大别山地区革命“四度辉煌”的党性教育专题片《信念的力量》,展示大别山革命前辈奋斗的历程、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英勇的事迹;成立了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连续3年召开大别山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理论研讨会,探索大别山革命精神形成条件、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强化研究式教学,用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力求在解惑中传道、在传道中解惑。
二是强化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形式内容多样,能够使学员在现场教学中获得体验与思考,可以是讲授精彩、发人深省的专题课,可以是催人泪下、触动灵魂的现场课,可以是身临其境、情融其中的体验课,还可以是朴实无华、诠释伟大的红色故事会。每一个红色遗址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沛的道德滋养。比如在“红田”惨案遗址,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点评、烈士后代感人至深的追忆,为学员还原300余名烈士英勇就义时的悲壮场面,把学员拉回到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使他们设身处地感受革命斗争的残酷与大别山地区人民誓死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诚。
三是强化创新性学习。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着眼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服务。大别山干部学院开设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系列专题课,开发了《誓言的力量》等现场讲授课,实现了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重视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先后开发了专题讲授课程、情景教学课程、访谈教学课程、红色故事会教学课程等10余种教学门类,基本涵盖了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教学方式。
红色基因传承心得体会篇8